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孝庄秘史 >

第74章

孝庄秘史-第74章

小说: 孝庄秘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尔衮点头道:说。    
      何洛会:豪格平了四川,不能不承认,这是入关以来最大的功劳。到时候,如果郑亲王提议,让豪格一同辅政,似乎没办法不答应。    
      多尔衮:是啊。    
      何洛会:因此,趁豪格还没回来,王爷可以先借别的事由打击郑亲王。    
      多尔衮:这个我也想得到。还有吗?    
      何洛会深思熟虑道:还有,关键仍然在豪格。王爷如今还得忌着豪格三分,只因为彼此都是亲王,显不出王爷比他更高。王爷可以赶紧请两宫皇太后加封一个更高的封号!比方说“皇叔父摄政王”?    
      多尔衮兴趣盎然地点头道:“皇叔父摄政王”?不错!更崇高而且更亲近了!    
      何洛会接着道:如此一来,就能进一步确立王爷独秉大政、无人能及的地位!    
      多铎突然大叫:我想起来了!你不是何洛会吗?哥,他是豪格的人哪!    
      多尔衮微笑道:没看见吗?现在是我的人了。    
      多铎着急地大叫:你怎么能相信他?    
      多尔衮自信地:因为我知道他要的是什么,而他要的,只有我能给,所以我相信他。    
      何洛会真诚地道:王爷说得不错,我要的只是成功!奴才对王爷心服口服,深知惟有跟随王爷,才能得到真正的成功!    
      多铎睨视着何洛会道:虽然我还是不太确定,摄政王应不应该信任你。不过,你想出的主意倒是挺不错的!    
      多尔衮拍了拍何洛会的肩头道:何洛会,我没有看错你的才干,没有白费我在你身上花的一番心思。    
      何洛会面露喜色地谢道:多谢王爷赏识。    
      多尔衮沉思道:你呢,在这儿避一阵子,到了适当的出面时机,我会通知你。    
      何洛会:奴才遵命。    
      多尔衮沉稳地道:好,双管齐下!一方面先下手为强,找机会打击济尔哈朗。另一方面,“皇叔父摄政王”这名号,我想,两宫皇太后绝对是肯给我的!    
      永和宫暖阁里,孝端后与大玉儿面带愁容地商议加封多尔衮为“皇叔父摄政王”的事儿。    
      孝端后将奏折往桌上重重一放,叹了口气道:唉!能不给他吗?    
      大玉儿将奏折取过来,默默看着,没有言语。    
      孝端后不满地:一看就晓得,济尔哈朗是被迫跟多铎一块儿上疏。这倒罢了,居然还要诸王大臣对多尔衮行跪拜礼,这……    
      大玉儿喃喃念出奏折:皇叔父代天摄政,赏罚等同朝廷,必须加礼……    
      孝端后恼怒地道:这些年来,军国大事由他独掌;朝臣上疏要为他歌功颂德,也都以皇帝的名义下诏了。连皇帝专用的印信兵符,他也说为了处理紧急军情,早就要去贮存在他王府了。这样他还不满足?    
      大玉儿劝解道:大清初得天下,战事仍频,百废待举,也多亏他的魄力跟才干……    
      孝端后打断道:我明白,所以刚开始我是真心感激他,额外加恩,倒也心甘情愿,如今可觉得有些不得已。皇帝长大了,他不准备归政,反而积极起来,要名又要权。玉儿,你说,他会不会……废立篡位?    
      大玉儿一怔,想了想道:过去皇帝小,他都没这么做,如今皇帝长大了,他更没有理由啊!依我看,他这时候提出这种要求,八成只是跟豪格有关。    
      孝端后:他在防备豪格回来跟他争权?    
      大玉儿:他们可是夙仇啊!其实,当年要是豪格辅政,情况可能还会更糟。咱们娘仨跟多尔衮,外是君臣之义,内是骨肉之亲,毕竟情分不同。    
      孝端叹道后:多亏得是情分特殊,也多亏你在苦心维持。玉儿,姑姑都明白。    
      大玉儿辛酸地叹了口气,瞥向那奏折,喃喃念道:皇叔父摄政王……


第十一卷叔侄有隙

     武英殿上,多尔衮与多铎依计行事,找郑亲王的茬儿。    
      多尔衮以严厉的眼神扫过满汉大臣们,沉声道:大家都知道,眼下情况艰难,不论是军费,还是赈济,都要大把银子花下去。如果亲贵大臣,不能共体时艰,大局要怎么撑下去?    
         
      众臣面面相觑,无从答话。    
      多尔衮接着道:尤其是……郑亲王济尔哈朗,居然大兴土木,试问应该不应该?    
      众臣恍然大悟,知道郑亲王此番难逃劫难。    
      多铎随声附和道:太不应该了!像皇叔父摄政王,住在前明幽禁英宗的崇质宫,一砖一瓦都没修动,这种节俭的盛德,才真正是了不起哪。    
      多尔衮嘲讽道:各位有空,不妨到西城二龙坑,看看新盖的郑亲王府是多么漂亮!盖得讲究,也就罢了;可是郑亲王府的陈设,竟然有铜龟、铜狮、铜鹤,这该怎么说?    
      多铎接过话道:铜龟、铜鹤,是大内的陈设。王府虽可用狮子看门,不过只是石狮,用铜狮自然是大错特错。    
      多尔衮声色俱厉地问:郑亲王府陈设逾制,骇人听闻。此事关系甚重,大家看,该怎么办?    
      大殿上一片沉寂,众臣不敢作声。    
      御花园里,孝端后与大玉儿并肩散步,低声议论朝政。    
      孝端后疑惑地问:济尔哈朗盖王府,真的有那些什么铜龟、铜狮、铜鹤的陈设?    
      大玉儿摇头道:这就不晓得了,咱们也不能亲自上郑亲王府去瞧瞧。    
      孝端后沉吟道:济尔哈朗一向沉稳,这回要不是疏忽,就是有人……    
      大玉儿忧虑道:姑姑,是怎么回事儿都不重要了。范文程传话说,十四爷看来是想给济尔哈朗安上个“图谋不轨”的罪名,不过他已经劝十四爷,没有令人心服的理由,最好不要贸然兴此大狱。    
      孝端后点头:说得是!    
      大玉儿安慰道:反正十四爷只是要给济尔哈朗一个警告,目的达到就行了。依我看,最后还是罚银了事,姑姑用不着太担心。    
      孝端后忧虑道:虽然如此,不过,还是得留神着外头的情势。    
      大玉儿低声道:姑姑放心,范文程和洪承畴对咱们忠心耿耿,外头有什么风吹草动,他们会想法子来通报的。    
      这时,顺治抓着一只野兔,从远处笑着跑来,举起得意地叫道:皇额娘!看我打到的野兔!    
      小唐随后赶到,跪下行礼:皇太后吉祥。    
      孝端后语气有些责备地道:起来吧!皇帝,你又打猎去啦?    
      顺治委屈地:是啊!闷在宫里好无趣嘛!    
      孝端后劝道:你已经长大了,该读读书,跟有学问的大臣多聊聊。    
      顺治翻着眼皮道:十四叔不让啊!他说我朝以弓马定天下,骑射得要多磨炼。除了打猎,他什么都不许我做啊!    
      孝端后与大玉儿对看一眼,暗自叹息。    
      大玉儿:骑射固然不可偏废,可也要有节制,伤了身子,那可不得了!    
      小唐口齿伶俐地道:皇太后请放心,人家说,圣天子有百神庇佑哪!    
      孝端后笑道:好,要是皇上碰损了一丁点儿,你就仔细你的皮!    
      小唐跪下,惶恐道:奴才不敢大意,不敢大意。    
      顺治抓起小唐催促道:快点,看看我的“雪豹”去!    
      孝端后好奇地问:这“雪豹”又是什么?    
      顺治答道:十四叔送给我的一匹小白马!    
      大玉儿宛转地劝道:皇帝,虽然你十四叔要你多练骑射,可你也应该自个儿上进,得空便要读书。    
      顺治不服气地道:十四叔说读书没多大用处,皇额娘,您不是老要我听十四叔的话吗?我是听话啦,难道不对吗?    
      大玉儿欲言又止:有些话当然要听,可有些话……    
      顺治有些无奈地:老实说,有些话我也不想听。只是……他好像总有法子让我没法儿不听他的。皇额娘,您说我该怎么做呢?    
      孝端后与大玉儿无言以对,面面相觑,忧心忡忡。    
      夜晚,大玉儿来到永和宫寝殿看望受了风寒的孝端后。    
      大玉儿扶着孝端后躺下,又帮孝端后掖好被子,嘱咐道:以后一起风,姑姑就要回来歇着才好,免得又要受寒。    
      孝端后叹道:唉,一转眼,皇帝都那么大了。    
      大玉儿感慨道:是啊!只盼他长大成人,顺顺利利地亲政,做个好皇帝。    
      孝端后想了想,感触颇多,她突然抓住大玉儿的手,说道:玉儿,姑姑没本事,帮不了你,福临能不能顺利亲政,一切都得靠你筹划了!    
      大玉儿愁眉不展地叹道:姑姑,我只是女流之辈,又身在宫里走不出去,我也发愁啊。    
      孝端后鼓励道:玉儿,你行的,你一定行!你知书通史,聪明能干,又十分了解先帝用人行政的要领;先帝曾说,如果你是男子,左丞右相都做得!    
      大玉儿低头沉思,迟疑不语。    
      孝端后又道:你和多尔衮青梅竹马,说起来,是先帝对不住你们。如今,逼着你得暗斗多尔衮,姑姑也是于心不忍。可是玉儿,福临的将来,大清的基业,成败全都在你身上,你可不能让太祖、太宗失望啊。    
      大玉儿神色黯然,沉默半晌,点了点头。    
      皇帝寝宫里,顺治拿着本书乱翻,烦躁而困惑。    
      顺治心烦意乱地叫道:读书读书,这书……为什么要读,又怎么读呢?    
      张公公进来禀道:启禀万岁爷,摄政王有请。    
      顺治神色不悦地训斥道:没看见我在读书吗?少烦我!    
      张公公:摄政王说了,有要事跟万岁爷商议啊!    
      顺治不耐烦地:那,让他来吧!    
      张公公劝道:万岁爷别为难奴才,还是照摄政王的吩咐,劳您圣驾去一趟吧。    
      顺治怒道:你这什么话?到底他是皇上我是皇上?    
      张公公忙跪下说道:奴才请万岁爷息怒!打死奴才也不敢没天没日,对万岁爷不敬,只是……摄政王他……    
      顺治悻悻然地摆摆手:算了算了,走吧!    
      皇帝书房内,顺治端坐着,却忍不住偷眼看桌上陶盆里的两只蛐蛐儿。    
      多尔衮、多铎进屋正要拂下箭袖,下跪行礼,多铎忽然想起什么,拦住多尔衮,自己跪下道:给皇上请安!我代摄政王求个恩典。摄政王早年征战,腿有旧伤,跪拜不便,请皇上恩准摄政王,从今后可免君前行礼。    
      顺治一怔,有点不知所措,喃喃道:呃……好啊,十四叔不必行礼了。    
      多尔衮看了多铎一眼,多铎低低的声音道:何洛会的主意。    
      多尔衮微微一笑,拱手道:多谢皇上恩典。    
      顺治终于忍不住拿起“扦子”(几根鼠须用丝线缠在象牙柄上)去逗蛐蛐儿。多尔衮与多铎对视一眼,满脸不屑。    
      顺治察觉到他俩的神情,收回动作问道:十四叔有事吗?    
      多尔衮:肃亲王就要到京了,明天郊迎大典的礼节,皇帝演练纯熟了没有?    
      顺治心不在焉地瞥着陶盆道:演练纯熟了。    
      多尔衮嘱咐道:皇帝明天要替我争口气,当初是我力争,才扶你上宝座。你总要看起来像皇帝的样子,场面越大,越要稳重。    
      顺治不悦地道:我明白。    
      多尔衮问:皇帝明天跟肃亲王行抱见礼的时候,打算跟他说点什么?    
      顺治有点兴奋,从座上下来边走边想,微笑道:我想说……大哥,辛苦了……    
      多尔衮冷冷地打断道:不行!大典上只论君臣!    
      顺治有点扫兴地又道:喔,肃亲王辛苦了。你平定了四川,不但为国家立功,也是为百姓除害,大家一定敬重你,佩服你。    
      顺治征询地看着多尔衮,多铎见多尔衮沉吟不语,便道:依我之见,最后两句可以不用讲。    
      顺治问道:为什么?    
      多尔衮沉声道:豫亲王说得对,皇帝照做就是了。    
      顺治很是不快,转回身去逗蛐蛐儿。    
      多尔衮又嘱咐道:还有,万一肃亲王提出什么要求,皇帝可不能随便答应他。    
      顺治好奇地问:他会提什么要求呢?    
      多尔衮严肃地:比方说,替他的部下请奖,士兵要加发恩饷什么的……    
      顺治打断道:这不都是应该的吗?    
      多尔衮不悦地道:皇帝,应不应该,我自会定夺。这些你不懂,也无须过问。    
      顺治恼了,想发作却不知该如何发作。


第十一卷谁是皇上?

      皇帝书房外,小唐与张公公耐心地守候着,门突然打开,多尔衮昂首挺胸领着多铎走了出来。小唐、张公公忙跪下相送,直到两人背影看不见了方才起身。    
      小唐低声道:瞧摄政王那气派,仿佛他才是皇上似的!    
      张公公警告道:别多话!    
         
      这时,忽闻书斋内传出各种瓷器砸地碎裂之声。两人大惊失色,忙偷偷探进脑袋,一把椅子恰好被顺治踢倒滚到门口,吓得他俩扑通跪倒在地。等抬起头来,见顺治怒喘着气站在身边,他俩惊恐地看着顺治,不敢言语。    
      顺治突然转身大踏步走出书房,张公公对小唐吩咐道:快跟上去!    
      小唐点点头,连忙爬起,追了上去。    
      顺治在长廊里走来走去,背着手沉思,小唐看见他一脸愁容,很是同情。    
      顺治想着多尔衮的话,心中怒火千丈。突然,他想起几年前董鄂问他:您不用学着怎么当皇上吗?    
      他猛然从沉思中醒来,想了想,喃喃自语道:对!去问问皇额娘,难道我不用学着怎么当皇上吗?    
      顺治下定了决心,快步朝承乾宫走去,小唐忙跟上。    
      此时,承乾宫东暖阁里,大玉儿与苏茉尔正喝茶聊天。    
      突然棉布门帘一掀,顺治冲了进来,怒喊道:皇额娘!为什么没有人教我怎么当皇上?    
      大玉儿、苏茉尔闻言一怔,大玉儿十分警觉,忙对苏茉尔道:你亲自在外面守着,问问皇帝带来的人发生什么事了。    
      苏茉尔应声快步走了出去。    
      大玉儿慈祥地问道:怎么啦?说给皇额娘听听。    
      顺治恼怒地道:皇额娘!我不是皇上吗?国家大事不都该由皇上裁夺吗?十四叔老说这些事我不懂!没人教,我怎么懂呢?皇额娘,难道我不用学着怎么当皇上吗?    
      大玉儿和蔼地问:记不记得,皇额娘跟你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