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村姑的锦绣田园-第1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不愿意人人都知道我岳丈家在东山村!”
“为什么啊?嫌我村姑呢?”
罗真气笑:“我看你是唯恐天下不乱,不想他们过安稳日子了是?”
“倒也是,要是这名字被人挖出来历,个个慕名而去,我家岂不是鸡犬不宁?”
锦绣靠在罗真肩膀上转着眼珠子:“不用东山,那找个什么字配雪曲呢?让我想想啊!”
罗真道:“这酒是真好,却是……你真想大批酿制?”
“有何不可?我们把方子给赤州酒坊的师傅们去酿制,他们能做出多少是多少,洞……那里头,我们得闲也做些以真充假,放在各地精店里出!反正有粮食,不是么?等什么时候不想做了停了,理由也现成:缺某种粮食,做不出来了!”
“嗯,你自己看着办,作坊里酿酒很容易,我会做了,外头生意我可没空管!”
“以后,孝敬祖父要先找好借口,东西出自哪里,日后还有没有,都得想好再说。比如那高岭香茗,我就那样说了,要是有人果真千里迢迢跑去常德找,不是害他白跑一趟吗?”
罗真笑道:“这个什么‘雪曲’就把祖父那班老头儿迷住了,幸亏你把‘猴儿酿’给了舅父,不然,又得让他抓住你不放!”
“‘猴儿酿’么,那是从东山村带来,杨家人从深山老林里寻到的,去年舅父在东山村尝到过,所以他深知其中美味,知道我手上有两坛,都给他哄走了!连朱迷几个跟着我侍卫,也都每人藏有一瓶呢!此酒美味滋补,醉不上头,对老人挺好的,本想给你祖父一坛的,现在没了!不过我在里头了‘百果酒’,是仿效猴儿们的法子酿造,想封存一段时日再取出来,到时再看!”
罗真感觉有些头痛:“祖父……我真怕他会天天跑来纠缠,还带着一群老头儿,那些老头有的对我还有恩!绣绣,要不我们就不要那么孝顺了?”
两人大眼瞪小眼,忍不住一阵好笑。
☆、第二百八十七章 端午节(待修改)
次日端午节,厨房的厨娘们早早把炖煮了整晚整夜的粽子一串串拎出锅,这些粽子是锦绣配好食材,交待指导厨娘们做出来的。
北方没有吃粽子的习俗,京城是帝都,文武百官拱卫皇帝辅佐朝政,并有无数商贾学子掺杂混居,这些人中几乎有一半是南方人,过节想念故土要吃粽子,皇帝虽然生长在北地,也得关顾一下子民意愿,为着全国人民大团结着想,提倡宏扬本国民俗,皇宫御厨包了大批粽子,表示皇家人也吃粽子,然后又分赐给臣工品尝,如此,京城人们才逐渐有了端午吃粽子的习惯。
但北方人做的粽子,哪里比得南方人做的品种多样、美观精致、鲜香美味!
赤州也不算南方地界,但锦绣前世是南方人的孩子,且吃货本质,对于粽子她可不陌生,年轻人大多不会包粽子,她却会,每年跟着奶奶一起包粽子,技巧独到手法娴熟,粽子叶全部用山庄高岭上生长的长而大的青竹叶子,系绳用的高粱或稻禾顶端的细杆,这个季节通常是找不到这两样东西的,但葫芦洞天田野里多的是!
包出来的四角粽子、三角粽、独角粽漂亮精美,工艺品似的,粽子形状各异味道也不一样,咸的甜的腊味的清真的,甚至里头包的米粮颜色都不一样,玉白、金黄、米黄、紫红、墨黑、墨绿……
粽子新鲜出锅,首先派送两大筐三百多个去国公府祠堂摆供,供过之后由那边的人分发给罗姓族人品尝。
再按照名单送出十多份,余下,就是侯府人的了。从侍卫管家到扫地的,不分彼此,每人六个粽子,各种形状、各种味道都有。
大伙儿喜笑颜开,纷纷剥粽子吃,一时间阖府都是粽子香。
罗真看着锦绣给他剥粽子,却一直皱着眉头,锦绣奇道:“哪家孩子过节不高高兴兴的?我往年过节能有这些东西吃,乐都要乐坏了!你竟然不高兴?矫情!”
罗真指着碟子里剥了皮的粽子,说道:“吃个粽子而已,犯得着弄出这许多花样?各种颜色各种馅儿,连样式都不同!绣绣,你……你不要太费神好不好?我只吃一种馅儿就行了,不想你这么辛苦!”
锦绣将剥到一半的粽子塞到他嘴里,罗真赌气咬下一半,边品尝美味边瞪着她。
锦绣也咬了一口,眯着眼睛叹气:“真香!真好吃!”
把嘴里食物咽下去,她笑着说道:“你哪只眼睛看到我辛苦了?也不用脑的,我就是动动嘴巴,顺手儿指导她们一下,女人们对做好吃的都很有天赋,做了这次以后,她们会记得牢牢的,下次就不用我跟后了!”
“还说不用脑?你看看,光是这些搭配的食材,五颜六色有几十种吧,更不要说其它的什么次序……懂得越多,就会越操劳,绣绣,我宁愿你朴拙些!明白我的意思吗?”
“明白!可是我若真的又笨又拙,你还能看得上我么?”
罗真无语地看着她,两口一个,发狠般咬着粽子,锦绣亲手包的粽子,名义上是为了他过节高兴,却又分送给贾家、许家和高家,他不多吃几个,感觉亏得很。
吃过粽子,罗真和锦绣坐上马车往国公府来,刚在府门前下车,管事的就赶紧从阶上跑下来,打拱请安,讨好地告诉两人:姑太太今儿回来了,带着表少爷、表小姐,刚进府不久!
锦绣挑了挑眉,罗秋也回来?上次林瑶想嫁罗方,婚事议不成,不是发誓再不来外祖家了么?今天母子几个出现,这府里又有热闹看了,就不知道这位姑太太会对上谁,希望不是自己和罗真!
前院只有管家照应着,男主人都不在,过节了罗端通常要在自个院里陪妻妾儿女,罗方陪祖母和母亲,估计是因为姑太太回娘家,国公爷也高兴着,早跑到内院去了,毕竟他只生有一个女儿,从小疼爱着的,女儿不讲道理,脾气发完就完了,搁久不见,还是很想念的。
走过垂花门,进入内院,一股粽子清香扑鼻而来,沿路听见往来的婢仆们低声赞叹,一个个闻着香味也是极享受的样子,锦绣就看着罗真笑,说道:
“幸亏把你喂饱了,不然跑人家家来闻见粽子香,把你馋得流口水岂不是给我丢脸?”
这是前世奶奶常说她的话,这会拿来取笑罗真,果然把某人气笑,扬起手威胁地朝她晃了晃,最后在她额角弹了一下。
走到二堂上,原来老老少少一大家子人都聚在这里,正热热闹闹地剥吃粽子呢。连久不见面的罗姝罗妍,今天也出来了。
罗妍和林瑶挨坐在一起,小声说笑着,这两只也算难得,友谊的小船经得起考验,没有翻倒,上次借用玉雪膏不成吵了一架,这会相见还是好朋友!
罗真和锦绣给国公爷和罗老夫人请了安,再依次向郑氏、罗松和金氏、罗秋作揖问好。
国公爷嘴里嚼着粽子,只是朝他们点头,罗老夫人看了看满屋聚齐的儿女子孙,难得地对罗真锦绣露出个慈祥笑容,询问一番近来可还好之类话,又让灵芝快给三爷和三奶奶看座。
罗秋等他们夫妻坐下,笑着问锦绣:“听说这些粽子全是三奶奶做的?”
锦绣答道:“我也没这么大能耐,全是厨娘们和几个手巧的大丫头同心合力,包了整整一天,才得几百个!”
“哎呀,也了不得了,好几百个呢!瞧这些,一个个精致玲珑,漂亮得都不舍剥开,等剥开了,这美味又吃不够似的!咱们京城可没有这等好手艺,侄儿媳妇,这是你家乡那边的做法吧?还有这粽子里的米粮馅料,好多种呢,数都数不过来,哪里找得到啊?”
“回姑母:我家乡也只有富人家才在端午节吃粽子,没这么多讲究,这些粽子包法、馅料调配,是赤州城谢家一位南方厨娘传授的!这些粮食么,是我自己的粮铺里得来。我嫁妆里有两家粮铺,其中一家专门收集南北品种稀罕的粮食,低价收高价卖,赚取中间一点差价。豪富人家注重养生,对入口的食材很讲究,只要是营养好、味道好、益于身体的食材,再贵也舍得买!因此,我那间粮铺生意挺好!过节前我让人往京城捎了这些粮食来,就是专门用以包粽子的!”
“原来如此,我说呢,一时之间,哪能收集到这么多种粮食!”罗秋满脸惊讶和欢喜。
旁边仔细听她们谈话的几个女人也都各有神情,郑氏是感到惊诧,没想到锦绣这么善于钻营,小小年纪,谈起做生意赚银子,一副淡定安稳模样;金氏早就知道锦绣不简单,昨天她安放在罗松身边的人来禀报,说锦绣嫁妆里有酒坊,酿制了美酒,连国公爷和世子爷都馋得很,还做茶叶……她此时只有暗中感叹,看向罗真的目光有些复杂:这小子何德何能?娶个村姑,都这么了不得!
马氏这会对锦绣再没其它想法,纯粹地羡慕而已了。
罗秋顾不得其他女人目光炯炯,都想找锦绣说话,她索性把座位往锦绣那边移了移,语气有些急切地问道:“侄儿媳妇,你那粮铺开在何处?可是在京城?”
锦绣摇头:“我在赤州出嫁,当时置办的嫁妆,多数在赤州各地!”
“哎呀,这可怎么办好?侄儿媳妇啊,姑母我今日回来,很高兴!那个,那些粽子,我想带两百个回去,你看看,还有没有啊?”
锦绣无语了,原来跟自己套近乎半天,是想要粽子啊!
朝罗真看去,他虽在应答国公爷的问话,耳朵却竖着,想必把自己和罗秋的言谈都听进去了。
心里很感动,某人无时无刻不提醒她,叫她不要表现太好,就是因为这样吧?害怕她被他的这些至亲家人吞吃掉!
轻轻笑了一声,锦绣问罗秋:“姑母要这么多粽子做什么?”
罗秋叹口气道:“说来话长,你大表妹珏姐儿嫁去的彭家,是江南世家,于吃食上最是讲究!单只说这端午节包粽子吧,简直就像侄儿媳妇你这样的,有过之而无不及!她那婆母和祖母跟人不同的,放着满府侍婢奴才,偏偏要求自家媳妇们都要会几手厨房的绝活儿,说什么‘做不出好茶饭,如何服侍好爷们’!逢年过年,四五个孙儿媳妇,个个都得亲手做一两道吃食!他家尤其看重瑞午节,哪年哪个孙媳妇包出精巧漂亮、口味特别的粽子,还能得重赏!我们珏姐儿金娇玉贵,哪会这些啊?还不都是我四处张罗替她找手巧的厨娘!嫁去彭家几年,年年端午节,都把人折腾得不成人样!所以今年瞧见侄儿媳妇包的粽子,就想给珏姐儿拿去,也长长脸,堵一堵那老太婆的嘴!叫她们看看,咱们国公府哪里比她彭家差了!”
锦绣再次无言:就算你拿了粽子去,人家也不服你好吧?国公府到底是罗家,你林家硬气了才有用啊!
罗老夫人生气了,拍着罗汉床骂道:“兀那彭老太婆,欺人太甚了!我好好的外孙女儿,嫁去他家是要享福的,可不是为服侍人的!”
国公爷也瞪起眼问罗秋:“怎不早说?当年结亲我就告诉你们:那彭家自诩礼仪之家,百年大族,书香清贵,其实规矩苛刻,珏姐儿娇宠惯了,未必受得了。现在知道错了吧?珏姐儿若果真过得不好,接回来就是了,何必东忙西忙,费心跟他们纠缠不清!”
罗秋哪里不知道国公爷自来也是很讲究规矩的,此时听了父亲的话,心知父亲仍肯护着自己,不然眼圈红了,低头擦泪,说道:“那孩子,是个不听话的,她偏就喜欢彭家儿郎,吃苦也愿意,我能怎么办?”
国公爷也没辙了,看着罗老夫人:“一个两个,都是你惯出来的!你自己瞧着办吧,我懒得管了!”
粽子也吃够了,遂领着几个男人自往前厅去,二堂便被聒噪的女人孩子们完全占领。
罗真临走,朝锦绣看了一眼,锦绣微笑着对他点点头,他才放心离开。
罗老夫人果然帮着罗秋问锦绣要粽子,不然就给出那多种稀罕粮食,再把会包粽子的厨娘借来用用也行。
锦绣自然不会如她们所愿,几句话推拒掉了:“如今正值青黄不接,普通粮食都很少,更何况珍稀米粮?总共就捎来这么些,包得几百个粽子,一大半送进祠堂敬祖宗、分给族人,一小半我们给些亲友送了礼,还自家府里分下去品尝,阿真也只得吃了四个而已!都没有了!为着包这些个粽子,厨娘们累了一天一夜,今天就放她们歇息一天!”
罗秋大为失望,罗老夫人略一沉吟,问郑氏:“祠堂里供奉的牲礼和食物,全都下供桌了吧?”
郑氏回答:“都下来了,送进了厨房,等他们分派好,一并送给族亲们!”
罗老夫人点点头,又道:“那些粽子,每家少送一两个,再把咱们自家吃的一起收起来,也能有百多个,都装好了,给姑太太带回去吧!”
郑氏一顿,低声答应了。
罗秋在旁听见,面露喜色。
金氏低着头,只当不知道这回事,马氏
锦绣自然不会如她们所愿,几句话推拒掉了:“如今正值青黄不接,普通粮食都很少,更何况珍稀米粮?总共就捎来这么些,包得几百个粽子,一大半送进祠堂敬祖宗、分给族人,一小半我们给些亲友送了礼,还自家府里分下去品尝,阿真也只得吃了四个而已!都没有了!为着包这些个粽子,厨娘们累了一天一夜,今天就放她们歇息一天!”
罗秋大为失望,罗老夫人略一沉吟,问郑氏:“祠堂里供奉的牲礼和食物,全都下供桌了吧?”
罗秋大为失望,罗老夫人略一沉吟,问郑氏:“祠堂里供奉的牲礼和食物,全都下供桌了吧?”
☆、第二百八十八章 家宴
郑氏出去打点包装给姑太太的东西,罗秋就挨近她母亲坐着,嘴里絮絮叨叨说个不停,她今天带了林珂及林瑶回娘家,一为过节探望父母亲人,二为向罗老夫人诉苦:大女儿林珏那边不省心,儿子林珂读书辛苦,小女儿林瑶更因为与表哥罗方亲事不成,生病好些天,人瘦得不成样子,家里花大批银子为她请医吃药,许多药材想买还买不到……自己原本身子就不好,再这么上下折腾,眼看也快累病了!
罗老夫人心疼女儿,自然不会真的让女儿累病,立刻又唤金氏到跟前去,说道:“你手里两三家药铺,各种药材都齐全,生意一向极好,听说最近做了那什么玉雪膏,更是兴旺红火,既是那药膏好用,便送几盒给姑太太!瑶儿生病也是为方儿,原该你们多照应些才是——你吩咐那药铺掌柜,明儿姑太太过去提用药材,只管挑最好的拿出来,不许怠慢!”
金氏顿了一下,笑道:“母亲想是忘了?府里仓库也放有很多味好药材,是我经手入库的,如今帐册都在大嫂那里。我记得有几十年份的人参和灵芝……补品也不少,还有血燕呢!总不吃,放久了也怕会潮掉,不如就先给姑太太和瑶儿补身子用吧?哦,年前从赤州带回来的不少粗粮,说是东山米粮对身子很滋补,可吃得多了,母亲嫌硌嘴腻味,又换上往日吃惯的精米,不如也送些给姑太太?还有几斤猴头菇干,世子爷如今也不大吃了,是不是……”
罗老夫人看了金氏一眼:“府里仓库有什么,我心里清楚!虽是你经手进来,那也拔用了公里不少银钱!家中老的老小的小,且得留着些日后应急,你药铺里有,就让姑太太先取用吧!”
“母亲说得是,儿媳知道了!”
金氏低头答应,心里暗恨,又想左右罗秋明天才去拿药,等一会她就派人去药铺知会掌柜的:提前将贵的好的药材先藏起来再说!多年姑嫂,她深深了解这位姑太太,贪得无厌,拿人的可从不手软!放姑太太进药铺任她自己挑选药材,那可是多少都不够她抓的!
罗秋心满意足,一脸得色,也顾不上吃正餐了,只待郑氏回来说给姑太太的东西已经打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