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农家小地主 >

第341章

农家小地主-第341章

小说: 农家小地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汤已经做了有十多年了,从李江和苏文第一次跨出考场的时候到现在,每年,只要李家和苏家有孩子进考场,出来之后必定能喝上一碗热热的老母鸡汤。

而这个传统将会一直传下去。

李石让人将晕厥的学子都给搬到德胜医馆,比较严重的就借用附近的茶馆当场救治。

得知德胜医馆免费救治学子,附近的茶馆争相让出地方,还用桌子拼了床给他用。

李彬已经能独立看诊开方,加上另外两个坐堂大夫,总算是将不省人事的几个学子给救回来。

李江则挥手让众人离去,尽量不要围观,以免妨碍大夫诊治。

不少觉得熬一熬就能过去的学子都扶着额头道:“我也头晕。”

“我也觉得应该到德胜医馆去看看……”

李江在一旁看了抽抽嘴角,对正在全身心救治一学子的李石道:“大哥,这样德胜医馆会不会很亏?”

李石瞟了他一眼,不理他。

安知府听说李石在这里救治学子,忙赶过来,让衙役帮着疏散人群,等到傍晚,昏厥过去的学子也醒了过来,有五个是被抬着回家的,其他的也在德胜医馆里领了药回去。

李石这才扶着腰站起来,李彬忙上前搀扶。

李石挥挥手,“行了,回家吧。”对茶馆的老板拱手谢道:“今日多谢老板了。”

“哪里,哪里,能帮得上李相公是我的荣幸,”见李江手里拿着钱袋子,忙挥手道:“您可不能给我这个,不然小老儿要生气了。”

李江只好收回钱袋子,李石又对他作揖,这才离开,“明日若有人上医馆里来感谢,就告诉他们此间茶馆老板的善举。”

德胜医馆的掌柜应下。

坐上马车,李石闭目养神,只等到马车走出好远,他才道:“此时的付出虽多,日后的回报也必定不少。”

“可是大哥,安知府不会有意见吗?”李江自然知道此时对这些学子施恩,日后的回报不少。

可这对一府知府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李石叹道:“总这样束手束脚,如何更进一步?何况,他若忌惮,大可以府衙拿出钱来安置这些学子,每年乡试,会试,甚至是府试,都有学子暴毙,除了死在考场里的,大部分都是出了考场才死亡。”

“你以为他们就不能救?不过是涌出来的学子过多,而府衙嫌麻烦,配备的大夫少,又疏散不得力,”李石叹惋,“能读书读到乡试也都不容易,这些学子以后未必都是好官,但就这么死了也憋屈。”

今年乡试过后办丧事的少了,一问才知道,今年的考场竟然才死了两个学子,一人死在考场中,才进场两天就猝死了,还有一个则死在出场时,可惜还没走到大门口就倒下了。

不少人为他叹息,都道,若是再往外走十几步,说不定就被李相公给治了。

往年乡试过后,总有几个身体不好或过于激动的学子长辞于世,今年却是这十年来最少的一次,仅有两人。

就是安知府也不由道:“不管李石目的为何,他却实实在在为民谋福利。”心里在盘算着将这事制度好,也好减少学子死亡。

而参加这一届的学子对李家都很有好感,特别是那些得到德胜医馆救治的学子,更是感激涕零。

乡试放榜,这一次只孩子们跑去看,李石木兰他们全都留在了家里。

苏文慢悠悠的道:“没事,这次考不中下次再考。”

王氏就拧了一下他的腰,道:“胡说些什么呢。”

苏文忙改口,“以小毅的学识,想要考中并不难。”

木兰横了他一眼,“一边去,你不是说要替二宝取名字吗?现在取出来了吗?”

王银玲于前不久产下一子,算是李家的二孙,因为李毅的长子小名就大宝,他就跟着排行叫了二宝。

李彬不太会取名字,本来也是去求父亲的,谁知道被苏文接过去了。

苏文最喜欢给孩子取名,这几天都在抱着书看,打算给侄孙取一个响亮的名字。

苏文摸摸鼻子,尽量减小自己的存在感。

阳阳很快带着一群弟弟飞快的跑来,“爹,娘,大哥中了,大哥中了,”阳阳兴奋的道,“大哥中了甲等第二名,他是第二名!”

天天几个紧随其后,脸色也兴奋得通红,木兰脸上露出大大的笑容,扬手道:“给红包,今儿你们各个都有红包。”

几个孩子欢呼一声,木兰这才看到跟在几个孩子身后气喘吁吁的林文芳,忙问道:“文芳怎么来了?快上来,快上来。”

阳阳翻了个白眼道:“我带着他一块儿玩的,谁知道才跑了两步就上气不接下气了。”

林文芳涨红了脸皮。

木兰就一巴掌拍过去,只拍的阳阳歪了一下,道:“你以为所有的孩子都跟你一样皮?文芳,快上来,阿姨也给你准备了红包。”

林文芳就羞涩的上前接住,脸红红的道:“多谢苏阿姨。”

李江几个在一旁看了不得不感叹,这根本就是一直小绵羊嘛,和林同知那只狐狸完全不是一个性质的。

对于两次对李家有恩的林文芳,李家大人们都很喜欢这个乖巧又聪明的孩子,而作为孩子,除了天天和旭明与他格外投缘之外,其他几个孩子很是看不起弱鸡一样的林文芳。

不过被阳阳严重警告过,知道他两次救过家里两个哥哥弟弟,也就不再嫌弃他,而是大度的让他和他们一块儿玩。

李毅考中了举人,那么接下来就是春闱了。

因为是在国孝期间,大家也只是在晚饭的时候以茶代酒庆祝了一番,并没有特别的活动。

不止李家,其他各家也是如此,今年的乡试是最安静,也是最节俭的一次。

在木兰开始打点李毅上京的行李时,召李江回朝的诏书和公文也到了钱塘府。

☆、579。第579章信任

新皇并没有忘记李江,或者说他没忘掉李石和苏木兰。

他对李江并不熟悉,印象最深刻的是救他一命的木兰,而最熟悉的却是一路护送他到京城,将他安全交给安国公的李石。

虽然只相处了短短的两个多月,之后更是十多年不曾见面,但他一直在关注着他们。

与其说他是相信李江,不如说他是相信李石与苏木兰,相信他们会约束教育好家中子弟。

而李江,就是他们夫妻俩一手带大的。

更何况,李江还是父皇留给他的人脉,所以新皇很信任李江,在京城的事才刚刚稳定下来,百业待兴之时,他启用了李江。

他希望,李江能再次给他一个惊喜。

这一次,李江任职的是户部尚书,李江对民政有一种天生的擅长,而前任户部尚书早在清查隐田隐户没多久就被革职了。

先帝重视农业,但更多采用的是与民休息的方法,减免赋税,发放种子与耕牛来鼓励农桑,但其实亩产并没有多少变化,幸得这许多年来天下大体风调雨顺,这才累积下了不少的财富。

但钦天监早在去年就警告过,这几年,风雨只怕不调,风雨不调就有天灾,有天灾就很容易引起人祸,所以新皇希望李江能帮他,帮他度过登基以来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危机。

但只户部尚书的职位是不够的,所以新皇将一直屈居工部左侍郎的老秦大人提为工部尚书,并暗示过他,以后工部有关于水里农桑的事要多请示李江。

老秦大人今年已是耳顺之年,本以为会在公布左侍郎的位置上致仕,借着给李江让位的机会能到工部尚书的位置,他自然欣然同意。

只是也有朝臣表示反对,觉得李江权利过大,就是苏定也表示了不同意见,新皇就笑道:“这有何难?只让御史抬多盯着他,若有权色交易,自然瞒不住他们的耳目,朕也不过是想最大的发挥李江的本事罢了。”

“皇上,朝中于民政上出色的官员亦不少,何必只用李江一人?”

“是有比李江还要优秀的,先帝时就派过好几个能干的工部官员出任要职,可你看他们现在何处?倒也有小吏比李江还要熟悉农政的,只是你们会服气吗?”新皇冷哼道:“朕不是没给过你们机会,逼着朕不得不让李江身兼两职的是你们。”

众臣顿时不敢再说。

户部的油水丰厚,礼部与工部却是公认的最清贫的两部门,但那也要看任什么职位。

从去年钦天监说这几年风雨可能不调开始,先帝就开始让工部主持修建水利,只是才动工,太子殿下暗访之下就发现了不少猫腻。

先帝眼睛里最容不得沙子,十几年下来龙威更重,之前有多看重那几个亲自提拔上来的官员,那时就有多恨,当时问斩的就有十二人,流放的达到七十八人,好在先帝还算慈悯,没有祸及他们的家人。

倒也有人不同流合污,但那几人无一不被排挤出去,朝臣本以为那些贪污枉法的被砍了先帝会启用那几个不同流合污的,谁知先帝并不为他们张目,反而将预定建设的水利全都停了。

别人不知道原因,被先帝当作继承人来培养的新皇却知道。

先帝无非是觉得他们太过窝囊无能,他们有圣谕,有好几个就处于关键地位,却毫无招架之力。

若是苏定李江之流,只怕早利用自己的位置收集证据将那些人拉下马来。

那些人之所以如此肆无忌惮,一部分是那些人不断的退让给惯的。

所以先帝看不上他们,宁愿暂时停掉水利也不用那些人。

新皇自然认同父皇的看法,那些人只能当手脚,不能做脑子。

而朝中,他信任不会贪污水利钱款的来去也就那几人,而又有民政之能且能听人建议的也就只剩下李江了。

正好户部尚书位置空着,对方替过敛财也有手段,新皇干脆两边都交给他做。

随着圣旨与公文一起到的还有给李石的一封信。

前来送信的安知府好奇的看了李石一眼,信上字迹他并不陌生,虽然看得不多,却已经记到脑子里去了,这是新皇的字迹。

这一年来,折子都由太子代批,他虽然只有几道折子,却记住了这字迹,毕竟,若不是被逼宫之类的,太子明显就是下一任帝王。

这也正是安知府疑惑的地方。

新皇给李江写信还说得过去,怎么却是给李石写的?

要知道,李石在府城虽然威望不小,却没在朝中担任过一官半职。

李石收了信,客气的将安知府送走。

家里人顿时巴巴的看过来,李石挥手道:“行了,你们下去吧。”转身拉着木兰回屋去了。

这封信是新皇写了给木兰与李石俩人的,最开头不过是感谢木兰救他一命,然后就是将自己打算委任李江重任的事说了,希望李江可以不负他所托。

木兰疑惑道:“皇上想江儿不负他所托,不是应该给江儿写信吗?怎么写给我们看?”

“皇上自然会与江儿亲自谈,只是他希望我们能够约束好江儿。”李石将信收起,道:“江儿和阿文是我们养大,他可能是想让我们教导他吧。”

木兰沉默了片刻,道:“江儿不会贪污的。”

李石点头,“我也不担心江儿,只是他只有一人,管着户部,还要插手工部,家中的庶务及后宅难免顾虑不上,我不信任傅氏。”

木兰也想到了傅氏的性子,一时有些生气,“当初就不该给江儿定这门亲事。”

李石摇头,“再要一人,只怕还比不上傅氏呢,傅氏虽贪,她心有顾忌,也不敢做得太过,何况,傅家如今不能与李家相比,李家如今与傅家交恶,她相当于没了依靠,只要不让她教养几个孩子,问题不大,不过也要防着她被人恭维得忘形。”

李石敲了敲桌子,道:“你警告一下她吧,我让春霞一家跟着他们过去,向成就帮着江儿管外院,外头的庶务交给墨香,墨香也该培养起来了。”

木兰怀疑的看着他,“你什么时候收买的春霞?”

李石微微有些不自在,含糊道:“什么收买,她本来就是我们家的下人。向成的儿子挺聪明的,反正我们也不喜欢养成什么家奴之类的,等他再长大一些就给他消了奴籍,让他去读书吧。”

木兰点头,她也不喜欢一人为奴,其子孙后代都要为奴的规定。

李江有半个月的时间收拾行李,李石将人拎到书房,将皇帝的意思与他说了,道:“这是功在千秋的事,你若能做你就接,若不能做就趁早推辞了吧。”

李江沉默片刻,保证道:“大哥,我会努力去做好的。”

李石微微点头,拿起笔在书桌前静默半响,挥笔写下了一个“诫”字,“这是送与你的,希望你不要忘记当年我李家与苏家之恨,江儿,不要做我与你嫂子讨厌的人。”

李江眼里闪着激动,跪在地上,头重重地磕在地上,“大哥,您放心,李江必不负李家先祖,更不会辜负您与嫂子的期望。”

此时,木兰正站在祠堂的台阶上,看着跪在地上的傅氏神色不辨。

傅氏心中有些忐忑,她一大早就被叫过来被要求跪在地上,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这两年来,傅氏对木兰更加的敬重畏惧,她也渐渐知道,木兰平时虽温和,但发起脾气来,就是李石李江也得退避一舍。

此时她才有些明白李江为何要把苏木兰当母亲一样敬重孝顺。

加上这一年来事情不断,也让她见识到了苏木兰的杀伐果断,现在,傅氏已经不当她是长嫂,而当她是婆婆了。

只有这样,她的心里才会好受些,才不会不甘。

站在上面的木兰却在纠结,她不知道要怎么警告傅氏啊。

难道要说,她再替李江收受贿赂就把她给休了?

想想都知道不可能,做到李江这个位置,怎么可能说休妻就休妻,还是发妻,唾沫星子都能淹死他。

可除了这个,还有什么可以威胁她的?

良久,木兰才道:“傅氏,这次江儿前去京城是要出任户部尚书的,甚至,他只怕还要兼管工部的一些事情。”

傅氏心一紧,弯腰道:“是,弟媳会管好内宅,让二老爷无后顾之忧。”

木兰看了她半响,幽幽的道,“只希望你能做到自己说的。”

傅氏眼睛微红,心中有些委屈,却不敢抬头与苏木兰对视。

“户部掌天下银米,一个不好,就是抄家灭族的大罪,傅氏,我不希望看到李家毁在李江的手中,或者说,是毁在你的手中。”

傅氏“嚯”的抬头,膝盖不由往前移了两步,道:“嫂子,弟媳发誓,以后再不会做那样的事,还请您与大伯信我。”

“所以,我们会看着你的,傅氏,我们虽然不会叫李江休了你,但让你回家侍疾却简单得很,李江是我养大的,他孝顺我是天经地义的事,而我要生病也很简单,李家虽不会纳妾,但李江既然管不好自己的内宅,活该他守活寡。我会心疼他,所以你最好不要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傅氏脸色惨白,“不会的,弟媳,弟媳会每日三省吾身,断不敢再犯。”

PS:加更求月票

☆、580。第580章分歧

阳阳犹豫了很久,还是溜进了父母的房间。

木兰吓了一跳,一把推开正抱着自己玩亲亲的李石,李石脸上也有些红,他瞪了一眼眼睛瞪得圆大的儿子,不满的问,“大晚上的,你跑过来有什么事?”

阳阳的脸一红,也察觉这个时间点不对,只是自己好容易鼓起勇气,他觉得出去再找回来的可能性很小,所以阳阳装着看不见父母的尴尬,道:“爹爹,我想跟着二叔一起去京城。”

木兰吓了一跳,“你去京城干什么?你弟弟妹妹可都在这里呢。”

李石却若有所思的看着儿子。

阳阳就心虚的看了一下父母,低下头道:“我,我想去找叔祖,我想参军。”

木兰愕然,李石则冷下脸来,呵斥道:“胡闹!”

阳阳本来还心虚着,听到父亲的呵斥,顿时理直气壮起来,仰着脖子道:“总之我就要去参军,我不要科举。”

李石气得一脚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