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清宫升职记 >

第124章

清宫升职记-第124章

小说: 清宫升职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百三十四章:姻缘啼笑

唐果和林岳夫妇都曾有过那样的想法,找一个远离朝堂、无心仕途的才子,将黛玉托付给他。夫妇二人寄情山水,做一对人间仙侣。

只是这样的人太难找。名士风流多纳妾,才子身边多美人。太木讷的与黛玉不搭调,才能稍逊之人又不能保证黛玉一生无忧。毕竟除了钱之外,过日子还得接触到别的。

况且,中原知识分子那入世情节深入骨髓。随着皇帝革新的推进,社会变革大起,现在淡泊的人难保将来不投身政治。

有林岳政敌满天飞、新旧势力激烈争斗的背景下,未来如何,当真是没有保障。

倘若黛玉嫁给一个不参与夺嫡的皇子,至少能处在比较超然的地位,无论政局如何发展,平安富贵当是没问题的。倒比嫁给在野的名士强些。至于婚姻幸福与否,那要靠自己努力,外人插手不得,嫁给谁都一样。

只是——

胤裪会始终如一,不卷入夺嫡之中么?

唐果不大肯定。

在这里生活久了,站在王朝权力最大的人身边这么些年,权力的疑惑有多大,唐果很明白。

在难取难舍之间,唐果和皇帝商量之后,将此事写信通报林岳。

姚颖心很快递牌子晋见。

姑嫂俩人交换了半天意见,基本达成一致。

黛玉见过十二皇子,姚颖心旁敲侧击的探过她口风,她对胤裪印象不错。多年草原上篝火大会,俩人对诗时棋逢对手。

唐果暗笑。

她这两天借着遛老虎、豹子的机会,见过十二皇子,累死N多脑细胞,转了好大的弯,说起当年篝火大会的事。看样子,那位也觉得那是个美好难忘的夜晚。

这年头儿,婚前有过接触,又能保持个好印象,算是十分难得的了。

皇帝问过定嫔的意见,定嫔也赞同,没啥意外,估计这事能定下。

傍晚,唐果去找皇帝。

皇帝正站在两张大幅地图前面思考。

一幅是疆域图。

一幅是世界地图——唐果利用梨树精魄“作弊”来的,皇帝命人重新绘制放大。

“皇上主子已经看了半个时辰了。”魏珠小声回道。

唐果点点头,自己端了茶走过去,将桌上的冷茶拿到一边。

“果儿来了。”皇帝并未回头,仍旧盯着地图,笑道。

“嗯,陛下,您怎么这会儿还不休息?每天这时候不是要去散步、打布库的么?”

“想一些事儿。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皇帝喟叹。

停了一会儿,皇帝又道:“果儿,以后把十二打发到江南,你觉得怎么样?”

“江南?”

“嗯。我琢磨着,除了几个皇子留京之外,老五、老七、老九、老十、十二先后打发出去。暂时就这么多,以后看情况再调整吧。”

也好。

免得在京里争得乌烟瘴气的。

“陛下,那你打算让十二皇子做什么呢?”

“倘若他与林家结亲,便让他负责替朝廷安抚江南文人吧。总比让别人收买人心的好。”

任务够重的了。

不过义兄一系在江南文人中很有号召力的,的确是个好主意。而且离了京城,日子大概能自在的多。

别人收买人心?

安王府那一帮吗?

“呵呵……亲爱的,去年从江南回来,你让七皇子和十二皇子多和文士接触,是不是就在筹划这件事了?”

“差不多。”

唐果一笑,“亲爱的,你站了那么久,不渴呀?喝茶吧。现在天长,一会儿回去吃晚饭好不好?”

皇帝转过身,“好。”

黛玉婚事解决,唐果去了心病。

日子平静欢喜的过,直到暗卫传来石昭的动态。

唐果真生气了。

“这个石昭怎么回事?脑残被驴踢了么?”

骂了一句,想起情报上的内容,唐果住口了,这事越少人知道越好。虽说这屋里的话传不出去,自己也还是多注意些吧。

拿起情报来又看了一遍,唐果决定请皇帝给石昭指婚。

他和他那个娘太闲了!

唐果上辈子看电视剧,常有失恋让人性情大变的桥段,石昭眼下就有点儿这个意思。

他与贾宝玉走得越发近了。那贾宝玉记性甚好,林黛玉写过的诗词、说过的每句话,他都记在心里。

若放在以往,唐果还会叹一句痴心,现在唐果只想让他去吃哑药。

贾宝玉把自己写下的黛玉诗词都还了,可架不住记得牢。石昭手腕高明,已探得了不少。自己写了,藏在书房,每日拿出来瞧瞧,当营生了。

尽管别人没看见,可他娘只这个儿子是命,天天察言观色的,哪能不知道儿子的相思病没治好?

更积极的去找与黛玉长得像的女孩儿了。

有打击姚颖心的机会,那是坚决不放过。

针对上次的谣言,林岳在公开场合说过,林家家训,正妻十年无出,方可纳妾。为的是保证嫡妻和嫡子的地位。又针对传谣言传得最起劲的几个人展开报复。那几家妻妾相争、嫡庶子女不和的新闻很快满天飞,成为京城热点话题。

一些人老实了,一些人又冒出来。以石昭他娘为最。

她也真下了功夫。林家卖出去的刁奴,不知让她从哪儿翻了出来。买回家专门给她说林家的事。

于是,很快传出贾敏不贤,致使林如海子息不旺,到最后无子送终的流言。

这个太毒了。

因为林家子孙不旺是事实。

好在接触到林家权力中心以及离黛玉近的那几个,比如王嬷嬷这样的,都被林岳控制在手里,否则后果更不堪。

石昭他娘太不好对付。她本身只是个多罗格格,可她公公、丈夫都是为国捐躯的烈士,朝廷对她都得礼遇有加,拿捏着分寸。不然就是一个苛待殉国遗孀的罪名。勇烈公府、她丈夫的好友、部下,再加上她娘家,几股势力绞在一块儿,一般人真惹不起。

最可笑的是石昭。他娘干的事,他能一点儿不知道吗?可每天还在那里装情圣!

不管事实是否如此,反正唐果这么认为。

死小子,你要上吊,有很多棵树!为啥做出非要在一棵树上吊死的窝囊相?

最可气的是,你那亲娘迁怒了别人,你就当没看见?还骗取黛玉的诗作!弄不好,黛玉的名声就得被你们母子给毁了!

哼!

赶紧结婚去!

你爱玩上吊,咱就给你找棵好树!

第二百三十五章:家常里短

虽说怨念颇深,唐果终究做不出制造怨偶的事。

对着一堆人选的资料研究了好几天,最后选择了觉罗氏督尔佳。

基于优生优育的原则,唐果没挑和石昭有血缘关系的。督尔佳本姓佟佳氏,先祖扈尔汉是后金五大臣之一,被太祖努尔哈赤收为养子,赐姓觉罗氏。跟石昭他娘爱新觉罗氏没一点儿血缘上的牵扯。

督尔佳本人,那堪称是宅斗中的战斗机,精英中德精英。

她是家中的嫡长女,生母早亡,留下她和一个相差两岁的弟弟铭义。继母郭络罗氏进门生下儿子,她弟弟便成了眼中钉,在铭义落水几乎淹死之后,九岁的督尔佳奋起了。这些年来,继母被她渐渐打压,后宅已从当年的继母一手遮天,变成俩人平分秋色。

如今督尔佳十五岁,按照规制,皇族宗室成员的婚嫁,由皇帝或皇太后亲自指定,谓之“指婚”。督尔佳正到了指婚的年龄。

她弟弟满了十三岁,算是成年了。现金进了农学院,还做了全寄宿生,她继母的手伸不了那么长。

督尔佳卸下重担,却迎来了自己的厄运。

她那继母够不着她弟弟,把气全撒在她身上。多年来的积怨打算一把全报,撺掇着丈夫,想要把督尔佳许给自己的远房表侄子。督尔佳的父亲是个多罗贝勒,耳根子软的天怒人怨。督尔佳虽说有手段,吃亏在“在家从父”这一条。婚姻大事上的发言权不够。她父亲和继母分别跟宗人府和宫里的宜妃打过招呼,这门婚事基本上算是定了。

唐果决定帮帮她。

督尔佳有她父亲这个例子在前,对男人、对婚姻没有任何幻想。爱情啥的,她根本不追求。她看重的,是嫡妻的尊严的地位,以及对子女的保护能力。

石家对她来说,相对好一些。

唐果琢磨着,督尔佳的能力肯定能克制住石昭他娘。不过这个督尔佳也算是宗女,会不会显得石家荣宠太盛呢?

问了夫君大人,夫君大人说没事。石昭的祖父和父亲双双殉国,这样的恩宠正好可以昭示朝廷对功臣后裔的重视。若是因此昏了头,那就是石家自己的事了。

于是,皇帝召见石昭之后,下了赐婚旨意。

林岳的那位好朋友上官风,再一次进了石家,拿走石昭默写的那些诗,又留下“君子慎独”四个字。

唐果听见回报,拍手叫好。

就是嘛!在外面人五人六的,看着像谦谦君子,背着人自己单独呆着,还不知怎么样呢!

哼!好好反省下!别人看不见、听不见的时候,也像个君子,那才是正派!

指婚旨意下达之后,石昭母子终于消停了。

在贵族圈里混的,没几个是傻子。联系自己所作所为、指婚的时机、书房里的留书,石昭母子猜了个八九不离十。不管心里怎么想,表面都老实了。

解决了这对母子,唐果重新过上了轻松自在的日子。

“没负担的生活太美好了!”唐果骑在二虎身上满院逛,体验着“奇虎随便下”的美妙滋味。

皇帝坐在树下看书,笑道:“舒心了?”

“相当舒心。”

他俩人过过着舒心日子,黛玉那里也过得不错。林家以今年有所冲犯、不宜议亲为名,将一干求亲者全挡了。这里头有好几家,以为传出贾敏不贤之名,林家必定要快速结亲挽回颜面,才上门拾便宜的。贾家名声不好,让贾敏受了很大牵连,京城里等着看笑话的人当真不少,没想到是这个结果,颇觉无趣。事情也就渐渐的淡下去了。

林岳两口子心里有底,泰然自若,连带着黛玉也安心许多,便不去在意那些个乱七八糟的事了。

有人特别不舒心。

梅擎坐在牢房里,始终想不明白,自己到底得罪了哪尊大佛,被扔到这里来了。

他的罪名可轻可重。往轻里说,是谄媚上官,属于可抓可不抓那伙儿的。这年头,有几个不谄媚上官的?往重里说,那就是结党,可能丢命的!

家里人来探监,说是正忙着打点呢。只是不知到底是谁不放过梅家,烧香找不着正经庙,况且这年头送礼还得隐蔽技巧的送,难度比较大。

梅家人把家产折腾得差不多了,梅元峰才从他那些朋友那儿,约略打听出些眉目。皇九女身边的一个宫女白氏前些日子被发往浣衣局为奴了,梅擎的新妾刘氏就是从她那儿得的消息。

梅家人觉得乌云压顶。

没活路了!

窥视帝踪,这个罪名太大!

也没人去想,那宫女没被发现之前,梅擎就下狱的原因,梅家乱成一团,梅擎吓得晚上老做被砍脑袋的噩梦。

特别不舒心的人,还得算上贾宝玉。

最近一段时间,他的主要业务就是生病。卧床不起,虚汗淋淋。别说跟那些朋友游玩,连吃饭的力气都快没了。太医来瞧了,说是内火虚旺,让他饮食清淡,戒色、戒怒。

贾王氏大怒,认为是狐狸精勾坏了她的宝玉。捏了个钳,便要把晴雯、四儿这些人赶出去。

结果众丫头一致喊冤,说除了袭人、碧痕几个,别人和贾宝玉都是清清白白。

光天化日、大庭广众,贾王氏脸上下不来,欲待耍横的,又有史太君前来压阵。

只好验身。

然后贾王氏的脸就更“下不来”了。

她说是狐狸精的,俱是清白女儿身。她看重的那粗粗笨笨、老实本分的,都跟她儿子有一腿。

其实袭人的事,在大观园里根本不是秘密。贾王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她还指着袭人帮她对付未来儿媳呢。所以在袭人被降成三等丫头后,她难得的大方一回,仍旧每月给那二两银子一吊钱。

抓狐狸精抓到心腹,贾王氏气阻于胸,昏了。醒来之后,跟史太君嘚啵嘚一通儿,俩人达成协议,将碧痕、晴雯、四儿、芳官等人一并撵了,贾宝玉身边的麝月升为一等大丫头。花袭人凭着贾宝玉对她的依恋,再次安全通过拣选。

时光荏苒,转眼已是九月深秋。

九月二十二,皇九女十八生辰。

皇帝一直没给她指婚,后宫前朝伸着脖子等,倒累得某些人脖子僵直。纷纷猜测皇帝葫芦里藏着啥药,咋还不往外卖呢?

皇女的婚事和皇子的一样,包含着极多的政治信号。

皇上,有啥信号,你倒是发呀!

可惜皇上按兵不动。

第236章再遇僧道

宫里宫外的高智商人士,谁也猜不出皇帝到底咋个意思,觉得皇帝日益高深莫测、心思难掌握了。

德妃面上不显,暗地战战磕磕好些天。原来她一直以为自己对皇帝了解得十分透彻,但经过这几年的打击,她的自信早没了。想要找个机会问问皇帝,偏偏没有合适的机缘。

其余的妃子开始还有看笑话的想法,被皇帝借故训斥了几次之后,都老实了。

况且后宫里冒出石贵人、钮钴禄贵人、阮常在几个新宠,哪一个都不是省油的灯。尤其是石氏,长得美,家族势力大,本人宫斗段数高,受宠程度直追唐佳氏,实在是劲敌一个。若是生个一男半女,难保不会影响到高位的几个妃子。一时间阴谋与诡计齐飞,绊子和陷阱同出,后宫诸女的注意力倒大半集中到她身上去了。

至于皇九女的婚事究竟有啥玄机,既然皇帝不给答案,众人只好按捺心情,继续翘首以待。

其实皇帝就是不打算这么早嫁这个女儿。

在他的梦里,这个皇女十八岁下嫁佟佳舜安颜,二十岁就故去了。眼下虽说身体健康得多,自己也不会将她许给舜安颜,但命运谁也说不准。

若放在远离,女儿这么大还不指婚,就挑不着太好的了。同龄男子即便仍旧单身,肯定多是由侍妾、同房的,子女都生出来了。

不过如今实行新兵役制,那些个早早在屋里放人,抱孩子的,在训练中体力明显差得多。吃苦受罪不说,到最后考核不合格,原因是小小年纪伤于色欲,丢死人了。

并且还得接着去进修“士”或“农”,不然没俸禄拿,不能袭爵。

要知道,走着两条路的,或者是身体有残疾、特别虚弱,不适合从军;或是年纪小,家里送去拘性子、学本事。年龄基本在十五岁以下。从军营淘汰出来的大老爷们,一切从头学起,往这群人里一坐,那就是小鸡仔儿中间趴个烤鸭,咋看咋像挨宰的货,持续丢人!

有了反面教材在前,无需政策调整,八旗子弟的婚配年龄日益提高。

皇帝琢磨着,满洲八旗里,当完兵出来,十九岁左右没成婚的有的是,到时候给女儿选个好的,不是问题。

打定主意,冷眼瞧着底下人的小动作,就是不表态。

皇帝过得越发自在了。

每天把大部分折子都分给太子,只留下紧要的自己批。

反贪污腐败这事,一股脑儿扔给雍郡王胤禛,在律法范围内,给了他极大的权力。

胤禛大概是天生反腐斗士,在这一行干得风生水起。除了对待贪官豪不手软之外,得了他老爹的首肯和引导,领着手下一班人大干特干,力求建立起一整套反腐败、肃吏治的规章制度。

某些人暗地里嘲笑他得罪朝臣、贵族太多,不给自己留后路,但这并不能阻挡一批又一批贪官掉脑袋、被发配西伯利亚。

梅擎也在其中。

梅擎的罪名是“结党营私、操纵刑狱”,跟他大儿子一起踏上了去往西比利亚的漫长旅途,终身不得回还。

可悲又可笑的是,他也有个女儿,原本许给他好友吏部侍郎伍德之子。伍家不愿娶个犯官之女,使了手段,想加重梅家的罪名,将他家妇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