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古今情海 作者:(民国)曹绣君 >

第82章

古今情海 作者:(民国)曹绣君-第82章

小说: 古今情海 作者:(民国)曹绣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侬把鲛绡拭郎面,要知不是薄荷油。
  此诗吟咏的就是此事。
  躲破鼓
  《两般秋雨庵随笔》:从前,有个人养了两只猿猴,公母各一只,母猿甚淫荡。一天,公猿不知哪儿去了,这母猿嚎叫不止。主人到处寻找不到。第二天,见公猿从一只破鼓里出来了。所以,现在人们称躲避内差为“躲破鼓”。
  更生花
  《瑯嬛记》:古时候,有个女子与某人约定说:“到秋天时我就嫁给你。”可是,都上冬了还没嫁。某人派人对她说:“菊花都枯萎了,说好的秋季日期怎么样?”女子戏谑道:“从前人们说上冬是政素节。菊花虽然枯萎了,还当再生。”第二天,菊花果然又生蕊了。某人很诧异,遂命名为“更生花”。
  莲子不去心
  《谢氏诗源》:汉朝时,有个叫舒襟的女子。她聪颖敏慧,事事皆能。她与元群相好,曾寄给元群一些莲子,并让婢女捎话说:“我莲子!”意即我怜爱你。元群问道:“为什么不去心?”舒襟又让婢女回答说:“正想知你心内苦。”所以后代的《子夜歌》有“见莲不分明”等语,都是效仿其意的。
  相念药
  《投荒录》:有人到番禺,适逢端午节,忽然听到衙门里吵吵闹闹,仔细一听是卖相念药的声音。此人笑着让卖药人进来,原来竟是个异族老太婆担着山里产的异草,卖给富贵妇人,作为取媚男人的药用。据她所称,这一天采摘的特别灵验。
  睡香
  《清异录》:庐山有一种花,叫瑞香花。说是当初有个和尚白天在一个磐石上睡着了,梦中闻到阵阵花香,但却叫不出它的名字。和尚睡醒后,嗅着香味找到了这种花,并为它取名“睡香”。人们都认为这种花很奇特,认为它是花中的祥瑞,遂以“瑞”易“睡”字。
  媒竹
  《两般秋雨庵随笔》:赌妇潭在广东龙门县蓼溪口。据说,曾有两个青年男女在一起打赌。两人各拿一片竹子,从上流掷下,说是两片竹子要是合在一块的话,就结成夫妻。竹片一扔,果然合在一起了,遂结为伉俪。故名其潭为“赌妇潭”。潭上的竹子称为“媒竹”。翁山有诗云:“两边生竹合无痕,生竹能成夫妇恩。
  潭上至今媒竹美,枝枝慈孝更多孙。”
  “媒竹”两字甚新颖。
  鸾睹影
  《异苑》:罽宾国王买了一只鸾鸟,鸟买来后,国王便想听它叫一声,可是它就是不叫。尽管给它配置了金笼子,为它拿来佳肴美味,也无济于事。买来三年,没叫一声,而且对着金笼子和美味显出很悲哀的样子。夫人对国王说:“我听说鸾鸟见到它的同伴就叫,何不挂个镜子照照它?”国王依夫人的话,在鸾鸟笼旁挂了一面镜子,鸾鸟看了看自己的影子,悲哀地大叫一声,奋翅冲天而去。
  孤飞燕
  《贤奕》:宋朝末年,姚玉京嫁给了襄州的小吏卫敬瑜。
  婚后不久,敬瑜就溺水而死,留下了玉京独守空房。此时,有对燕子来到她家的房梁上筑巢,巢刚筑好,其中一只燕子就被鸷鸟抓住弄死了。剩下一只孤燕终日徘徊悲鸣。
  秋天到了。一天,孤燕落到玉京的手臂上,嘴不停地动着,好像在向她告别。玉京拿来一条红丝带系在它的足上,并对它说:“明年新春再来跟我作伴吧!”第二年,这只孤燕果然又飞了回来,玉京感动地写了一首诗赠给它。诗云:昔年无偶去,今年还独归。
  故人恩义重,不忍更双飞。
  自此以后,燕子秋归春来,持续了六七年。后来,玉京死了,燕子在第二年春天返回时,没看见她,便围绕着她的旧居悲鸣不止。玉京的家人对燕子说:“玉京去世了,她的坟在城东。”燕子遂飞到玉京的墓地,也死在那里。尔后,每到月明风清的时候,襄州的人就会看到玉京和燕一起同在汉水之滨游玩。
  燕嫉前雏
  《黑庄漫录》:广陵牛氏家房梁上的燕子正在抚育雏燕,而雌燕却让猫给吃了。雄燕见伴侣葬身猫腹,鸣叫了好久,突然展翅飞走了。过了一会儿,它又带了一只雌燕飞了回来,想和这只雌燕共同抚养它的小雏燕。可是,第二天一早,就有一只雏蒸掉在地上,到了傍晚,一窝小燕全死了。牛氏取下窝巢一看,里面都是卷耳的果实。这卷耳果实有毒,雌燕衔来毒死了那些前窝雏燕。可悲呀!禽鸟竟能这样嫉恨前雏。
  鹤书
  《内观日疏》:晁采养了一只白鹤,取名为素素。一天,天下着濛濛细雨,晁采突然思念起出门在外的丈夫,便试着对白鹤说:“从前王母娘娘养的青鸾鸟,绍兰养的燕子都能替她们寄送书信,你难道不能够吗?”白鹤好像听懂了她的话,伸长着脖子对着晁采,一副俯首听命的样子。于是,晁采挥笔写了两首绝句,系在白鹤的脚上。白鹤竟把信带给了她的丈夫,丈夫见到晁采的诗,不久便回到了家中。
  若非我陈州侣耶
  《扬州府志》:卢守常在陈州为副知州时,养了两只鹤,这两只鹤很听话,卢家视为宝物。一天,一只鹤受伤而死,另一只鹤哀鸣不食,守常也很难过,尽力喂它,它才勉强吃了一点点。一天清晨,孤鹤围绕着卢宅鸣叫。守常对它说:“你想离开这儿,有天可飞,有林可栖,我不羁留你。”鹤好像明白了他的意思,振翅飞向云端,但不久又折了回来,如此反复了四次才飞走。
  守常年老无子,三年后,他任职期满,归乡住在黄蒲溪边。
  晚秋的一天,秋风萧索,守常拄着拐杖在林间散步,忽然有一只鹤在他的上空鸣叫着飞翔盘旋,叫声十分凄凉。守常仰望着它祷告说:“你难道是我陈州的伴侣吗?如果真是你的话,你就应当下来。”守常的话音刚落,鹤竟投入他的怀里,啄着他的衣襟,旋舞不走。守常抚摸着它,流着眼泪说:“我年老无子,形影相吊,你如果能留在这里,我像孤山逋老,与你共此残年。”遂把它带回家中。卢守常死后,鹤也绝食而死。卢氏家人将它葬在丁堰。
  凤抱女飞
  《洞玄木行经》:西方卫罗国国王有个女儿,名字叫配英,她自幼便同凤住在一块,灵凤常用羽翼轻抚她的面庞。十二年后,配英忽然怀了孕,国王大怒,便斩掉了凤头,把它埋在长林丘中。不久,配英生下了个女孩,取名为皇妃。配英时常忆起与凤在一块的美好时光,便驾车来到了长林丘,面对埋凤之处,和泪而歌道:杳杳灵凤,绵绵长归。
  悠悠我思,永与愿违。
  万劫无期,何时来飞。
  灵凤听见配英的歌声,突然复活,抱着配英,展翅飞向云中。
  相思鸟
  《闽小记》:我经过浦城时,得到一对相思鸟,让雌雄同在一笼。起初,我关一只,放出另一只。即便那被放的一只飞走,不久也会飞回来,并宛转央求快让它进笼子。被关在笼子的那只相思鸟也像新婚小别一样,欢呼跳跃,高兴地迎接同伴的归来。但如此这般接连关放几次后,则关的那只和放的那只,相互之间的情意便很平常了,如同田间劳作的夫妇一样。有别离但能够数其归期及行踪,知道对方肯定要回来,这就不像闺中少妇盼望远游的夫君,或是在外流浪的男子思念家中的亲人而一心要回家那样的心情了。相思鸟睡觉时,总是将头钻到对方的羽翼里,各自屈起一条腿,用一条腿站立。我曾在晚间观察,大吃一惊,以为丢失了一只鸟,看了好一会儿,才发现虽然只有两条腿,但其羽翼却比一只鸟要厚。我笑着对别人讲:“经常看看相思鸟睡觉的样子,可以增添夫妇伉俪之情啊!”
  也有人说:单独把雌性相思鸟关起来,则雄性相思鸟怎么也不愿离开;但如果将雄性的相思鸟单独关起来,那么雌性的相思鸟就会远走高飞的。
  孤鹳移情
  陈尚古《簪云楼杂说》:有个叫钱元觉的秀才,在外客寓一座楼里。此楼北窗外有株大古柏,蓊然而立,树上有窝鹳鸟做的巢。鹳鸟朝夕飞来飞去,弄来食物喂养小鹳雏,毫无怕人之意。有一天,一只鹳雏丢失了,孤独的雌鹳绕树哀鸣,声调甚是凄惨,令人肠断。如此继续了好几天。忽一日,突然飞来一只雄鹳,偷偷飞到巢里。那只雌鹳拼死将其赶走了。不久,飞来一大群鹳鸟,飞翔鸣噪了好一阵才散去。再看那只雌鹳,已和一只雄鹳依偎在一块,亲如佳偶,不再将其赶走了。君子说:“贞洁自守,实乃出自天性,往往为情所迁移。鸟儿尚且如此,何况人呢?”
  鸳鸯
  《圣师录》:明代成化六年(公元年)十月间,盐城天纵湖渔父看到湖里飞来很多鸳鸯。有一天,这位渔父抓来一只雄鸳鸯,将其烹煮。有只雌鸳鸯跟着船边飞边叫,不肯离去。
  渔父刚把锅盖揭开,那只雌鸳鸯立刻从空中飞下来,投进滚烫的沸水里,殉情而死。
  队队
  清代赵学敏《出草拾遗》:云南地方有种小虫子,名叫队队。其形状像虱子,出来活动时必定雌雄相随。有人将队队抓来卖给富贵人家,价至四、五两银子。如将队队装进银匣里,放在枕下,就会使夫妻和好美满。
  相思子
  《觚賸》:红豆,又名相思子。其树叶像槐。盛夏时子实成熟,破荚而出。相思子的颜色光泽胜过珊瑚。广东一带的闺阁女子,大多把相思子和珠翠杂串在一起,作为头饰。这种饰物能够长久不坏。相传有个怨妇,在相思树下盼望丈夫的归来,眼中血泪染红了树枝,立刻结成子实。这大概就是相思子名称的由来。扬州人吴薗次,官居吴兴太守。他有首词中写道:“把酒祝东风,种出双红豆。”梁溪有位顾氏女,看见这首词后非常喜爱,早晚讽咏品赏;所住房间的四面墙壁上,竟都写满这两句词。当时人都誉称吴薗次为“红豆词人”。
  驴驹媚
  《池北偶谈》:座中有位客人偶然说起唐人传奇《霍小玉传)中提到“驴媚”,不知所指何物。根据僧赞宁《物类相感志》的说法,凡是驴驹初生,还没落地时,其口中含有一物,像是肉球,名叫媚,妇女佩带它,能增添媚态。
  绿衣使者
  《开元天宝遗事》:长安城中,有个叫杨崇义的豪民,其家数代豪富,服饰古玩之类的宝物,比王公之家还要好,还要多。杨崇义的妻子刘氏,长得天姿国色,与邻居儿子李弇私通,感情胜过原配夫妻。二人起了歹意,打算谋害杨崇义。
  有一天,杨崇义喝得大醉而归,进房躺在床上昏睡。刘氏协同李弇合谋害死了杨崇义,并将其尸体埋进一口枯井中。当时,杨家的仆人婢妾对此都一无所知,只有一只鹦鹉站在堂前架子上。
  害死杨崇义后,其妻刘氏却令家中童仆四处寻找丈夫,众人怎么也找不到。刘氏便到官府陈诉,说是她的丈夫久而不归,担心被人谋害。府县官吏日夜查捕。涉嫌人员及杨家童仆辈,有上百人遭到拷问,但是一无所获。后来,县官带人再到杨家勘查,忽然听到堂前架子上的鹦鹉发出冤屈的鸣叫。县官取下鹦鹉,放到手臂上,问它有何冤屈。鹦鹉说:“杀家主者,刘氏、李弇也!”于是,官府逮捕了刘氏和李弇,他们全部招供了所犯罪行。
  府县长官将此案详情上奏朝廷,唐明皇惊叹不已,下诏将刘氏、李弇依刑律处死;封那只鹦鹉为绿衣使者,收进后宫喂养。后来,张说专门写有《绿衣使者传),一些好事者将其广为传播。
  卷二十一 情中迹
  瞒公桥送婆岭
  《春在堂随笔》:在我家居住的西门外,有座瞒公桥。据说,这桥是从前一位妇人瞒着她公公,私自出钱修建的,所以称作“瞒公桥”。我每年去先大夫墓地祭扫,都乘小船路过这座桥下。
  今年镇海县修县志,让我审定县里的山川名物,其中有座山叫送婆岭。据旧县志记载:明朝嘉靖年间,严乐氏早年守寡,被她婆婆改嫁到城中。她有个十岁的女儿,也随她一起去了。
  严乐氏是个孝顺的媳妇,凡是有点好吃的,都让女儿过岭送给她婆婆。夏季的一天,女儿又去送吃的,不料中暑而死。死后,母亲把她葬在岭旁。这座山岭由此得名“送婆岭”。“送婆岭”与“瞒公桥”真为绝对。
  乌夜斋
  《宁化县志》:雷氏,是秀才阴继善的妻子。雷氏二十九岁时,继善病故。抛下她和两个未成年的孩子。大的三岁,小的刚四个月。她哺雏翼卵,茕茕独劳。时逢战乱,兵匪迭起,人们每日提心吊胆生活着,连喘气都怕有响声,而保守贞节尤为困难。雷乐的两个孩子成年后,题所居房屋为“乌夜斋”。
  由此可以想见,在那霜霄寒月里,孑然一身的雷氏是怎样辛勤抚育哑哑幼子的。岁月已过,但凄痛犹在心中。雷氏八十岁时死去。
  贞女井
  《临安县志》:在白沙村有个贞女井。这位贞女,是童家的婢女,人们不知道她的姓名。一天,她正在为主人干活,一股兵匪闯进了主人家,将她捆绑好后,放在马上准备带走。当走到井边时,她奋身跃入水井中淹死了。尸体沉在泥淖中,井水腥臭了三天,不堪饮用。后来,村里人为她设坛祭祀,水才变清。此事发生在清朝康熙十一年。
  虞姬墓
  《临淮县志》:虞姬是西楚霸王项羽的宠妃,她的墓在清流门外西侧一里处。其实虞姬墓不止一处。据说,项羽兵败垓下时,逃往灵壁镇,虞姬在此自杀,项羽就把她安葬在那儿,因而,今天灵壁有虞姬墓,墓侧还长着虞美人草。也有人说,虞姬自刎时,项羽不舍得把她丢弃在那儿,就割下她的头系在马上,带到钟离郡,以礼将她的头安葬后才离去。而定远县的“嗟虞墩”,也说是葬虞姬头的地方。不知哪一处是真的。
  兄妹为夫妇
  《独异志》:从前,宇宙初开之时,只有女娲兄妹两人在昆仑山,天下还没有其他人。他们商量要结为夫妻,繁衍人类,但又觉得很羞耻,两人便上了昆仑山顶,祷告说:“上天如果同意我们结为夫妻,当使烟雾合在一起,不让它飘散。”他们刚祷告完,烟雾就都聚合在一起了。于是两人结草为扇遮掩面孔,结成了夫妇。现在人们结婚还有拿扇子的风俗习惯,这就是从那时流传下来的。
  武则天墓
  张氏《卮言》:武则天的坟墓在陕西乾州,那儿有崇山峻岭可以登览,也有古刹殿堂可以休憩。但你到了那里,千万不能说武则天的生前罪恶,稍不在意的话,狂风怪雨便会呼啸而来,走石飞沙就能顷刻而至,你的生命则有很大的危险。
  乾州幕客马麒雍曾来此游览,并作诗记事,诗中盛赞武则天任用狄仁杰,召还中宗以及其他的功绩,说她做了须眉男子做不到的事。我读了他的诗,问他:“你与其强作违心之论,讨好那淫鬼,还不如不作为好?”麒雍说:“那可不行。若是没有几句颂美之辞,则晴天就会变为阴风天,我作诗的目的,只想乘我的游兴,哪管其他!”
  妒女祠
  《枣林杂俎》:妒女祠在平定州东九十里的承天镇。俗传妒女是介之推的妹妹。此祠常忽刮狂风,忽下暴雨,人们多不敢经由此地。
  有一年,唐朝的武则天到河东巡幸,途中要经过此祠,则天怕遭致狂风暴雨,便想另开道路来躲避。狄仁杰奏道:“陛下巡幸,风伯为您清尘,雨师为您洒道,用不着避什么妒女。
  ”于是,武则天放弃了开道的打算。巡行时,大队人马驻扎在妒女祠下,竟然风停雨息。
  露筋女
  《高邮州志》:某女,不知是何处人,也不晓得她的姓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