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农家小地主 >

第183章

农家小地主-第183章

小说: 农家小地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09。第309章各方算计

苏远在侵占公田的时候压根就没做什么掩饰,所以证据是直接摆在那里的。

也是苏家在江南横着走的时间太长,许多事情都失去了谨慎,不过,与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贫民相比,作为可以掌握他们生死之权的富家子弟又怎么会去谨慎这些事呢?

与此相似的事例比比皆是。

更何况是在有人推波助澜的情况下,苏定几乎是刚到李家庄附近的村落,就有贫民带着家小拦住李石的车架状告苏远。

苏定让人接了状纸,将状告之人带回衙门,却一连三天都没拿出个章程来,这与先前苏定快速的工作效率极其不相符,而与此同时,苏定与苏家的书信往来比往常密了三层不止。

明大人与柳大人等人多次与苏定发生不愉快,苏定的脸色越发的难看,这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事发后,苏远一直躲在家中不敢出门,但眼见着一连三天都没事,苏定也没有写信训斥他,虽然心中还有些忐忑,但还是大着胆子想,苏家毕竟是江南第一世家,这儿天高皇帝远的,苏家说话一向管用,说不定还是与以往一样屁事没有。

所以苏远的胆子又大了起来,竟然又提着鸟笼子,带着属下到街上游荡去了。

盯着苏家的几户人家就有些无语,说苏家才尽果然不是假的。

苏远的老爹回来听说儿子出去了,顿时跳起来要去将人抓回来,苏远的母亲很不在意的道:“这件事家主都没说什么,你这么急做什么?这些事以前在我们家哪里算是什么事?银子都不用花,只一个帖子就能搞定,我看就是你们自己吓自己。”

“妇人之见,你知道什么?现在皇上卯足了劲儿要找我们的不是,远儿闯了这样大的祸,正该避避才是。”

苏母有些生气,“就算要避,也不该我们家的远儿避,大宅那边的大总管私底下并了多少田地?家主不知道,难道你不知道?凭什么就要拿我们家的远儿开刀?不过是因为我们是庶出,柿子捡软的捏罢了,那大总管不过是我们苏家的一个奴才,谱摆得比我们的还大。”

苏父无奈,“有本事你到他跟前说去,在我这儿说有什么用?总之一句话,这几天远儿哪儿都不许去,真要再闯出事情来,谁也保不住他。”说着甩袖离开,叫人去将苏远叫回来。

而一直盯着苏远的众人松了一口气,各自给自己的家主去了一封信,这对他们来说是最好不过的事了。

而李石也松了一口气,即刻就叫人暗地里给苏定传了一封信,可以开始行动了。

雪花般的弹劾折子飞向了京城,里面还有苏远的罪证,也只有苏远的罪证,他们的论点也只放在苏定包庇族弟上,而不是放在苏定侵占公田上。

他们是要落下苏定与苏家,却不是想要连累他们自己,而在京城的人手也展开了强烈的攻势。

此时,定国公带着五千人悄悄的从湖南离开,快马加鞭前去府城,与此同时,保定的郑参将也收到消息开始往钱塘赶,却是带了五万兵马……

外面疾风骤雨,苏定全然不管,他在官署里有一个独立的小院子,叫文砚抬了桌子出来放在树底下,开始磨墨作画,明大人进来的时候,苏定正拿着笔在观察树上的知了。

明大人脸色有些难看,“苏大人,朝中已经闹翻了天,弹劾你及我们的折子都堆满了案头,你这是打算逃避到什么时候?”

苏定的笔尖落在树梢的一角,微微勾勒几笔,一只趴伏在树叶背后的知了就若隐若现的出现在纸上。

明大人更气,柳大人疾步进来,见状倒是一怔,若有所思的看着苏定,拉住要发脾气的明大人,对苏定行礼道:“苏大人,我们虽比你年长几岁,但论心机能力,我们却稍逊一筹,苏大人若有什么计划,还请提前告知我们,不然我们懵懂之间只怕会坏大人的事。”

文砚看看面白如玉,俊朗非凡的自家大爷,再看看脸上褶皱一堆,胡子都有些发白的柳大人,低下头忍不住撇撇嘴,什么年长几岁,分明是和他们老爷一样的年纪……

苏定放下笔,想了想,请柳大人和明大人坐下,对文砚道:“去沏一壶茶来。”

文砚躬身而去。

明大人很怀疑的看着苏定和柳大人,苏定是苏家的家主,他一直不理解皇上为什么将督查江南的事交给苏定,按说,苏定是最应该回避的一人。

“两位大人都是皇上信任的人。”苏定给两人倒了一杯茶。

“不比苏大人是皇上跟前的红人。”

苏定微微一笑,全然不在意明大人的讽刺,笑道:“多谢明大人夸奖,不过我这红人也的确当之无愧。”

明大人对于苏定的狂妄惊了一下,上下打量他,这个苏定与之前温润如谦谦君子的苏定似乎有些不一样。

柳大人抽抽嘴角,示意苏定继续说下去。

苏定看向文砚,见他退出去了,这才低声问道:“朝廷对江南的控制一直不大,你们觉得皇上只是想整治赋田吗?”

明大人与柳大人对视一眼,皆不语。

苏定就知道他们明白,低声道:“所以,皇帝要的是整个江南。”

柳大人眼里闪过亮光,“苏大人的意思是?”

“这是一个机会,”苏定冷冷的道:“一个以苏家为开口的机会。”皇帝要整顿江南,若是江南的世家让一步,摄于地主豪强的势力,皇帝也不敢太过,比如山东河北等地。

但偏偏皇帝还没动手,江南就先乱起来了,他们想要拿苏家当垫脚石,那苏家就敢用他们来祭奠逝去的势力,就当是送给皇上的一个礼物。

明大人和柳大人吃惊,“你,你舍得?”

“舍得,舍得,有舍方有德,我还在朝中,有什么舍不得的,路,我会给你们开好,接下来就要看两位大人的了,我们带来的人中,虽然都才能出众,但这其中最稳健的就是两位大人了,若我真出事,就拜托两位大人了。”

明大人张了张嘴巴,喏喏的道:“你住在官署里,能有什么事……”

苏定苦笑一声,并没有作答,但三人都有些沉默。

这世上就连皇宫都不安全,更何况这还是一个官署,其中的势力又不在他们的掌握之中。

明大人和柳大人告辞,明大人叹气道:“但愿苏大人平安无事,他能为天下人做到此步,可算是居功甚伟,等同于开国之功了。”

柳大人沉默不说话,明大人叹息几句,见柳大人不理他,就拐了他一肘子,“和你说话呢,怎么不理人呢?”

柳大人皱眉道:“他说什么你信什么?若他只是想要拖延时间呢?到那时我们只怕就成了瓮中之鳖了。”

明大人想了想,摇头道:“苏定不是这样的人,这点眼光我还是有的。”

“可若是如此,他也太狠了……”那可是自己的家族啊,还是几百年的大世家,在这些世家之中,放在首位的一直不是君,而是家族!

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也是为了家族,苏定怎么会舍得?

苏定换坐到躺椅上,看着院门口发呆,他是提供了路子,也会为他们打开口子,可能做到哪一步就要看皇上自己的本事了。

皇帝能不能取缔大世家豪族就看他们各自的本事了。

苏定在这里悠哉悠哉,朝中已经闹翻了天,从苏定包庇苏远案,到苏家的各种犯罪证据,八百年前的事都给找出来了,就差找到第十八代祖宗那里了,但光靠这些罪证,苏家就够喝一壶的了……

很简单,江南的世家想要拉下苏家,顺便将放在赋田之策上的目光转移到这儿来。

苏定在官署里不辩解,不出门,而苏老太爷则红着眼睛看那些弹劾的信息,冷笑一声,暗道:且叫他们再得意几天。

等定国公带着人悄悄到钱塘附近,而保定下来的人也只还有一天路程的时候,苏老太爷就将自己收集的江南各官员及世家罪证一并递交了朝廷,也给了苏定一份。

要说对江南最了解的是谁,莫过于当了四十多年家主的老太爷,他手中握着苏家的资源,又与各家斗了这么多年,也合作了这么多年,那些私底下的事他可能比他们自家人还了解。

他们怎么就以为苏家受到攻击会不反击?怎么就以为他们苏家会没有反击之力?

苏家就算是败落了,也绝不是谁都可以欺负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苏老太爷燃起熊熊斗志,他要他们看一看苏家的力量。

东西一送出去,苏定就下了命令给钱塘的知府邓茂,要他即刻抓捕苏远,苏家的大管家等苏家牵涉到赋田之策中的人。

钱塘知府邓茂从苏定来的时候就一直提着一颗心。

水至清则无鱼,江南的情况又复杂,就算他清廉,底下也依然乱糟糟的,他管得住府城这一亩三分地,却管不住出了府城范围的地方。

可苏定还没到,李石就告诉他底下李家庄出事了,邓茂只觉得浑身冒冷汗,觉得自己好不容易挣来的功绩全没了,一个不好可能连家也给搭进去了。

苏定一来,他是拼尽了全力辅佐他,因为李石透露过,苏定能给他一线生机。

苏定之前的表现一直很好,他心中也燃起了希望,可到了李家庄之后,他的一切行为他都看不懂了,但本着相信李石的想法,邓茂还是选择了观望。

现在收到苏定的公文,邓茂顿时觉得活了过来,他隐隐明白了些什么,却抓不住头绪,但这不妨碍他照着苏定的话去做。

☆、310。第310章自毁

苏家六房突然被围了起来,苏远惊慌失措,色厉内荏的对邓茂吼道:“我可是苏家子弟,你们想干什么?”

邓茂面沉如水的道:“不管是谁,犯法皆与庶民同罪,我们也不过是奉钦差大人的命令行事。”

苏远一愣,继而吼道:“这不可能!”苏定这么长时间不追究,又怎么会突然要抓他?

邓茂懒得跟他解释,直接叫人将苏远绑了,而同时,苏家大宅里,苏老太爷也帮了苏家的大管家和好几个苏家子弟,静等邓茂的到来。

苏延年急的团团转,“爹,父亲,现在将人交出去不是自毁城池吗?”

苏老太爷闭目休息,并不解释,他解释了,儿子也未必懂,懂了,他也未必赞同,所以就这样吧。

邓茂没想到抓人这么顺利,不过半天时间,在名单上的人全都抓回来了。

与此同时,江南震动,杨将军面沉如水,“苏家想要做什么?这时候将人交出来……”他心里有一股不详的预感。

“就是,在引起圣上震怒的时候再向皇帝投诚?上位者最讨厌左右摇摆的人了。”

杨将军面色一沉,“可若是他们一早就投诚了呢?”

“这怎么可能,那他们应该一开始就以雷霆手段抓破坏赋田之策的人才是,怎么拖到这时候才动手?”

杨将军不说话。

“难道是苏家觉得我们不守信,所以恼羞成怒才向皇帝投诚的?”

合作对抗破坏他们重大利益的政策是他们这些人不用宣之以口的约定,这一次,他们违背了这个约定,在苏家站在他们这边的时候在背后捅了苏家一刀,所以苏家恼羞成怒了?

“爹,就算苏家向朝廷投诚也不要紧,现在事情闹得这么大,也这么长时间了,只要苏定……”做了一个割脖子的动作,低声道:“那这山高皇帝远的,还不是我们说了算。”

杨将军眉眼一跳,没有赞同,但也没反对,只是道:“给几家的家主写信,就说我在珍馐楼里备了酒席,请大家前去一饮。”

但事情的发展总是让人措手不及,他们还没来得及聚会通消息,邓茂就带着人抓了不少人,其中有周家的,有杨家的,有刘家的,也有尚家的……

监狱里一时间进入了不少世家公子哥,吵吵闹闹的好不热闹。

不少人家拿不准苏家的意思,但也有人隐约猜到了什么,脸上冒出冷汗来,顾不得避讳,连忙去找人商量,若苏家真的要鱼死网破,他们一定不会好受……

其实他们没想将苏家怎样,只是想将他从江南第一世家上拉下来,苏家自然还会是世家,不过是损失一点利益罢了……

有人在心中弱弱的想,谁能想到苏家就这么烈性呢,跟皇帝一块儿,以后只怕连世家都算不上了……

只是他们在这边才聚头,那边苏定就走出了官署,带着人继续往下查,这一次却是大刀阔斧,凡是侵占公田的,不管是大地主还是小地主全都被揪出来,一点情面都不讲。

有与县衙或府城其他官员勾结的,甚至敢带着家丁护卫抵抗,此时,定国公分出来的一千人由一个参将带着,也已经到了苏定身边,有这些经过铁血训练和杀戮的士兵帮忙,无人能挡。

苏定还让人封锁了消息,设置关卡,凡是他走过的地方,一点消息都送不出去,至于私底下拐了好几道弯的消息,他想拦也拦不住,反而会将精力与兵力分散,所以苏定没有管,府城那边还有一道门槛,等他们过了那里,京城那边也应该有消息了,而郑参将带的五万兵马也早到了……

柳大人看着被押走的人,微微蹙眉,“没想到越往南走,竟然越严重,苏大人,这样一来,只怕监牢都不够用啊。”

明大人冷哼道:“邓茂当官还行,为人也算清廉,只是江南沉冗已久,对外的控制力难免下降,此次正是一个机会,若不趁此整顿江南官场及秩序,只怕以后江南更是得寸进尺。”

“只是,所拘押之人太多了。”柳大人还是担心,所以他才暗示苏定可以像平阳侯一样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拘押,震慑他人。

难道京郊山东等地只有那些人侵占公田吗?

自然不是。

因为前朝皇帝对世家地主多有宽容,加上十年战乱,他们的心也养大了,加上各地官员更换的并不多,依然用的是前朝遗留下的官员,因此,稍有资产的地主商人就敢走关系侵占公田。

这些人抓是抓不完的,平阳侯只能抓最过分并且害死过贫民的人家,以此来震慑其他人。

那些人见朝廷态度坚决,把柄又落在别人手中,自然不得不将公田归还,甚至还要交一笔自赎金,柳大人已经能够预见,此事过后,国库不会再是赤字了。

明大人却很耿直,在他看来,这些人都是窃国之贼,因此怒道:“监牢不够,不是还有寺庙?暂时将其他犯人拘押在寺庙里吧。”

柳大人皱眉看向苏定,若是拘押在寺庙,有心人一挑拨,只怕江南局势不稳。

苏定也想到了这条,但还是点头,“依明大人的主意。”顿了顿,道:“只是让人放出风声,就说皇帝有意让他们自赎,抓的人太多,总不能全都砍了和流放吧。”

“这件事皇上已有了决断?”明大人很不喜欢自赎这条法规,在他看来,这简直就是对有钱人的特赦。

苏定没点头也没摇头,柳大人和明大人就知道,这事十有八九是准了。

自赎的规矩古来就有,现在应用倒也无可厚非,只是这赎金的额度,“苏大人,这赎金只怕得仔细斟酌,既能给他们一个沉重的教训,又不至于他们家破人亡。”

“所以这事还得柳大人与各位大人商议一番,不仅是赎金的额度,包括赎金的收取及监督也要拿出一个章程来,我不希望再出现贪污受贿的现象。”苏定眼里闪过厉色,“等圣上的圣旨到了,我们就先杀一批贪官污吏吧。”

贪官是禁不掉的,他却可以暂时让江南官场肃清一段时间。

柳大人和明大人都对苏定的狠辣果决刮目相看,此人若是能度过此难关,只怕前途不小。

京城中,朝廷还在为苏家的事吵吵嚷嚷,谁知一觉睡起来再去上早朝的时候,皇上却扔下一沓一沓的证据,全都是江南各地主豪族及世家的犯罪证据,从侵占公田,破坏赋田之策开始,到往年的杀人贿赂,侵占百姓田地,迫人家破人亡应有尽有,这些东西虽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