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本贤良-第1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晋亲王冷笑起来:“母后,”这一句母后他叫得极重:“天佑搂着我只是因为血脉亲情,那水慕霞和我不过是说几句话靠得近一些,就不能是兄弟之情非要是那种不堪之情?儿臣实在是不懂母后的想法,儿臣万万无法赞同母后的说法。”
太皇太后再次张口结舌,顿了顿才道:“天佑岂能和你们相提并论?刚刚是你们自己话里话外自承的,当哀家听不懂?这里的每个人都听得清楚,你们那些话是什么意思!还有,一个大男人岂有把玩另外一个男人头发的道理?”
“只是头发而已,太皇太后;”水慕霞抓起自己的头发来把玩:“我这样做,是不是说我对自己有什么见不得人的情谊?!至于话,太皇太后您说吧,刚刚我们哪一句话不能见人了,只要您说出来,草民立即伏罪。”
他和晋亲王虽然把话说得有些暖昩,但也就是暧昧,当真想要抓住他们的把柄是根本不可能的:抵足而眠这个不少男人都如此做过,少不了谁这个也可以是公事并不一定非是私情;总之,所有的话都可以解释成另外一种意思,如果太皇太后非要认为是其它的意思,只能说是仁者见仁,那个什么见什么了——太不敬的话水慕霞不会说,但是意思相信殿上人都懂的。
太皇太后想来想去,并没有一句话可以证实什么,她瞪着晋亲王和水慕霞说不出话来。
晋亲王此时忽然跪倒在地上:“请母后下旨赐儿臣一死。”无罪了,辩清楚了,他却一跪求死,那意思不用明说人人都清楚。
钱天佑被带着也跪倒在地上,却依然扯着晋亲王的衣服不放:“晋亲王死,我也不活了;我也请太皇太后赐死。”他就好像完全不知道太皇太后和晋亲王的不和,一味的胡闹胡说却更让人头疼不已。
太皇太后看着晋亲王脸色惨白:“你这是何意?”
“儿臣没有他意,儿臣只是想尽孝道而已。请母后赐儿臣毒酒。”晋亲王也不多言,抬出孝道来一切不言自明。
太皇太后大怒:“你给哀家滚起来,哀家哪里会想要你死?”
晋亲王却叩头道:“母后息怒,儿臣不孝。儿臣一不能奉养生母,二不能让母后开怀,儿臣活着做甚?”
太皇太后恨恨的拂袖:“哀家回宫了。”她自知今天不会再有好事,当然是三十六计走为上。
晋亲王马上向皇帝叩头:“请皇上全太皇太后之意,赐臣一死。
紫萱闻言看向皇帝心里很代他难过:今儿来得人不是找死的、就是求死的,这皇帝做得还真是太那啥了。
皇帝果然后槽牙疼:“皇叔,你起来说话。太皇太后,那个也是一时误会……”他很为难的叫住太皇太后:“皇祖母,您快让皇叔起来吧。”他把烫手的山芋扔给太皇太后,不肯就这样放她回宫。
太皇太后看向晋亲王长吸几口气:“是,哀家的不对,哀家错怪了你们。你起来说话吧,如果不肯原谅哀家,哀家现在就去找先帝好了……”她说着以袖示泪:“谁让我年老之后糊涂了,总是做些糊涂事情呢?你不怪哀家,哀家这心里也不是滋味儿。”她开始用老招术,但是这一招却是百试百灵的。
晋亲王叩头:“是儿臣不对,应该儿臣追随父皇于地上伺候他老人家。”他居然不理会太皇太后的话,把太皇太后晾在那里——你不是要死嘛,死吧;你死了,我也不活了,到时候我们九泉之下相聚吧。
太皇太后恨得咬牙,可是今天有了短处捏在人家手中,耽搁得越久岂不是丢脸越大?她合了合眼道:“你起来说话吧,哀家不怪你。也是你不成亲,又无长辈在身边,才让哀家生出误会来。嗯,太皇太妃向来德行皆备,你接了她回府哀家也就放心了。”
晋亲王却还是在地上不肯起来,抬头看着太皇太后不作声,显然是嫌好处不够多。
太皇太后是个极聪明的人,做事也是极为干脆从来不拖泥带水的;今天她上当就只能认栽,看到晋亲王不肯起身她自然明白其意,咬咬牙再咬咬牙道:“以后由太皇太妃帮你相看个王妃,哀家更是没有什么可担心的。”她不得不把晋亲王的亲事当真交出去。
晋亲王终于起身施了一礼:“谢母后。”
太皇太后一时也不想多留:“天佑!”她叫了一声马上抬脚就走,因为她的肚子就要气破了,胀鼓鼓的很不舒服;平常就看不顺眼的晋亲王的那张冷脸,如今更让她生出想让人打扁的念头来。
钱天佑却不肯放开晋亲王,他把头靠在晋亲王的肩膀上:“太皇太后,你要答应我搬去晋亲王府去住——你不下旨,晋亲王不让我去他府上住。”他很委屈的扁着嘴巴,一双眼睛里已经有了泪意看向太皇太后。
可是太皇太后听得脚下一个趔趄差点平地上摔个跟斗,回头气不打一处来的就抽向钱天佑:“你还在给哀家混说?哀家已经……”后面的话她说不下去了。不过倒底是自小疼到大的重外孙啊,她的拐杖要落在钱天佑身上时便生出心疼来,收回不及力道却已经没有了。
倒底拐杖还是落在了钱天佑的身上,只不过痛得人却是太皇太后就对了。
钱天佑并不是很痛却叫得很大声,他知道如何能让太皇太后答应他的所求,所以叫得就好像太皇太后是拿刀砍了他一般;惨叫声让皇帝等人都皱了皱眉头,忍不住怀疑太皇太后是不是气极而用了重手。
太皇太后也顾不得着急上前去瞧钱天佑是不是被打伤了:“哪里痛?哪里痛?”看到钱天佑肩膀上连红肿都没有,气得想再打可是又下不去手,恨恨跺脚扶着宫人的手急急的走了,完全不理会钱天佑的叫嚷。
她不走能怎么样?钱天佑的所求她是绝不会答应,而且也无法再听钱天佑胡说下去,唯有一走之了落个耳根清静,不再在众人面前丢人现眼了。
紫萱没有想到晋亲王会把自己的母妃救出来,还让太皇太后丢了那么大的脸面;只是钱天佑是真得不懂还是真傻啊,怎么会伤害那么疼爱他的太皇太后?要知道没有太皇太后的话,他如何在京中横行无忌?
呃,其实认真想想,钱天佑除了天天嚷着要强抢“民女”回府成亲外,其它的恶事并没有做过:就凭他是长公主的遗腹子,也不会有人拿他如何的。
忽然间想起了先皇后的弟弟,钱天佑的舅舅,她的眉梢猛得一挑。
271章她也会害人
紫萱想起敏郡王的王位,再想到那天看到的,那就是个中年版的钱天佑!糊里糊涂,他自说他的道理,你就是有天大的道理,也不要想和他的说得通:这样人偏就立了天大的战功!自封为郡王后,他不曾再去带过兵,依着人们的说法就是敏郡王被吓到了,而他本人也是一副醉生梦死的样子。
再想想钱老国公,和敏郡王和钱天佑不同的是,他比较迂;可是比起敏郡王和钱天佑来,混起来加上一把年纪是无人能敌啊;混人三个,可是奇怪的就在于他们三人却从来没有招到天大的灾祸,虽然时常发混闹得某处鸡飞狗跳,但最后不是对方哑忍作罢就是被皇帝各打五十大板——这像是傻子吗?傻子能平安富贵到现在?
想想他们三个的身份,再看看高坐在皇位上的那个人,紫萱的眼睛猛得一缩:皇帝不是那先皇后的儿子。敏郡王如果聪明厉害无双,在朝中声望极高的话,那现在是哪个最坐不住——太后啊。她倒底只是妃妾不曾是正经的皇后,面对先皇后生前的贤名,朝中大臣的拥护,她会是什么样心情?而皇帝呢。
紫萱看一眼水慕霞和晋亲王,知道他们两个肯定是知道内情的,不然不会谋算芳菲和丁阳时,把敏郡王拉扯进来;嗯,说不定他们还是一路的。至于钱天佑,可能是因为太皇太后的偏宠,所以让晋亲王和水慕霞对其有戒心吧?只是这次九黎行下来,显然三人已经心无芥蒂了,不然钱天佑怎么会去抱住晋亲王不放。
钱天佑不傻,钱老国公也不傻,而敏郡王更是不傻!他们只是在装疯卖傻以求能得到一个富贵平安日子:只是敏郡王为什么要谋个王位呢?装傻就一直装下去呗,弄个王位不显得太过扎眼吗?这一点紫萱想不明白了。
看到刚刚太皇太后一脸的焦急,紫萱知道她对钱天佑是真得疼爱到心里去;而钱天佑为了自保会伤害一个如此疼爱他的人吗?他还真不那样的人。那在皇帝面前如此做倒底是为了什么?她悄悄看一眼皇帝,在此时她忽然发觉她一点也不认识皇帝,高踞在上位的那人不再是她熟悉的人:原本她认为皇帝有些自私、有些昏,但是能让敏郡王等人韬光养晦又岂会是笨蛋?
想到自己的大胆妄为,紫萱忍不住流下一身的冷汗来。不过随即想到晋亲王对她说过一句:继续做你的恶妇就成——忽然眼前一亮。她就因为是个恶女,就因为是个点火就着的爆脾气,就因为她遇事横冲直撞而不去细想,才是皇帝看中她的原因,也是她能活下来、并且继续活下去的本钱。
钱天佑叔侄和敏郡王是以“混”做保护色,而她的保护色就是没有多少头脑的泼妇;只要她不超出皇帝的底线,如何闹皇帝都不会和她真得计较;原来所认为皇帝为了这个、那个而容忍她三分,其实都错了。皇帝就是不想治她的罪,所以才会一再的纵容她,否则就如四大世家一样,岂能让她活到今天。
想通之后的紫萱下意识的挺了挺后背,不敢再偷瞧皇帝和皇后,低下头时看一眼太皇太后的背影,心里就是一跳;她能看出太皇太后不是真糊涂,而太后和皇帝岂会不知?就如水慕霞和晋亲王谋算太皇太后一般,没有皇帝的默许是不可能的。
那钱天佑的所为就可以理解了,他不是在害太皇太后而是在救她:皇帝和太后容不得太皇太后总是掣肘,而且皇帝看来是不希望朝局再被世家或是大家族所左右,因而容不下四大世家又岂能容得下一心想坐大的万家!
皇帝这层心思钱天佑知道,敏郡王也看透了,明白的还有晋亲王和水慕霞;而且水慕霞和晋亲王刚刚已经表明,他们站到皇帝那边,钱天佑又能如何?他就是再聪明也只有一人而已,面对皇帝能如何。
紫萱看一眼冷着脸的晋亲王和嘻笑着的水慕霞:也许他们也赞成皇帝削弱世家的影响吧?水慕霞如此做,也是为了给萧家一条生路,就如同钱天佑所为是为救太皇太后一样;只是他们用心良苦,不知道他们在意的亲人能不能知道他们的心意。
钱天佑放开了晋亲王:“我要去你府里住,你不让我进我就睡在你大门外。”他就是全京城最无赖的那个,自然是说得出做得到。
晋亲王冰块脸也有了裂缝,不过他霎间就又恢复了一脸的平静:“成,到我府中后一天写五百个大字,四更一刻起床练武;不然,我把你扔进冰窖去。”
钱天佑的脸垮了下来,看向皇帝苦丧着脸:“皇上——”
皇帝摆手:“晋亲王府的规矩当然由晋亲王说了算。”他才不会把钱天佑的事情揽上身呢,对于这种人当然是推得越远越好。
钱天佑无奈的答应了,马上有气无力的坐倒在椅子上不再动,也没有力气说话了。
紫萱看看皇帝,心里想得却是:太皇太后知道钱天佑住进晋亲王府后,会不会抓狂?不过她看太皇太后并不顺眼,自然是巴不得太皇太后日子不好过,也免得总是惦记着算计她不是。
太皇太后走了,皇帝要处置的人也处置完了,眼珠转了一圈紫萱心想也应该我出马了吧?再不说话,人家说不定当我是个哑巴呢。
“皇上,要把大阳蛮王的长子长女请回来,除了皇上的圣旨外,还要劳烦几个人才可以。”紫萱对着皇帝行礼,一副言归正传的样子倒让太后大大的松了口气,看紫萱的目光柔和了不少。
皇帝也很满意,朱紫萱的确是个泼妇,大闹起来颇有点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但是她也并不是目无他这个皇帝;只要给她点好处,她总算是知道什么叫做知恩图报的:“大阳蛮族王的子女是要请回来的,需要什么辅国县主你尽管开口,朕定当允你所请。”
他现在当然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大阳蛮族之人,因为他也料不到平博文如此任性胡为;不过同时也证实了,他要打掉四大世家的威风是对得。
紫萱手指遥遥指向丁阳和平知寿:“平家和丁阳将军让大阳蛮王的子女生出误会来的,所以臣妾想如果丁阳将军和平家的人能一同去向大阳蛮王的子女赔罪的话,相信他们能知道我上唐对大阳蛮族是无恶意的,此误会也就解开了。”
看到丁阳和平知寿微变的脸色,紫萱微笑:“如果不是这样,臣妾也无把握能请回大阳蛮王的一双子女。皇上,大阳蛮族之人性子豪爽,凡事都喜欢直来直去,如果让他们生出的误会的人不去赔个礼,他们是不会相信臣妾所言,反而说不定会生出新得误会来。”
皇帝闻言点头称是:“辅国县主说得有道理,丁阳还有平知寿你们随辅国县主前去相请大阳蛮族的人回来。”他自然要以国事为重,何况丁阳和平知寿多敲打他们一点没有坏处,就是要让他们以及所有的人知道,他们所有的一切全是他这个皇帝所赐,想要收回来当然也就是一句话的事儿。
紫萱有些犹豫:“皇上,臣妾还有一事相求。”
“尽管说。”皇帝很是和颜悦色。
“皇上,丁阳将军原本和臣妾就有旧怨,如今更是添了新仇;至于平公子,臣妾只是一个孤苦女子——他们二人,臣妾可不敢有所命,就算是有所命他们也不会听从;国事重要,还请皇上您另请一位正使去请人,臣妾随同前往相劝就是。”紫萱完全是为皇帝着想啊。
皇帝看看丁阳和平知寿,想想紫萱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但是也有可能是紫萱要给他们难堪,所以才会想得他一句旨意;今天对丁阳等人已经罚过,何况丁阳还是他的人不能伤他太深,因而他看向晋亲王和水慕霞。
晋亲王摇头:“我向来不喜欢多话,和大阳蛮王的子女不熟。”
水慕霞笑得古怪:“我虽然和他们极熟,不过交情嘛不太好;臣去了,只怕会坏事。”他当然不会应下来,因为他和晋亲王都清楚,火舞自现在开始是沾不得的人,因为她是来和亲的。
皇帝无奈的看向紫萱,可是紫萱此时却正微偏头看向丁阳,和丁阳目光相撞的霎间,她微微的挑了挑右边的眉毛,眼中故意露出了得意;这使得丁阳心中一惊,以他对紫萱的了解当然知道紫萱请旨让他和平知寿同去是什么意思了。
于是丁阳不等皇帝开口抢先道:“皇上,臣愿意为皇上分忧,且此事也是臣之错;臣会尽力为之,只不过臣担心辅国县主会公报私仇……”他话好像没有说完却不再说下去,只是重重的叩了两个头。
紫萱马上行礼:“皇上,臣妾所担心就是这个;此去是为了请大阳蛮王的子女回来,如果到时候丁阳将军说一句臣妾公报私仇,臣妾要如何分辩?臣妾不自量力,臣妾自知无能把人请回,请皇上另请高明。”她总是被人欺,这次她要欺负人了。
丁阳被罚的确是出了她一口气,但是她不想这次就这样算了:丁阳你不是会害人吗?天下间会害人的可不只是你姓丁的。
她这次就要让丁阳知道,她也会害人;喏,丁阳还不是乖乖的跳进了她打挖好的陷井。
272章你可以学学
皇帝听完紫萱的话瞪了一眼丁阳,心想丁阳你不开口朕也不会把你当成哑巴埋了,不过眼下要安抚的是紫萱:“辅国县主的为人朕信得过。”
紫萱弯下身子:“皇上,大阳蛮族的人性子都是比较急的,到时候免不了要发作一番,自然就需要丁阳将军和平公子好好的赔礼;但是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