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贵女种田记 >

第91章

贵女种田记-第91章

小说: 贵女种田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小宁拍了拍荷花的背,算是安抚,但没出声,她要安静一会儿,整理下混乱的情绪。

她知道荷花为何害怕,因为刚才上车前,刺客从怀里掏出两个小瓶子倒出液体到他们两个死去的同伙身上,就起了一阵难闻的气味,不多时,两具尸体就化成了水。

太恶心了。

林小宁生怕他们也倒到安雨身上,但他们却没倒。也不收拾,一声口哨发出,就有八匹马跑了过来。

是了,他们是刺客,为何要收拾?目地达到了就行。至于两个同伙的尸体,怕是被查出蛛丝马迹,才这样以防万一吧。

荷花见林小宁没理她,又哆嗦地问向叫福生的小厮:“他们会带我们去哪里?”

周少爷用口型无声地读了“夏国”二个字。

荷花惊瞪起一双大眼睛,用手捂着自己的嘴。

“你也不笨嘛。”林小宁暗哼了一声。

周少爷看着林小宁披散的发,对荷花道:“给你家小姐把头发整一下吧。”

荷花跪上前来,从随身带着的荷包里取出了木梳给林小宁梳起了发。

有事情做,会让她的恐惧少一些。林小宁想,便随了荷花摆弄。

车身晃了晃,周少爷大声叫道:“车赶稳一些,里面林小姐在梳头呢。”

刺客怒声传来:“死胖子。信不信我现在就杀了你。别以为你活着才能拿到银子,死了一样能拿到银子!”

周少爷说道:“你信不信你报给你主子,一定是让我活着,你们哪里知道周记珠宝的少爷值多少银子?富可敌国,你们知道其中意思吗?就是说周记珠宝的银子拿出来,能灭一个国,比如,夏国!”

外面的刺客没有声音了。

周少爷又道:“好汉们,我是做生意的,就信一句。出门在外靠朋友。还信一句,不打不相识。好汉们,你们只要以礼相待。把我们好生生的送到你们主子手中,你们绝对是立了大功了。福生,煮茶,好汉应该渴了,一会儿也得润下喉咙。”

周少爷的车厢有储物的夹层。里面各种用品一应俱全,福生屁颠颠地应着:“好勒,我这就煮茶,好汉们也尝下这天下第一的银叶茶。”

福生手脚麻利的拿出各种工具,搬到车厢外面煮上了茶,一边还与赶车的刺客聊着天:“好汉。你车赶稳些啊,我点火煮茶,一会儿大家都润下喉咙。”

“银叶茶?”刺客问道。

“可不是吗。好汉自然是见多识广的,知道这银叶茶天下难寻。我动作快得很,一会儿就能喝上了。”福生笑道。

“一对活宝。”林小宁小声哼道。

荷花的手还在林小宁的头上盘弄着,她没有簪子,抽下了自己头上的一支固定好林小宁的头发:“小姐。梳好了。”

周少爷坐到林小宁身边,林小宁皱着眉往边上挪动了身体。周少爷道:“福生,你煮茶的炭气冲进来了,把帘放下。”

“好的少爷。”半开的前帘被放下了。

周少爷伸出手掌,用右手在左掌心写着字。

他写的是:新手。

林小宁吃惊的看着他。周少爷点点头,

林小宁忙在自己的手掌写着:为何?

周少爷写着:年轻,敢露脸,功夫好,招式狠,人却不果决,寻机会。

林小宁摇摇头,写:安雨没死。

周少爷吃惊的看过来。林小宁点点头,

周少爷写:不可能!

林小宁写:我是医仙。

周少爷惊惊的盯着林小宁,突然悟了一般,快速写着:之前你哭他是治伤?

林小宁写着:别折腾了,我有救兵。

周少爷又写:他们能找着我们?

林小宁笑了,写着:我的人可不是新手。

周少爷又写:之前你是为了治伤?

林小宁瞪了周少爷一眼,闭上眼睛,不再理会他。

周少爷呆怔怔的想了半天,低声叹道:“林小姐是菩萨心肠,到底是仙人啊……”

茶是一样好东西。况且还是天下第一的贡茶。

银叶茶一喝后,刺客很显然就放松了情绪。

林小宁靠着车厢沉沉睡去。待到日头出来时,尽是山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根本不知道在何方,刺客丢进来一包干粮。

周少爷也不闹,就安心的接了,分给大家,吃完后,又喝了茶,周少爷才道:“好汉,一会儿可否能找个有吃食的地方休息下,干粮太委屈两位小姐了。”

“若是好汉们不答应,便是有盐也行,打个猎物来,我烤的肉好吃极了,”福生说道。

等到中午时分,刺客把车停了,“出来烤肉。”刺客凶巴巴地喊着。

“好勒,”福生乐呵呵地跳下车,“手脚麻利的收拾着丢在地上的几只兔子。荷花,下来帮一下。”福生叫道。

荷花这时也平复了心情,下了车,在一边相帮着。

一顿烤兔肉下肚,一个长得最难看的,年纪稍长些,估计是打头的刺客打了个饱嗝,粗声笑道:“味道是不错。”

“要是再有些其它的香料就更好吃了。”福生狗屁的说道。

林小宁只吃了一个腿就吃不下去了,她不爱吃兔子,老想着自己做手术时用的兔子。

荷花打来水给林小宁与周少爷洗手,荷花天生就是会伺候人的。

另一个刺客笑道:“有钱人家的小姐少爷真是会享受。”

不知道是行了几日路程,一直是在不见人烟的地方。几天下来,福生尽心尽力把六个刺客的吃喝伺候得好好的,天大的脾气都伺候顺了。

长得极难看的那个刺客说道:“小子。看你这几天伺候得不错,我就告诉你,你家主子的命是保住了,上面传信说是要活的周少爷。让你家主子拿个信物交过来。”

==

董宛儿第一次看到千里和如风时吓得尖声惊叫。

银影冲进厨房,看到千里与如风在厨房里,董宛儿面无人色,动都不敢动。

“千里如风,过来,你们吓着董娘子了。”银影道。

千里与如风走到了银影身边,银影道:“董娘子。董娘子……”

董宛儿松了一口气:“这么大个头的狗,怎么这么大个头,怎么到厨房来了。”

“是我们养的。识路历害。这两个家伙长得个头大,但性子好,不咬人的。”银影笑道,却不敢说明是狼,怕这董娘子又受惊吓尖叫。

“啊。”董宛儿缓过劲,“是饿了吧,我给弄些吃的给他们。”

“董娘子,他们应该是闻到了肉香,他们爱吃肉块,董娘子若不嫌麻烦就给弄些肉块吧。”

“肉汤伴饭就行了。”董娘子一边说一边盛了一大碗饭出来。

“董娘子。他们要吃纯肉块,不能加饭。”

“什么!”董宛儿叫起来,“两条狗要吃纯肉块!哪来的纯肉块。将军的身体要吃好的,我兄长的身体也要吃些好的,你和六王爷爷也得吃些好的。每天就那么些肉与鸡,人吃还不够呢。志安城里哪里还有卖肉的铺子……”

银影看着董宛儿,又想起了初次见到她时。在门口那样凄厉的哭叫声,西南的女子都这样泼辣吗?听说是这样。听说西南这边女子与男子一样抛头露面赚银子,还敢打相公。董娘子这么泼辣,怎么被休呢?

董宛儿继续叨叨:“以前城里的肉都是下面镇上运来卖的,现在城里也好,镇上也好,全是你们的兵,十几万人啊,全堆在这么点大的地方。肉呢,肉跑到哪去了,全到你们的肚子里去了,一个这么点大的城,装这么多人,就是存了一年的猪与鸡,也三两天就吃没了。”

“那就给些肉汤好了。”银影讪笑道。

“就是啊,狗能吃得比人好吗,有肉汤伴饭就是好的了,现在粮是有,但肉少啊,狗要嘴馋了,去山上叼二只野鸡回来就是。”

他们一直是去山上叼野物吃的,附近山上的野物估计都被他们还有那些兵给打光吃光了。银影暗道。

董宛儿把二碗肉汤伴饭放到地上:“过来吃吧,千里,如风,是吗,名字取得好听。”

千里如风闻到肉汤的香味便上前来,趴答趴答的吃着汤伴饭。董宛儿顺手摸了摸它们二个的背毛:“瞧这二条狗聪明着呢,也知道要吃好的啊,这个头,都快赶上小牛犊了。”

银影目瞪口呆地看着千里如风吃的肉汤伴饭:“这,这两个家伙竟然吃饭。”

董宛儿道:“狗当然要吃饭的,人都是要吃饭的,有什么奇怪的。”

董长清的身体恢复得不错,终于能下床走动了。

吃饭时,便是董长清与宁王几个一起同桌而食,大家客气了几天,现下也不再生份,礼数到了就行。

董宛儿不上桌吃的,她一直是备好饭菜在自己的屋里吃。

吃完饭,银影对正喝着茶几人说:“今天董娘子在厨房喂千里如风吃肉汤伴饭,千里如风吃得可香呢。”

第171章桃村丰收

吃完饭,银影对正喝着茶的几人说:“今天董娘子喂千里如风吃肉汤伴饭,千里如风吃得可香呢。”

宁王与镇国将军怔住了:“肉汤伴饭,他们吃饭?”

银影笑说:“是呢,真是出了奇了。董娘子还说,狗当然要吃饭,人都是要吃饭的。”

宁王与镇国将军大笑起来。

宁王道:“千里如风是馋坏了,后日我就带他们回桃村吃好吃的。等我回来再派人送长清与董娘子回京城。”

回桃村,六王爷为何说回桃村?董长清纳闷但没问,只说道:“狗当然是要吃饭的啊。”

宁王几人笑得更欢了,却哪个都不说千里如风不是狗。

银影又笑道:“董大人,你妹妹在西南呆了多久。她的性子看着可烈,倒是不像能吃亏的。”

“可是宛儿有什么地方冲撞了影大人?”董长清问。

“没有没有,”银影解释,“只是我觉得她那般性子,倒像土生土长的西南女子。”

董长清叹道:“宛儿命苦,她是家里最小的姑娘,家里面哪个不疼。我董家虽然不富贵,但子女们也是从小极重教养的。可是西南这儿民风便如此,女子性子极刚,更不讲究个礼数。她到这儿生活了十几年,也渐渐同化了。更不要说后来她的日子过得那么苦,比下人还不如。”

董长清说到此顿了顿,又道:“不怕大家笑话,我来西南后。说是做夫子养家。其实暗下还是她养着我。那贫民区。做夫子能收几个铜板,光租钱都不够。是我董家对不起她,给她寻了这门亲事,原为以对方家富,周数周全。唉,谁曾料想……宛儿这些年的日子过下来,任是千金小姐也给变成农妇一般。可正是这样,所以宛儿在聪儿死后。还活得好好的,换作是其它女子,怕早就跟着去了。说起来,我还庆幸宛儿变成这般性子,才能让我能见到活生生的宛儿,能有朝一日把她带回去……”

董长清伤感无比。

“长清不要难过,”宁王安抚着,“我也觉得令妹这样的性子很好。”

镇国将军道:“可不是,我也喜欢这种性子,如那小妮子一般。又烈又强。”

“小妮子?”董长清疑惑道。

银影笑了:“胡大人的知音丫头。”

董长清也笑了起来:“说起来还真有些像,只是宛儿三十了。啰嗦了些……”

银影道:“三十了,真看不出来,原以为二十来岁呢。”

镇国将军笑道:“董娘子天生丽质,是看不出年数来,竟比银影还大,我原以为比银影小呢。”

宁王丢了个眼神给银影:“刚好比你大三岁呢。”

银影讪笑着不接话。

镇国将军又笑道:“长清啊,令妹这性子好,更是没忘从前教养的,每每见了我礼数都是足足的,一点不差分毫。我们行武之人,就喜欢那些性子刚直些的,不闹心,能说得上话。那小妮子,不就得了六王爷的欢心吗。”镇国将军调笑着。

“六王爷您与林丫头?”董长清糊涂了。

宁王大方笑道:“正是,所以后日才要去桃村帮丫头收租子。”

镇国将军与银影都大笑着。

董长清笑而感叹:“世事无常,变幻莫测……”

==

桃村的粮提前熟了,在林小宁还在回桃村的路上时,提前丰收了。

桃村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清水县附近的地主大半都来了,想要亲眼证实桃村的粮能亩产多少。

林老爷子与郑老还有方老都满面红光,身边二个小银狼团团打转,是小东西与千里如风的孩子,现在叫小南瓜。

宁丫头说过秋收要回来的,还说要带个孙女婿回来帮着收租子的……却哪知道桃村的秋收提前了。林老爷子想着,美滋滋地笑道:“可惜魏老头还没回来,不然这种事,当是魏老头最开心了,这么漂亮的谷子,酿出的酒会是何等滋味啊。”

在众目睽睽之下,前任村长老马与林老爷子称算,亩产在八百到八百四十斤左右(用现代计量,看着舒服些。)

外来的地主们吃惊得合不拢嘴,桃村的村民们乐得合不拢嘴,林家二小姐的师傅传下的药水真是神,太神了。

这时村民们才惊觉,那五谷神庙竟然还只是堪堪建了一个空庙,里面供台,五谷神的神像都还没影。

罪过,罪过,天大的罪过!

新任的三个村长与前任村长老马还有林、郑、方三个老爷子商量,如今天桃村的几个老头,已是长老级的人物,村长做事都愿意与这几个老头商议商议,况且是林家二小姐的师傅的庙。

大家便商定好收完粮后,就马上把五谷神庙修成。

但关于五谷神像是用泥塑还是铜铸,大家有些争论,原本大家都想用铜铸,不宜损坏。但民间用铜是有许多限制的,这样大的铜铸得报上朝堂。

商议了半天,最后郑老头道:“还是用泥好了,五谷神嘛,保的就是地里长出的庄稼,用泥最合适不过,由老头子我来塑神像,描个彩身就是。”

郑老话一出口,大家都赞同。开什么玩笑,郑老的手笔,那是天下珍宝。

随后大家又想着,这庙建好了,是不是还得找个人守庙才是,平日里打扫、看护什么的。

这一计算下来,发现庙还要扩建一下,再找个年岁大的孤身老汉子,给些铜板儿,让他守着庙……

安雨到达桃村时,是遇刺的十四个时辰后,这时桃村正是在兴奋了几日后的甜美梦乡中。

他醒来后在客栈前后察看了一圈,就揣着望仔和一株用了一截的三七,马不停蹄地赶路。他的伤太重了,一颠就流着血,望仔只得不断用口水混着咬成粉的三七给他敷上。

望仔吱吱叫着,它在说:“我都把我的口水给你用了,可比什么药都管用,你不会死,不用拼命赶。”

但是安雨听不懂望仔的话。

这时桃村一片安静,月光像水一样洒在桃村的土地上。

安雨进了村后,虚弱的对望仔说道:“我知道你听得懂人话,去把安风带来,别惊动他人,尤其是小姐的家人。”

第172章林小宁的狠

安雨进了村后,虚弱的对望仔说道:“我知道你听得懂人话,去把安风带来,别惊动他人,尤其是小姐的家人。”

==

林小宁被劫的第六天。

刺客的路线是一直绕着人迹而行,所以行的很慢。在周少爷与荷花的力争下,每日晚上,必能停留在人口简单离村索居的农户或猎户家中,有时也会找个人迹稀少的庙宇休息一夜。

这些地方,通常是给些银子借宿,银子当然是周少爷出。

周少爷这几日只做着英雄救美的绮丽之梦,成日盯着周边的环境,成日里寻机会想要逃,并且要逃得漂亮,把这个让他魂牵梦萦的医仙小姐一起救了去,这样再成就一段美好姻缘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说不好更是一段佳话呢。

只可惜周少爷一直没寻到任何机会!

林小宁一直不愿意也不让周少爷节外生枝。她心里清楚安风他们一定会来的,有望仔在,她走到天涯海角望仔也能找着。

寻机会?笑话!这几个刺客哪个不是高手,天天跟在身边,能偷跑得掉才怪呢,不如老实呆着,省得刺客看出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