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农家小地主 >

第279章

农家小地主-第279章

小说: 农家小地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钱东胜顿时缩着脑袋不敢再说。

钱东胜的妻子左氏很高兴,在屋子里兴奋的团团转,问道:“我们要在京城住多久?要带多少东西过去?”

“随便带几套衣裳就行了,等我们进京天气也变了,到时候再买就是了。”钱东胜不在意的道。

左氏就嗔怪道:“这衣服去年才做的,哪能又做?家里哪里这么多银钱?若是呆的久,我就把秋天的衣服一并收拾了,不然到时候还叫人寄过去,怪麻烦的。”

“这些衣服,你就是拿去了也未必穿得上,表姐在那里呢,到了那里她自会安排的,你带上这些也是占地方,都留着吧,带几身要穿的就行了,不过给表姐表姐夫和外甥们的东西要多带些,不拘什么东西,好玩的,好吃的,都带上。”

左氏拿着衣服有些不甘愿,“那,那也不能全依赖表姐啊……”左氏看了一眼外面,低声道:“昨天大嫂还和二嫂说,总是靠着表姐不成样子呢,现在爹娘还在,两家的情分也深,自然是没问题,但以后等我们也老了,这么多孩子怎么办?”

“所以这次我是去京城找门路的,”钱东胜也不瞒着妻子,低声将木兰写信的内容告诉她,“这次若成,家里至少能宽松一大半,也能找着机会给孩子们攒几个钱。”

☆、473。第473章相见

左氏犹豫着,“那也不能就这样去……”只带几件衣服,多丢人啊,何况,那位表姐她只听说过,从未见过,第一次见面就这样……

钱东胜没多想,挥手道:“带去了又不穿,这不是浪费功夫吗?我说不带就不带,留在家里,回头叫二嫂改改还能给家里的几个孩子穿呢。”

说到这个,钱东胜又忧愁了,“青姐儿再过几年就要说亲了,家里却还没开始给她置办嫁妆呢,几个男孩能等,女孩可不能等。”

青姐儿是二哥的孩子,也是家里的长女。

左氏见丈夫愁得眉宇间的皱眉都显出来了,忙道:“等到了京城就好了。”

钱东胜点头。

钱舅母赵氏也在和钱舅舅说这事,“我想把青姐儿带上,她今年八岁了,再过几年就要说亲了,家里的条件你也见着了,跟着我们去京城,和她表姑呆一段时间,说不定能学到一门手艺,到时候也好说亲。”

钱舅舅抽着旱烟不说话。

赵氏边收拾东西,边道:“几个孙子年纪大些不要紧,再不济,就和他们爹一样,以后靠自己本事娶媳妇,可姑娘家不能耽搁,嫁妆也不能少,不然她们到了婆家要难过的……”赵氏的声音低下来,“好在我们家就三个闺女,再多,只怕真的要养不起了。”

钱舅舅抽烟更凶了。

赵氏被呛了一下,就一把夺过烟枪,怒道:“我说的你听到没有。”

“听到了,不就是给青姐儿攒嫁妆吗?我现在是良民了,回头我就出去找私活……”

“你可别出去,你都多大年纪了还接活?存心想害死你儿子?”赵氏说到这里抹了一把眼泪,“要不是我们老两口拖累,家里也不能这么难。”

“行了,行了,”钱舅舅拍着老伴的背,道:“回头我去求木兰,让她给老二老三找个差事做,慢慢的攒,还怕攒不出三个闺女的嫁妆?”

赵氏这才擦干眼泪,哽咽道:“你先别和她说,看老三能不能找到出路,这几年她帮着家里不少,总不好太过麻烦她……”

钱舅舅点头。

钱舅舅和钱舅母早年熬坏了身子,在保定安定下来后就生了两次大病,每次都花光了所有的积蓄,那时候钱东明官职还不高,但好在有战事,再和同僚借一些,所以熬过来了。

后来又有木兰逢年过节送上来的钱和东西,日子倒也不太难过,但后来钱东明升官,针对他的人也多,钱舅舅和两个儿子就不敢再往外接私活,只能做军队下发的木工,但那样一来,得到的工钱不足做工的十分之一,就算有钱东明在那里,价钱也被一压再压。

他只是一个参将,上面还有将军与都督呢。

而且,三个儿媳妇都太能生,几乎三年就能抱俩,全家连着三个闺女,孩子足足有十一个,半大的孩子吃穷老子,亏得当年李石花钱在京郊和保定给钱东明买了几十亩地,不然,他们日子更难。

他们家吃饱穿暖不成问题,但要想达到和钱东明身份相当的家资几乎不可能,就是因为吃饭的人太多,干活的人太少。

钱东明的长子今年才九岁,最小的那个才两岁……

钱舅舅要带着青姐儿上京,兄弟姐妹们都羡慕的看着她,但却没人也闹着要跟去。

青姐儿红着脸低头,钱东信的妻子田氏松了一口气,脸上满是笑容。

钱舅母道:“你给孩子做两件新衣服带上。”

田氏笑着应下,从家里拿了半钱银子去买了布料,和大嫂赶了一个晚上做了两套裙子。

田氏低声教导青姐儿,“到了京城要听祖父祖母的话,要机灵些,和表哥表弟们相处要尽量相让,知道吗?”

青姐儿低着头,有些胆怯的道:“娘,不能不去吗?”

田氏着急起来,“傻孩子,这是你的福气,你几个兄弟妹妹求也求不来的,怎么不去呢?你表姑是个有福气的人,又能干,你要是能和她学得两成的本事,再得了她的欢心,你以后还愁什么?这是你祖父祖母疼你,你可不许犯浑。”

青姐儿被教训了一通,第二天走的时候眼睛还是红的。

钱东信看了怪妻子,“这都要走了,你何必说她。”

“你一边去,我要是不说,她到了表姑那里犯错了你担着?”田氏见他们马车消失了,就推着丈夫要他去上工,“回来的时候看能不能找到私活,接个单子。”

钱东信应下了。

保定到京城并不远,一大早出发,傍晚的时候就到了。

赖五拍着钱舅舅的肩膀大笑道:“老哥,咱们兄弟也有三年没见面了吧?”

钱舅舅笑道:“是有三年了,上次你给我带的酒不错。”

赖五眼睛一亮,“我那儿还有,晚上我们兄弟俩好好喝一杯。”

钱舅舅正要应下,钱舅母的眼刀就飞过来了,赖五看过去,李石也笑盈盈的看着他,顿时摸摸鼻子,不敢再提酒的话题。

但李石却不放过他,“赖五叔,您的肝病才好了一些,最好还是不要喝酒,要想喝酒也不难,我开两个方子,喝之前喝一碗药,喝酒之后再喝另一碗。”

“谁说要喝酒了,我是和你舅舅开玩笑的。”

李石顿时满意了。

赖五却和钱舅舅抱怨,“以前许氏都不管我,李石一来,把我的酒都收了,偏他鼻子灵得很,我只要一喝酒他就能闻到,不问缘由就给我灌药,那些药……”赖五很嫌弃的皱眉。

钱舅舅哈哈大笑,“他也是为你好。”

“我这半辈子就只有这些个爱好了。”

钱舅舅有些伤感,“这是个好爱好……”他却除了做木工,不敢有其他的爱好。

赖五没听出来钱舅舅的伤感,只是高兴的应和,“可不是个好爱好?”

钱东胜上前给李石见礼,叫了声“表哥”,然后很混的笑道:“表哥,你说咱们两家这亲戚论的,是跟着你这边叫表哥表嫂,还是跟着我表姐那边叫表姐夫?或是各叫各的?”

论血缘关系来说,李石比木兰还亲些,但就亲情关系论,却又木兰那边比较亲。

李石看了他一眼,笑道:“怎么叫都行。”

“那我就怎么顺口怎么来了,表哥,我们住哪儿?”

“离我们住的不远,我带你们过去。”

“有门口接着外头吗?”

李石摇头,“不过绕到小毅那儿有个角门通往外头。”

钱东胜就哥俩好的搭着李石的肩膀低声道:“我也不瞒表哥,这次来京城是找活干的,这住在安国公府不方便,最多住五天,我们就是要搬出去的。”

李石挑眉,以眼神相问,住在这里为何就不方便。

钱东胜看了一眼淌眼抹泪的女眷一眼,拉着李石到一个角落,道:“这是安国公府,真要谈生意,找上门来的多半是冲着赖五叔这块招牌,实话告诉表哥吧,我们家不能占他家太多便宜。”

“你和表姐也就算了,算是一家人,占你们的便宜我们心安多了,和赖五叔这边,也就能说是同乡,顶天了也是念着表姐这边的情分,我们在保定一大家子呢,真要巴上赖五叔,这天大的人情到最后都得你和表姐给我们还,”钱东胜压低了声音道:“俗话说好刀要用在刀刃上,我们这一大家子把情分都磨光了,以后你和表姐有个什么事要求上门来可就不好开口了。”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不管多苦他们都从不告诉木兰,就怕木兰会叫赖五照顾他们。

有什么事情也从不求到赖五这里,赖五到了保定,都是好酒好肉的款待,让他看到的都是最好的一面。

李石眼中精光一闪,道:“你们要是不想在国公府里住也行,我和你表姐在外头买了一个三进的宅子,刚收拾好,你们可以搬到那儿去,关键是那里和这边离得不远,就隔了两条街,抄近道走个三刻钟就到了,坐马车也就一刻钟左右。”

钱东胜眼睛一亮,“真的?”

李石点头,“明天我带你去看看。”

钱东胜笑容满面的应下。

木兰喊李石,“你们在说什么呢?快过来见见舅母。”

木兰的眼睛有些红,手还紧紧地抓着钱舅母的。

李石忙上前见礼,道:“舅母。”

“好,好,石儿越长越好看了。”

木兰“扑哧”一声笑出来了。

李石面色不变,但耳朵尖也有些泛红,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狠狠的瞪了木兰一眼,眼中表达的意思很明显,“晚上小心些”。

青姐儿转了一圈下来,手里攥满了见面礼,其中许氏给的最贵重,一对润泽的玉镯子。

许氏摸她的手,发现手掌中有茧子,就知道这孩子在家里没少干活,心中一软,就把手上的玉镯子给脱下来套上去了,先前准备的见面礼就用不上了。

这一队玉镯子,青姐儿自然是戴不上的,但放好了等以后用,可是贵重东西。

这让左氏有些担心,因为他们给孩子准备的都是普通的银长命锁做见面礼。

婷婷上来道:“母亲,饭菜准备好了,摆在哪里?”

“就摆在花厅里吧,那儿宽敞。”木兰请许氏钱舅母一起去用饭。

许氏圈着木兰的手,姐俩好的道:“这次尝尝婷婷做的饭菜。”

“她也不过做两道菜而已,值得你这样惦记。”

钱舅母见木兰和许氏这样要好就微微松了一口气,她还真担心这次来会给木兰他们添麻烦呢。

☆、474。第474章搬家

钱舅母拉过青姐儿的手,对木兰道:“我们带她来,就是想和你学门手艺,她娘和她伯母婶婶都也就会缝缝补补,可不像你,学了一手好绣艺,再过几年她就要说亲了,学了女红,也好说亲些。”

木兰摸了摸青姐儿的手,柔声问她,“拿过针线吗?”

青姐儿点头,低声道:“平时给弟弟妹妹们缝补一些衣物。”

“那一会儿你缝给表姑看看。”木兰把婷婷叫来,“带你表妹去隔间,找件衣服给她缝一下。”

婷婷就牵着青姐儿的手下去。

钱舅母见婷婷知书达理,叹息道:“你现在也是有儿媳妇的人了,家里也有人帮忙。”

“舅母可是有三个儿媳妇的,怎么来羡慕我?”木兰见左氏身上半新不旧的衣裳,想到刚才在青姐儿手上摸到的茧子,知道他们家的日子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宽松,就笑道:“对了舅母,现在要换季了,家里要做衣服,我让周春把布料拿出来,你们也选一些,都做上三两套。”

“那怎么行?”钱舅母想要拒绝。

木兰就笑道:“有什么不行的?那些布料又不是花钱买的,全都是外头人送的,要是不用,放到明年颜色就老了。”

“是朗朗和暖暖做日子的时候送的?”

木兰点头,“孩子洗三和满月,有人送了一些,更多的还是外头孝敬五婶婶的,她家里就这几个主子,那些布料又不上不下的,也不能给丫头婆子们穿,就一直堆在库房里,所以她给了我不少。”

说到这儿,木兰笑道:“不然叫赖五叔看见又要拿出去卖了。”

“卖了也没什么不好,好歹是一笔进项。”

木兰笑道,“他们这样的人家和我们不一样,今天赖五叔叫人拉出去卖了,明儿满京城都是流言蜚语了。”

当年赖五就干过,外头送的布料及瓷器茶叶等贵重物品,家里用不完,送也送不出多少,堆在库房里,瓷器还好,有些布料茶叶却是不能久放,不然就是保存得好,也会过时,赖五是知道那些布料的价格的,干脆拉了到锦绣坊去卖。

等许氏知道跑去追回来的时候,赖五已经拿了银票走人了。

第二天全京城的人都知道赖五缺钱要卖家里的绸缎锦丝,还有人攻击许氏管赖五太过严苛,竟然让赖五连零花钱都没有。

最后,皇帝还赐给赖五百两黄金意思意思,从那以后,赖五再不敢随便拿家里的东西出去换钱,家里用不完的茶叶布料等,大半都随着节礼送到钱塘给木兰。

所以这些年木兰也就偶尔带着家里人出去买布料做衣服,大部分都是家里的。

许氏的解释更贴切,“亏得我每年都往你那送,算是清理了一半出来,不然你五叔能每次过节应宴都用这几样做礼,上次定国公家的幼子娶亲,我本打算送些头面首饰,你五叔见了直接划掉,往里丢了五匹杭绸,哪有送礼都是送这几样的,偏他不服气,说这些料子放久了会变旧……”

赖五在一定程度上小气得能让许氏恨不得咬他。

钱舅母听得呵呵笑,拍手道:“都是过苦日子出来的,谁舍得浪费?那些布料,以前我们连见都没见过的,也没什么不好。”

“所以舅母不用和我客气,这家里别的没有,茶叶布料却是多的,回头我给你们多做几件衣服,做完了夏装,咱们做秋装。”

钱东胜正在和李石参观他买的房子。

“这是在官署旁边,这样的好的房子,你是怎么买到手的?”

“这是一位吏部的官员嫌弃官署窄小买下的,至今已有三十多年了,不过他现在告老还乡,家里也没出息的子弟,在京城呆不下去了,大哥是吏部的首官,偶尔知道了就帮我留意下的。”

钱东胜挑眉,“苏定?”

李石点头,钱东胜撇撇嘴,“你们还真认他了。”

李石但笑不语,他知道钱家的人都有些认死理,别人觉得他们太记仇,李石却觉得可爱。钱东胜也没再追问,道:“花了多少钱?”

“一千三百两。”

钱东胜咋舌,“这也太贵了些,在外头百两银子就能买一栋三进的宅子了。”

“这儿就好在它的地段了,旁边就是官署,再出去一条街是东市,方便得很。”不管是安全,还是交通便利等都属于上等,关键是邻里都是官员,所以这栋宅子才那样贵。

“里面的东西都是齐全的,我叫人收拾了一下,住人不成问题,你要是满意,我给你们买几个下人,重新打扫一下就能住进来了。”

钱东胜看得眼睛发亮,“这何止是满意,简直是太满意了,下人就不用了,我们家也用不惯,回头你借我两个人打扫一下就行。”

“那可不行,这里虽然安全,但出入的人中也杂,何况你们来了,我和木兰自然要安排好,你要是不想我们给你买下人,那就从家里面带几个过来,反正前一段时间家里买了不少人。”

钱东胜沉吟片刻,这里出入都是下人买东西,他总不能叫老娘和妻子混迹在那些婆子中,不然就白费了这栋宅子的地理位置,所以下人还真的需要几个。

“那行,你给我安排,”钱东胜想起那笔生意,搭着李石的肩膀低声问道:“表哥,那笔生意怎么样了?这都过去这么长时间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