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农家小地主 >

第29章

农家小地主-第29章

小说: 农家小地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江想想也是,就又从苏文口袋里掏出两文钱交给中年人。

中年人这才收拾白菜志得意满的离开,心中暗自嗤笑几个孩子,到底还是孩子,东西哪能是说卖出去就能卖出去的?到时候没有摊费,就要被没收东西,还要背罚款。

李江等人走远了,脸上才露出笑容。

媛媛和阿桃崇拜的看着李江,“哥哥(江哥哥)好厉害啊!”

苏文就将头扭过一边去,不愿意承认。

李江和苏文一起将对联展开摆成三行,面对着来来往往的人,张张嘴,没敢叫出声。

俩人面面相觑,都有些尴尬。

俩人就将目光定在正团团跑来跑去的妹妹身上,三四岁的年纪好像还不知羞吧?俩人眼睛一亮,就将两个妹妹拉在一处,嘀嘀咕咕的说了几句话。

两位纯洁的小姑娘没有多想,当即一起站在摊前奶声奶气又清亮的背诵道:“风清春不老,谷聚岁常丰;玉堂浮瑞气,金室耀祥光;年丰人增寿,春早福临门……”两个孩子背了半响只背出这三句,眼睛就瞥向两个哥哥。

苏文脸皮比较厚,就上前蹲在她们身后,一句一句的教她们。

好在这些对联都是他和李江整理,俩人记性又好,记了个七七八八,就算记不住后面的,再背前面的就是。

路过的人听到两个孩子朗朗的背诵对联,都驻足观看,李江脸色微红的站在摊子后面,一时不知要怎么招待众人。

苏文就上前问道:“诸位叔叔婶婶可有喜欢的对联?选一副回去,也讨个喜兴。”

就有人上前看了面前摆的三类对联问:“这三种怎么都不一样啊?”当即指了第三种问道:“这种多少钱啊?”

李江呼出一口气,脸上挤出笑来,“这是二十文的。”

那人吓了一跳,缩回手,“这么贵啊,人家只卖十文的。”

苏文就笑嘻嘻的指了第一种道:“大婶,我们也有十文的,看,就是这一种,也很好的,这些都是我姐夫亲手写的,词句优美,寓意美好,您选一副?”

那人犹豫了一下,就指了第二种问道:“那这种呢。”

“这是十二文的。”

那人眼睛就一亮,蹲下仔细看了看,“我买两副不能便宜些啊?”

苏文就看向李江。

李江板着脸道:“大婶,这是最低的了……”苏文忙打断他,“不过你要是买超过三副,我就给你便宜两文钱。”

那人眼睛亮晶晶的,“每副便宜两文?”

美得你,“一共便宜两文。”苏文脸上的笑容不退,只道:“大婶,这还是看在你是头一个客人的份上呢。”

那人犹豫了一下,就掏出钱来,“那就给我来三副吧,等等,给我念一下上头的字,我得选三副好的。”

李江就上前帮忙挑选。

有了第一个人,后头就要顺利多了,当即就有人上前道:“小东家,我刚才可听到了,买三副便宜一些的……”

“我刚才听见两个小娃娃念什么年丰什么寿的,我就要那一副……”

“这二十文的好看是好看了,但也太贵了,你要给我十八文我就要。”

苏文犹豫了一下,想到姐夫花费在画上的功夫比写字还要多,就硬下心来摇头,“大叔,我姐夫画这个可费了不少的功夫,这墨也不便宜……”

想买这副对联的是在镇上开店的,这次是带着家人到府城来置办年货,看到这对联就想挂在自己店面上,也图个新鲜喜庆,听苏文这么一说,又缠了一会儿,见苏文还是不愿意,另一边的李江比苏文还要坚决,就摇头掏出铜板,道:“这可是亏了,都是一样长,怎么就多出这么多钱?”

李江就从地下翻出一副对联来,“虽然都是一样长,但字数还是不一样的,这有七个字的,你要不要?”

那人眼睛一亮,凑上去看,半响才选中一副付了钱。

人都爱凑热闹,有人见苏文这边的摊子人多,难免觉得他家的东西好,就跟着上前来挑,这样一来,对联就更好卖了。

李江也没想到会这么顺利,脸上笑开了花。

不一会儿衙役就来了,苏文就拿了铜板迎上前,除了两文钱,还多了八文,一把塞进衙役的手里,“还请两位哥哥多多照顾。”

两个衙役看着五六岁的苏文,难得的乐了,“好小子,这才多大啊就会摆摊了,你家是哪儿的?”

“我家是鸣凤村的。”

两个衙役一听,顿时不奇怪了,“难怪这么小年纪就敢出来摆摊了,不错,不错,够机灵!行了,这是牌子,拿好了,下午我们再来取。”

苏文连忙作揖送走俩人。

这才转身回去招呼客人。

李江就道:“这儿有我们就行了,你赶紧回去拿对联,这第二种快卖完了。”

几人都没料到,最好卖的不是第一种,而是第二种,不过小半个时辰,第二种现在只剩下六副了。

苏文就赶紧跑回去。

☆、49。第49章

对联的销售情况出乎几人的意料,苏文兴高采烈地跑回家告诉李石,“姐夫,咱们第二种的对联快要卖光了,比第一种还好卖呢。”

“哦?”李石想了一下就明白过来,“怕是有了对比才如此吧,既如此。我们今后就多做一些第二种的。”

说罢帮苏文将剩下的五十副对联给他捆好,又拿了第一种剩下的八副对联道:“把这也拿去吧,省的来回跑。这第三种需要吗?”

苏文想到几乎无人问津的第三种,连忙摇头,“第三种才卖出两副呢,还是算了吧。”

说着兴冲冲的抱了东西跑出去了。

李石好笑的摇摇头,才要转身,却看见木兰背着背篓回来。他忙迎上去。

木兰就将手中的锄头给他,好奇的问道:“我才看见阿文跑出去,连我回来都没看见,他跑去干什么?”

李石笑道:“他和江儿要去卖对联,我想着他们闲着也是闲着就应下了,他说卖的还不错,才跑回来再拿呢。”

木兰点点头,将背篓放进杂物间,洗了手吃过饭后拿了衣服在阳光底下做,旁边的李石则铺纸写对联。

一时间,整个空间都安静下来。

李石写完一副收好,看向木兰,见她手中的针飞速,眼睛聚精会神的看着手中的衣服,拿着笔的手就是一顿。

他母亲也常做针线,甚至可以说是各种佼佼者,他很小的时候就听母亲说过,以后不让妹妹拿针太早,就是怕她年纪小小用眼过度,以后眼睛就不好使了。

绣坊里的绣娘,年纪过了三十,眼睛就渐渐干涩,到了四十已经不能再动针线,最多只能在大户人家教教那些千金小姐。

木兰,今年才七岁,过了年才八岁呢。

李石垂下眼眸,握着笔的手一紧,静默了片刻,这才下笔。

如果木兰此时抬头看他,就会发现李石抿紧了嘴唇,眼神坚毅,好似在生气一样。

李石的确在生气,他在生自己的气,却还有一丝无奈环绕其中。

等李石写累了,木兰的眼睛也累了,她闭上眼睛靠在门框上休息,李石就坐在她身边,轻声问道:“你有没有什么理想?”

木兰微微诧异,“理想?”却没有睁开眼睛。

李石也没转头看她,只是微微点头,“是啊,理想,江儿他们总会长大,十年二十年之后我们总要有自己的去处。”

木兰沉默半响,沉吟道:“你不打算要孩子?”

是啊,十年二十年之后说不定他们就有孩子了,到时候又是一通忙乱,整日就为了孩子过活了。”

李石突然为自己预想的人生感到烦躁,“不然,我们先不要孩子吧,如果没有孩子,你想去干什么?”

木兰就睁开眼睛,憧憬道:“我想干什么都行?”

“如果我有能力的话。”

木兰思索,“其实也并非有了孩子就不行。我想着,一年之中总有那么几天是要为自己而活的,所以我想出去走走,哪怕就在附近玩玩山水,吃吃东西也是好的,就那几天,完全不用担心别人,只自己玩得痛快!”

李石目光炯炯的看着她,“还有呢?”

“还有就是,良田百千顷,坐卧自由心!”

李石紧了紧拳头,“第二个我未必可以实现,但第一个我会尽量。”

木兰就咧开嘴笑,看着还稚嫩的李石,眼里有些别样的情绪,“李石,你还是孩子呢!”

李石脸上一僵,“我比你大四岁!”

木兰闻言一乐,很想说,小子,姐有前世的记忆。不过,李石似乎很早熟,从认识他到现在,除了第一次见面,其他时候她从未将他当成孩子看过。

“是啊,所以以后你要保护我!”

李石一本正经的点头。

四个孩子兴高采烈地回来的时候,李石和木兰还坐在门框上,俩人突然一点也不想起身了,就这样坐着。

李江和苏文微微诧异,而媛媛和阿桃已经飞奔进俩人的怀抱,叽叽喳喳的说着今天的事。

木兰摸了摸阿桃的头,对还站着的李江苏文道:“今天你们就受累些,我们两个什么也不干,你们去做晚餐吧。”

李江和苏文对视一眼,应了一声,将东西拿回去放好,就卷起袖子忙活开来。

媛媛和阿桃就上前帮忙。

她们虽然才三四岁,但已经可以洗菜淘米煮饭了。

俩人就坐在门框上看着他们忙碌,李石很是好笑:“我们是提前进入老年期吗?”

“不是,为了防止以后他们不孝,现在就先让他们孝敬我们一下。”

李石笑着摇摇头。

晚上一家人欢欢乐乐的吃过饭,就一起爬到李石的大床上数钱。

木兰从不隐瞒家里的财务情况,反而尽量做到大家心中有数。

所以今天她将所有的钱都倒在了床上。

床上有四份钱。

木兰指着面前整块整块的银子道:“这份不用算,先前有三十五两,昨儿加了六两,这四十一两以后是留着给你们读书以及急用的;这些铜板是你们大哥赚的,回头攒了买年货,这是其他一些小猎物赚的钱,也一块儿放起来留作家用。”说着将两堆铜板放在一起,指了几个孩子面前的一堆道:“这是你们今天卖对联的,先收起来,回头等把所有的钱收起来了,我们算一算赚了多少再拿主意。”

苏文就上手数钱,“我先看看今儿卖了多少。”

李江也意动,媛媛和阿桃也已经一人一手扒拉过去数了。

木兰将银块放在翁里,打开李石的一个衣柜,拿开底下的一块板子,再拿开一块地板,将翁放进去,再掩盖好。

这才坐回床上看着孩子们数钱。

他们卖对联收的全都是铜板,不要怀疑,这个时候普通老百姓是不会拿银子去买东西的,因为实在是太贵了。官方说法说是一两银子一千文,可实际拿到钱庄去换的时候却要一千二百文左右才换的一两银。

而他们的银子都是从淑女坊和这次卖野猪肉这种大宗买卖中得来的。

这一次,第一种对联只有五十八副,全卖出去了,第二种一百副,卖出去了七十六副,而第三种才卖出去十八副。

苏文兴致勃勃的道:“姐夫,我看第二种好卖得很,我看我们多写一些第一种和第二种的,等再过几日,其他的书斋见了难免会借鉴,到时候我们就没什么优势了。”

木兰也想到了这点,点头道:“是啊,过了这几天,这样的对联多了,我们的生意多少会有影响的。”

李石应承一声,答应明天多制作一些第一种和第二种的对联。

其实对联的盈利还是很不错的,十文钱的对联,他们能赚七文,而十二文钱的对联他们能赚八文半,二十文的对联他们能赚十五文。

说到底,对联也是看的手艺,赚的劳工费,所需的成本并不太高。

这一次,光他们卖出去的就赚了一千三百二十文,只要到后面马家等四家也将钱给他们,那就不会亏了,但能赚多少还不一定。

李石昨天也不过写了五十来副对联,李江觉得这点量不用那么多人一起去,就让画技比较好的苏文留下帮忙,自己带了妹妹们去摆摊。

木兰见了就主动将喂养牲畜的任务接了过去,反正林子里的陷阱也布完了,过年之前她不打算再动新陷阱了,只要每天进山看一遍陷阱就好了。

她最主要的功夫还是放在做衣服上。

这几天,淑女坊催了她几遍,希望她能在过年前多做几件新样式的衣服。

还别说,木兰的衣服还真的帮淑女坊多拉了几个回头客,只是可惜,客人太少,没有引起什么轰动和注意,所以木兰的衣服定价依然是五两到十两一件,和隔壁的隔壁的隔壁的霓裳阁五十两甚至上百两一件的衣服简直不能相比。

当然,这和衣服用料也有关系,木兰只能用一般的绸缎或杭绸,根本就用不起更珍贵的绸或丝。

她怕,她怕万一花个十两银子买一匹布回来做出一件衣服来却卖不出去怎么办?

他们家可不是什么富裕人家,没有那个钱去冒险的。而木兰的冒险精神自由在绝境的时候才会冒出来,平时,就是怎么稳怎么来。

不过淑女坊也不算笨,虽然掌柜的不懂变通,但不代表他对着明晃晃的商机时也无动于衷。

木兰的新样式很受欢迎,她用的是对普通人来说名贵的杭绸,但对富贵人来说,杭绸也分等级的,如果他们淑女坊再用上等的杭绸,甚至更加名贵的衣料来做这些衣服呢?

不知能获利多少。

但是,淑女坊是礼部侍郎聂家开的,侍郎的老爹本人也是一个谨遵礼教的人(照现代人的观点就是老顽固,但木兰喜欢),对于侵占别人东西的行为很厌恶,就算是一件衣服的样式也不行。

而掌柜的也继承了老太爷的那种思想,所以他在产生使用这些衣服样式时,想到的就是签约木兰,让木兰成为聂家的绣女,那就一切都没问题了。

只要木兰成了聂家的绣女,在合约时间内,她所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聂家的。

☆、50。第50章

只是这得需要一个合理的价钱,聂家现在绣女的月钱,一般的一个月也就二两,较好的一个月也就五两,最好的,也就是宗师级别的十两到二十两不等。

掌柜的为难起来,这银子不少了,一般绣女也就值这个价钱。毕竟做了绣女,他们家不仅包吃包住,每一季都还有两套衣服。可木兰的情况特殊。这孩子过了娘才八岁,虚岁也就十岁,若是和宗师级一样的待遇,只怕其他绣女心中不服。

她做出来的衣服样式虽好,但针法一般,比一般的绣女略好些罢了,掌柜的是专管淑女坊的,自然知道一些绣女们的规矩,在她们看来,针法才是一切的根本。

暂且不说能否让其他的绣女心服口服,但说服木兰他就没多大的信心。

她一个月能做出三件到四件衣服,除去给淑女坊交的佣金,还收入十两到十四两左右,这个价钱足够一般家庭一年的开销了。

毕竟,农户人家,一年二十两就够一家五口宽裕一些的过日子了,所以掌柜的不觉得木兰会签约。

毕竟,签了合约就算是贱籍了,就算合约结束后还是良民,只怕对方也不太愿意。

而再高于二十两,淑女坊请的另外两位老师傅难免有意见。

掌柜的觉得实在是太麻烦了。

聂家虽然是科举出身,但奇迹的却是信奉老子的那一套无为而治。

而掌柜的从小跟在老太爷身边,多多少少也沾染了那种脾气。

其实世人从不嫌弃银子少的,如果不是木兰家庭特殊,换成这个时代的任何一个人都会选择和掌柜的签约的,因为正如他所说的,聂家给出的条件很好。

每个月二十两,还有四季衣服拿,而她们绣女的伙食等条件都很不错,签个十年八年的,离开后说不定东家还会额外给一笔嫁妆银子。

可惜,木兰还有家庭要累,也不愿意降低身份地位,而掌柜的也没变通到其他地方。

此时,掌柜的苦思了一段时间,最后还是决定以二十两聘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