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指南录 >

第222章

指南录-第222章

小说: 指南录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自己人来抢呢?”文天祥冷不防问了一句,将所有人都吓了一跳。

自己人抢自己人,大伙不太明白文天祥指的是什么。但自己人抢自己人的事情他们不是没经历过,朝廷随便一个指令就可以让一批人倾家荡产,同时亦可以另一伙人飞黄腾达。以往,大伙都认为那是天命,运数。但随着《临时约法》中物权一项逐渐落实,天命、运数的说法渐渐失了势,公平、合理的争论声却越来越高。

“比如说哪个贪官想抢,比如说某些人打着大义的名号。比如,再比如哪天我突然变坏了,想抢你们的饭碗!”文天祥站在原地,大声地问。

周围一片寂然,欢呼声嘎然而止。

丞相大人怎么会变坏呢?没有人相信。但文天祥自己说自己可能变坏,却不由得大伙不去往那个方面想。

“丞相大人不会!”人群中陆续响起一连串抗议之声。

“要是有人打着丞相的名义干坏事,大伙一定能分辩出来!”几个退伍的老兵自作聪明地回答。

这显然都不是文天祥期待的答案,他静静地站着,等着人们正确的回答。他知道自己在赌,赌这个民族中有清醒者,赌这个民族的政治智慧在历史的同一发展阶段不落后于世界的前列。

能给他披上黄袍的不是刘子俊、曾寰等人,而是天下百姓。如果天下百姓都希望他黄袍加身,今天,他将毫不犹豫地披上那件罪恶的袍子。如果天下百姓中存在与自己志同道合者,逻辑的怪圈就不存在,这件黄袍就不需要披上。

“揍他!”有人大着胆子喊了一句。随即,有人大声地附和,“揍他,无论是谁!”

“丞相大人勿怪,您不会变坏。有人打着您的名义干坏事,大伙就揍他,揍完了扭送去官府,看看到底谁是谁非!”百姓们乱纷纷地嚷嚷道。今天,文天祥的问话太有意思了,足够让他们回忆半辈子。也许到了老了以后,带着子孙后代坐在月光下,还可以讲一讲今天的趣闻。

“对了,揍他。我们的财产属于我们自己,谁也不能夺去。我们的尊严要由我们自己保卫,谁也无权剥夺。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想,我们究竟为何而战,我们为谁,为什么而流血。父老乡亲,你们能给我一个答案么?”文天祥挥舞着双臂,对着所有人呐喊。

“不给蒙古人当狗!”回答声如山崩海啸。这是用生命与鲜血换来的答案,经历过屠城、抗争的人都知道,挺直腰杆做人有多么艰难。

“不给蒙古人当狗,给自己人当狗,你们愿意么?你们愿意财产被人任意掠夺,尊严被人随便践踏么?哪怕那个人是你们的恩人,你们的保护者,或自称为圣人、神明的家伙?”文天祥接着问,仿佛一瞬间想将心中所有郁闷抒发出来,寻找一个最终的答案。

“不愿意!”人群中的情绪已经沸腾。不愿意,我们不愿意,所有人都清晰地知道一个答案。无论贫穷和富贵,出生的地域和父辈的职位,没有人愿意被人踏在脚下,没有人愿意自己的权力被人肆意剥夺。

“你们不愿意,我也不愿意。”文天祥的胡须在胸前飞舞,他双手高举,仿佛挥舞干戈的刑天,向命运发出一连串的挑战。“我们拼死抗击蒙古人,就是为了不给人做奴隶。如果蒙古人走了,我们再在自己头上供起一伙汉人,同样是为奴为婢,这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谁能告诉我,这之间的区别何在?”

“没区别!我们不给蒙古人当狗,也不给自己人当!”人群中间,几个破虏军低级军官呐喊着。在军校中,他们被灌输最多的就是“尊严”二字。军队的上下级之间讲究服从,但军校在教会他们服从的同时,教会了他们一个人的尊严不可践踏。

“对,我们头顶苍天,脚踏大地,谁生来也不比谁高一等!”几个临窗而离的书生挥舞着衣袖喊。经历报纸上这么多年的反复论战,君臣、父子等森严的等级在大多数年青人心中早已被推翻在地。虽然短时间还没有新的理论诞生,但他们已经不再愿意为维护原来的秩序而被当作牺牲品。

“所以,我们设立一部约法,保证所有人生而平等。我们曾经把自己的手按于其上,对着苍天大地许下誓言。我们将誓死捍卫它,因为在守护着他它的同时,我们守护着国家的希望,和自己的尊严…。”文天祥环视众人,声音宛若洪钟大吕。

“所以,我请你们在这里见证,我,大宋丞相文天祥,将永远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你们的权利,还有这部约法。我也请你们和我一道,用一切力量保护它。因为保护它的同时,我们也在保护着自己!”

“那个文疯子……。”很多年后,有人笑呵呵的讲。心里却明白,所有人的内心深处在那一天被疯子唤醒了某些早已存在的东西。

“这个文疯子!”临街的一个酒家的二楼,有个跟着人群乱嚷嚷的看客笑着说道。手里的飞镖已经被他的汗水浸湿,但他却好像忘记了自己原来的任务般,只顾跟着周围人群大呼小叫。

陈丞相做不到这一点,皇上也做不到,历朝历代的英豪都做不到。郑虎臣知道这一点,他亦很欣赏文天祥在此刻表现出来的疯狂。

“如果我是他,我亦会如此!”内心深处,郑虎臣忍不住这样想。“陈丞相错了,他从开始就错得厉害。他所追寻的目标和文大人所追寻的相去太远,高下之间若判云泥!”

用欣赏的眼光看着文天祥的一举一动,郑虎臣慢慢站了起来。他不会再出手了,陈宜中的活命之恩,比不上街道上那个疯子的一根小指头的价值。手指扣着飞镖,郑虎臣准备下楼,无意间,踏却看到距离自己不远的座位上,几个人的袖口处有银光在闪烁。

“丞相大人小心!”郑虎臣高喊,抄起一张桌子向文天祥身前扔去。


  
轮回(三)
该章节的地址:siyuan/Html/Book/21/1606/278342。htm


听到郑虎臣的提醒,侍卫长完颜靖远侧身而出,挡在了文天祥的身前。说时迟,那时快,随着移动身形的时候,他腰间的断寇刃已经抽出了鞘,迎空划出一道闪电,刚好接住了郑虎臣扔下的桌子。

“笃、笃、笃、笃”十余支闪着淡蓝色寒光的弩箭射到了桌面上。

“保护丞相大人!”完颜靖远用钢刀挑着桌面,大喊道。三十几个早有准备的侍卫提盾擎刀,快速在文天祥身边围成了一个密不透风的***。

“弩箭上有毒!”训练有素的卫士们从钢弩在阳光下反射出的颜色上得出了这一结论。人群登时大乱,看热闹的百姓你推我挤扎向路边小巷和临街的民房。有人脚步虚浮被挤倒,后面急于逃生的人毫不顾忌地从倒地者的身体上踩了过去。

“为国除奸!”隐藏在人群里的刺客一边抽出兵器乱砍,一边肆无忌惮地制造混乱。刹那间,逃难者的呼儿唤女声,伤者的哀哭和垂死者的呻吟响成一片,眼看着盛会马上就要变成灾难,就在这危机时刻,有人站在高处大喊道“父老乡亲,你们忘了刚才的承诺么?”

“你们忘了刚才的承诺么?”张万安站在青灰色的屋脊上,振臂高呼。文天祥今天发疯了,他也要跟着疯一回。长期做新兵训练工作的他明白,如果今天由着这十数万刚才还信誓旦旦的要保护家园,遇到几个刺客,就立刻作鸟兽云散的百姓逃走,以后遇到危急情况,神仙也难让他们鼓起勇气来。

一队队盔甲鲜明的破虏军士兵从小巷深处逆着人流冲出,用肩膀刀鞘将乱跑乱窜的百姓强行稳定住。遇到持兵器乱砍的刺客嫌疑,则一刀砍翻,根本不给对方趁火打劫的机会。

“抄家伙,自卫!”王老实的带着几十个士兵,一马当先冲上了向文天祥放冷箭的小楼。楼梯口,有几个身份不明的人试图阻拦他的脚步,被王老实的侍卫用火枪直接轰下了楼道。

清脆的火枪声压住了所有嘈杂,有胆大者抬头望去,只见王老实如同一尊金甲战神般顺着底楼直冲二楼,所过之处,霹雳声声,根本没有一合之将。

“是百夫长!”有人发出惊喜的欢呼。铁血百夫长这个名字如雷惯耳,通过说书先生的加工和报纸渲染,那个起初训练时偷懒耍滑,后来温酒斩索都,十万军中砍达春帅旗的王老实形象已经深入人心。这是百姓们最容易接受的,切切实实的英雄,他的出现对于急需稳定人心来说,比任何灵丹妙药都好使。

“咱人多,怕个球,是男人的,抄家伙上啊!”王老实在楼梯口回过头来,冲着底下发楞的百姓叫道。这是他在战场上招呼新兵的一贯伎俩,百试百灵。果然,一声断喝之后,刚刚还只顾着逃命的百姓们猛然想起了自己和刺客之间的人数差距,纷纷停住了脚步。

在人群中制造混乱的刺客突然间发现自己陷入了重围中,被他们追着乱砍的百姓不见了,代之的是一群暴怒的男人。菜刀、铁棍、砖头,从四面八方围上来,还有一双双暴怒而狂热的眼睛,让他们无所遁迹。

“我,我,我…。。”有个刺客想为自己辩解,却无法掩盖手中的刀和脚下的血迹。一块砖头从侧面拍到了他的脑袋上,紧跟着又是一块。一把刀,一跟木棒,无数双大脚,很快,刺客变成了一团烂肉。

十几个来历不明的刺客试图冲击文天祥的卫队,先被侍卫们用断寇刃劈翻了半数,剩下的打算逃走,却被暴怒的百姓们围困了起来。他们的武技都不弱,但在如此密集的人流中,武功根本派不上用场,片刻功夫,就如一滴水般淹没在人海里。

完颜靖远用自己的身体为盾,将文天祥死死挡在背后。他手中的钢刀挑着半个桌面,不知道是因为用力过度还是随着心情紧张的缘故,不断地在颤抖。

最危险时刻已经过去,一切情况都在向有利方向转,但完颜靖远刺客内心深处所承受的压力,一点儿都不比刺客刚刚出现时小。

本来已经认为不可能出现的刺客还是出现了,曾寰、刘子俊等人策划的第一套方案随着刺客的出现正式启动。而完颜靖远恰恰是这个方案的关键一环。在临来泉州之前,刘子俊曾亲自找过他,告诉他可能会有刺客在途中对文大人不利,叮嘱他无论如何要保护好文大人安全,并且,要求他在刺客出现后,负责把幕后真凶点出来。

“幕后真凶就是小皇帝赵昺和陈宜中,只要指使者的身份被拆穿,行朝就再无立足之地。整个泉州的百姓不会饶恕这些吃里扒外的家伙,文大人披上黄袍的事情也就顺理成章。整个过程中,咱大都督府都出于被逼迫位置,天下英雄谁也挑不出什么是非来!”刘子俊当时的话,完颜靖远一个字都没忘记。

老实说,谁当皇帝,完颜靖远并不在乎。追随文天祥这几年他也看明白了,有了约法之后,谁当皇帝都不会像原来那么舒坦。但相比之下,文大人当皇帝对大伙而言肯定好处更大些,别的不说,完颜靖远知道一旦刘子俊等人的计划成功,镇殿将军的职位必然会落到自己手上。

然而,完颜靖远不敢相信刘子俊的计划一定成功。虽然这个计划得到了几乎大都督府所有幕僚的支持。为了保证其成功的把握,细心的曾寰还策划了两套备用方案。

文丞相绝对不会任人摆布,熟悉文天祥的完颜靖远清醒地告诉自己。虽然刘子俊等人的计划对文天祥百利而无一害,但在文大人没首肯这个计划的情况下,完颜靖远轻易不敢执行它。因为完颜靖远知道,对人宽厚的文丞相绝对不会像外表看起来那样毫无心机,如果他真是一个老好人的话,也不会在短短几年内,整合起这么大的力量来。也不会由百丈岭一队残兵,发展出如此大的一番基业。

几年来,邹将军不肯与文大人合作,被文大人毫不犹豫地搁置,架空,然后慢慢收服。陆秀夫试图影响文大人,结果反而被文大人影响。张世杰、苏刘义试图利用手中的实力与大都督分庭抗礼,结果被文大人不动声色的一一拿下。即使像陈吊眼这样桀骜不逊的江湖大豪,最后都唯文大人马首是瞻!如果文大人是一个可以被属下算计的人,他能走到今天么?

与以往的权力争斗不同,文丞相做事情的手段更隐蔽,也更温和。他不愿意流自己人的血,但这不代表他畏惧流血。

所以,一路之上完颜靖远都提着十二分精神。郑虎臣的提醒声一响起,他立刻作出了最合理反应。接下来,他却没有如刘子俊所要求那样把矛头指向行朝,而是指挥部下围成一个大***,把大都督府和行朝所有官员都统一“保护”在***里面。

“坏了!”见完颜靖远迟迟没有进一步动作,户部尚书杜规心中暗叫不妙。把文天祥推上皇位的计划是他率先提出来的,凭心而论,杜规认为自己此举对大都督没有任何恶意。文天祥对他有知遇之恩,从来没有因为他是一个小商贩而瞧他不起,相反,始终以平等地位待他,并且非常信任地将他从游商身份一步步扶上了户部尚书的高位。这份恩情,杜规一辈子都不会忘记。正是因为如此,他才想以自己的方式来报答文天祥。与公,坐上皇位的文大人行事再无那么多人擎肘,这对破虏军、对大都督赴,乃致整个抗元大业甚有好处。于私,一个主张“士、农、工、商”四民平等,并且把极其重视商业的皇帝出现,会让杜规和他背后的所有大小商人们扬眉吐气,从此再不会感到自己低别人一头。

“这个对所有人都有利的计划有一个疏漏,就是文大人自己!”杜规在参与制定计划时,曾经这样预言。现在,他知道自己的预言正慢慢变成现实。文天祥轻易的被三杯接风酒喝醉,在他眼里就是一个陷阱。刘子俊因为过于关心文大人的安全,或者说过于关心计划的成败被文天祥骗上马车,等于落入了文大人布置下的另外一个陷阱。可以说,从一开始,聪明的文大人就看出了众人布下的局,并毫不客气地把这个局逐个破坏掉。

当他不想落网时,谁也网不住他。这才是文天祥的另一面。他尊重众人的意见,却并非没有自己的主见。他看似宽厚柔弱,关键时刻却坚硬如钢。

正在杜规暗自懊悔的时候,他听见文天祥在侍卫背后低声议论,“你们看见了么,一旦百姓们拿起了刀,他们的力量绝对出乎所有人的想像!”

百姓的力量?杜规从侍卫们露出的缝隙像外看去。街道上的局势显然已经被控制住,在一些区长、里正和破虏军退役老兵的协助下,匆匆赶来的警备军迅速恢复了人群的秩序。躲在人群中制造混乱的刺客和一些试图趁火打劫的小混混被手持武器的百姓们打得血肉模糊,一个个破麻袋般堆放在街道边,警示着别有用心的人不要效尤。

几处被刺客控制的酒楼上已经不再有冷箭射出来,“乒、乒”的火铳射击声也渐渐零落。不时有受伤或被杀的刺客被从窗口处抛下,警备军士卒冲过去,不管是死是活,一概用绳子捆做一团,丢到附近的有专人把守的小巷子内。

“真没想到这些平头百姓有这么大胆子!”有行朝官员小声嘀咕。每天坐着马车行走于泉州街头的他们从来没注预料到这些为几头蒜吵架,为一吊钱哭鼻子的底层百姓在危急面前有如此反应,非但没有抱头鼠窜,反而勇敢站出来帮助警备军控制了局势。

这种自发的行为已经不能仅仅归于胆气,而且说明了百姓们看问题的眼光。有武器却没去滥杀无辜,有力量却没趁火打劫。这种百姓,历朝历代的史书中从来也没有记录过。

“他们胆子本来就大,只是总有人巴不得他们胆子小,头脑简单,所以想方设法把他们变笨,变弱,以为这样好统治,结果外敌来了才发现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