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古今情海 作者:(民国)曹绣君 >

第34章

古今情海 作者:(民国)曹绣君-第34章

小说: 古今情海 作者:(民国)曹绣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荆宝留在自己手下做事。
  此时,战争刚刚结束,好多事情需要忙着处理,韦皋无暇问及玉箫的事。几个月后,韦皋才问起她来。姜荆宝告诉韦皋:“您启程时与她约好,五年或七年来接她,她苦苦等了七年,见您逾时不来,便绝食而死。死前还以您所赠玉石戒指为题吟了一首诗。诗云:黄雀衔来已数春,别时留解赠佳人。
  长江不见鱼书至,为遗相思梦入秦。
  韦皋听了这首诗,更增凄楚,连连叹息。便广修经像,以报夙愿。然而日夜思念,无由再会。当时,有位祖山道士会招魂之术,他能让逝者返回阳间,与亲人相会。韦皋便把他请了来,恳请他帮忙。道士让韦皋斋戒七天,夜晚,玉箫竟飘然而至。她对韦皋说:“承蒙相公绘像诵经之力,十天后我便会托生。再过十三年,又能作您的侍妾,来感谢您的大恩大德。”
  临走时,玉箫微笑着说:“只因您薄情,才让我们死生相隔。
  “后来,韦皋因陇右之功,终事德宗皇帝之朝,治蜀二十一年,僚属不愿其归朝。因此,年纪很大时,才升为中书令。
  其后,天下太平,外族归服。韦皋做寿时,各地都献奇珍异宝,唯有东川卢八座送给他一位漂亮的歌妓。这歌妓刚刚十三岁,也以玉箫为名。一看,与姜家的玉箫一模一样。而她的中指隐隐有戒指形,很像韦皋当年所赠的玉戒。韦皋为此感叹道:“我由此始知生死之分,一来一往。玉箫的话,还真应验了。”
  潇溪女史
  《山斋客谭》:人们都知道,小蛮和樊素是白居易的小妾。
  其实,除她们之外,还有潇溪女史。女史姓颜,字待月,名初元。母亲梦见天下大雪而生她,十九岁嫁给白居易。女史聪慧颖悟,姿容秀美,能诗善文,深受白居易喜欢。后来,小蛮和樊素妒心大发,便不断地对白居易说她的坏话,久而久之,白居易开始疏远她。女史失宠后,终日忧郁,最后竟病倒了。她在病中有诗说:月瘦花残不似前,泪殊零落枕函边。
  可怜为有金条脱,臂上依然伴妾眠。
  后来,白居易召她还京城,她因病没去,独自在灵隐山生活。唐会昌六年(公元年)闰七月初九日,女史卒于西湖灵隐山女真庵中。弥留之际,她对守护在她身边的人说:“白尚书(即白居易)已为海山院主,先我五月逝世了,现在他来叫我,我要跟他走了。”说完,端坐而死。
  鬼妻
  《夷坚志》:陈王猷是潮州人,在梅州作太守。他的儿媳患病身亡,家人把她安葬在郡北的一座山上。但她的幽魂不散,每天晚上都回家与丈夫同寝。她的丈夫很害怕,搬到母亲房里住,可他的亡妇还是照来不误,怎么赶她,她也不离开。即使是家人看她,她也不回避。他们有一个儿子,已经好几岁了,长得清秀伶俐,挺招人喜欢。亡母常想把他带走,陈家全家和她争夺,才把孩子留了下来。陈氏全家都很害怕,便请道士设坛祭祀,并向神祷告,但仍打发不走她,此时是绍兴庚午年三月。又过了三年,陈王猷死于梅州郡。
  瘗尸
  《夷坚志》:宋高宗绍兴二十七年(公元年)的春天,兴州后军统领赵丰到各郡视察兵力部署情况,走到果州时,他驻扎在南充驿。赵丰让军吏在中堂安放一张床,打算晚上在那安歇。驿站管事的人见中堂放了一张床,忙去禀报赵丰:“这间中堂常闹鬼,每到夜里,必闻哭声。宾客们来驿站,都不敢住,只住在厅堂的西阁。”赵丰听后,笑着说:“我难道还怕鬼吗!”于是,便住在堂上。到了夜晚,从外面果然传来哭声,好像有个什么东西直赴堂上。赵丰问:“你难道有什么冤想说吗?要有,你直管说,我为你申冤。否则的话,就赶快离开。
  “赵丰刚说完,哭声停止了,没一会儿,又传来了哭声。那些跟随赵丰的人,也都听到了窸窸窣窣的脚步声。
  第二天,赵丰把夜里发生的事告诉了郡太守王中孚。中孚以为不是真的。当天晚上,中孚设宴招待赵丰。宴散归来,赵丰酒意正浓,没有睡意,便倚在床边休息,忽然有个女子披散着头发走到他面前说:“我是解通判的女儿三娘,名莲奴。我本是中原人,因遭战乱,流落到蜀地,投身到李户部家,当时就住在这里。李户部有个女儿,嫁给郡守马大夫之子绍京,将我作陪嫁婢女。我不幸因容貌漂亮受到绍京的喜欢,惹恼了李氏,她回家告诉了父亲,李户部大怒,把我叫回来,用棍杖将我打得皮开肉绽。我还没断气,他就让人挖个大坑,把我埋了。
  这事已过去三十年了,希望将军能同情同情我,使我有条活路。
  “赵丰说:“你死了多年,士大夫们每天都路过此地,为什么不早点申诉?”女子说:“遗骸思葬,未尝须臾忘。只是这里有神司守,不许数出。十年前我夜晚啼哭,出来申诉,地神对我说:‘以后有赵将军来这里,他来之时,就是你申冤之日。
  ‘自那以后,我天天盼望将军来,所以您来后,我敢来找您帮助。”赵丰说:“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当想着为你帮忙。”
  女子道完谢走了。赵丰马上派人跟着她,看她去哪儿。当她走到堂外墙时,便不见了。
  第二天,赵丰召来僧人为她诵佛经,作法事。随后,便来到了潼川的东关县。晚上,赵丰在县驿休息,那女子又来了。
  这回头发没披散,而是束发为高髻,精神也显然比以前好了些。
  赵丰问:“我已经为你作了佛事,为什么还追我到这儿?”女子说:“将军对我的恩赐,已够多了,只是我的白骨还在堂外墙下,除了将军您,谁能替我管呢?”赵丰说:“我虽然身为将帅,但毕竟是过往之客,况且现在又离开了那儿,我岂能为你出力呢!你为什么不向王郡守投诉?”女子说:“我不是不知道王郡守,只是他的营门有神明把守,怎么能让我进去!然而,我的冤仇没有王郡守不能报,而没有将军您,也不能使王郡守知道。我的白骨不出,我就不能再世。让我的白骨见天日而使我复生,就在将军您的一句话了。”赵丰见她说得恳切,就又答应了她。随之,把她谈的事情详细写在信上,派人送给王中孚。中孚见信后,便寻找从前在李户部手下办事的人,费尽周折,才找到了唯一的存留者谭咏。中孚委托谭咏去寻找白骨。谭咏率领十几个大兵来到墙下,挖土寻求,挖了两天,墙都差不多挖塌了,也没找到。谭咏无奈,便去请教巫婆。巫婆自称是圣婆,口中说着鬼话。她叫着谭咏的名字,责备他说:“当时是你亲手埋的我,难道你真的忘了在哪里吗?我告诉你吧!你现在挖的地方就是,不过挖得太浅。你们把我放倒时,上面盖着木床,木床现在还没烂,你们若是挖到木床,就找到骨头了。我的头顶骨在最下面,你们取骨时,一定要把顶骨取出,没有顶骨,我不能复生。”谭咏听了巫婆的一番鬼话,惊恐万状,忙伏在地上乞求饶命。第二天,果然找到了尸骨,郡守让人把它迁葬到高原。此时,马绍京在渠州做邻水尉,不久,调任普周推官。绍京见解氏来说当日事,随后便死了。
  关寿卿赴教官任时,曾在此地住过,他为之作记。虞并甫作渠州太守时,绍京正作邻水尉。
  前生妻
  《异闻总录》:李某,在武昌作主簿,主管一些文书帐簿事宜。一天晚上,他梦见自己被逮到阴曹地府。阴官问他:“你的前身是张家公子,你为什么把妻子推下水?”李某梦里忽然记起了那件事,回答说:“她自己失足坠水死了,不是我推的。”阴官马上叫来本处山川之神来作证。结果,与李某说的一样,于是,便把他放了。
  此后的一天,李某在旅馆里,遇到一位妇人,自称是他前世的妻子。两人一见如故,难舍难分,绸缪缠绵。亲属们都知道这件事。几年后,那妇人才离开。妇人走后,李某也不再娶妻,一辈子也没什么灾难,只是腰痛得厉害,要借助拐杖行走。
  每天要叩击几十下,疼痛才能略好一点。这大概是鬼气染积所致。
  江上舟中相见
  《夷坚志》:郑峻,字敏叔,福州人。先娶王氏,生了个女儿,名叫泰娘。王氏生了泰娘后不久,便患了重玻临终前,她拉着丈夫的手嘱咐说:“千万别再娶,为我好好照看泰娘。
  “说完,就咽了气。王氏死后,郑畯买了个小妾为他做饭洗衣。
  就这样一直过了好久。
  再说京城有户姓滕的人家,有个女儿十分漂亮,郑畯听说这个女子想嫁人,便背弃与妻子的约定,和滕女订了婚。一天,郑畯将要上朝,还没起床,就见亡妻王氏进了屋,自己拿了个凳子坐在床边,一只手拢着床帐,一只手抚摸着郑畯,与他说着分别相思之苦,并问郑畯为什么背弃前约,又要再娶。郑畯说:“家事都交给一个小妾,她忙不过来,因而,想再娶一人帮助料理家事。”王氏说:“你们既然已经订了婚,我还能说什么呢!不过,若是她能像我活着时那样来抚养泰娘,也没什么关系,我也就不再做别的打算了。”接着王氏又谈了些往事,说得很详细清楚。两人正说得高兴,王氏忽然说:“宫中宦官已来叫你,该上马了!”说完,就急忙离去。郑畯见亡妻要走,追问道:“我们何时能再见面?”王氏说:“过了十年,我们在江上船里相见。”
  第二天,郑畯把昨天早上见到的事告诉了弟弟,说着说着,悲伤得流下了泪。但最终还是和滕女结了婚。
  宋建炎初年,郑畯到湖南为官,专管茶盐买卖。任职期满后,他买了几千根水杉木,准备运回京城倒卖。当木材运到淮扬时,正赶上朝廷大兴土木建筑皇宫,官府的木材价格大幅度上涨,郑畯获得了十倍的利润,成了富翁。不久,金兵进犯扬州,人们多逃走避难。郑畯舍不得自己赚下的钱财,不肯离去。
  随后,又计划买艘船泛江而下。可是上了船一看,江中大船小船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一步也走不动。又听说金兵就要到了,便急急忙忙返回城中,并买了一百余两黄金。刚逃离城门,金兵已追到他的身后。郑畯骑马奔驰而逃,一个金兵也骑着马在后面追射他。郑畯回过头来说:“我是郑提举,不可害我!
  “金兵知道他是南宋朝廷官员,紧紧追赶不放,追上郑畯后,便给了他一刀,郑畯被砍下马来。金兵拿了那一百多两黄金走了。郑畯伤得很重,困卧在草丛间,他的仆人随后跟来一看,已经没救了。两天后,郑畯就死了。郑畯没有儿子,他死的时间与王氏预言的时间相吻合。
  死婢再生
  《枣林杂俎》:明嘉靖初年,南充人刘氏有个婢女,深得刘氏喜爱,刘妻为此十分恼火;但家中刘氏说了算,她也就无可奈何。后来,刘氏病故,临下葬时,刘妻把这位婢女推进墓穴殉葬。三年后,刘妻也死去,可打开墓穴一看,婢女伏在棺木上还没死。她说:“我与主人相处如常,只是像在梦中一样,没吃什么苦。”
  同年月日时生死
  《续夷坚志》:樊帅曾居住在定襄村。他说,定襄村的任实和他的妻子张氏,都是七十三岁。两人同年同月同日同时生,又同年同月同日同时死。此种巧合,古今罕见。
  若以笔污我我先杀汝
  《明外史·烈女传》:刘氏女,是钱塘人,少年时与吴嘉谏订了婚。刘家有户邻居姓张,家中很有钱,张家有个纨挎子弟叫张阿官,贪馋刘女美貌,总想找机会占便宜。一天晚上,他借助梯子爬过了刘家的墙头,窜入刘女的闺房,刘女吓得大声呼救,她的父母急忙冲进屋来,和女儿一起把这个流氓抓住了。准备等天亮时把她送到官府。
  再说张家见儿子被抓,便怂恿他的侄子造谣说刘女是个破烂货,刘家抓人是为了诈取张家钱财。张家一宣扬,人们便相信这是真的。刘女流着眼泪对父亲说:“那个坏蛋败坏我的名声,我不能活了。我当到天帝那里投诉,请他作主为我申冤。
  “随后,就上吊自尽了。刘女死后,她的父亲便上报了官府,等官府派人来验尸。烈日下,尸体放置了两天,却没有尸腥气。
  吴嘉谏最初听信张家的谣言,不哭,后来慢慢调查知道是诬陷刘女,便伏在未婚妻的身上大放悲声。刘女的眼睛忽然睁开了,流了数行血泪,好像与嘉谏相对哭泣。
  阿官请了讼师丁二帮他打官司,丁二依照张阿官侄子的话写了讼词。刘女的魂魄附到丁二的身上说:“你用笔来玷污我,我先杀了你!”丁二即刻死去。此时,江涛震吼,岸土裂崩数十丈,人们都说这是因刘女含冤所致。其后,官府将张阿官和他的侄子乱棍子打死。
  前世娘
  祝允明《语怪前世娘》:宣府都指挥胡缙有的小妾死后,距胡家八十里外的一个百姓家生了个女儿,此女一出生便能说话。她对父母说:“我是胡指挥的二房,赶快叫我的家人来。
  “女家把这话告诉了胡指挥,胡不信,就派两个仆人去探看虚实。女婴见了仆人就叫他们的名字,并说:“你们来有什么用,快回去请你们主人来。”仆人回去后,把所见所闻禀报了胡指挥,胡还是不相信,又派亡妾的随身婢女去看真假。两位婢女来到女婴家,女又叫她们的名字,说一些生前的事,催促她们一定请主人来。婢女回到胡家,又向胡指挥汇报了她们听到的话,胡指挥这才有点相信,决定亲自去看个究竟。女婴一见到胡指挥,就高兴地说:“您来了太好啦!”随后便说些她前世的事。胡指挥把女婴抱在怀里,女婴附在他耳旁说些悄悄话,胡指挥不觉泪如雨下,顿足悲伤,与她叙说。女婴又说家里曾有某某东西,埋在某地。于是,胡指挥便把女婴抱回了家。女婴来到胡家,见了胡指挥的儿子、儿媳,都能叫出名字,家人都来用好话慰解她。接着,胡指挥让人按照女婴说的地方挖地,还真得到了那些东西。因此,大家都称她为前世娘。女婴所说阴间之事,与世上所传的没有差别。她还说:“死的人要喝迷魂汤,我刚要喝,让一条狗给我绊了一下,迷魂汤洒到了地上,我也就没喝成,因此能记得前生后事。”女婴长大后,胡指挥想让她嫁人,她坚决不肯,表示要一生吃斋念佛,不嫁人。胡指挥见她决心已定,也就不再勉强。当她十六七岁时,胡指挥因事死去。不久,胡指挥的儿子们也相继离开了人世,家人都不在了,只剩一二个妇人,她们还难养活自己,哪能再管她呢,于是就硬把她嫁了出去。现在她已二十多岁了,仍安然无恙。
  行吾所安
  《如皋县志》:周氏女,是掘港人周念劬的女儿。十七岁时,与海门的张人经订了婚。还没等结婚,人经便死了。周女闻听噩耗,悲痛万分,誓不再嫁。父母对她说:“守节是会很苦的,我们担心你守不了一辈子,不要给人留下话柄。”周女说:“我的志向已定,怎么也改变不了!”父亲说:“你要果真能这样,当受我一拜。”女儿说:“岂有女儿受父拜的!”
  于是,周女便来到张家,在人经的灵柩前剪断头发,痛哭着换上孝服。
  周女到张家后,就像主妇一样,操持内外家事。安葬了人经后,周女刻了人经的牌位放在寝室,就像对着活人一样,朝夕与它相对。张家有个邻居叫张元良,是个心地善良的人。他见周女贫穷无靠,便送给她三十亩土地,并说:“你活着时就靠它来维持生计,你离世时就用它来作祭祀地。”秋收时,周女来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