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地主-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人就扬长了脖子看,“那不是村长家的三小子吗?听说他在镇上杂货铺里干活,怎么回来了?”
“杂货铺关门了吧,现在除了粮铺还能开下去,其他的哪还有生意?”
“那倒不一定,你当所有人都跟你一样是吃不起饭的穷光蛋啊,我上次去镇上,见他东家的生意还是很好的。”
说着话,苏三元已经跑到跟前了,他身上有些狼狈,一把扑进苏大福怀里,上气不接下气的道:“快,快去通知大家到我家去,出大事了。”
几人相视一眼,“那这井咋办?”
“留下三人看着,大福赶紧送人到村长家去,大东去叫人。”苏大壮道。
几人都已经习以为常苏大壮做主,当下就照着他的安排去了。
苏大壮看着他们的背影,心中不祥的预感越发严重了。
苏大福拿着锣走在路上“铛铛”的敲着,高声喊道:“出大事了,所有人都都到村长家里去开会,快点,快点,跑步去,别吃饭了。”
这所有人却不是全村庄的人,而是每家每户的户主,妇孺是不能参加的。
所以村长的大儿媳妇就组织了十几个媳妇到井边守着,让苏大壮等人去开会。
钱氏也到了井边,手上还牵着木兰的小手。木兰就好奇道:“娘,出了什么事要大家一起去?”
“不知道,可能是朝廷赈灾的粮食下来了吧。”
灾情到现在已经有一个多月,将近两个月了,朝廷早就应该出来赈灾了。
别的村子木兰不知道,但苏家庄的女孩子已经被卖了大半,男孩子也被卖了六个,而好几户人家从半个月前就开始啃树根了。他们家也没有多少吃的了,朝廷再不赈灾,他们家也要开始到山里啃树根树叶了。
村长的脸在火光下看得不真确,眉头紧紧的锁起,看着苏家庄剩下的五十八户,狠狠地吸了一口烟。
现场没有一个人敢说话。
村长就看向自己的三儿子,道:“三子,你说。”
三子就站出来沉声道:“我东家在临县有亲戚,昨天东家的亲戚跑过来,说绍兴府那边有人造反,现在已经出了绍兴府,一路要往府城去,那就必定经过我们县城……我东家连夜收拾东西带着家人跑了,我被留着收拾了大半天的行李,等我出来的时候,镇上有好多人都开始收拾东西跑了。”
院子里坐的人都是脸色大变。
造反,还是因为灾情造反,那他们还能活下去吗?老一辈传说的话就不约而同的响在各自的脑海中。
灾年里,人吃人,人杀人是最正常不过的事,但这都不是最恐怖的,最恐怖的是有人反起来,到时他们就是夹在叛军和朝廷中间的炮灰,叛军的人追上他们就是一番杀戮和掠夺,朝廷的人追上他们,若是遇上正直的将领,自然还好,可若是遇上贪功的,他们就只能成为“叛军”。
院子里的人心里都拔凉拔凉的。
苏大壮更是艰难的咽了一口口水,他如何能将全家人都带上?
木兰已经七岁,可以自己走路,但两个孩子,还有瘫痪在床的老父,还有身体不好的老母……即使是被人打断了腿依然绷直脊背的苏大壮也不由弯下了腰。
村长沉声道:“那些人说来就来,若我们庄子里人多些还好,偏偏我们庄子人少,开始又走了不少人,剩下这五十八户,两百多号人能守住什么?我的意思,大家赶紧回去收拾东西,这就启程,或是去投奔亲戚,或是跟我们一块儿去府城,好歹离了这里逃命去。”
苏大福看了苏大壮一眼,干涩的问道:“那村长,咱们啥时候走?”
“我不知道你们几时走,但我家明天一早就走。”
也就是说还有一个晚上的准备时间。
大家得了准信纷纷回家,井也不用守了,大家轮流着打水,今天晚上要做够足够的干粮出来。
苏大壮也拉着钱氏往家赶,一到家,他就跑到地窖,将剩余的大半袋粗粮都拿出来,钱氏和木兰惊疑的看着他。
苏大壮咽了咽口水,艰涩的道:“有人造反了,咱们得赶紧逃命。咱爹我一个人带不了,我的意思,拿出一半的粮食来给赖大婶送去,有赖大兄弟和赖五帮忙,我们走得更快些。”
钱氏连连点头,“他们也不会做,不如在家里做好了再分。”
苏大壮点头,转身回屋拿了一把刀去村口找赖大婶。
赖大婶家在庄子口,年轻时就守寡了,生了五个儿子,但活下来的就只有两个,因为穷,兄弟俩到现在也没娶到一个媳妇,自从旱灾之后,两兄弟就一直啃树叶树根,将仅有的粗粮都给赖大婶。
也因此,兄弟俩虽然总是很穷,又很邋遢,但村里人见他们孝顺赖大婶,也时常接济他们一些。
以前木兰也见过俩人,第一印象并不好。那时苏爷爷钓了几条鱼回来,看见赖大,就匀了一半给他。木兰觉得兄弟俩有手有脚的,又是壮年,怎么会连饭也吃不饱呢?所以就觉得俩人懒惰,这才心中不舒服。
后来还是听吴奶奶感概说赖大婶好福气,有这样的两个儿子。木兰这才知道,不是两兄弟不努力,而是赖大婶因为年轻的时候受太多苦,又独自一人拉拔俩儿子长大,身上落了病根,从赖大十六岁后药就没停过。
农户人家最怕的就是生病,赖大婶自从吃药起,家里好容易起色的家境又迅速的落下来了。
不管两兄弟多努力,家里还是一贫如洗。
如今木兰看着家徒四壁的苏家,深切体会了那种无奈艰辛。木兰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多赚一些钱,就算是生病了也不会将家里拖累到这个地步。
☆、12。第12章
赖大正固定推车,心里思量着路上能吃些什么东西的时候,就听见苏大壮喊了他一声。
赖大有些局促的起身,擦了擦手,“大壮哥,你咋来了?快里面坐。”
赖家不过有几张凳子,还都是自个做的,并没有多少技巧,只是能坐稳而已,因为家里很少有人来,赖大也从不觉得有什么,但此时就有些局促不安了。将凳子擦了又擦。
苏大壮好似没看见一样一把抓过凳子坐下,道:“赖大兄弟,我这次来是有事求你的。”
赖大眼里闪过惊奇,苏大壮就继续道:“你也知道,我爹不能下地,我娘年纪也大了,底下还有几个孩子,所以想请你跟我们一块儿走,路上多帮衬帮衬我,大哥我也不占你便宜,现在我家还有半袋口粮,回头分你家一半,路上再各自找吃的,你看怎么样?”
赖大眼里闪过亮光,手下意识的搓了搓,“大壮哥说的是真的?那口粮是?”
“是粗粮,你要愿意,我们这就去打水,让你嫂子给做好,明天一早就走。”
赖大自然愿意,他们留给母亲的那些粗粮早就吃光了,这段时间他们几乎每天都跑到镇上,希望能找着一份工,勉强换一碗粗粮回来,可镇上等工的人何其多,他们又没有人脉,一连几天都没人请,今天更是得到这样的消息。
大壮哥愿意这时候给他们一半的口粮,他自然是求之不得。
赖大立马进屋和弟弟说这事。
赖五正给母亲擦身子,听说后连忙给母亲穿上衣服,道:“那大哥快去,我给娘收拾好,马上拿着东西过去找你们。”
赖大这才心满意足的拿了桶和苏大壮一起去打水。
赖五低头看向母亲,笑道:“娘听见了?我们有吃的了。”
赖大婶半年前就说不出话来了,闻言眼里流出泪来,一个劲儿的冲小儿子眨眼睛。
赖五就轻柔的擦去母亲眼角的眼泪,低声道:“娘放心,我们一家子都会活下来的。”
木兰带着弟弟苏文快手快脚的替母亲收拾行李,另一边屋里,苏爷爷指使着苏奶奶将一个布包拿出来。
苏奶奶嘟囔道:“都这时候了你还找什么青色的布啊,是这个吗?这里头装了什么?宝贝得里三层外三层的包着?”
苏爷爷一把抢过来塞进怀里,道:“这可是好东西,以后我们儿子孙子保命的好东西。”
苏奶奶见他固执的样子,也知道问不出什么来,就转身离开道:“好东西就好东西,你自个拿着吧,我得去和儿媳妇做吃的了,明儿一早就走了。”
苏爷爷就摩挲着怀里的布包,他知道现在还不是时候,他也不愿这时候拖儿女的后腿,所以他要等着。
他们要将粮食做成易携带保质期还要长的食物,所以一晚上的工作量也很大,但整个庄子的人就没有睡着的,几乎家家户户都亮着灯,没有灯油的人家就在院子里生一堆火,就着火光干活。
在赖五将赖大婶推来后,钱氏就将木兰几个孩子赶回去睡觉了,就是苏奶奶也被苏大壮压着回去躺下睡觉,只留下三个青壮和钱氏一起忙活。
木兰有些睡不着,但她也知道她必须睡觉,明天还不知会面对什么,只有养足了精神才有精力面对。
屋外,庄子里渐渐安静下来,只有一阵一阵粮食的香味扩散在空中,庄子里,除了那些实在困难的,大部分人家都留有一些救命的粮食,明天就要逃亡,大家也没必要藏着了,都拿出来变成食物带着。
赖大和赖五将掺和了野菜的馒头拿出来晾,然后就坐在火堆边上看着火发呆。
苏大壮就拉着钱氏进屋,道:“你先睡一下,等到时辰了我再叫你。”
钱氏还恍若梦中,她摇摇头,犹豫道:“你说我们要不要去找找东家的管事?”
苏大壮皱眉,“别乱想了,那边真有这个意思早就派人来了,要知道都已经两个月了。”
钱氏低下头,“都怪我们,东家一定是觉得我们贪得无厌,这才不管木兰的。”
苏大壮却看得比钱氏明白,“那他们该生气的对象也是我们,木兰还只是一个孩子。更何况,哪有当娘的生儿女的气就不管儿女死活的?”
钱氏张张嘴,想说,你也说了是当娘的,怎么就舍得?
苏大壮不愿她多想,将钱氏按在床上,看着她闭上眼睛后才开门出去。
大宅门的事他不懂,但他也知道大奶奶对木兰的感情怕是也没多深,不然好几年怎么看都不来看一眼?
虽说在苏家生了双生子是不祥,但父亲也说过以前东家送出来的那位姑奶奶一直和他们家有联系,这些年也生活得很好,他不明白怎么木兰就被弃之不管了?
他就算是不想通过女儿得到什么,见到自己宝贝在手的女儿被这样薄待,心里也有些不舒服。
赖大和赖五见苏大壮出来,点点头。
三人就沉默的围着火堆而坐,三人身边都放了一根粗粗长长的棍子,这时候最是混乱的时候,这院子里的东西就是他们活命的粮食,谁也不敢放松。
赖大就道:“大壮哥,不如你先眯一下,等一下再来替我,咱们三个轮流守着。”
苏大壮点头。抱了棍子就靠在一边眯起眼睛。
木兰还在梦中的时候就被钱氏温柔的摇醒,钱氏低声道:“木兰,我们该走了。”
木兰就半闭着眼睛爬起来,自己穿好衣服后去帮桃子穿。
等她打理好俩人,苏文已经背了一个书包在等着俩人了。那书包还是木兰见苏文有书后自己用废布东补西凑给他缝起来的。
木兰自己有一个小背篓,里面背着自己和桃子苏文的一套衣裳,并不重。
天还没亮,但庄子里已经活动起来。
苏大壮将苏爷爷背了放在推车上,用被子垫好,上面又还盖了一床被子,后面还绑着一床被子。
赖大婶单独坐一个手推车,苏奶奶要是走累了,也会上那推车坐一段路,俩人都不太重,所以赖大还承受得起。
而另一辆手推车则装着两家所有的口粮和东西,由赖五推着。
钱氏就背着桃子,牵着木兰和苏文一起走。
大家约好了在庄子门口见面,再一起出发。
木兰等人到的时候,庄子里已经出来一半人了。
村长站在最开头,看了看天上星星的位置,直到启明星在一定位置上才回头看众人,这时庄子里大半的人已经出来了。
村长就道:“我们走吧。”
就有人出声道:“村长,后头还有人没出来呢。”
村长就道:“昨晚上我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我们只等到这个时辰,他们赶不及是他们的事,逃难本来就是九死一生的事,我们不能永远等他们,能不能赶上就看他们的本事了,但我不能拿这么多条人命等他们。”
村长见青壮们脸上的神色,知道他们没有听进去,心中叹息一声。逃荒哪里是这么容易的,这次出去,能活着回到村子的不知能有多少。
而几个和村长一个年纪的老人脸上都有些凝重,他们和苏爷爷一样,都经历过元德六年的逃荒,他们那时候年纪虽小,但记忆依然深刻。看着几个还在打闹的孩子,知道他们并没有察觉到死亡的脚步在临近。
几人也没有呵斥孩子们,因为谁也不知道还能活多久,那不如在生前多快乐一会儿。
木兰就跟在钱氏身后,她虽然从史书上看过逃荒的艰难,但本身并没有见过,心中虽然凝重,但还算乐观。
一行人浩浩荡荡往镇上去,他们需要先经过镇,再到县城,再从县城取道去府城。
木兰曾经好奇的问过苏大壮,他们为什么一定要去府城呢?在她看来,他们直接离开受灾区域不就好了吗?府城虽然受灾没有这么严重,但还是受到了波及,而且几乎所有的人都在往府城赶,木兰不觉得他们有能力进城。
苏大壮却觉得女儿是异想天开,这次受灾的区域到底有多大谁也不知道,与其乱走还可能遇到乱军,还不如往府城而去。
那里有军队驻扎,灾民一多,朝廷就不得不出面赈灾,而且那里因为是府城,达官贵人众多,相对的也比较严明,至少不会出现县令强征税收的事发生。
苏大壮只要想到他们县城的县令就好似看见了一坨屎一样恶心。
苏大壮见妻子脸上都是汗,肩也一沉一沉的,就在靠边停下,一把将桃子抱过放在推车上,苏爷爷看见小孙女,连忙抱紧她。
苏大壮对钱氏笑道:“这样还比较轻省些。”
钱氏就连忙上前和他推。
两个人推车的确比先前要轻省许多,到最后苏大壮还要将木兰抱上去,木兰就挣扎道:“我不累,你们把弟弟抱上去吧,对了,这个背篓你们也带着。”说着就将身上的背篓接下来。
苏大壮见木兰如此说就仔细地打量她的脸色,见她脸上还好,就点头道:“那让你弟弟先坐,下午你坐。”
木兰就咧嘴一笑。
赖五看了眼热,凑近赖大低声道:“哥,咱们什么时候能有个媳妇呀?”
赖大瞪了他一眼,“瞎想些啥呢,老实走路。”
赖五就连忙板直了腰在前头走,中途有不少人加入这支队伍,如今前后都看不见边,赖五估计已经有近千人了,接下去还会再多,到时难免有挤道的事情发生,所以为了不走散,庄子里的人都走在一起,前后相聚并不远。
但就是这样,苏爷爷还是不放心,中午停下来歇脚吃饭的时候,苏爷爷就说了:“将吃的分成几份,每个板车上都放一些,就是走丢了也暂时不会饿死,你们要看紧孩子,要是下了地就牵紧了手,别以为眼睛看到就没事,这人啊,要是不见了,也就是一眨眼的事。”
☆、13。第13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因为有苏爷爷的一路指点,两家人顿时比别人少走了不少弯路。
现在两家的东西被分成了好几份放在手推车上,苏爷爷怀里抱着桃子,苏奶奶和赖大婶坐在一起,木兰和苏文则一起被赖五推着。
苏大壮的腿脚有些不方便,好在现在走路已经不成问题了,又有钱氏帮着推车,所以也能赶上庄子的脚程,第一天,大家就走过了县城,直到看不见地上的路后大家才停下来歇脚生火。
孩子们经过一天的赶路,之前的兴奋全都不见了,只剩下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