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嫁嫡 >

第139章

嫁嫡-第139章

小说: 嫁嫡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太太哪里不知道两人的孝顺之心,她们虽然也听戏,但是老太太知道。如意戏班是否进侯府唱戏,对她们来说,是有也好。没有也罢的。

是因为心里有她这个祖母,才会以大家闺秀的身份纡尊降贵去帮如意戏班班主的女儿杨柳儿治病。

要是老太太知道安容昨儿出门会去如意戏班。老实说,老太太是不会让她去的。

虽然,如意戏班和皇家有那么一层关系在,但到底是戏子,俗话说得好,婊子无情,戏子无义,权贵们欣赏如意戏班的才华是一回事。相交往来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戏子属于三教九流之内,大家闺秀们不应该和他们打交道。

不过,安容和沈安溪这么做,老太太的心都软成了一滩水。

不管杨柳儿什么身份,到底是一个病人,安容有办法救她,都应该救,这是积功德的好事。

沈安溪摇晃着老太太的胳膊,将她摇的左右轻晃,摇的老太太连连道。“莫要摇了,祖母的头快晕了,有话直说就是了。跟祖母还转什么弯子?”

沈安溪脸一红,不敢再摇,但还是拽老太太的袖子,分外委屈道,“祖母,能不能让我娘收回给我请教养嬷嬷的事啊,我不需要。”

沈安溪现在最苦恼的就是这事了,虽然府里请过教养嬷嬷,但是她身子骨差。都没学。

便是沈安玉她们,大多也是自己的嬷嬷教的。规矩有,中规中矩的。出门做客,不会失了侯府礼仪。

但是她,因为打架那么一闹,老太太和她娘在她不知道的时候,做主给她请了宫里头的嬷嬷,教她规矩礼仪。

要说整个大周,规矩礼仪多的,除了皇宫,下面就是裴家了。

皇宫里的规矩,烦烦复复,走路、吃饭、睡觉、那叫一个严格啊。

像她这样因为走路转圈,因为早些年压抑了太久,乍一下身子骨大好,骨子里跳脱任性的本性原形毕露了。

如何经受的了宫里头那些嬷嬷的规矩碾压。

沈安溪觉得自己好日子差不多到头了,一些会被规矩二字压的死死的。

尤其是说话直冲,有气也不能随意撒,那股子气不能出,她会把自己憋出来内伤的。

沈安溪愁呢,更为此夜不能寐。

她之所以没有早早的来松鹤院请安,而是陪她娘去外院,就是好好变现,争取哄的她娘高兴,然后把请嬷嬷的事给撤了。

不过她又觉得,祖母的心肠软,她高兴时提要求更容易。

沈安溪有七成把握,老太太会答应她。

但是很不凑巧,老太太在那三成没把握中。

老太太不同意收回之前的决定。

她觉得请嬷嬷比如意戏班更重要。

老太太拍着沈安溪的脑袋,语重心长道,“你现在年纪还小,但是也要不了两年就要许人了,你性子跳脱,做事莽撞,容易顾头不顾尾,在侯府,有你娘和我护着,没人敢欺凌你,可是一旦出嫁,你这样说话做事,容易得罪人,那些人可不是怜惜你没有坏心,气过这一时就忘记了。”

顿了顿,老太太又道,“谁都不喜欢规矩,不喜欢被人约束,喜欢率性而为,可往往率性而为的人迟早会付出惨重的代价,祖母和你娘宁愿你现在气恼些,多吃些苦头,总比将来出嫁了,受人欺负,侯府鞭长莫及强,你要学会长大了,你四姐姐比你大,但也只大一岁,她就是一夜之间懂事的,祖母相信你也能。”

沈安溪坐在那里,还是有一些闷气,她哪里不好了,人家错了,骄纵蛮横,还敢指责她,她为什么要忍气吞声,就算不能让人折服,也要气她们个半死吧?

她怎么能白受人气?

可是娘亲和祖母就不愿意她这样,要将她变的跟个大家闺秀一样,说白了,就是跟四姐姐这样呗。

可是四姐姐这样哪里好了,有时候她都气的牙根痒痒了,四姐姐还脸上带笑,她都气个半死了。

可是娘亲说的也不错,虽然四姐姐不生气,不发怒,可是那些人没有从四姐姐那里得到什么好处去,这才是重点。

娘亲也想她能跟四姐姐一样,哪怕一般她就心满意足了。

沈安溪扭头瞅了瞅老太太。又看了眼安容,眼神耷拉着。

她觉得她要是有安容的三分之一,老太太就能合不拢嘴了。

沈安溪的愁。谁能明白?

元宵之后,她就要被脱胎换骨了啊。

希望她不会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沈安溪怕的就是这个。怕自己学了,可是一遇到被人刺激,她就故态萌发。

到那时候,祖母和娘亲会更气啊,指不定还会对她失望。

沈安溪希望三太太和老太太宠爱她,但是不要对她抱期望,任她快乐的活着。

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这事就这样揭过了。屋子里又欢快了起来,左右元宵节还早,到时候再说了。

几人商议什么时候请如意戏班来好,如意戏班班主这么早送帖子来,就是希望侯府早做决定,好让杨班主接别的邀请。

总不好为了侯府再推脱旁人吧,那些可都是权贵。

年三十,大年初一、初二,这三年雷打不动,如意戏班会进宫。

元宵节前一天。雷打不动是瑞亲王府的。

因为过了元宵节,如意戏班就要出京了。

而元宵节这一天,京都会举办花灯会。瑞亲王府上下也是要出来玩的。

那一天,如意戏班会在现在的地方表演,谁去看都成。

想到元宵节,沈安溪和安容就心神向往了。

刚约好到时候去哪儿看花灯,那儿放莲花船,外面丫鬟进来禀告,沈安姒回来了。

屋子里,瞬间安静了下去。

有那么会儿,屋子里静的落针可闻。

直到孙妈妈摆手。让丫鬟下去。

屋子里才又热闹了起来。

沈安溪要抱怨几句,可是一想到老太太要找嬷嬷教她。这些话她就不敢说了。

沈安姒下毒害她不算,还把她当傻子糊弄。跟她玩苦肉计的事,她能记一辈子。

更让她生气的是,她跟她娘说慈云庵斋菜很差,里面还有菜虫,她娘不信。

特地派了丫鬟去慈云庵查,其实三太太是想抓大夫人的把柄的,毕竟大夫人有放火烧西苑的重大嫌疑。

大夫人的把柄她抓到了,却是有大夫人的人去慈云庵吩咐,要“好好照顾”沈安姒。

但是菜里青虫那是绝对没有的,慈云庵住了不少人,若真的这样招呼沈安姒,沈安姒一嗓子吼了。

那些娇弱夫人小姐,谁还敢吃慈云庵的斋菜?

慈云庵不敢为了点好处毁了自己长久的利益。

青虫是沈安姒的手段,想博得沈安溪的同情,并把这话传达给老太太知道。

沈安溪没有上当,沈安阑更没有泄露一句。

不过这样的算计,却叫三太太愤岔。

她不是用青菜招呼人吗,她做初一,就别怪别人做十五!

总之,慈云庵主持是厌恶了沈安姒了,侯府接她回去,慈云庵是最高兴的。

不过回来之前,沈安姒着实吃了一些的苦头。

这不,看着跪着大红牡丹地毯上的沈安姒,安容有些不敢置信。

眼前这个消瘦,面色青黄的人是她三姐姐。

她去慈云庵才住了几天啊,怎么就成这样了?

沈安姒眼眶通红的,跪在那里说知错了,更说她在慈云庵吃了多少的苦头。

昨儿她还劈了好些柴,挑了一大缸的水,还有慈云庵后面的菜地,她也要帮着锄草。

若不是老太太怜惜她,她会累死在慈云庵。

最重要的是,沈安姒抬眸看着老太太,哭的是梨花带雨,我见犹怜。

“祖母,慈云庵师太这么折磨我,说是侯府有人授意的,还给了她们不少银子,”沈安姒声音中透着一股子恨意。

ps:今天争取五更,求粉红给力,怕坚持不下去。

~~o(>_<)o~~

第二百五十二章恶气

沈安姒的恨意之深,如海水不可斗量。

她长这么大,原以为吃的最大的苦头是因为沈安芸的劝说和算计,自己落水,发高烧险些烧傻的那些天。

后来以为是三太太恼她,让她顿顿吃白粥的日子。

这些虽然苦,虽然气恼,但她都能忍受。

唯独慈云庵的日子,那种刻骨铭心的苦,便是顿顿吃黄连也难及一二。

若非她是武安侯的女儿,是打着给老太太祈福的名头才去的慈云庵,那些尼姑多少有些顾忌,只怕会将她往死里折腾。

今儿回来之前,沈安姒还逮住了一个尼姑,逼问出她会落的今日这般,到底是谁害的。

首当其冲的便是大夫人。

第二个便是沈安芸。

第三个便是三太太了。

这三个人中,其实大夫人下手还是轻的,菜少放些盐、油水,一切以清淡为主,多抄经书,要跪着抄经书才虔诚。

其实这并不是大夫人的手笔,是沈安姝自己的。

沈安姝年纪小,她能想得到最痛苦的事就是这些了。

沈安芸就狠多了,劈材挑水都是她吩咐的,听尼姑说,原本主持不答应,是沈安芸掏了一百两,说服主持,说沈安姒其实是武安侯府放弃的女儿,她可以可劲的折腾,大夫人会感激她。

三太太做的最少,但是最可恶。

你想啊,沈安姒辛苦劳作了一天,正是头晕脑胀,身子疲惫,肚中空空的时候,这个时候却端上去一碗菜。

上面青润润。叫人食欲大开。

等吃了几口后,丫鬟猛然一惊,“有虫!”

那种翻江倒海的呕心。吐的人苦胆汁都出来了。

沈安姒对三太太的恨意一点不比对沈安芸的少。

沈安姒跪在地上,抽抽泣泣的。但是眸光盯着地毯上的牡丹花,眸底是狠辣之色。

她不会饶了沈安芸!

她安然出嫁了,侯府为了她,宴请了多少桌的酒席,满朝文武都到了,便是皇上都在!

这些都是沈安芸当着沈安姒的面说的,至于沈安芸出嫁第二天,就差点和侯府断绝关系的事。没有人告诉沈安姒,她现在还不知道。

她只知道,沈安芸风光大嫁,和宣平侯世子举案齐眉,相敬如宾。

她就是捅出春兰的事,宣平侯府也不会恼她。

她算计不到她,也威逼不到她,你想想,宣平侯夫人是相信出手大方,送她金玉首饰的儿媳妇。还是信一个心怀鬼胎的外人?

沈安姒是气的压根痒痒,她将春兰又带回来侯府。

现在她回了侯府,知道老太太恼了她。如今过年在即,她必须安安分分的,重新夺回老太太的心。

磨刀不误砍柴工,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打定主意,沈安姒一抹眼泪,笑容真诚道,“四妹妹、六妹妹,许久未见,你们在侯府还好吧?”

沈安溪没有说话。她在庆幸,幸好那日打群架的时候沈安姒不在。不然她肯定要吃大苦头。

她绝对做得出拿簪子扎人的事。

到现在,她都没找出来是谁。等她找到了,她再决定要不要扎回去!

安容轻点头道,“侯府一切安好。”

沈安姒微微惊讶,“真的安好吗,我进内院的路上,听了不少丫鬟碎嘴,说侯府姐妹打了群架,连带着二婶儿、四婶儿都被罚跪,还……。”

要说到高兴的事,那绝对是二太太误吞蟑螂,然后又吐出来的事。

都不是什么好人,活该狗咬狗!

沈安溪耸了耸鼻子,把头亲昵的靠在老太太的胳膊上道,“我是没觉得好,祖母已经请了宫里的嬷嬷,要好好教我们规矩,你回来了,你也要学。”

不用学的,只有安容一个。

安容的规矩可是前世调教了又调教的,府里姐妹随意惯了,她也将前世的规矩抛诸脑后了,不过潜移默化中,还是叫人刮目。

要是真规规矩矩的,她也怕老太太看出端倪来。

沈安姒脸上没有抱怨之色,她低敛了神情道,“以前我是被鬼迷了心窍,在慈云庵住了段时间,师太对我教导有加,我给六妹妹你赔礼道歉,我也不奢求你这会儿就原谅我,但求六妹妹你给我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这话说的很动听,但是要打动沈安溪,说说是绝对不够的。

因为沈安溪领教过沈安姒舌灿莲花的本事,没有一点儿是真的。

“三姐姐要改过自新,那我拭目以待了,”沈安溪勾唇轻笑。

等你改好了,她再决定原不原谅你,现在么,能别跟她说话就别跟她说话,烦!

老太太瞧了瞧沈安姒的样子,眉头轻皱,摆摆手,让丫鬟送沈安姒回去了。

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叫外人瞧了,没得以为侯府苛待她的吃食。

沈安姒回到自己的院子,二姨娘早已经等候在那里。

瞧见女儿消瘦无神的模样,二太太心疼的揪成了一团,眼泪悄无声息的落了下来。

当着一众丫鬟的面,她又怕给沈安姒丢脸,赶紧抹干,吩咐丫鬟道,“去将我熬的乌鸡汤端来。”

从进侯府起,这是沈安姒听到的唯一一句关心,发自肺腑的关心。

沈安姒的鼻子一酸,紧紧的抱着二姨娘,清脆脆的喊了一声,“娘。”

二姨娘心一惊,忙道,“三姑娘莫要乱喊,会惹祸上身的。”

沈安姒紧紧的抱着二姨娘,用力呼吸,想将那熟悉的香味印在脑海里,闻言,沈安姒扭头一扫。

清冷的眸光从丫鬟脸上扫过去,她重重的冷哼一声,“我不过是喊错了一声,随要敢碎嘴,我挨了板子,定拔她骨头!”

一众丫鬟都慌乱的底下头,包括才跟回来的春兰。

沈安姒哼了一声,拉着二姨娘进了侯府。

吃着二姨娘亲手熬的乌鸡汤,沈安姒心底暖洋洋的的,越发衬托出眸底一股生冷恨意。

“姨娘,我去慈云庵这段日子,侯府都发生了什么事?”沈安姒问道。

虽然那些事,沈安姒或多或少都知道一些。

但是她并不全信,在侯府,她只相信二姨娘。

二姨娘抹干眼泪,点点头道,“你走后,第二日,侯府就给大姑娘准备了酒席,整整六十多桌,皇上也来了……。”

二姨娘将沈安芸出嫁的事娓娓道来,眸底有感叹,她希望沈安姒的出嫁也能这么风光。

但是对于沈安芸那样的胳膊肘往外拐,帮着外人数落侯府的愚蠢事,二太太甚是鄙夷。

顺带教育沈安姒,那样的事不能做,她道,“姨娘知道你气恼老太太偏心,但是侯府,说话最管用的还是她,侯爷和三老爷心里孝顺,对老太太的话,虽说不上言听计从,却也很少反对,只要捋顺了老太太的毛,她疼爱你,你要什么没有?姨娘虽然是妾,心里清楚没有娘家的苦,你瞧瞧大夫人,若不是有建安伯府,就凭她做下的事,早就被休回娘家了。”

沈安姒点点头,这些她都知道。

只是她见到老太太心向着安容和沈安溪,她就不舒坦。

二姨娘拍着她的手道,“现在大姑娘已经后悔了,我派了丫鬟去打听,大姑娘要大姨娘好好服侍侯爷,求得侯爷的疼爱,这些天,大姨娘和后院那些姨娘走的都近,对侯爷更是殷勤备至,便是以前她看不顺眼的三姨娘,她都时不时的送些点心去。”

沈安姒听得眸光一凝,“你说大姨娘现在和三姨娘走的近?”

二姨娘点点头。

沈安姒就沉眉了。

之前她和沈安姒在慈云庵吵架,她说老太太不疼她,就算她有什么事,老太太也不会给她做主。

但是沈安芸自信十足,还讥讽的看着她,“侯府,除了老太太还有别人,总有人为我撑腰!”

沈安姒当时以为是侯爷,可是现在想想,要是老太太不同意,侯爷不会为了一个逆女忤逆老太太的。

现在她明白了,沈安芸指的那个人是大姨娘。

一个姨娘凭什么给一个出嫁的女儿撑腰,她拿什么撑腰?

沈安姒大胆猜测,眸底都带着笑意,很冷,“她的心可真大,居然敢肖想大夫人的位置,也不怕死无葬身之地!”

只有当家主母才能出面给出嫁的女儿做主撑腰。

大姨娘和那些姨娘走的近,肯定是想得到她们的支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