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晴儿的田园生活 >

第194章

晴儿的田园生活-第194章

小说: 晴儿的田园生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我们给阿婆新作了一身过年的衣服,大年初一别忘了给阿婆换上。”子福说道。

周氏打水过来了,先给田氏洗脸洗手,然后把田氏抱了出来,放到院子里,子晴这才清楚地看清了田氏,头发白了多半,还像枯草一样,眼窝深陷,肤色枯黄,因为瘦,所以颧骨也有些凸显了,跟子晴印象中养尊处优,夏天拿着把鹅毛扇子,冬天总拎着个火篮的田氏相去甚远。

周氏去净房预备热水,这会,秋玉也进门了,见了子福几个,没有意外,想必是子全已经跟她说过了。不过,秋玉见了周氏要给田氏洗漱,还是愣了一下。

后来,看看子福几个,想必也明白了,便没有多嘴再问,自己进屋把床单什么的换了下来,边换边掉眼泪,子福进屋见了,沉默了一会,说道:“小姑,我能做的也就这些了,你多费些心思吧。”

“小姑知道,不管怎么说,你们能来,小姑已经很感激不尽了,地上的东西也是你们拿来的吧?”

子福点点头,说道:“这鸡鸭,你看着给阿婆补补,还有,过年的衣服也送了身新的。我跟大娘说了,要是对阿婆不好,可以去官衙告她坐牢的,她心里可能有些怕这个,你看着办吧。”

子福从屋子里出来,对大家说道:“咱们回去吧。”

大家簇拥着往外走,这半天,一直是子福一人在说话,子禄几个都没有吱声,主要是不知说些什么好,出得门来,大家才长叹一口气。

子福几个进家,原本以为曾瑞祥会问几句,谁知曾瑞祥只是沉着脸看了大家一眼,说道:“福儿,你还没去你岳家送年礼,趁现在还来得及,赶紧去一趟。”

子福答应着,带着刘氏就要回房,沈氏说道:“看看需要什么,库房里找找。”

“娘,不用了,我早预备好了。”刘氏笑道。

夏甘永说道:“爹,娘,不如我们也搭伴回去,今日已二十七了,今年还没年三十,后日就是除夕了,等年后,我们过来多住几天。”

夏甘永原本是叫岳父岳母的,后来见林康平一直爹娘的叫着,便也改了过来。

忽听得子喜“哎呀”一声,见众人看着自己,子喜说道:“我忘了一件大事,今年的分红还没给大家呢,一直等着大哥回来,人聚齐了,给大家交个底。小妹晚一些再走,先把银子分了,其他的事情等年后商议。”

“四哥,我不等银子使,等年后再分也一样的。”子雨说道。

“拿着银子过年和过了年拿银子能一样吗?况且,你不等银子使,我还等银子使呢。”子福是预备进门叫人去关门的,听见了子喜和子雨的对话,说道。

“大哥,你说笑呢吧?你还真缺银子?”子雨问道。

“说什么笑,你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子福笑道。

子喜听了忙去取了银票和账簿,回来说道:“今年的账面有余额三万五千二百多两,我的意思是每股分两千两,大哥年后要进京,重新置一个家,花费少不了。剩下的银两我想年后建一个分厂,或者建一个水泥厂,这个以后再说。你们看怎么样?”

“只剩一万五千两,够你做事吗?”子晴问道。

“我回来的这些日子,应该还能有几千两银子进账,有个二万两,够了。”子喜说道,这个他做了几年,已经算是熟练了,子晴也就不再说话了。

子喜拿了六千两银票,笑道:“爹,娘,走,儿子带你们进城去,想买点什么随便挑?儿子今日也做一回阔人,还有,姐,你也去,要没有你和姐夫,这银子还不知在谁的兜里呢?”

“四哥,你也要带着我,爹,娘,我们一同逛街去,帮四哥花钱。”子雨说着就要拖沈氏。

刘氏忙道:“说好来,我先回了娘家,回头找你们去,今天我也吃一回大户。”

曾瑞祥知道子喜的意思,兄弟几个就他拿的银钱多,他跟子晴不一样,子晴是出了方子又出力的,而且,每年给几家的东西都不薄。子喜大概是心里过意不去。

想到这里,曾瑞祥说道:“既这样,大家一起去,讲好来,小四今日既发话了,每人买一样东西,大家需给他这个面子。”

“没问题,走吧。”子喜豪气地甩了甩手里的银票,难得曾瑞祥有兴致,子喜更高兴了,本来,他就是想带着曾瑞祥和沈氏出去散心的,今日从老房看田氏回来,曾瑞祥难免会想起他亲娘来。

“行,四弟请客买东西,我请客吃饭。”陈氏笑道。

众人收拾了一番,孩子们一个都不带,交给丫鬟婆子,这次一共是十四大人,呼啦啦出了门,一扫从田氏那里出来的郁闷之气。

第三百七十二章、吃大户

沈氏上车了还对曾瑞祥念叨:“好好的怎么就兴起进城逛来了,说一出是一出,家里什么都不缺,非得要去吗?”

“你看你,难得小四孝顺,你就不要扫兴了。”曾瑞祥拉了一把沈氏上车。

“就是呀,娘,你看连爹都有兴致了,你老人家还是好好想想,一会想要什么,爹可是说了,每人必须挑一样,是小四的孝心。”子晴忙道。

子晴也是知道子喜和曾瑞祥的意思,其实,谁家也不差这几两银子,今日从祖宅那边过来,大家都担心曾瑞祥憋闷呢,一个个的想辙帮着曾瑞祥散心,毕竟曾瑞祥打心眼里是不想和田氏再有什么牵扯的。

进了城,子福和刘氏要先回娘家,子晴笑道:“大嫂,不着急,你们在家好好吃杯茶,吃杯酒,暖暖身子,我们就慢慢看着。”

“嗯,好主意,看着看着我们可就回家了,过期不候。”子喜也笑道。

“哼,小四,你敢,回头我就挑一个最贵的,我让你好好心疼心疼你手里的银子。”刘氏也笑着回道。

“这可不行,说好来,除了爹娘,我姐,其他每人不许超过一百两银子,否则,我可不付账。”子喜扬扬手说道。

“凭啥?我要和他们一样的待遇,长嫂如母,你不知道吗?”刘氏回道。

“大嫂,不是吧,你也撒赖了,还不赶紧回家去?”子喜撵道。

“回头再找你算账,你等着。”刘氏笑着回了一句,又问了大概先逛哪条街。便和子福上车离去了。

这边子喜问曾瑞祥和沈氏道:“爹,娘,你们想要什么,咱先看什么去?”

“我想看看有什么好的古玩字画。家里厅堂缺一副好画,我一直想挑一副好的,银子在你娘手里。我怕她心疼,既然你出口了,不如就替爹爹挑一副吧。”曾瑞祥说道。

“你什么时候要买画我不舍得银子了?我是那不讲理的人么?不许败坏我的名声。”沈氏瞋道。

“好,咱们先看古玩市场,娘,你要什么?”子喜问道。

“这画贵不贵?不如就算我和你爹两人的?”沈氏道。

“娘,小四都说了。一人挑一样,你可别先坏了规矩,回来别人怎么好意思开口?”子晴笑道。

沈氏看了看大家,忙道:“那就挑一样?”

“不光要挑一样,还要挑一样好的。不然,我们也不好意思张口了。”陈氏也笑道,陈氏进门也十多年了,了解了沈氏的性格,说话也比较随意了。

这一堆人,不管进了哪个店,小二都是先睁大了眼睛,然后殷勤小意地伺候着,听说子喜说要好画。忙不迭地推荐,可惜,子晴也不知这个朝代有什么名画家,不过,子晴倒是知道,宋徽宗的画值钱。便拉着林康平小声问了一句:“能买到宋徽宗的画吗?”

林康平拍拍子晴的脑袋,说道:“这里肯定没有,我想要的话,我去京城看看。”

子喜听见了问道:“姐姐想要什么?”

林康平笑着看了一眼子喜,说道:“这任务就交给你了,你姐想要宋徽宗的字画,你看着办吧。”

“姐,不是吧?你来真的?行,我回头一定给你寻一副出来。”子喜咬牙答应了。

“小弟,有机会,给我买一副他的字,我见过别人临摹的,你给我买一副小的就行,大的我买不起。”子禄问道。

“二哥,这真是相当有难度的,少说也得五百两银子一副你要不要?”子喜问道。

“啊?这么贵,还是小的?二哥,你得写一百副大的去换。”子寿笑道。

“那也值了,要。”子禄说道。

曾瑞祥听了他们几个的谈论,笑道:“小四,爹就要一副一二百两的就成。”

“爹,你好生挑着吧,小四不差钱。”子晴笑道。

曾瑞祥转了三四家古玩店,最后相中了前朝的一副雪中红梅图,画是宽幅的,能看出红梅的年岁已长,老枝疏斜,枝桠上落满了雪,难得的是枝桠上站了六只喜鹊,仰脖叫唤着,叽叽喳喳的像是要报喜,引得枝桠的雪纷纷往下落。这是近处,远处的则是一副寒江垂钓图,一人披着蓑衣坐在江边,那个画面比较小。

曾瑞祥相中了这幅画,是因为沈氏的名字中带个梅,沈氏的年岁也见老,而这六只喜鹊,曾瑞祥当然认为是曾家的六个孩子。

这幅画的名字叫“雪中红梅”,上面还有两句诗,“红梅雪里与蓑衣,莫遣寒侵鹤膝枝。”这两句诗子晴还真没读过,可是,梅上的明明是喜鹊吧?难不成自己认错了?落款是王冕,子晴不知这个王冕和自己知道的那个王冕是不是同一个人,因为子喜说是前朝,那就很有可能不是一个时空的。

这幅画要价三百两银子,子喜又给子禄挑了一副字,要价八十两银子,给子寿挑了一副木雕,是人物组合的,要价五十两银子,据说都是前朝的名家,可惜子晴也不了解这些。子禄几个帮着还了价,最后花四百两银子买下了。

子喜让夏甘永自己挑了一本字帖,也花了五十两银子,这时,子福他们过来了,见了大家买的东西,说道:“干嘛呀?你们真把小四当成了大户?”

“大哥,还是你最好了。”子喜忙道。

“既然你们都这么给小四面子,我也不能例外不是?伙计,你们这最贵的是什么?”子福喊道。

“大哥,不是吧?原来你来阴的啊?”子喜惨叫道。

子福笑着推了子喜一把,问道:“你姐夫还没挑呢?”

“对啊,姐夫,你要什么?你跟我姐的待遇一样。”子喜忙道。

“我跟你姐的喜好一样,不如,你再送一副宋徽宗的东西来吧?”林康平看了一眼子晴笑道。

“姐夫,你怎么比大哥还黑呀?”子喜哀叹道。

“你痛快点,好多着呢。”林康平笑道。

“真的,姐夫,你有什么好主意了?成,以后我看到宋徽宗的字画一准帮你买来。”子喜换了副笑脸。

“小四的话倒是提醒了我,以后,真看到了,给姐姐买来,姐姐给银子,今天的你花钱。”子晴笑道。

子晴手里加上这六千,又差不多有一万两银子了,田地铺子也投资了些,不如再投资些字画,将来留给孩子,还真是一笔财富,只是,这字画的保管与护理,子晴可是一窍不通,只能让书睿他们去学了。

“我就说了,还是我姐对我最好,最体谅我。”子喜过来扶着子晴笑道。

子福转了一圈,挑来挑去也不知挑点什么好,刘氏建议他挑一副画,说道:“咱家的书房也不能空着,买幅画吧,字就不用买了,横竖有二弟的,凑合着挂吧。”

子禄听了驳道:“大嫂,你还是别凑合了,还是让大哥挑好的吧。”

子福听了不置可否,林康平让子禄帮着挑好了一本字帖,回去让书睿几个练字用的,也是五十两银子,子禄说是前朝的名家,只不过,还没有家喻户晓吧?

子福磨蹭了许久,挑了一方砚台,叫什么松花石凤纹砚,要价一百两银子,后来,因为子喜买的多,便讲到了八十两银子,子福端着这砚台说道:“居然要我一年的薪俸,啧啧,要不是借小四的光,还真是不舍得。”

刘氏推了他一下,笑道:“德行,你还老大呢,还占人小四的便宜。”

“好了,现在该轮到咱家的女人们了,娘,你想好了吗?”小四笑道。

“我们还是去衣料铺子看看吧?”沈氏问道。

“娘,家里库房的衣料还不少呢,这边也没有几十两银子一匹的好衣料。”刘氏笑道。

“那大嫂说去哪?”陈氏问道。

“去银楼,看看有什么新式的东西,横竖今天我一定要让小四心疼。”刘氏笑道。

“说好了,一人只许一样。”子喜忙道。

众人进了银楼,曾瑞祥他们几个男的只在厅里坐着,沈氏带着四个媳妇和子晴子雨两个,在柜台细细地看,子晴还真没想买什么,不过,也不能扫大家的兴,大家不约而同地先给沈氏挑了一套纯金的花钿和珠钗,钗头有三颗圆润柔白的珠子,这个还是比较便宜,才花了二十两银子。

沈氏挑好了,轮到刘氏,子晴笑道:“不如大嫂一人好好挑着,回头我们五个来一样的,过年的时候都带着,一看就知道是小四送的,多好。”

“这主意不错,我还省心了,横竖也不差这一样,不过,我们六个都戴一样的,倒是有趣。”陈氏忙笑道。

“那一样就不够,怎么也要一副头面才行?”刘氏笑着看向子喜。

“大嫂,没问题。”主要这个首饰比字画还真是便宜,子喜的底气也足了。

刘氏挑了一副珠翠头面,可惜店里没有完全一样的六套,只是找了些相近的,一人挑了一副,一共才花了八十两银子。

子喜笑道:“以前,我还以为是女人能花钱,这才知道,女人的东西还不是最贵的,走吧,我再送你们大家一人一匹同样的衣料,过年就穿上。”

“到时要认错了人了才好笑呢。”子雨笑道。

“怕什么,好玩是真的。”刘氏赶忙响应。

第三百七十三章、斑衣戏彩

从衣料铺子出来,沈氏就要回家,今天这一趟花了子喜七百二十两的银子,沈氏还真有些心疼了,担心傅氏有些不高兴,还偷偷地瞄了傅氏好几眼,见傅氏神色如前,才放下心来。

陈氏说什么都要把大家带到饭馆里去,说道:“好容易今日的人全,不去我可不依。”

曾瑞祥笑道:“也罢,今日我也吃一回馆子。”

进了陈氏的丰颐居,子喜对店小二喊道:“伙计,把你店里最贵最好吃的菜都上了。”

小二看着子喜问道:“这位先生,本店最贵最好的菜可多了,你们要几个?”

“没看我们这么些人吗?没看你们老板就在这呀?全上了。”子喜说完对众人笑道:“不用自己花银子的感觉就是不一样,难怪才刚你们一个个的都跟吃了蜜糖似的开心?”

其实,这伙计对陈氏并不认识,陈氏一般也不到大堂来,所以陈氏见伙计张望了半天,也不知谁是老板,笑道:“下去做你的事吧,把掌柜的给我叫到滕王阁那屋。”

陈氏带着大家进了滕王阁屋,一进门,左边墙上就是子禄手书的《滕王阁赋》,其他各墙上也是关于滕王阁的诗词。子晴这才知道,陈氏把饭馆重新布置了一番,雅间由名楼命名,并且,里面都是子禄手书的前人的名诗、名赋、名词等,这样一来,不仅长见识,也方便客人根据自己的喜好挑选自己的作品。

难怪陈氏一家能把这饭馆生意做好做大,还是真有经商的头脑的。不服不行。

曾瑞祥没来过,见这会吃饭的人少,便领着子福几个去各屋转了一圈,回来笑道:“能把吃饭做成一件如此风雅的事情。也算是难得的了。”

“还是大妹妹提醒的好,不然,我们哪里能想到这些?”陈氏笑道。

别人听了没什么。倒是夏甘永听了,有些疑惑地看了子晴一眼,子晴正和子喜在低语,听了陈氏的话,抬头问道:“二嫂夸我什么呢?”

“你跟小四偷偷嘀咕什么呢?”刘氏问道。

“我们商量要吃些什么好菜,二嫂,快坐着吧。你逛了半天,歇会吧。”陈氏的肚子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