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寻羊历险记 >

第2章

寻羊历险记-第2章

小说: 寻羊历险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情变了?”
  “哪里,只是哪里都做得去。不过会马上离开的,别担心。”
  “反正先喝杯咖啡好了。”
  我边听收音机里的交通信息边啜咖啡,用剪刀剪开两封信的封口。一封是家具店通
知,说若在指定期间购买家具可全部减价两成。另一封是一个不愿意想起来的人来的不
愿意看的信。我把两封信揉成团扔进脚下废纸篓,嚼了剩下的一块奶酪饼干。她像在驱
寒似的双手拢住咖啡杯,嘴唇轻贴杯边定定看着我。
  “电冰箱里有色拉。”
  “色拉?”我抬头看她。
  “西红柿和扁豆,只剩这个了。黄瓜变坏扔了。”
  “唔。”
  我从电冰箱拿出装有色拉的蓝色深底冲绳玻璃盘,把瓶底仅剩5厘米的色拉调味料
全部淋到上面。西红柿和扁豆冻得如阴影似的瑟缩着,索然无味。饼干和咖啡也没有味
道,怕是晨光的关系。晨光把所有的东西都分解开来。我不再喝咖啡,从衣袋掏出皱巴
巴的香烟,擦燃完全陌生的火柴点上。烟支端头“嚓嚓”发出干燥的响声。紫色的烟在
晨光中勾勒出几何祥图形。
  “参加葬礼去了。然后去新宿喝酒,一直一个人喝。”
  猫从哪里走来,打个长长的哈欠,然后一闪跳上她的膝盖。她搔了几遍猫的耳背。
  “不必解释什么,”她说,“那已跟我无关。”
  “不是解释,说说而已。”
  她略微耸下肩,把胸罩吊带塞进连衣裙。她脸上全然没有堪称表情的表情。这使我
想起在照片上见到的沉入海底的街市。
  “过去一个一般的熟人,你不认得。”
  “是吗?”
  猫在她膝头尽情摊开四肢,“呼”地吐一口气。
  我缄口不语,望着烟头火光。
  “怎么死的?”
  “交通事故,骨头折了13根。”
  “女孩?”
  “嗯。”
  7点定时新闻和交通信息结束,收音机开始重新播放轻摇滚乐。她把咖啡杯放回碟
子,看我的脸。
  “暧,我死时你也会那么喝酒?”
  “喝酒跟葬礼没有关系,有关系的只是开头一两杯。”
  外面新的一天即将开始。新的炎热的一天。从洗碗槽上面的窗口,可以望见高层建
筑群,它比平日远为炫目耀眼。
  “不喝冷饮什么的?”
  她摇头。
  我从电冰箱拿出一罐彻底冰镇的可乐,也没往杯里倒,一口气喝光。
  “跟谁都困觉的女孩。”我说。简直像悼词,故人是跟谁都困觉的女孩。
  “为什么对我说这个?”
  我也不知为什么。
  “总之是跟谁都困觉的女孩子?”
  “的的确确。”
  “但跟你是例外喽?”
  她声音里带有某种特殊意味。我从色拉碟扬起头。隔着枯萎的盆栽看她的脸。
  “这么认为?”
  “有点儿。”她低声道,“你嘛,是那种类型。”
  “哪种类型?”
  “你有那么一种地方,和沙钟一个样,沙子没了,必定有人赶来填回。”
  “大概是吧。”
  她嘴唇绽开一点点,又马上复原。
  “来取剩下的东西的。冬天用的大衣、帽子,等等。已经整理装在纸壳箱里了,有
空儿运到运输社那里可好?”
  “运到你家去。”
  她静静摇头:“算了,不希望你来,明白?”
  的确如此。不着边际的话我是说得太多了。
  “地址晓得?”
  “晓得。”
  “这就完事了。打扰这么久,抱歉。”
  “文件那样就可以了?”
  “唔,都结束了。”
  “真够简单的。还认为呷嗦得多呢。”
  “不知道的人都那么认为。其实很简单,一旦结束的话。”这么说着,她再次扬猫
的脑袋。“两次离婚,差不多成专家了。”
  猫闭眼伸了下腰,脖子轻轻枕在她手腕上。我把咖啡杯和色拉碟放进洗碗槽,拿账
单当扫帚把饼干渣收在一起。眼球里面一剜一剜地痛。
  “细小事都写在你桌子的便笺上了——各种文件放的地方啦,收垃圾的日期啦,不
外乎这些。不清楚的就打电话。”
  “谢谢。”
  “想要孩子来着?”
  “哪里,”我说,“不想要什么孩子。”
  “我相当犹豫过。不过既然如此,没有也好。或者说有小孩不至于如此吧!”
  “有小孩离婚的也多的是。”
  “是啊,”说着,她摆弄一会我的打火机,“现在也喜欢你的,肯定不是这方面有
问题。这我自己也非常清楚。”
   
2.她的消失,照片的消失,长筒裙的消失
  她走后,我又喝了一罐可乐,然后冲热水淋浴刮须。香皂也好洗发液也好剃须膏也
好,什么都开始变少了。
  淋浴出来,梳发、抹香水、掏耳朵。接着去厨房热了热剩下的咖啡。餐桌对面再也
没有人坐。静静望着谁也没坐的椅子,觉得自己好像成了小孩子,一个人留在基里柯油
画中奇异陌生的街道上。但我当然不是小孩子。我什么也不想地啜着咖啡。慢慢花时间
喝罢,发了一会呆,之后点燃支烟。
  整整24小时没睡,却莫名其妙地不困。体内倦倦的懒懒的,唯独脑袋犹如熟悉环境
的水生动物在纵横交错的意识水路中没头没脑地往来穿梭。
  怔怔打量无人椅的时间里,我想起过去看过的一本美国小说。妻子离家后,丈夫把
妻子的筒裙挂在对面椅子上挂了好几个月。如此想着,开始觉得这构思不坏。倒不是能
解决什么,但总比放早已枯萎的天竺葵盆栽聪明得多。即使拿猫来说,若有她的东西也
可能多少安静些。
  逐个拉开卧室她的抽屉,哪个都空空如也。一块虫子咬过的旧围巾,三只衣挂,几
包卫生球,别无他物。她把什么都席卷一空。原先逼仄地摆在卫生间里的零零碎碎的化
妆品、卷发夹、牙刷、吹风机、莫名其妙的药、月经用品以及长筒靴、木展、拖鞋等所
有穿的东西,帽盒、整整一抽屉饰物、手袋、挎包、小提箱、钱夹,总是叠放得整整齐
齐的内衣、袜子、信——大凡散发她气息的东西尽皆荡然无存,甚至指纹都了无遗痕,
我觉得。书箱和唱片架的大约三分之一也不翼而飞。那是她自己买的或我送给她的书和
唱片。
  打开影集一看,她的照片全都取下,一张没剩。我和她的合影,她那部分齐齐剪下,
只有我剩了下来。我单人的照片和风景照动物照依然如故。这样,3册影集里收存的便
成了被彻底修整了的过去。我总是孑然一身,其间点缀着山、河、鹿、猫的照片,简直
就像生下来时一个人,迄今始终一个人,以后也一个人似的。我合上影集,吸两支烟。
  我想长筒裙留下一条何尝不好,但这当然是她的问题,由不得我说三道四。她决意
什么也不留下,我只有顺从而已。或者如她期望的那样,只好当她一开始就不存在。她
不存在的地方,她的长筒裙也不存在。
  我把烟灰缸浸入水中,关掉空调和收音机,又想了一通她的长筒裙,死心上床。
  我答应离婚,她离开公寓已过去1个月了。这1个月几乎毫无意义。虚无缥缈的、犹
如温吞吞的咖喱样的1个月。我根本不觉得有什么发生变化,实际上也什么都没变。
  早上7点起床冲咖啡,烤面包片,出门上班,在外面吃晚饭,喝两三杯酒,回到家
在床上看1个小时书,熄灯睡觉。周六周日不工作,一清早就开始转几家电影院打发时
间。之后照常一个人吃晚饭,喝酒,看书睡觉。一个月我就是这样度过的,恰如某种人
把月历上的数字一个个涂黑。
  她的消失,在某种意义上我觉得是无可奈何的,无非已经发生的事发生了罢了。哪
怕我们4年过得再风调雨顺,那也已不再是重要问题,一如被抽去照片的影集。
  与此同样,即使她同我的朋友长时间以来定期睡觉而某一天索性搬去同居,也算不
上什么了不得的问题。那种事是完全可以发生并且实际上屡屡发生的。纵然她果真如此,
我也并不觉得发生了什么特殊事件。说到底,那是她本身的问题。
  “说到底,那是你本身的问题。”我说。
  那是她提出离婚的6月间一个周日午后,我把啤酒罐的易拉环套在手指上玩弄。
  “你是说怎么都无所谓?”她问,语调非常缓慢。
  “也不是说怎么都无所谓。”我说,“只是说那是你本身的问题。”
  “说实话,并不想和你分手。”她稍后说道。
  “那,不分不就行了!”
  “可是和你一起,哪里也到达不了的呀。”
  往下她什么也没说,但我觉得她想说的不难明白。再过几个月我就30,她就26岁了。
较之前路上将面临的物的规模,我们迄今所筑造的委实太微乎其微了,或者说是零。4
年时间简直是在靠存款坐吃山空。
  责任基本在我。我大约是不该同任何人结婚的。至少她不该同我结婚。
  起初,她认为自己为社会所不容而我为社会所容。我们较为成功地扮演了各自的角
色。然而在两人认为可以一直这样干下去的时候有什么坏掉了。尽管微不足道,但已无
可挽回。我们置身于被拉长了的、平静的死胡同中。那是我们的尽头。
  对于她,我成了已然失却之人。无论她怎样继续爱我,那都已是另一问题。我们过
于习惯相互的角色了。我再也没有能够给予她的了。她本能地明白这一点,我凭经验了
然于心。不管怎样都已无救。
  这么着,她连同几件筒裙一起从我面前永远地消失了。有的东西被遗忘,有的东西
销声匿迹,有的东西死了,而其中几乎不含有悲剧性因素。
  7月24日,上午8时25分
  我确认电子表上这四个数字,然后闭起眼睛,睡了。
第三章 1978年9月
   
1.鲸的阴茎,身兼三职的女郎
  同女孩困觉,我觉得既是一件非同小可的大事,又好像相反根本不值一提。就是说,
有作为自我疗养行为的交合,有作为消磨时间的交合。
  有的交合始终属于自我疗养行为,有的交合一贯是为消磨时间。既有起初属于自我
疗养行为最后算是消磨时间的,又有相反的情况。怎么说呢,我们的性生活同鲸鱼的性
生活有着根本差异。
  我们不是鲸鱼——就我的性生活而言,这乃是极重要的命题。
  小时候,从家里骑自行车大约30分钟路程的地方,有个水族馆。水族馆内总是阴冷
冷的水族馆式的沉默一统天下,只有时而“哗啦”溅起的水花声从哪里传来。暗幽幽的
廊角仿佛有鱼身人在屏息敛气。
  一群金枪鱼在巨大的水池里往来游动,鲟鱼沿狭窄的水路逆流而上,锯刺鲑朝肉块
呲出尖牙利齿,电气鳗鱼一闪一闪亮起小里小气的电珠。
  水族馆里有无数的鱼。它们名字不同鳞片不同腮鳍不同。我实在不明白地球上何以
存在如此种类繁多的鱼。
  当然,水族馆里没有鲸。鲸过于庞大,即使把水族馆毁掉弄成一个大大的水槽也没
办法养它。但水族馆里放有鲸的阴茎,也就是所谓代表物。这么着,整个多愁善感的少
年时代我都没看原原本本的鲸而一个劲儿看鲸的阴茎。在阴冷冷的水族馆式甬路散步散
腻了,我便坐在寂无声息的天花板极高的展厅沙发上,对着鲸的阴茎呆呆地度过几个小
时。
  看起来它有时像一株干枯的小椰树,有时像一穗巨大的玉米棒。如果那里设立有
“鲸鱼生殖器·雄”的标牌,恐怕任何人都不会注意到那便是鲸的阴茎。那与其说是南
极的产物,莫如说更有中亚沙漠出土文物的意味。它不同于我的阴茎,也有异于此前我
见过的任何阴茎。并且那上面漾出一种哀戚,一种被割阴茎特有的难以言喻的哀戚。
  第一次同女孩性交后想起的,也是这巨大的鲸鱼阴茎。想到它是沿着怎样的命运之
路经过怎样的经纬来到这水族馆空空荡荡的展厅的,不由一阵心痛。我觉得这里边没有
任何获救的希望。但我才17岁,显然还太年轻,不可能对一切感到绝望。于是,那以后
我便这样认定:
  我们不是鲸!
  我在床上一边用指尖捏弄新女友的头发,一边不断考虑鲸。
  我所记起的水族馆总是时值秋末。水槽玻璃冰一样冷,我身裹厚厚的毛衣。从展厅
大玻璃窗望见的海呈深铅色,无数白浪使人想起女孩身上连衣裙的白色花边。
  “想什么呢?”她问。
  “往事。”我说。
  她21岁,拥有苗条娇好的身段和完美得足以使人入魔的一对耳朵。她在一家小出版
社当临时校对员,又是耳模特,还是仅由有教养的圈内人组成的小俱乐部所属的应召女
郎。至于3个之中哪个是她的本职,我不清楚,她也不清楚。
  但若从哪个是其本来面目这点来看,耳模特是她最为自然的面目。我这样认为,她
也这么想。只是耳广告模特大派用场的领域极其有限,所以无论作为模特的地位还是酬
金都低得不能再低。一般广告代理商、摄影师和制作人都仅仅把她作为“耳持有者”来
对待。耳以外的她的肉体和精神被完全抛弃完全置之不理。
  “其实不是那样的,”她说,“耳朵就是我,我就是耳朵。”
  作为校对员的她和作为应召女郎的她绝对——哪怕一瞬之间——不向人出示耳朵。
  “因为那不是真正的我。”她解释道。
  她所在的应召女郎俱乐部的事务所(名义上大致为演员俱乐部)位于赤坂,大家称
为埃克斯夫人的经营者是个满头银发的英国妇女。她在日本生活了30年,讲一口流利的
日语,基本汉字也差不多认得。
  埃克斯夫人在距应召女郎俱乐部不到500米的地方开一间专间招收女性的英语会话
教室,在那里她把看起来纯正的女孩挑到应召女郎俱乐部去。反过来,应召女郎也有几
个人在英语会话教室学习,她们当然得以免除几成学费。
  埃克斯夫人把应召女郎称为“Dear”①。她口中的“Dear”有一种春日午后般绵柔
的韵味。
  ① 英语,亲爱的。
  “要穿像样的花边内裤去才行哟,Dear,带三角裤的长简袜是不行的。”或者说:
“你往红茶里放冰淇凌了吧,Dear!”——便是这么一种气氛。顾客来历也把握得一清
二楚,几乎全是四五十岁的富有商人。三分之二是外国人,其余是日本人。埃克斯夫人
讨厌政治家、老人、变态分子和穷人。
  我的新女友在这一打无不如花似玉的应召女郎中最为相貌平平,衣着也很一般。实
际上掩起耳朵的她给人的印象也极为普通。不清楚埃克斯夫人为什么竟看中她。或许看
出她的平常中有特殊的光点,也可能仅仅觉得有一两个平常女孩也未尝不可。但不管怎
样,埃克斯可谓独具慧眼,她也有了几个坚定的顾客。她衣装平常,化妆平常,内衣平
常,带着平常的香皂味儿前往大仓宾馆王子饭店,一星期跟一两个男人睡,得到足够一
个月吃喝的收入。
  此外一半夜晚她无偿地同我困觉,另一半怎么过的我就不知道了。
  她作为出版社临时校对员的生活是再平常不过的。每星期只到神田一栋小楼三楼上
的一家出版社上三天班。早上9点到傍晚5点,或看校样,或泡茶,或下楼梯(没有电梯)
买胶擦。虽然她是唯一的单身女性,但没有什么人调戏她。她像变色蜥蝎一样根据场所
和情况或潜伏不动或出声发光。
  我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