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穷着养 女孩富着养-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陌生人要求女孩跟她走的时候;
当男孩要带你单独外出或回家,并且不让你告诉家长的时候;
当男孩要你脱衣服的时候;
当你必须以一个人行动的时候;
当男孩要跟你做让你觉得好笑和奇怪的“游戏”的时候;
……
这样的警戒线还有很多。女孩要做的就是即使说“不”,离开现场(甚至逃跑)以及告诉家长。
第53节:面包自己挣
面包自己挣,玫瑰要他买
夏兰有一个看起来幸福美满的家庭,然而她的家庭中却有不为人知的苦涩——夏兰的父母感情不和,虽然住在一个屋檐下,却长期分居,甚至他们都有自己真正的“另一半”。但是因为一些特殊原因,他们没有离婚,对外保持着“苹果皮式”的和谐。
夏兰很小就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够离开这个虚伪的、冷冰冰的家庭。大学的时候,她遇到了自己的“白马王子”,并迅速坠入爱河。于是,夏兰就把希望寄托在男友身上。她的生活以男友为中心,事事都要男友拿主意,把男友的话当做自己的标杆。男友说你太胖了,原本体形标准的夏兰马上开始减肥;男友在校外打工,夏兰就每天给男友送午饭。然而即便如此,他们的感情还是持续降温,男友的挑剔越来越多,夏兰也越来越觉得自己千疮百孔,一无是处。
一个周末晚上,夏兰去超市采购,希望给男友做点夜宵,等他打工回来吃。然而,她却看见男友跟一个女孩亲密地走在一起。男友对女孩呵护备至,就像最初对夏兰一样。夏兰还看到,那个女孩比已经弱不禁风的夏兰要丰满许多。
当女孩长大成人,面临人生的重大选择——恋爱婚姻的时候,家长们不由得把警惕心又提高了几公分。中国有句俗话:“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女孩一个错误的选择可能会延误终身,家长怎么会不担心呢?
夏兰的结局是家长们所不愿看到的。一个痴情的、唯男友马首是瞻的女孩却遭到男友的抛弃,这是在任何时代都不缺少的悲剧。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女孩为什么会被男友玩弄于股掌之上?当我们为女孩的遇人不淑、看错眼而惋惜,为男孩的薄情寡义而不齿的时候,还有什么问题是我们所忽略的?
以夏兰为例,她的男友并不讨厌丰满的女生,但却以此为借口指责夏兰,这其中自然带有“挑刺”的意思,然而,夏兰是怎么做的呢?——“原本体形标准的夏兰马上开始减肥”,最后变得“弱不禁风”——夏兰并不知道,正是自己“把希望寄托在男友身上”,毫无理由的妥协和顺从将男友推得更远!这就是我们下面将要谈到的问题:女孩应该保持怎样的恋爱态度?正常的恋爱关系应该是怎样的?
保持自我对年轻的女孩来说,失去自我是最容易出现的问题。这些女孩混淆了“爱”和“占有”的意义,以为相爱的两个人就要时刻呆在一起,殊不知,真正健康的恋爱关系就是两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对于有些男孩来说,竞争的天性使得他们在爱情关系里试图控制对方,而女孩却误以为被男孩控制是幸福的表示,却不知道,这其实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对于喜欢变化和新鲜感觉的年轻男孩来说,女孩失去自我的牺牲有什么意义呢?
保持平等在夏兰的事例里,“平等”是一个被忽略的字眼。夏兰的故事并不鲜见,这是因为很多女孩都有跟她一样的“托付心态”。“我把自己托付给你,我愿意听你的话!”这背后的潜台词却是:“你要对我负责!”女孩理所当然地想着,却给了男孩一个沉重的包袱。男孩真的能够担负起这个责任吗?甚至,他能够对自己负责吗?如果他只能吃方便面,而女孩却想吃大餐,他如何满足女孩的愿望?失去自由、觉得负累,这简直是男孩的恶梦!
发挥自己的特性“她跟别人不一样!”当男孩喜欢上一个女孩,往往会这样说。女孩是高贵的公主,我们不止一次提到。是的,女孩的高贵就在于,她懂得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并信守它。也许男孩不愿意相信,但信守内心的声音的确比信守男孩的诺言要有力的多。“我自己决定做什么,我为自己感到骄傲。”当女孩找到除了爱情之外,能够用双脚坚强站在大地上的东西,就没有什么可以击败她。对男孩来说,不随波逐流的女孩永远都是富有吸引力的。
保持对事业的追求很多女孩都会面临事业和爱情(婚姻)的两难。在韩国,事业女性结了婚就会辞职在家相夫教子。这对大多数中国女性来说是不可能的。要事业还是爱情(婚姻)?两者兼顾总有偏重。事实上,解决这一矛盾唯一的办法就是把二者区分开来。家庭永远是女孩的港湾,而事业却是她安心栖息的理由,它无所谓大小,重要的是意义。
保持美丽心情丽萨买了一只漂亮的蝴蝶结。她把蝴蝶结别在头发上,镜子里的她变得格外动人。于是,她带着蝴蝶结出门了。今天我多么美丽!丽萨跟每一个认识的人打招呼,并从人们的眼里看到惊艳的微笑。开始有男孩过来搭讪,要她的电话号码。天哪,都是因为那只蝴蝶结!丽萨高兴地回到家,推开门,却发现那只蝴蝶结安静地躺在客厅的桌子上。
每个女孩都会觉得自己在某一方面不够完美。年轻女孩的很多烦恼都与外貌有密切的关系。社会文化恰恰击中了女孩的软肋。杂志上的模特漂亮迷人,人们夸奖女孩也会说:“看这个女孩多漂亮!”
“他不喜欢我,是因为我不够漂亮吗?”女孩这样问自己。事实上,外表美的作用并没有女孩想象得那么大。也许女孩要长大一些才会明白,男人的品位是多元的,如何满足他吃了披萨又想吃汉堡的胃口呢?而修养、气质、特色永远是独一无二的。“我就是我!”当女孩时刻保持自信、美丽的心情,就会发现,男孩也会给她相应的回报。
第54节:独立的女孩
女孩的另类语言
独立的女孩
芊旬的父母是一对工程师,因为工作繁忙,他们直到35岁才决定要一个孩子。姗姗来迟的芊旬因此成为父母的掌上明珠。
但是,父母对芊旬的宠爱充满理性。他们很早就培养芊旬自己动手的能力,甚至全家人出去玩的时候,2岁的芊旬也会背一个小背包,里面放着自己的奶瓶和婴儿湿巾。
芊旬学步的时候经常摔跤,每一次父母都会说:“乖女儿,你自己能站起来,是不是?”等芊旬自己站起来,父母就会说,“宝贝,你真棒!”
有一次,芊旬一家去朋友家做客,告辞的时候,大家在门口换鞋,发现调皮的小狗把芊旬漂亮的蝴蝶结鞋带弄丢了。“换根鞋带吧。”“鞋码多大?我女儿有一双新鞋。”朋友夫妇热情地帮忙。
芊旬的父母一直没有说话,当他们听到朋友的建议,婉言回绝道:“这是她自己的事,要她自己来处理吧。”
只见4岁的芊旬镇定自若地从头上摘下橡皮筋,比划了一下,有些笨拙但却稳妥地把橡皮筋缠在鞋上。鞋子又可以穿啦!
“宝贝,你真棒!”父母不由得夸奖道。朋友看到这一幕,想到自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女儿,不禁陷入沉思。
在女孩的养育过程中,有很多“美丽的陷阱”,会让家长“误入歧途”。例如,很对家长认为,女孩天性弱小、脆弱,这是性格方面的不足,因此,需要给予她们更多的保护,使她们免受失败之苦。“当我因为对天空的热爱而爬到后院里的大树上时,妈妈就站在我的背后,双手向外伸着仿佛要抓住我似的。她总是不断地提醒我要谨慎——‘看着你的脚步,不要爬那么高,别往下看。’直到我不再为我的探险而兴奋为止。”18岁的陈雯如是说,“可我的弟弟磊磊爬到桌子上去够放在高处柜子里的漂亮东西时,妈妈最多也就是笑笑,然后把他抱下来。”父母对帮助女孩表现出更大的热忱,其实就在向女孩透露一个信息:“你是弱者,你需要保护,没有我们,你什么也做不好。”多么危险的暗示!这样的结果就是:女孩不再相信自己能够做到,而是理所当然地依赖:小时候依赖父母,长大后依赖丈夫,心甘情愿地做别人生活的附属品。
我们一直强调善待女孩的感情需要,然而这与脆弱是两码事。女孩是感情丰富的,这种丰富的感情如果得到理解和支持,将会产生巨大的力量——很多女孩都会拓展出关心照顾他人,并辅助他人发展的艺术。这是女孩的天赋,而非不足。
女孩也可以有所成就,然而,这种成就取决于女孩倾听并遵循内心声音的能力,而不是父母的过度保护。当女孩受到父母控制过多时,她们的智力发育比男孩受到的损害更大,她们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更加失去自我。
总之,女孩必须有关于自己力量和能力的意识。她们不仅仅是精神的贵族。无论她们在学习走路还是在堆积木,都跟男孩一样从尝试、失败、再尝试,直到成功中获得自信、培养自立。她们可能会碰到一些不同于男孩的问题,但是结果是一样的。女孩并不会因为安静、甜蜜和温柔就失去发展和控制自我的能力,就独立的角度而言,女孩和男孩殊途同归。
第55节:懦弱的女孩(1)
懦弱的女孩
3岁的贝贝非常胆小。有一次,妈妈带她去社区的小广场玩,旁边突然跑过来一个2岁多一点的小男孩,他直勾勾地盯着贝贝手里的小皮球,非常好奇的样子。贝贝看见了,不自觉地把球往身后藏,然后壮着胆喊:“你不许抢我的小皮球!”
小男孩好像看出贝贝的外强中干,冲上来就抢。贝贝吓得嚎啕大哭。妈妈连忙说:“小弟弟,你怎么可以抢东西呢?”又对贝贝说,“小弟弟比你还小呢,你为什么怕他?来,和小弟弟握握手,大家做个好朋友。”
小男孩做个鬼脸,跑了。从那以后,他只要看到贝贝经过,就会跑过来打她一下,或者把贝贝手里的东西抢走。而贝贝看到那个小男孩,总是不由自主地躲得远远的。
又有一天,妈妈带贝贝从外面回家,又看到了那个小男孩。小男孩冲过来就要抢贝贝手里的书。贝贝十分害怕,往妈妈身边躲,向妈妈求助。但妈妈为了锻炼女儿的勇气,故意站着观察没有干涉。贝贝很快就哭了,小男孩却越发胆大,竟然伸手去抓贝贝的脸。
这时,贝贝的爸爸从后面跟上来,打开车库的门。贝贝一下子跑了进去,说:“爸爸,快关门,不要让小哥哥进来。”看爸爸把门关起来,她才松了一口气,说:“小哥哥进不来,打不到我啦。”贝贝竟然将比她小的孩子升级为“哥哥”了。
如果你的女孩也正在有类似于贝贝的经历——事实上,大约一半左右这个年龄的孩子都曾经有过同样的遭遇——首先要教给女孩的是,让她学会抵御不友好的对待,学会保护自己。
妈妈对贝贝说:“下次小弟弟再抢你的东西,你就大声地对他说‘不许欺负我’,然后再把东西抢回来!”第二天,贝贝跟妈妈出门,远远地看到小男孩走过来,妈妈就对贝贝使了个眼色,躲到一边。
小男孩过来了,看到贝贝手里的玩具熊,就上来抢。贝贝鼓起勇气,大声说:“你不许抢我的东西!”然后用力把玩具熊夺回来,还把小男孩推到地上。小男孩没想到贝贝变得这么“骁勇”,被她吓了一跳,居然坐在地上哭了起来!
看来,做粗暴事情的孩子也不一定就真的强大。很多事情都是如此,勇敢面对往往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但是要让女孩学会“反侵略”,家长还必须注意:
不要动辄恐吓、斥责、嘲笑女孩“不要哭,狼外婆来了,专吃爱哭的小孩子!”从小李丽哭泣的时候,外婆就这样对她说。现在李丽已经成年,可是每次碰到不开心、想要掉眼泪的时候,她的心里都会闪过一丝恐惧。恐吓就像鸦片一样,它对女孩的副作用要远远大于它的效果。年幼的女孩并没有掌握太多的科学知识,她们很容易就会对家长的戏言信以为真,并且产生深深的恐惧。
过于苛刻的斥责和嘲笑也会产生类似的作用。就像我们之前提到的,女孩的一些调皮行为背后往往隐藏着积极的探究世界的愿望,但是当她们每次都会因为犯错被家长大声斥责或嘲笑时,就会变得唯唯诺诺,缩手缩脚。
第56节:懦弱的女孩(2)
对生活带有恐惧心理的女孩,是很难有勇气面对“侵略”的。在被欺负的时候,恐惧心理会卷土重来,像一个巨大的阴影吞噬女孩幼小的心灵。甚至在女孩长大以后,这种阴影仍然挥之不去——即使她们知道,狼外婆只是儿时的童话。
不要过分溺爱女孩“不要动,小心烫着你!”“想吃苹果?妈妈给你削,刀子会伤到手!”正如我们在“独立的女孩”一节提到的,家长的过分保护会给女孩消极的暗示。在家长的溺爱下,女孩一方面会变得娇纵、不可一世;更一方面,女孩的身体动觉能力智能也没有得到开发,会对实践产生畏惧心理。这样的女孩在面对“侵略”的时候不知所措,也就不足为奇了。
鼓励女孩对外交往这是女孩的天性——她们需要在交往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如果女孩的生活中缺少了这一环节,她们就不知道该如何与别人交往,当碰到不公平的事情时,就更不知道怎么处理了。对此我们将在“孤僻的女孩”小节作重点讲述。
鼓励女孩勇于争取香港著名女作家梁凤仪小的时候,是一个不敢说话的小女孩。有一次,小凤仪跟爸爸逛商场,就要离开时,她拽住爸爸的衣角:“爸爸,再玩一回吧。”小凤仪并不是贪玩的孩子,她只是想要柜台里漂亮的洋娃娃。爸爸看出了她的心思,却没有主动买给她。终于,小凤仪忍不住了,她用细若蚊蝇的声音说:“爸爸,我……想买一样……东西。”“买什么?说话别吞吞吐吐,想要什么说出来!”“我想买一个洋娃娃!”小凤仪鼓起勇气说。于是,她得到了一个洋娃娃。
谦让是一种美德,争取却是一种能力。当女孩希望得到某种东西或机会的时候,当女孩的权利被侵犯的时候,当女孩面临各种压力的时候……争取不一定获得,但放弃就意味着失去。在很多时候,女孩应该学会为自己说话。
“宠”出女孩的自信如果我们把“社会”和“竞争”这两个词汇联系起来,懦弱可能是女孩需要克服的最大障碍——我们并不是说,懦弱是女孩的本性。事实上,所有的婴儿生下来,都会害怕怪异的声音,怕从高处跌下。男孩也有类似的问题,只是他们天性中有更多对抗懦弱的成分(例如冒险和攻击性),而社会对于男孩的教育也更有助于他们摆脱懦弱的心境。
这是不是说,我们对女孩的教育会使她们更容易失去自信、懦弱退缩呢?其实不然——女孩的自信是可以“宠”出来的。
在朋友的眼中,小雨是一个特别自信的女孩。每当有人问起“你为什么这么自信”时,小雨都要讲起小时候的故事——从小到大,父母都特别宠爱她,他们觉得自己的女儿是个很优秀的女孩:小雨嫌自己个子高,父母说正好可以做模特;小雨一当众说话就脸红,父母说害羞是一种美德;小雨学习画画,却画得乱七八糟,父母满不在乎地笑笑说:“可你的歌唱得特别棒啊,每个人都有长处。画画你再练练,如果不行,就不画了。”小雨想当记者,父母的第一反应就是:“以后准备去央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