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背囊-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我们做事的习惯。”他的妻子则微笑着在旁用围裙擦干手,附和着丈夫的话。
许多年过去了,可我始终记着这场面、这句话。这对正直、体贴人的农家夫妇生活得好吗?我决定再次拜访他们的农舍。
带着自家烘制的馅饼,驾驶着汽车朝佛蒙特州的南部驶去。一路上我使劲地搜索着记忆中的小屋。停下车,我向人描绘着记忆中的农场——低矮的苹果林边有一个石头砌成的谷仓;大片的向日葵地;屋前的花坛里种着太阳花、瓜叶菊和毛地黄。路人笑着对我说:“我们这个州有三分之一的地方类似这样,小姐,除非你能说出姓名。”可我说不出。
“许多人都会这样干的。真的,这是我们做事的习惯。”一个正用干草喂着一群比利时栗色马的老妇人,听我复述往事后这样说。
几个小时后,我把车开进了野餐区,这是一个有清澈小溪、种植着大片凤梨树的美丽地方。可我正为此次重返旧地一无所获而心情不佳。
“对不起,小姐,我打搅你一下。”一对陌生人过来,他们正为自己的车钥匙被锁进了汽车而不知所措。
“我可能替他们打电话请来锁匠?或许让他们搭我的车回 城……”我想。
于是我请他们上了我的车向城里开去。一路上, 那位夫人向我介绍说,她丈夫是个植物学家,他们正一路旅行去北方收集蕨类植物。
我们终于把锁匠从城里带回了野餐营地。锁匠工作时,他们夫妇和我则在露天餐桌边坐下共同分享我带的馅饼。植物学家兴奋地说:“您真好,您真肯帮忙。”我笑着回答:“这是我们做事的习惯。”接着就把当年的故事告诉了他们,并倾诉了寻找无着的懊恼。
此刻,他的夫人甜甜地插上一句:“寻找?您已经寻找到了这里的‘习惯’。”
47、如何找到自已
我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找到自己的?当我面对这个直观的问题时,我茫然不知所措。亦如《蜀山传》中雷剑,开窍?为什么每个 人都说要等我开窍?
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譬如男人,背负着事业和家庭的责任,且不来谈感情。就单单这两座大山就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真希望自己早些开窍。可马克思先生却告诉我们,事物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哎,也罢。且看看如何夹起尾巴做人。
人不能如遇见未来,如果可以我倒希望做一场南柯一梦。梦醒后,便可以坦坦荡荡地面对人生,再不必苦苦思索,瞻前顾后地走路了。
可是不能。
人常说三十而立,诸位男性同胞在三十岁之前,大可不必过于担忧。该谈的恋爱就谈起来,该闯的事业勇敢向前,该得到的也千万别错过,因为这些是你在三十岁之后很难遇到,也很难得到的东西。值得珍惜!
我们可以观察到身边的许多普通人,他们的青年时代,中年时代截然不同,简直有着天壤之别。人总会老的,所以早些开窍,对于我们来说就更加重要。否则虽然开了窍,也不过是把锈剑,只能各安天命了。
看着那些晚开窍的人整日在夹着尾巴做人,我不禁在想。他们的从前都是怎样的?有一天我会不回也像他们一样这样?自己越想越害怕。
我的香港老板常常会说这样一句话,“有今生没来世”。想想也是。人生短暂,再不早些开窍,下场只有如此。唯一能做的,是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
人往往在经历了一些重大的事情后,会很快成长起来。我们常常会发现,那些成功人士他们仿佛是很早就开了窍,然后一步一步往前走。其实,没有开窍的人一直都迷失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聪明的人只是一迈而过。
俄国有一位沙皇尼古拉,他非常聪明。有一次他到一个古老的教堂参观,看见一段打了结的绳子,粗大的结子打得很复杂。
尼古拉问:为什么要专门占用一个地方挂这根破旧的打了结子的绳子?教堂里的神父告诉他这根绳子是专门测试人是否聪明的,那个复杂的结子至今没有人打开过,据说,谁能打开谁就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了。
尼古拉听了二话不说,拔出腰间的利剑对着那个绳结轻轻一划,绳结即刻散开。
佛家说魔障在人的心里。人最大的敌人也就是自己。
我网络上的一个朋友告诉了我如何开窍。他说打开脑袋,不久开窍了吗
原来答案是如此的简单。
48、互相感动
“善意关怀”是一处人文体贴,是一种无尚奉献。一家酒店,如此地善解人意,如此地走入心灵,是十分难得的。
我今天所说的,这只是一家酒店,我们做心理系讲师的人、心灵工程师的人、做家长的人、做社会工作的人,不应从这家酒店的思想中学习到什么吗?
自从我成为心理系讲师,旅游的机会很多,我和朋友在一起日子特别多,而且生活处处很快乐。那时我身居台湾省台北市,朋友说带我心理系讲师去旅游一趟,我和朋友约好准备打算去趟巴黎旅游。
没有菜谱的酒店很多。法国巴黎拉维耶酒店不但没有菜谱,而且格外迷人。这是我和朋友体会。
如果你心情郁闷,你当然不能会轻易向陌生人倾诉。可是这个小酒店的女主人,却能一眼从你微颦的眉头上看出来。即便差距,不要紧,女主人会像母亲一样轻言细语,问寒问暖,不厌其烦地倾听你的不如意、甚至恼怒。诚意一片氤氲。
如果你喜不自禁,66岁的女主人会告诉你应吃点什么,即使你要吃很贵的菜,她也不会答应你,还会告诉你小肝是高蛋白食物,苦瓜降血压。她能像你家人一样关怀你。胖人应吃什么,瘦人应吃什么,爱喝酒应适量,爱抽烟应少抽一点她总是考虑你吃什么会对你有好处,然后想方设法满足你,你胃口不好也能多吃一点,而且绝对对你身心有益。
这个小店的这一经营特色,吸引了南来北往的客人。有的顾客不仅变成了常客,还成了小店的朋友,来时总要顺便带些好菜,像给家里买菜一样。“小店看似没有特色菜,却有自己最具特色的一道菜——“善意关怀”。
老客人这样说。经营管理人员说:“善意奉献,才是对顾客最大的奉献。”一位记者说:“看来善意是可以传递或者传染的。”也有人说:“善意不要菜谱,一个眼神一句话就能让人受用终生。”真的,谁不需要善意的滋润呢?与其说这酒店是以善解人意为特色,不如说人性中善意的魅力最动人。从利益上的互惠升华到心灵上的互惠,这样的善意最能让人互相感动。
真是一个愉快的旅游。我和朋友从巴黎回来,不知道受到多少感悟。感受到关怀。
我赞叹:“没有菜谱,实际上是有人生的善解菜谱”
朋友赞叹:“没有特色,实际上是个性的最大特色”
49、窗
忘记痛苦,寻找快乐,走出困境,树立自我,这就是此文,这就是我所写的主旨。
那天,大家所有的事业朋友还是商界朋友美国朋友都来聚会,那时大家去了趟美国旧金山,回到旅馆的时候,我的朋友说,我给你这个心理系讲师说个故事吧看看你作如何理解?
夏日的一个傍晚,一个美丽的少女投河自尽,被正在河中划船的白胡子艄公救起。
“你年纪轻轻,为何寻短见呢?”艄公问。
我才结婚一年,丈夫就遗弃了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少妇哭诉道。
“那么我问你,你一年胶是怎么过的呢?”
少妇回忆起自己一年前的时光,眼睛一亮:“那时我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那时你有丈夫吗?”
“当然没有”。
“那么,你不过是被命运之船送回到了一年前,现在你又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了,你什么也没失去啊。”
少妇想了想,还真是的,我怎么和自己开了这么大——玩笑呢?
朋友的话给了我很大启示。在我们的生活中,比如自信、自立这些看起来并不很重要的东西,其实是人生最重要的啊。
和品位高的朋友交往,好比是打开一扇窗,缕缕清新的空气徐徐吹来。本来是很棘手的事情,看看朋友是怎样思维的,怎么处理的,对自己未必不是一种启迪和激励。
当然,当窗外的空气过于浑浊时,我也会把这扇窗关上。
我明白了:“人往往被俗事缠身,或被一时蒙蔽,但反过来看,就会豁然开朗。”
恰如一扇窗。有人说:“当一扇窗户关上了,那么还有另一扇窗户为你开着。”
50、时间与爱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小岛,上面住着快乐、悲哀、知识和爱,还有其他各类情感。
一天,情感们得知小岛快要下沉了,于是,大家都准备船只,离开小岛。只有爱留了下来,她想要坚持到最后一刻。
过了几天,小岛真的要下沉了,爱想请人帮忙。
这时,富裕乘着一艘大船经过。
爱说:“富裕,你能带我走吗?”
富裕答道:“不,我的船上有许多金银财宝,没有你的位置。”
爱看见虚荣在一艘华丽的小船上,说:“虚荣,帮帮我吧!”
“我帮不了你,你全身都湿透了,会弄坏了我这漂亮的小船。”
悲哀过来了,爱想她求助:“悲哀,让我跟你走吧!”
“哦……爱,我实在太悲哀了,想自己一个人呆一会!”悲哀答道。
快乐走过爱的身边,但是她太快乐了,竟然没有听到爱在叫她!
突然,一个声音传来:“过来!爱,我带你走。”
这是一位长者。爱大喜过望,竟忘了问他的名字。登上陆地以后,长者独自走开了。
爱对长者感恩不尽,问另一位长者知识:“帮我的那个人是谁?”
“他是时间。”知识老人答道。
“时间?”爱问道,“为什么他要帮我?”
知识老人笑道:“因为只有时间才能理解爱有多么伟大。”
51、心的存折
“鸟儿无意中带来的一粒种子,谁能料到多年以后会长成一颗大树呢!”金女士回忆起创业之初的机缘来,每每对旅途中的一件很小的小事慨叹不已。
14年前的一个夏天,金小姐作为一名公司职员从台湾去美国芝加哥参加一个家用产品展览会。午餐就在快餐厅里自行解决,当时人很多,金小姐刚坐下,就有人用日语问:“我可以坐在这里吗?”抬头一看,是一位白发长者正端着饭站在面前。她忙指着对面的位子说:“请坐。”接着起身去拿刀、叉、纸巾这类的东西,担心老人家找不到,便帮他也拿了一份。一顿快餐很快就吃完了,老人临走时递来一张名片,说:“如果以后有需要,请与我联络。”金小姐一看,哟,原来老人是日本一家大公司的社长呢。
一年以后,金小姐自己注册了一家小公司。生意做了不到一年,客户突然不做了,而这时,新一年的生产计划已经定了,连样品都做好了,更何况,这是她惟一的客户!怎么办?真的一起步就要破产吗?她忽然想起那位日本老人来,就抱着一线希望去了一封简单的信,说不知你是否还记得我,我现在自己开了一间小公司,如果你来台湾希望你来看一看。信发出后一个星期,就收到了回信,老人说即日启程来台湾。两天后,他真的来了,还带来了六七个公司职员。他们拿出样品让她试加工,在肯定了产品和质量之后,当场下了足够金小姐做一年的大订单。金小姐惊喜地问:“您在台湾有很多大客户,而我这里只是个小公司,您真的信得过我吗?”老人从皮箱里拿出一本书来,名字叫做《人心的贮存》,说:“当初你在芝加哥给我小小的帮助时,你并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回报。就像我在书中所写的:‘人心就像一本存折,只有打开来才知道到底有多少收益。’每本心的存折正是用一点一滴的善去积累的。”
52、再试一次
高三上学期,学校召开“招飞动员大会”,号召全校理科毕业班男生踊跃参加空军组织的招飞体检。同学们跃跃欲试,谁都可以报名,但谁都没信心。因为自我校成立以来,年年参加飞行体检,却从来没有人被录取过。大家都知道招飞体检要求之严、标准之高非我们这些乡下孩子所能达到。但是,我们这些正处在做梦年龄的大男孩哪个不向往驾着战鹰遨游蓝天,当一个威风凛凛人人羡慕的空军飞行员呢?就算通不过,也要去试一试!
于是我和同学一起报了名,也轻而易举地通过了学校和南阳地区组织的初检。这没什么可高兴的,因为每年都是初检通过一大堆,到全面体检时全县只有两三个甚至全军覆没。
盼望已久的全面体检终于来临了。我们乘长途汽车来到省会郑州,准备参加激烈的角逐。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农村的我第一次来到繁华的大都市,简直惊呆了,高楼大厦,霓虹闪烁,这样精彩的世界,我却只能坐在车上看看!“要是我能当上飞行员……”心里想着,暗暗为自己鼓劲:一定要全力以赴!
遗憾的是我的美梦还没做到一半就彻底破灭了。当我坐上电动转椅边摆头边转动了60圈后,就感到天旋地转,头晕目眩,甚至还恶心,不多时就冒冷汗,呕吐。体检的女军医遗憾地对我说:“小伙子,看来你不适合开飞机,要知道开飞机是不能有任何差错的。回去好好读书,考别的大学也一样。”
我的眼泪夺眶而出,默默地走回住处,对带队老师说我想一个人先回去。当晚我就坐火车到南阳,又转乘汽车回到学校。
回到课堂我无心学习,虽然失败是意料中的事,但我仍觉得不甘心。一天后,我隐约感到自己的身体状态比体检时好多了,会不会是因身体不舒服而遭淘汰?我清楚地记得体检前一天晚上由于感冒,便吃了一粒康泰克。天哪;如果真是因为这,那我就太亏了!
正当我呆呆地抱怨命运的不公时,一个念头在我脑海中一闪而过:请求复检!这在当时大多数人的眼里,简直是一个天大的玩笑。我自己也觉得是。因为除了带队老师,没有一个人能帮我说得上话,而带队老师的作用在体检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且我已经回来了,等我再赶去,说不定都结束了……但所有这些统统被我越来越强烈的念头压倒了:我一定要再试试!当机会还没有完全溜走时,我还可以回头,冲过去抓住它!
我立即找来一张稿纸,给主检官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主检官同志,请你相信我的诚实,我从700里外借路费赶来,因为我深深地懂得我的一生中这样的机会只有一次,所以我要珍惜,请再给我一次机会……”
中午下了课我就向同学借了80元钱,怀揣那封信,下午从南阳坐火车,晚上赶到了郑州。
到达住宿地点华豫宾馆后,却被告知我们县的带队老师和学生刚刚退房返校,这下傻眼了,本来还指望他帮我说说情的。没办法,只好先找地方住下。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赶到体检中心,一位学生告诉我:“你们南阳地区的体检早结束了,现在是漯河和许昌地区。”又一记闷棍!这下难度更大了。但既然来了,就不能放弃。
我鼓足勇气,硬着头皮敲开了主检官的办公室。年纪较大的主检官和几名中年军官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我。由于紧张,我结结巴巴地无法流利表达。幸亏我早有准备,从怀里掏出课堂上写的那封信,递给那位老者。老者看完信后递给另一位军官看,军官看后微笑着问:“主检官同志,怎么样,能否再给一次机会?”老者说:“你也是主检官,你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