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良跃农门 >

第278章

良跃农门-第278章

小说: 良跃农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这将来也是你们年轻人的,要是今后你们爹回来了,即使不再是你们关家人,一口水一碗饭,你们能给也就给点儿吧。”

老师傅站了起来,对何泛常和孙鸿雁说:“事儿说到这儿也差不多了,我家那头还有事儿,就不多耽误了。要再有什么事儿,通知我就成。”

定下开祠堂的话,总要选个黄道吉日的。

何泛常忙对老师傅躬身行礼,孙鸿雁主动送了老师傅出去。

有人起了头,接下来一些个平日里与关明没什么交情,也觉得关文兄弟人不错,不欲为难他们的,都表明了跟老师傅一样的态度走了。包括顾家老爷子,刁家方才开口劝说刁老妖的老爷子。还有罗家、钱家等家的老者。

陆陆续续走了人,正屋里就只剩下侯家几人和孙培几人,关文稳坐如山,目光也毫不避讳地看着这与他有过节的两家人。

“孙叔和侯叔。你们是孙、侯两家的当家人。是否是仍旧觉得开宗祠这事儿不妥当?”

“自然是不妥当!”侯家老者率先发难:“我荷花村往上数一百年,也没出现过这样大逆不道的事儿!”

关武立时轻哼一声:“那是没出现过这样不负责任的爹。或者是出现了这样的爹,当儿子的却没敢把爹给逐出家门去。”

侯家老者眉毛一竖:“你们做儿子的。岂能把当爹的给撇到一边儿去!生育之恩大如山,就是替你们爹还一辈子的债,那也是应当的!怎么会有以此为借口要逃避养育亲爹的儿子!”

“那要是让你老爹从土里爬出来给你来这么一手你试试看!”关武顿时站起身,一点儿不客气:“站着说话不腰疼!”

老者大怒,腾地从凳上站起手哆嗦着指着关武:“你、你个……”

关文拉下关武,沉声说:“侯老爷子,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你这是要打定主意插手我们关家的事儿了?”

侯家老者顿时冷哼。

“自家事儿,自家管。”何泛常淡淡地道了句:“侯老爷子,知道你是出于好心,可这事儿,说实在的。关老爷子是同意了的,也就是说,当爹的要逐了亲儿子出宗祠。这总也是天经地义的吧?”

正巧孙鸿雁送了一拨人离开回来,听到这句话顿时接口说道:“侯老爷子要说规矩,那我们就说规矩。关老爷子如今是行动不方便,脑子却还是清楚的,让关家兄弟请了关老爷子亲自来说,这样可行?”

侯家老者便没话说了。

孙培抬了眼皮看了会儿孙鸿雁,低了头去思索了一小会儿。道:“我家中也还有事,我便也先回去了。至于这事,既然是关家自家的事,我就不便插口了。”

说完孙培就耷拉着眼皮子出了去,看起来是有些隐怒。

其余孙家人间当家家主都这么说了,自然也纷纷告辞。

孙鸿雁没有去送。只是在孙培走过他身边的时候嘴唇紧抿了下,下一刻却似笑非笑地看向了余下的侯家人,说:“就剩你们一家了,还有什么指教?”

侯家老者重哼一声,甩袖而去。

侯家人走完,这何家正屋总算是清静了下来。

何泛常看向孙鸿雁道:“你今儿这算是,公然偏向关文他们兄弟。不怕以后惹什么闲话?”

孙鸿雁笑得浅淡:“再有半年时间何伯你就要完全卸下村长职务了,前半年跟着何伯,我学了不少处事儿之道,后半年,总要想方设法在这村子里立立威才行。我年纪轻,少不得大家会拿辈分来压我。”

何泛常点了点头。

“其实今日也不单单是为了关文他们兄弟。”孙鸿雁道:“镇得住那些个长辈,我才有些威信。不给我堂叔面子,那也是表现出我并不偏着亲戚,帮理不帮亲。”

何泛常拍了拍他的肩道:“没关系,老日方长。”

说着又看向关文和关武:“今日打那一仗的事儿倒也罢了,不过下次可不能那么鲁莽。”

关武略有些羞惭地低了低头。

“改日你们带你们爷爷来一趟,这面上的功夫总得做,才好堵了那些老头子们的口。”

关文正襟危坐:“知道了,何伯。”

何泛常摆摆手:“见过你爷爷以后,这事儿就是板上钉钉了,然后我去通知那些个老辈这事儿,接下来就得请了道士来看黄道吉日开宗祠招村民把这事儿给过了明路。”

何泛常叹了口气:“这过程也不会多简单,你们兄弟不要心急,总得慢慢来。”

“是,我知道的何伯。”

关文起身拱手对何泛常和孙鸿雁施了个极重的礼,弯腰下去呈九十度,以示敬重和感激:“多谢。”

何伯扶起他,脸上露出了些笑容:“你们兄弟也是我看着长大的,只盼着你们以后能过过好日子。没了你们那爹。想必你们也能过得好些了。”

关文抿了抿唇,轻轻颔首点头。

又再多耽误了一会儿,关文和关武就赶着回去了。

李欣和杏儿正着急,他们去了那么久都没回来。若只是何伯宣布一下时间,根本不会要那么久啊……

阿秀眼尖,在那边儿路上等着。看到关文和关武的影子忙叫李欣和杏儿,说她大哥二哥回来了。

兄弟俩进堂屋喝了口茶,缓了缓气,李欣和杏儿坐在了他们对面等着他们说话。

关武咧嘴笑,说:“差不多成了,不过还要带爷爷去走一趟。”

李欣顿时看向关文。

今日发生的事儿也不好隐瞒,毕竟那么多人在场。保不齐没两天就传得全村都知道了。

关文便将今日发生的事完完整整地复述了一遍。

阿秀顿时气得跳脚:“刁老妖是想怎么?那侯家的又想怎么?吃饱了撑的找事儿是不是!”

李欣却是松了口气:“你的意思是,刁老妖他娘的事儿,大家都不信?”

“也不是不信吧……”关文摇了摇头:“我们也承认了他娘跟爹的事儿的,不过刁老妖是说他娘是被强迫的,二弟嚷说是半推半就的。刁大娘毕竟名声在那儿摆着。刁老妖不愿意让他娘出来当面对质。大家自然对他说的话有所怀疑。”

李欣点了点头,半晌后道;“这样也好,这秘密捂着也总要生疮流脓,刁老妖自己嚷出来倒还好,免得咱们成天为了要瞒着这秘密束手束脚的,对那刁老妖还忌惮。”

关文便是笑了笑,长长舒了口气:“就等着开了宗祠,让这事儿定下,我这心里便安生了。”

“别高兴地那么早。”李欣道:“趁着这段时间。你跟二弟多去村里其他人家去拜访拜访,尤其是你说今儿帮你们说话的那几家,送点儿礼。到开宗祠那天让他们帮着说说好话。礼多人不怪,人家也会觉得你上道。”

关文点了点头:“我也正有此意。”

简单地吃了一顿,关文和关武便去看了老关头,简要地跟他说明了何伯要见他才能开宗祠。老关头决定的时候还从来没有反悔过的。当家就点头同意,竟是一刻都等不及,就要让关文和关武带他去何家。

阿秀跟在老关头身边,和关文兄弟一起去了。

这回倒是没过多久就回来了,阿秀脸上带着笑,对李欣眨了眨眼,说:“成了。”

“何伯已经派了人去通知村里几家大户,明日他就找道士测日子看黄道吉日。”关文补充道:“请道士算日子的银钱还得我们出。”

“这是自然。”

李欣点了点头,端了温凉的水给关文,让关文给老关头抹身子擦汗。

坐在院子外面看扬儿和小康在太阳下晒得红咚咚的脸,李欣不由笑了起来。

再等等,以后就能好过得多了。

李欣抿起唇,脸上一片喜色。

正看着扬儿和小康跳格子,二黑却忽然从地上爬了起来小跑着到了坡口,紧接着坡下就有人高声喊道:“李家姐姐在家吗?”

李欣顿时跟了过去,瞧见坡上上来的人,不是那一向来传话的壮子兄弟是谁?

也只有吴壮才会依旧按着在村里边儿的称呼叫她姐姐。

“是壮子啊!”李欣笑着拍了拍二黑让它回去,迎了吴壮上来。

“李姐姐。”吴壮腼腆地叫了她一声。

总觉得没多前儿才见过这小子,一下子就蹿高了。到底是少年郎,长得快。

李欣笑道:“大热天儿的怎么来?进来坐进来坐。”

李欣也有了心理准备,每次吴壮来都是带来娘家的消息的,有好也有坏。就是不知道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吴壮喝了口凉茶,砸吧了下嘴,他自己也有些不好意思:“李姐姐,我这次,又给你带来了不好的消息了……”

第四百五十七章大限将至

吴壮带来的消息,倒是李欣早前就计较过的。

她阿嬷病倒在床上,已经好一段时间了。

“……李二伯娘早先都没往外通知这事儿,想着说李姐姐婆家事情也多,不想说这事儿又给你添堵让你回去来着……只是看李阿嬷病情越来越严重了,眼瞅着就不大好,李大伯催得急,硬是要孙子孙女孙媳孙女婿的都在跟前,李二伯娘拖不住了,这才让我来叫你回去……”

吴壮搔着头,低声说:“李二伯娘叫我来跟李姐姐说,回去别带什么银子……”

李欣对李岳氏并没有什么好感,毕竟这个阿嬷对自己也不怎么好,甚至是从来没有对她有多和颜悦色过。如今她这不大好了,李欣听了也没觉得有多难过。人老了,难免走到那一步的。只是她心里还是稍稍有些叹息——或许没有大堂哥的早死,她阿嬷还能多撑几年吧。

上次见李岳氏还是因为九儿出生,这再一次见,难不成就要天人永隔了。

这么热的天儿……

李欣叹了一声,也知道刘氏让吴壮跟她说不带什么银子的目的。就怕是她大伯因为她阿嬷的事儿要从她爹身上榨点儿钱出来吧。

阿秀端了西瓜上来招呼吴壮吃吃解暑,关文也来与吴壮寒暄了两句,问明白了是什么事儿。

“那欣儿,你打算什么时候回去?”

关文面色有些凝重,老辈过世可不是件小事儿,虽然李岳氏还没咽气,但听吴壮说的那意思,大夫也来看过了,也说是大限将至,估计是没多少活头了。

李欣想了想,说:“如今家里这边儿也还有事儿,不然你继续留这边儿。我跟壮子回去就好了。”

关文正要说行,吴壮却摇头说:“不成啊李姐姐,李大伯说一定要孙子孙媳孙女孙女婿一个不落在跟前儿的……”

这话的意思就是,关文也必须得去了。

李欣顿时皱起眉头:“哪里有这样的规矩?孙子孙媳和孙女的去倒也罢了。孙女婿也一定要去?”

“是啊……”吴壮抠了抠头:“李大伯说也去了信给李家两个姐姐了,说李二伯和李三叔两家都是独女,不能不到,女婿一定要在……”

李欣心里不高兴,面上倒也没露,看向关文道:“你怎么说?”

关文抿了抿唇:“既然这样我也去就行了,家里的事儿交给二弟。让阿秀帮着多看着点儿。你再跟二弟妹说一下,二弟有时候太冲,需要二弟妹给他提点提点。”

李欣点了点头。

她和关文回去也算不上什么,只不过李欣倒是觉得,她大伯这要求落在她三叔身上可就有些难了。

李春也不知道在婆家过得如何了。新婚没多久公爹就做主纳了一房妾进来,好断了她男人纳一个青楼女子进门儿的想法。想必李春的日子不好过,能不能带着她男人回来还俩说呢。

至少上一次大堂哥死,她就是一个人回来的。

李欣进屋去收拾了东西。关文自去找关武交代事情不提。阿秀帮着李欣打理,李欣也嘱咐了她两句,再去叫了扬儿。给他弄了个小包袱,让扬儿自己扛着,再去寻了杏儿说叨了两句。

等关文也交代好了,夫妻俩便带着扬儿和吴壮一起去李家村儿了。

因为有吴壮这个半大小子在,扬儿和他倒是挺聊得来的,两人走在前边儿。李欣和关文稍稍落后了点儿,李欣算着日子说:“我那二表嫂怕是也要生了。”

关文点点头:“准备点儿礼就成。”

“哎,你说这人一辈子,有什么意思,生老病死。短短几十年,这不就没了。”

李欣叹了口气,有些忧虑:“阿文,我总觉得心里边儿不大踏实。”

关文牵着她的手,伸手摸了摸她头,又要摸李欣的胸口。被李欣一把拍开,双眼一瞪:“你这干什么呢!”

关文笑了笑说:“我看你是不是生病了。”

李欣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说:“不是身体上的事儿。”顿了顿,道:“我就是听了这消息吧,总想着我娘家要出事儿。”

关文问:“你想到什么了?”

李欣抿了抿唇,见吴壮和扬儿走在前面够远,听不到他们这边的小小声说话,这才拉了关文轻声说:“这些年阿嬷都是住在大伯家的,我爹跟三叔也还是会有给孝敬。要是阿嬷一直藏着没拿出来,她人现在不清醒,起出这笔钱怎么分那就不好说了。”

关文顿时皱了眉头:“在你大伯家就该是你大伯得。”

“到底是这样。”李欣想想又摇了摇头:“不对不对,这哪是什么道理……”李欣说:“一直以来阿嬷就偏疼大伯跟三叔,我爹那就是可有可无的。阿嬷要是清醒的还好,她明明白白说钱全给大伯或者是平分两半,一半给大伯一半给三叔,我爹左不过就难受些,我娘忍忍也就算了,她也没想要阿嬷的这些银钱。可阿嬷如今不清楚,大伯和三叔会不会扯是个问题,扯起来会不会把我爹也拉进去那也是个问题。你听明白我的意思没有?”

关文轻蹙着眉,但他到底是听懂了。

“老人家的棺材本……”

“这哪算是什么棺材本……”李欣摇了摇头:“阿嬷那会儿还闹着说要用金丝楠木的料子给她造棺材,大伯拿了这事儿来摊到我爹身上,把我娘给惹急了的。这事儿你该还记得吧?阿嬷的棺材早就备好了的。我敢说,大伯一向是个一毛不拔的铁公鸡,这回真是阿嬷去了,那办丧的钱他还得说要我爹跟三叔也出。”

李欣想到这些即将要面临的事情心里就烦。并不是她无端猜测她大伯的心思,实在是她回来这一年中看过太多了。他大伯就是这样的人,爱贪小便宜,又舍不得比比人哪怕是多出一个子儿,且又爱处处算计……

李欣看了关文一眼,道:“到时候不管大伯说什么,你都别搭腔。”

李欣更担心的是,她和关文拿出一百多两银子还了关明赌债的事儿已经传到李家村了。

到李家的时候也已经过了饭点儿,李家人却仍旧是等着他们,刘氏张罗着大家入座吃饭,把吴壮也叫上让他一定要吃一顿。

人比较多,仍旧是分了两桌,男人一桌,女人孩子一桌。

江氏月子坐得挺好,抱着九儿坐在一边,脸上尽是为母的自豪。

刘氏挨着李欣坐,李欣轻声问:“阿嬷情况怎么样了?”

“不知道,没去看过。”刘氏轻哼了一声答道:“我们自己都忙得很呢,家里家务活儿做不完的,我还要照顾我孙子孙女儿,看她去做什么,堵心啊?”

李欣拉了拉刘氏:“好歹是阿嬷,是娘你婆母,在外可别这么说话。”

“在外面我也没这么说,这不是就在自个儿家里说说,又没外人。”刘氏夹了一筷子菜到李欣碗里,自己戳了戳碗底说:“我就是不想让你回来,嘿,你大伯倒是撵上门来问我了。老太太还没断气,着急忙慌地也不知道他做什么,捎了信给你珠堂姐,又叫了你宝堂妹回来,弄得还热热闹闹的,还因为你三叔回来了一趟没把他闺女带回来发了好大一通脾气……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多孝顺……”

李欣吃了口饭,嚼了嚼咽下,说:“真这样,那大伯倒也的确是孝顺得很了,至少在外人看来是这样的。”

刘氏冷笑了声:“弄得声势浩大的,村里不都说他是孝子典范吗?”

张氏轻声道:“因为婆母没去看阿嬷,大伯还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