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良跃农门 >

第116章

良跃农门-第116章

小说: 良跃农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文一个大男人,被个小孩童当众这般揭了底,脸上也讪讪的,扯了扯嘴角说:“爷爷,搭鸡棚子去。”

老关头乐呵呵地应了一声,蹲下身拍了拍扬儿的小屁股让他自己去玩儿,便和关文一起朝竹林方向去。

路上老关头笑呵地道:“大晚上的你俩也节制着点儿,扬儿岁数小,往后他睡熟了就把他抱开,吵不着他他就醒不了。”

关文讪讪地应了一句,老关头跟他挤眉弄眼:“照着这阵仗,你俩过不久就能有个自己的娃了吧?”

“爷爷……”关文动作一顿,朝屋那边望了望,回过头来对老关头说:“别提这个,有扬儿就好了。”

老关头鼓了鼓眼,想骂关文两句又不忍心,吸了两口气才说:“咋就不能想着让你媳妇儿给你生个崽子出来?那扬儿再懂事乖巧孝顺的,还是比不过你自己个亲生的。”

关文默了默说道:“爷爷你也知道欣儿那过去,跟她说这话不是戳她心窝子吗?孩子的事儿……我跟她都顺其自然的,有也好,没也好,端看老天爷给不给我们这个福气。”

老关头动了动嘴,良久还是哼了一声,嘟囔说:“那你自己也要努把力。”又想起今天扬儿跟他告状说的话,老关头抿嘴笑了起来。拿两手的掌根搓了搓,说:“让扬儿往你们床上撒一泡童子尿,招个娃子来。”

关文好笑地摇头说:“爷爷信这个?”

“那当然要信,老祖宗传下来的法子。”

老关头不悦地瞪了他一眼:“你可别把爷爷说的话不当回事儿啊。爷爷还想抱金重孙子,你是老大,得从你这儿先出。”

关文梗了下,想说四弟妹嫁了进来,说不定四弟妹这会儿肚子里已经有了,到底还是不想让老关头失望,只含糊地应道:“那我加把劲儿……”

老关头这才满意。又旧事重提:“扬儿就搁我屋里睡,早晌你早些时候起来抱他回去,保管他不知道。”

这倒是关文乐意见到的,忙点头应了下来。

祖孙两个继续忙着鸡棚,下晌的时候关武倒是来了,这回找关文说的是那采石场的事儿。

“……大哥,那工头不给我钱,欠了我三天的工钱。”

关武找到关文跟他诉苦。

采石场的活计本来就难做。而且关武去做的也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采石,而是去帮人寻奇石的,每天的工钱都是固定的。

关武说道:“本来工钱都是日结的。哪知道过年前有三天,工头说上头钱还没发下来,让缓一两天给,结果一两天后大家就都要忙过年的事儿了,也没找工头要。昨儿我们几个没得到钱的都问上人去了,工头没见着,上头是谁也不知道,这钱就坑在那儿不给我们……”

关文皱了眉头:“你给谁做工你自己个儿都不知道?”

关武哭丧了脸:“我想着每天做一点儿得一点儿,也不怕人坑了我,没想那么多……”

李欣按住关文。问关武道:“二弟,你不是说,你去那边儿不是采石头的,是帮人找石头的?”

“啊,对。”关武忙点头道:“采石场那边有奇石的,这不是每年都有宝石会。估摸着雇了我们寻石头的那人就是想寻块好的石头去宝石会的。”

李欣皱了皱眉。

辉县三样远近驰名的东西,一样是陈年老酒,一样是荔枝林子,还有一样便是奇石了。献的石头若是得了上头的青眼,好处那是不必说的。

虽然让人觉得有些歪门邪道,但这不失为一条雀上青云的捷径路子。如今四方安定,贵族之间喜乐也爱把玩这些个东西。

关武苦着一张脸对关文说道:“虽然三天工钱不算太多,可白白这般没了,我还是觉得可惜。再怎么,那些钱扯一点儿布,吃两顿饭总是够的……”

关文也只能叹息一声说:“你也不知道给谁做工的,那工头也不在,你这上哪儿找人要钱去?”

关武耷拉了脑袋,坐在板凳上有些个闷闷不乐。

李欣出言安慰他说:“二弟也没丧气,保不准以后能见着那工头呢?他也不是只欠了你一个,你们好几个人呢,见着他就不怕他赖账。如今你跟杏儿的事儿就搁在眼前,别因为这事儿影响了心情。”

关文也附和道:“三天工钱,要得回来就要,要不回来还不只得算了。要是因为这个耽误了你其他事儿,那才叫得不偿失。”

关武深深叹了口气,点了点头,又跟关文商量起他起屋子的事情,聊着就聊到了那片石头地。

关文说道:“等元宵过了,咱们就去运石头去,砸成石板铺了路,来回方便,也不会显得那么泥泞脏乱了。”

“我那猪棚……”

“你一样搭着。”关文道:“你那是在平地儿上,还好些,我这屋子在坡上,上下坡总觉得有些个麻烦,等夏天一落了雨,保不准还要滑倒摔跤什么的。我弄石板砌个石板坡,上下就便宜多了。”

关武点头,又问起关文买其他料材的事情。

他们兄弟俩聊得欢,李欣也不在其中插话了,叫了阿妹挎了篮子,说要出去走走。

阿妹奇怪地问:“大嫂,你要去哪儿?”

“去看看爷爷说的,咱们山后边儿那处河滩子。”

阿妹一顿:“大嫂是想看看,我们走到那山洞最里边儿,那条小河流到的最后地方是不是爷爷说的那河滩子?”

李欣点了点头,阿妹顿时皱眉道:“就算是又如何……”

李欣笑了笑,牵了她的手说:“是也罢,不是也罢,反正现在在家也没多少活计,你一天到晚做针线的,当心伤了眼睛,坐久了怕是屁股墩子都要长茧子了。”

阿妹脸一红,李欣刮了刮她鼻子:“今儿天色还不错,我们出去转转走走,当做是散散心了。”

阿妹这才答应了,又被李欣推着去加了件衣裳,裹得圆圆的。

听说她们要去乡间转转,关文也没多说什么,让她们自己注意安全。扬儿倒是自觉地牵了李欣的手要跟着去,就连二黑也撒欢似的在院子里跑来跑去。

李欣抱了扬儿,和阿妹边走边聊天,路上问阿妹道:“村里那么多荷花池子,都是没主儿的?”

“没,有些有,有些没有。”阿妹想了想道:“像是在自家附近有荷花池子的,那便是自家的,算是有主的,像莲子啥的主人家才能弄了来吃。那种附近没有人家的荷花池子就没人管,那是野生的,就算是有荷花啥的,也是供给人看的,也没人去采莲蓬莲子,就只是看荷花。”

“没人弄了莲藕去卖?”李欣诧异道。

“莲藕吗?”阿妹想了想说:“也有,不过很少,一家也弄不了多少莲藕。而且那是个精贵玩意儿,一般人家自己采了,就自己吃。也很少人去采,淤泥什么的,深不见底的,怕淹了水。”

说着微微压低了声音道:“早些年咱们村里就有人想靠这个发财的,结果淹死了好几个人。那会儿的村长说,是我们触怒了荷花神,以后不让我们瞅这个营生了,说是神灵怒了,会要村里人的命,后来就几乎没人去采莲藕了。”

李欣微微眯了眼,阿妹继续说道:“况且,村里的荷花池子都是自己成的池子,不是人挖的,祖祖辈辈生活在这荷花村的,都不知道荷花池子到底多深,也有人抽干了水,想要看看池子底到哪儿的,结果那家男主人就出了意外……”

“然后村长还是说是因为触怒了神灵,所以也不准人去丈量荷花池子的深浅了?”

李欣问道,阿妹便立刻点了点头。

见阿妹点头,李欣不由蹙了眉,“这村长到底是什么时候的村长啊?”

“我也不知道,一直流传下来的就是这样的,也不知道隔了多少年生了。那位村长挺受人爱戴的,听说他无儿无女,年老了以后离开了荷花村,也找不到人了。”

李欣哭笑不得:“那就是说,这些不过是传说了?”

“对啊。”阿妹点头说道:“老祖宗说的话总是要遵守的,老村长说不能采莲藕,不能丈量荷花池子,就没人敢去做,做了的人都会受到惩罚的。”

李欣牵了牵嘴角,觉得这荷花村流传下来的规矩还真是怪异。

怪不得那些个荷花池子都没人打理呢,这要是一个村的都办起了水产养殖,荷花村早就富起来了。

不过,既然这先机让她先知道了,就不要怪她抢先一步——荷花、莲藕、鱼塘,甚至还有荷花池子边上的桑树……

第一百九十四章新的营生

李欣心里想着就觉得挺美,脸上便自然而然地带了笑出来。

扬儿捏了捏李欣的脸蛋说:“娘,高兴?”

“嗯,高兴!”

李欣心情很不错,凑上扬儿粉粉嫩嫩的脸蛋就“啾”地亲了一口,声音很响,扬儿立马捂了脸兴奋地尖叫了一声。

阿妹在一边笑道:“看来扬儿也很想出来玩儿呢,天天憋在家里,他也不大痛快了。”

李欣放了扬儿下地,让他慢慢走着,给他拢了衣服说:“你还老说扬儿呢,你自己不也一样待在屋里坐绣楼?冬日头又不晒,不会把你晒黑的,逢到好天气多出去走走,老待在屋里,当心发霉。”

阿妹便笑,应了声“是”,俏皮地说道:“都听大嫂的。”

阳光下阿妹的笑脸格外明媚,她本来就是个十五岁上的姑娘了,正是青春鲜嫩的年纪,跟待人攫取的新鲜桃子一般,不管怎么看都是粉粉嫩嫩的一朵花。

阿妹被李欣打量地有些不好意思,遮了脸小声地问:“大嫂,你看什么?”声音中带了娇俏。

李欣笑了两声,说:“没什么,赶紧去那地方瞅瞅吧。”

那处河滩子和李欣的新屋隔得倒还算有些远的,毕竟要绕山头,足足走了有半刻钟的时辰。她们如今面前是一片浅滩,长着稀稀拉拉的水草,水质倒还算不错。

阿妹擦了擦额角的汗,指着前边儿拐弯的地方说:“应该就是这儿了,我也是以前小的时候来过,后来就几乎没来过了。”

李欣点了点头,抱了扬儿拐了弯儿过去。

放眼望去,前面就是一处水汪汪的河滩子,的确如关武所说,剩下的都是淤泥,尽头处就是一片石壁。

河滩子很宽。粗粗看来的确有一个足球场那般大,要是绕着走一圈也要走好些时候。

河滩子中间在阳光下泛着白光,应该是有些积水。朝外围去却渐渐干了些,周围长着杂草。石壁附近却生了好些树,这河滩子若是蓄满了水,就跟一个天然湖泊似的,虽然这湖泊相对而言有些小了,但对于李欣来说却也足够了。

李欣眯了眯眼,看那河滩子中央是凹下去的,上面又都是淤泥。恐怕下边儿还有些底子。凹下去的高度估计有一人多高,要是蓄满了水,淤泥沉淀下去,因为这河滩子够大,想来也不至于搅一搅就浑浊了。

若是真的能蓄上水,稍微侍弄一下成个鱼塘……

李欣咧了咧嘴,招手朝阿妹道:“你来瞅瞅,这儿是不是我们通过洞里望出去那儿?”

阿妹仔细看了看。眼神在那石壁上逡巡,然后伸手指着一处颇为兴奋地道:“是这儿是这儿!大嫂你看,那儿是那条石缝。下边还往外淌水,不就是洞里那小河流出来的!”

李欣笑了笑,放下扬儿让他好好在这儿站着,自己跟阿妹打了个招呼,沿着河滩子绕了过去靠近石壁边缘。

很巧的是,那处石缝就在河摊子边上,若是能从石壁里边儿出来,大跨一步就可以到了岸边上。若是打通了洞里的路,到这河滩子来岂不是会节省很多时间?

李欣又埋下身去嗅了嗅淤泥的气味,细细看了看淤泥的成色和成分。发现里边儿还是有些动来动去的水生动物,不管是什么,总算是有机质,含量应该还算丰富。

至于成了淤泥滩子的原因,大概是缺水?

这儿既然以前有盛开过荷花,又没有收到什么其他的污染。要再次开发出来应该不是难事。

李欣又望了望山头,这片山都是关家的,关家老屋和关家新屋分别在山的这头和侧头,两家隔得不算近却也不算远。可见这一亩的山地还算是宽广的。那么这样说来,这河滩子会不会也是属于在关家的范围内?

李欣思索着走了回来,阿妹问她道:“大嫂,你在想什么?”

“唔……没什么。”李欣顿了下问,“阿妹,你说,这河滩子要是蓄水起来,又种荷花又放鱼苗,一年的收益应该不会低吧?”

阿妹微微张了下口,有些难以置信地道:“大嫂要种荷花养鱼?”

“我有这么个想法。”李欣点头回道:“这处河滩子算不算是归到山林里边儿的?要是归的话,那就是你大哥的了,我想养鱼侍弄荷花都可以。要是不是,少不得还要费一份工夫……”

阿妹忙道:“大嫂,你,你是说,你要把这边这块河滩子给侍弄起来?”

李欣便笑,点头说:“是啊。”

“可是……”阿妹再次被震惊,呆愣在原地:“可是,村里没人做这个啊……”

“就是因为没人做,所以我起个头,才能有赚头。”

李欣笑着拍拍阿妹的背说:“咱们先回去,问问你大哥再说。对了阿妹,这处河滩子到底算不算在山林地?”

阿妹勉强咽了下口水,冲李欣摇头说:“我也不知道,大哥和爷爷应该知道的……”

李欣便道:“那回去问问你大哥他们。”

姑嫂两个带了扬儿往回赶,二黑估计是一路玩儿地太高兴了,一身都是泥巴尘土的,还沾了草屑,回去的路上还在不停地撒欢。

当真是这段时间被憋久了,或许是少有机会跟着主人一起出去玩,所以二黑才这么嗨。

李欣也不理它,回到新屋后就去叫关文。

关文和老关头正在整理新的鸡棚子,搭了个底子了,下边儿留了空,放了个大片木桩子拼接成的槽子,李欣特别交代了,要好抽出推进的那种,说是要把鸡粪集起来。关文虽然觉得有些不能理解,但想着这样鸡棚子好打理,也干净些,便也应了下来尽心地做。

正在和老关头研究着,就听自己媳妇儿叫自己。关文忙搁了手上的活计过去。

李欣拉了他到灶间,开门见山地问:“阿文,那天在那溶洞里边儿,二弟说的那处。后山的河滩子,以前开荷花的那地方,你有印象吧?”

关文一边打了水洗手,一边回道:“有印象啊。怎么了?”说着看了看坐在灶膛前的李欣。

李欣抿了唇笑:“没什么,就是问问你,那河滩子算不算是山林地的一部分?”

“这个我倒是不清楚……”关文望天想了想说:“山林地其实也不是说就是这片山头,只是粗粗估摸了山林里边儿能种地的地,大概一亩,这样划算下来的。不过这片山头一般都是我们家在打柴,一直以来也就我们家用。别人基本不来的,毕竟山地还算多,这处山头也不算高大,自然不缺这一处山头。”

李欣微微皱眉:“那你和二弟去打猎……”

“那是在别个山头,从这山翻过去的。”

关文甩了甩手上的水,舀了抹布擦了擦,问:“怎么突然问这个?”

李欣却没回答他的话,而是另外问道:“那河滩子那地方。我们可不可以侍弄来做点儿营生?”

关文皱了下眉:“做什么营生?”

“养荷花。”

李欣眨了眨眼,对关文道:“今儿我和阿妹去看过了,那地方挺好的。我们发现的那溶洞跟着走进去,尽头就是那河滩子,完全可以连成一条线。等你石头地开了出来,溶洞里边儿也侍弄好,那河滩子又开垦出来……”

李欣笑弯了眼睛:“还愁我们家天天吃不上大米饭?”

关文有些意动,可还是不敢相信李欣说的:“你养荷花能养出什么名堂……”他没养过,自然也不懂。

李欣也并不是太懂,但是她相信,定有懂的人,会的人。她有一些浅薄的鱼池藕养的知识,再问问有经验的老农,若能做成,收获的可不只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