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姚明自传 作者:里克·布切 >

第8章

姚明自传 作者:里克·布切-第8章

小说: 姚明自传 作者:里克·布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是中国现在仅有的正式篮球经纪人。

  陆浩(姚明中方经纪人):中国经纪人考试在北京一所地方大学的教室举行。16个人来考试,全部通过。我们报名的时候被告知考试范围。考试约2小时,主要是关于篮球的问题———什么是2…3区,什么是挡拆战术,什么是罚球线。我打过职业篮球,做过教练,还在厦门大学教篮球,所以考试对我特别容易。我自己出了一份模拟卷子来练习,结果和考试题目几乎完全一样。但16个人中只有12个成为注册经纪人,因为要付10万元人民币的押金。目的是当你坑害客户,或其他方面搞砸时,可以没收押金。

  比尔·达菲(姚明经纪人):正式选秀前对球员进行测试,是NBA各球队的普遍做法。球队通常会找来几个球员对他们进行测试和训练,进行全身的体检,看看他们的个人素质和竞争力。我们起先计划在选定的几支球队安排几次不公开的测试,后来证明后勤工作很困难,从东方队获得冠军到姚明回国家队履行义务的这段时间很短。我们已计划好在西部的金州武士队和东部的纽约尼克斯队各进行一场测试。媒体听说这件事后大加炒作,影响迅速超过我们的预期。我们不敢肯定自己的财力能否应付安全、保险、设施等等。我们只好向NBA求助,他们开出的条件是让我们把姚明的测试向所有球队公开。我们在芝加哥Loyola大学签了合同,那个地方在NBA看来是处于中间地带,我们就在那里举行了测试。这时距离NBA选秀抽签还有一周,抽签中将会决定第一批13名的排序。

  我不能公开参与芝加哥的测试,害怕得罪大鲨鱼和CBA,所以我在幕后和章明基一起工作。能让姚明过来测试,已经跨出很大一步。这一步是章明基完成的。最后,我们又作出让步,让NBA参与进来。测试前,我们倾向的球队有西雅图、波特兰、芝加哥、纽约和金州。西雅图来仔细看过姚明,他们的城市有很多亚洲观众。波特兰不成,他们球队的组成和对姚明兴趣不太令人失望。金州很感兴趣,但他们对姚明了解不多。如果他们拿到优先选择权,不会选姚明。老实说,我觉得就算再让他们做第二、第三个人选,也不会选姚明,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好好看过他。很奇怪,因为姚明来的时侯,没有哪个球队对他的宣传推广超过勇士队。

  我不能露面,所以没去测试,也没看录像。从第二天媒体的报道看得出人们没对他倾倒,因为NBA和媒体的大多数人喜欢指出球员的不足而不是强项。姚明打中距离多,打球不很张扬,人们就说:“他篮下不行”或者“他个子7尺5能投篮,那又怎样呢?我们有些6尺9的家伙也能投篮。”选秀前我给那些球队打电话,他们说:“姚明太喜欢中距离了。”我都听腻了,只有一个球员是完美的,就是迈克尔·乔丹。其他人都有弱点,但还是能成为好球员。

  我看了姚明在悉尼奥运会的表现就知道他行。对于那些有能力打入NBA的外国队球员,我是非常了解的,所以我知道立陶宛、意大利、西班牙那些大个儿的能力。姚明在对立陶宛队的比赛中拿了27分,15个篮板,我就知道他准行。比尔·沃顿跟我一起看的比赛。开始前我就对比尔吹风,“你等着瞧好了,”我说。姚明做篮板后第一次传球,运球传给切入队员,内线得分,转身跳投,比尔倾倒了。以后姚(姚明经纪人):情况对我有些麻烦,我将同时代表选秀榜前4个中的3个,包括姚明和杜克的杰伊·威廉斯,谁会成为状元秀并无明确的共识。取决于谁在抽签中拿到第一选秀权,抽签将在姚明芝加哥测试后大约两周举行。我这么说吧:如果芝加哥拿到第一选秀权,我会很麻烦,因为芝加哥倾向签姚明,而杰伊一心想去芝加哥。经纪人的作用之一,是让客户选秀排位尽量高,去一个他喜欢而且合适的球队。我觉得抽签结果出来后,我可以为姚明和杰伊同时办到这些。但许多人把问题过早地提给双方。“如果一支球队拿到第一选秀权,而姚明和杰伊都可用的话,达菲怎样代表他们两个人呢?”“让我们先等等,看抽签的结果。”我说,“也许那时有理由让我不要代表他们两个人,但我们不要过早考虑这个问题。

  ”

  姚明的芝加哥测试结束后,我和章明基坐下来谈,主动提出我不要公开代表姚明,直到了解事情的发展动向。我知道这样会让他跟中国方面打交道容易些,他们也不必再担心在姚明和杰伊两人中,我对杰伊的事更卖力。

  没人想到休斯顿会拿到第一选秀权,但拿到后,也不会有什么冲突。我知道他们想要一个大个子,而不是得分控球后卫,因为他们已经有斯蒂夫·弗朗西斯了。杰伊也不想去休斯顿,芝加哥是他的首选,而芝加哥又拿到了第二选秀权,所以这个结果再好不过了。

  当约翰·海逊格问我那些问题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参加选秀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我没想过要什么样的队友、什么样的教练。在中国,这两样都是球员无权选择的。

  我想的只是,别让金州队拿到了第一选秀权,因为他们需要一个得分后卫,而我不想被他们选去。

  我当时想,如果我成为NBA的第一个在国外出生、学习蓝球的选秀状元,将具有历史意义。不管发生什么事,至少我拥有这种荣誉。所以我非常想成为状元秀。宋涛是入选NBA的第一位中国球员,他是1987年在第三轮中被亚特兰大老鹰队选中的,但他膝盖受伤,没有经过试训。马健是参加NBA球队试训的第一位中国球员,他参加了洛杉矶快船队的训练营。王治郅是被NBA球队选中并与球队签约的第一位中国球员。2001…2002赛季,巴特尔在丹佛掘金队首发上场,成了在NBA赛季首发上场的第一位中国球员。所以在NBA,成为状元秀似乎是我成为第一的最后机会。

第五章 一波三折的谈判(1) 
 


 
姚明  

连载:我的世界我的梦   出版社:   作者:姚明  
 

  与章明基和几位教授会面商谈的第二天,我就飞回中国,这时我已经知道,或者说已经确信自己能去NBA了。上次有关方面阻止我去,NBA并没有过于关注此事,我自己也不是百分之百确定时机是否合适。但现在NBA的每个球队都见过我了,即使没有给任何人留下深刻印像,也没人说我不能成为NBA中的一员。虽然测试时,我没有100%发挥,但是他们还是认为我有可能成为NBA的状元秀。由于东方队已同意让我走,剩下的就取决于中国篮协了。大家都赞同我走的情况下,他们是否还会固执己见呢?我想不会的。

 
  你也许会认为中国篮协高兴看到中国的球员打入NBA,为国争光。但篮协跟下面的球队却不这么想。球队不希望他们的球员成为明星或者超级巨星。如果球员知名度太高,早先的中国篮协会觉得难以控制。我从芝加哥测试回到中国,东方电视台想做一个关于这次旅行的电视专题,我觉得这是个好主意,但篮协不同意。我想是因为他们担心,如果人人看到我的表现和NBA对我的浓厚兴趣,再提出放我走的交换条件时,就不能如愿以偿。

  然而,从芝加哥回国后把我与媒隔绝,也让他们出了岔子。很多记者想找到我,但我换了电话号码。有两个人还是弄到我的新号码。篮协说如果我接受记者采访的话,得让他们知道。所以我就对记者说,“我什么都不能说,中国篮协说你们得去跟他们谈。”我本来就不想回答关于美国之行的许多问题,但篮协的做法使这件事变成他们的错,而不是我的,又被媒体批评了。

  我认为李元伟接任中国篮协主席后,这种事就再也不会发生。如果当时他在任的话,他会同意东方电视台做这个专题,召开新闻发布会。但不幸的是,我到NBA之后他才接任。他人很好,会把中国篮协搞得更好的,但他要施行改革还尚需时日。

  章明基(姚明经纪人):2001年姚明不能去选秀,非常失望,那之后我马上开始跟东方队协商姚明去NBA的事。当我2002年五月末,抽签后的约一周回中国时,X先生开始竭力把我排除在谈判之外。我不知道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在芝加哥的时候肯定发生了什么事。

  他作为中国过来的团队中的一员,我们本该在测试后开会的,但他食言了。听说他到加州去见了另外一些经纪人,一个原因可能是其他经纪人向他许诺了比我答应的更多的姚明收入分成,问题是那些经纪人从没跟姚明谈过。也许他认为,只要破坏了我的声誉,姚明就没有别的选择,只能选一个对他更妥协的经纪人。X先生开始在公开场合攻击我。他那时的任务是赢得选择姚明经纪人的权利。他的想法是:“我们怎么能信任章明基来保护我们的利益呢?”显然我的回答将是:“我的责任不是保护你的利益。”但他们不是那样想的。对国外的人,尤其是美国人,这一点很清楚,但如果你了解中国体育的发展模式,对他们的想法也就不足为奇了。中国体育体制是以五六十年代苏联的模式为基础发展的,那时集体利益大大高于个人利益。那种体制下,国家用有限的资源重点培养少数几个精英运动员。70年代末,中国实行开放政策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现在个人有了选择的自由。姚明的境况说明了在体育界,这种自由比其它领域的自由来得慢。比方说,如果姚明在上海电视机厂工作,一家美国公司给他一份工作,他第二天就能走人。

  在姚明之前,出名的运动员和旧的苏联模式之间的冲突已经发生。90年代中国一位排名世界第一的羽毛球手,因为羽毛球协会要对他做广告进行控制,他拒绝了而选择退役。他那时只有23岁,却再也没打过球。还有其他冲突的例子,只是从来没像姚明这样引人注目、广为人知。

  X先生不断向媒体灌输,说我不具备经纪人资格。我非常小心,不作回应,否则事情会更糟。这完全是商业上的事,没必要针对个人。当一个记者问我对受到的攻击怎么看,我保持着积极的态度。“事情会解决的”我说。

  过了一阵,攻击我最厉害的记者开始起了疑心。他从未跟我谈过,我也没兴趣跟他谈。

  我认为他是X先生阵营的,反对我们的一切。他几乎每天写一篇文章,每篇都引述X先生从不同角度对我的攻击。有一天,这个记者找到我,“这事好像不大对头,”他对我说,“X先生说你是恶毒贪婪的中间人,你为什么不反驳呢?”我就告诉他为什么球员自己选择而非被人指定经纪人很重要,经纪人所起的作用。记住,中国以前还没有体育经纪人,所以这个概念对所有人都是新的,俱乐部觉得这种新的组织的威胁,是可以理解的。我们谈过后,记者就开始问我各种问题。由于编辑控制,他没可能为我说话,但他的文章笔调开始缓和。

  X先生把常青公司合同抬出来反击,说姚明已经承诺了别的公司,所以我的干预是发疯。

  他犯了个错误,因为我手上有常青公司的合同复印件。

  合同约定常青公司取得姚明全部收入的1。3。一个大问题是合同的签约方只有常青公司和姚明,没有其他人。现在我知道了,X先生原来打算东方队拿1。3,姚明拿剩下的1。3,但这都是口头上说的。这些细节都没有对外公布,X先生只是竭力宣扬,常青公司和姚明之间有合约。

 
于是我找到东方俱乐部的总经理白李,对他施加压力。“你们绝对不可能分文不要就放姚明走,”我说,“合约上没有你的签字,你们又没有同姚明签合同。那么你们怎么得到自己的那一份利益呢?还是你们之间有什么不能见人的约定不能公开呢?若没有,人们只能得出一个结论———你们把俱乐部最值钱的资产拱手送人了。”我一直觉得白李是个好人,我确信他不完全知道协商进行的情况和常青公司合同的内容,他最关心的是电视台的经营。

 
  他说:“不可能。俱乐部签了名的,X先生告诉我说有俱乐部的签名。”“我有复印件,”我说,“你自己看。”

  他变了脸色,沉默了大约5分钟。他盯着合同看了很长时间,最后含糊地说,“我会让X先生离开谈判。”他只说了这么一句。后面的经过也不是一帆风顺,但那是最重要的一步。

  后面不管发生什么,我代表姚明谈判的事情确定下来了。白李(东方俱乐部总经理):直到章明基给我看合同,我才知道常青公司合同协商的细节。中间人拿1。3的收入在中国生意中并不稀奇,很明显,那份合同有问题。我还觉得为我们协商的人比较短视,只考虑眼前利益,而没看到对东方队和中国篮协更大的好处。我三月份跟章明基在纽约见过,初步讨论姚明去NBA,我们得做些什么。CBA季后赛还没开始,我已经通过我生意中的熟人找了几个纽约和洛杉矶的律师,谈姚明转会的事。很明显,他们不懂NBA,也不明白姚明对中国意味着什么。他们完全从生意角度看待这件事,我觉得那很糟糕。我开始相信,我们得找一个姚明信任的人,一个懂得他需要的人。但那个人同时还要懂NBA,以及东方队和CBA的需要。和章明基谈得越多,我越相信那个人应该是章明基。

  姚明芝加哥的测试结束后,我遇到一个上海市长的代表,她很明白地说,市长和政府都认为,姚明去NBA的时间到了,中国篮球对他而言,舞台已经不够大。陈良宇那时是上海市长,现在是市委书记。他认为上海要成为真正的国际化大都市,不能只进不出,要让上海人也走出去,被世界了解。

  约翰·海逊格(姚之队队员):测试后章明基明白,他必须在NBA选秀前回到中国解决放行姚明的事。在他离开的那段时间,他也需要有人在美国这边照管姚明的事。出人意料地,在NBA选秀抽签前,他问我是否能在他离开时帮助他准备NBA选秀的事宜,并全程负责跟NBA各球队打交道。我同意了,章明基就通知了NBA各球队。我们着手准备,抽签进行了,休斯顿火箭拿到了首选权。这时事情开始有些混乱。误传误报铺天盖地。火箭队得到了错误的消息。

  火箭的总经理卡洛尔·道森打电话给我,开场说,“我知道姚明不想来休斯顿,我只想让你知道,我们真的很感兴趣,希望你和章明基能来谈谈。”他说。

  无数的媒体报道说,姚明想去纽约、芝加哥、金州。根据我和姚明的谈话,我知道他的倾向已有了变化,这些报道已不再准确了。我告诉道森(人人都称他为CD)我们很高兴前往与他会面。

  我们4点就起床,早上6点的飞机离开芝加哥,上午10点我们已坐在了火箭队训练的西部网球俱乐部的一个小会议室里,与道森、球队总裁乔治·波斯特洛斯和老板雷斯·亚历山大会谈。

  我和章明基发现,当天的芝加哥的一家报纸刊登了一则消息(在这时间刊登,想必也并非偶然吧)说,东方队很生火箭的气,因为他们发现自己在跟当地冒充代表姚明的人谈,如果火箭那样对待姚明的话,姚明还是去芝加哥比较好。亚历山大就挥着那张报纸问我们,“你们对此怎么解释,我该不该跟你们谈呢?”一个大学教授和一个矮胖的中国人自称代表姚明,火箭队根本无从了解真伪。我没有注册为NBA经纪人,章明基说如果姚明有一个注册的NBA经纪人会让他在国内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