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大钱的秘诀-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他已在银行里存了很多钱。他已准备自行发展食品事业了。
他研究过各种食品,包括大蒜生意。后来他终于从事大蒜生意,这一生
意便成了他致富的基础。这是一种奇特、秘传的事业。多数食品商都不认为
这是一椿可以大量制造或有厚利可图的行业。事实上,达鲁镇大多数的商人
都认为,大蒜食品并不算是一种生意而只是一种微不足道的流行嗜好而已。
有一天,鲍洛奇意外地听说,明纳玻利斯有少数日本侨民在花园里种植
古老的东方蔬菜:豆芽。那时二次世界大战仍在进行中(鲍洛奇因膝部疾病
而未被应召服役),由于市场和运输的停顿,某些地区很难得到蔬菜。鲍洛
奇听说,那些日本人能把他们生产的豆芽全部卖出而毫不费力。
鲍洛奇就和一个年龄比他大的人说这件事。这人名叫比夏,是鲍洛奇曾
工作过的第一个食品市场的主人。比夏是来自奥地利的移民,他早已准备摆
脱食品零售生意,把钱运用到其他生意上。卖豆芽的想法最先使他感到惊奇,
但他曾亲眼看见鲍洛奇卖阿根廷香蕉,并相信鲍洛奇能推销任何东西,因此
他同意与鲍洛奇合伙。
鲍洛奇把储蓄的钱提出来,又借了1500 英磅,作为合伙资金的一份。这
两位合伙者,就把比夏的商店后面地方,变成一个水耕菜园,设有一排贮满
水的水槽。他们雇用了几个日本人当顾问和园丁,到德克萨斯州和墨西哥去
买所需的豆种。鲍洛奇并向各位食品加工商接头达成交易,由加工商购买鲍
洛奇和比夏的黄豆芽制成罐头,卖给零售商店,一种新事业于此开始,当时
达鲁镇上的人打赌说,这行业维持不了六个月,但黄豆芽生意很好。不久就
需有更多的水槽,因为鲍洛奇一比夏的产品供不应求。此时鲍洛奇又另求发
展,他听说,一些商人合伙与军方订约,为军方把山薯去水。他与这些商人
接触,问他们是否对订约生产黄豆芽有兴趣。商人们说:“我们对于黄豆芽
毫无所知,我们从未见过。”
“不要紧,”鲍洛奇说:“我的合伙者和我一直在研究如何生产。我们
已知道全部过程,没有什么困难。”
于是,这些商人就租下达鲁镇一栋楼房的两层,设置了很多水槽,生产
因而大量增加,鲍洛奇也努力推销。他为黄豆芽制造了一篇使人感兴趣的历
史,以生花妙笔,对黄豆芽加以歌颂。他散发黄豆芽订单,他不仅向食品加
工商推销,也直接向餐馆和零售商推销。
后来他发现,若是根据合约制造黄豆芽罐头,而不直接把黄豆芽售给加
工商,他和他的伙伴可赚更多的钱。于是他就打电话给威斯康辛州一个食品
包装商,与之订约。此约规定每装一个黄豆芽罐头,加工商可取多少费用,
但罐子要鲍洛奇去准备。在战争期间,一切金属都要归军方使用,对民用则
实施严格的配给制。
鲍洛奇仓促地前往华盛顿,与作战生产局商谈。他自我介绍为“黄豆芽
生产者协会”会长。这一名称,是他跟比夏现取的。华盛顿官员们听起来,
这个组织好像是一个农民合作组织,而不是两个人合作的,于是作战生产局
便批给鲍洛奇数百万个略有损害的锡罐。
鲍洛奇把他的黄豆芽罐头起了一个东方名子:“芙蓉”,虽然那时与他
合作的人中没有一位是东方人。他的这一事业不断发展。他和比夏便买下一
家古老的豌豆罐头厂,加以改装,开始自行制造他们的黄豆芽罐头。
后来鲍洛奇认定,推展芙蓉罐头产品是一个好主意。他把芹菜和其他蔬
菜也加在黄豆芽里,制成混合罐头。
“芙蓉罐头到底是什么东西?”一位食品商大老板问他的公共关系顾
问:“那是中国人办的吗?”“不是中国人办的,”那位公共关系顾问答:
“是由一个意大利人和一个奥地利人办的。工厂中的大多数人,都是住在明
尼苏达州的瑞典人。”
“你骗我,”老板说“那些凹凸不平的罐头到处都有。其中必有人是世
界上最好的推销员!”事实上可能正是如此。
有一次鲍洛奇也吃了亏:有一年,他决定垄断芹菜市场并悄悄在芹菜季
节中,把全国生产的芹菜都买下,当时价钱很便宜,他想在季节终止后再卖
出,可以卖得高价。近六十车的芹菜运到达鲁镇。芹菜运到时,他才发现全
镇的冷冻设备不足以容纳这么多的芹菜。在他能转卖出之前,半数的芹菜都
坏了。
尽管有这种挫折,他的生意仍继续做下去。他做大梦,梦想着战后的繁
荣会使他发大财。四十年代中期,他借了一大笔钱,把与他合作者的一份股
权买下,他就成了这个奇特的小公司的唯一主人。他觉得“芙蓉”这个名称
缺乏什么,便又取了一个新名,这个新名,读起来使人感到非常宏伟,新名
是“重庆”。他开始在报纸和星期增刊中登广告宣传。他又把他的产品增加,
包括东
方食品炒面,他请母亲帮忙,对缺乏刺激味道的东方食品施以意大利调
味法。(他曾说:“我自己从不喜欢炒面。”)他继续推广这种食品。那时
他的推销扩大到像“食品博览会”等全国性的市场连锁去。他设法使人们相
信,“重庆”公司是一个庞大的资本雄厚的公司,有着庞大的现代化工厂。
但事实上,他的公司现金很少,一部分原因是他为了推销要花大钱,另一原
因是发生了许多不幸的事情,如芹菜投机受损等。鲍洛奇的公司实际上是一
间狭窄的小卧室,陈设简陋,使用别人不屑用的壁纸,每张节省几元钱。
那家陈旧的豌豆罐头工厂已被焚毁了,重庆公司的产品,就在一间战争
剩余物资的活动房屋里制造,但那些大顾客们,却都以为鲍洛奇必是一个庞
大建筑物的主人,有着光洁的厨房,而其办公室必是装饰华丽,设有古色古
香的皮制家具,还可能有着可以俯瞰太湖的巨大风景窗。
鲍洛奇的公司,不像大顾客们想像的那样,但他梦想着有朝一日会那样。
事实上,他确信总有一天这梦想会实现。乐观当然是一个发起者的特点。
有一天,“重庆”公司的名誉几乎毁掉。那天,鲍洛奇在“食品博览会”
超级市场连锁首席买办的办公室时,他想说服那位买办,使他相信“食品博
鉴会”超级市场连锁应当购存重庆公司的产品,而不要购买与他竞争的产品,
这位买办准备亲自尝尝数种东方食品,看重庆公司的产品是否真的有独到之
处。鲍洛奇拿出罐头启子,把一个杂菜罐头启开。
打开罐头,赫然发现一只被煮熟的蚱蜢,幸亏这位买办没有看到。
这是意外的事,就算是最大的食品加工公司,亦在所难免。重庆公司的
厨房虽然设在一座活动房屋里,事实上却和任何一家公司的厨房一样清洁。
但鲍洛奇惊讶地注视着这只蚱蜢,意识到他的公司的声誉已在高度的的危险
中。
他迟疑了半秒钟,就拿起一个匙子,满脸带笑地说:“你看多么美好,
我要先吃一口。”他吃了一匙,连同蚱蜢一并吃下,这才放心。
他以后谈起这件事时对人说:“我并没有觉得那蚱蜢不好吃。”蚱蜢的
味道已因“食品博览会”超级市场选择了重庆公司的产品而消失掉了。
这家公司由此便日益扩大。销路开始每年增加10%以上,后又每年增加
20%。鲍洛奇对于他的公司的宣传,一向重视,这是任何一个由推销员的道
路慢慢爬起的商人的自然倾向。他在宣传方面,经常干预他的广告顾问们,
以致顾问们感到不快。一位纽约广告商说:“他总是站在我旁边,监督我的
工作。”在该公司的历史上,该公司至少换了十二个广告代理公司。
广告商之所以和鲍洛奇不能相处,不仅是因鲍洛奇常干预他们的作业,
也是因为鲍洛奇喜欢作夸大古怪的宣传。他的说法是,重庆公司没有足够的
钱来搞全面性的饱和性宣传,只能在小规模的宣传中,尽量发挥效果。这等
于说,他的广告必须与众不同,必须使人容易记得。很多广告代理公司不同
意他这见解。他们所讲求的是安全、实际。
于是,鲍洛奇不断更换广告公司。直到五十年代他遇到了史坦·佛里贝
格,才算遇到志同道合的人。佛里贝格在很多方面很像鲍洛奇,他也是个标
新立异的推销员,新鲜事务的发起人。不顾广告顾问们的劝告,鲍洛奇聘请
佛里贝格为重庆公司做宣传广告。
重庆公司终于成了一个富有的大公司。
数年来,有许多其他公司和个人,想买鲍洛奇的公司的股权。第一次是
在1940 年有人提这项建议,那人愿付给鲍洛奇2 万5 千美元,购下该公司股
权的一半。那时鲍洛奇很需要有这么一笔现钞,但公司等于是他的身价,他
要公司属于自己所有,于是他拒绝了这个建议。以后有人出4 百万美元,也
被鲍洛奇拒绝。他知道还会有人出更高价。最后到1966 年,雷诺烟草公司向
他接洽。
像其他烟草商一样,雷诺烟草公司也兼做其他生意,它设置了一个部门
叫雷诺食品公司,此一公司忙着吸收较小的食品公司。雷诺公司表示,如能
将重庆公司合并,那是该公司很乐意的事。
那时鲍洛奇才48 岁,他尚无意退休,所以他不愿与雷诺公司打此交道。
他慢慢行事,已准备拒绝雷诺公司的这个建议,就像过去几年拒绝其他作这
种建议的人一样。不过,如果条件很优厚,他并不在乎卖出重庆公司,他还
有其他事业可忙。包括规模虽小但日益扩大的意大利食品公司和金诺公司。
他于数年前开创这些事业,但他觉得从未对这些事业付出足够的注意力。
最后他终于把他们重庆公司卖给了雷诺公司,代价是6 千3 百万美元。
他把这钱用在其他事业上和他个人财产与投资中,因此使他的财产总值
达1 亿美元以上。这位明尼苏达推销员,来自铁矿的孩子,便成了非常富有
的人了。
他拥有了如此财富,是因他能做别人认为不能做,不可做的事。
家电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
松下幸之助是世界瞩目的超级企业家,赢得了多方面的赞誉和奖励。日
本早稻田大学、同志社大学等分别授予他名誉博士学位。日本天皇先后为他
颁发过:“绀绶褒章”、“二等旭日重光勋章”、“一等瑞宝勋章”及“一
等旭月大绶勋章”。荷兰女王授予他“经济合作友好功绩奖”。比利时国王
授予他“王冠勋章”。日本人称他为“财界元老”和“日本电子之父。”具
有世界性影响的美国《生活》杂志把他誉为“最高产业者”、“最高改革者”
和“民族思想家”。面对这一切,人们不能不感到惊奇:松下幸之助到底靠
什么创造出如此巨大的丰功伟业呢?每当遇到这个问题,松下总是淡淡一笑
说:“靠的是稍微走在时代的前面。”尽管松下幸之助说的是那样的轻松自
然,然而它确实道出了“松下王国”发展的真谛。
松下幸之助的确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具有强烈的超前意识和把握未来的
本领。“松下王国”的创立、发展和腾飞的每个历史过程,都充分显示出他
这一超凡越俗的才能。
松下幸之助于1894 年11 月27 日生于日本和歌山的海草郡和佐村的一个
普通农民家庭。父亲政楠,母亲德枝。当时他有两个哥哥,5 个姐姐。他排
行第8,松下的祖上较为兴旺,世代均是地主,他的父亲有创新和竞争意识,
在日本经济兴起的浪潮中,他投身于已经兴隆起来的米行市,但由于竞争失
败落得倾家荡产。这给刚刚出生的松下幸之助的命运带来了阴影。1898 年,
迫于生活,松下家不得不离开祖先世世代代经营的土地,搬到和歌山市居住。
父亲政楠又开始经营木屐店,然而不到两年又倒闭了。家庭的生活极不稳定,
在少年幸之助的眼里,父亲总是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
1901 年,幸之助进入和歌山市内的一所小学,学习成绩中上。喜爱算术
一类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挥表达作用的课程。在他四年级快要结束,马上就要
拿到毕业证时,突然接到在大阪工作的父亲来信:“这里有小伙计做工地方,
马上来!”9 岁的幸之助不得不中途退学。1904 年11 月,小幸之助记着妈妈
的千叮万嘱,第一次离开日夜关怀他的妈妈,单身前往大阪,步入社会。小
幸之助永远也忘不了当时那凄凉的晚秋景致在他小小的心灵中打下的烙印。
幸之助来到大阪,在一家火盆店当了一名小伙计。对于一向受着母爱的
小幸之助来说,心灵遭受着巨大的创伤。尽管白天的忙碌使他很疲劳,然而
每当入夜时,怎么也睡不着,他想妈妈,也想他的小伙伴,眼泪常常浸湿了
他的枕头。吃他人之饭,给他人干活的严峻环境说明,欢乐的孩童时代对于
他来讲已经结束。接踵而来的是他必须为改变自己的命运去努力奋斗。由于
店主的原因,幸之助在火盆店干了3 个月又转到一个叫五代的自行车店。在
这里他干了5 年多,由小伙计成长为中坚店员。此时的幸之助不仅学会了许
多处事之道,而且也练就了在这个世界竞争生存的本领。
在本世纪初期,日本的电气事业有了迅速发展,不仅电灯,其它各种电
器也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电文化对于少年的幸之助产生了极大影响,几乎
改变了他的一切。望着光芒四射的电灯,看看来去穿梭的电车,幸之助总是
感到周身热血沸腾。他觉得:不久的将来,电一定能主宰世界。人类生活在
一个充满电气的世界里。电气事业的发展前景无比广阔。青年的幸之助开始
寻找自己的生存价值,立下了一个不可动摇的志向一去寻找与电器有关的工
作。
1910 年,16 岁的幸之助决然辞去了一向对他很关照的五代自行车店,通
过各方面的周旋,进入了盼望已久的大阪电灯公司,当上一位内线见习工。
尽管他对电的知识一窍不通,但由于内心的喜欢,所以学起来得心应手,他
很快就掌握了电灯的安装和处理技术,并成为一名技巧熟练的独立技工。由
于工作出色,不久就当上了检查员,1911 年晋升为工程负责人。由于有了充
裕的自由时间,幸之助就开始对电器进行探索。并把新研制的电灯插座送给
公司的主任看,不料被主任拒绝了。幸之助感到即使是自己向往的电灯公司,
也不可能使自己的志向和才能得到充分施展,唯一的办法是自己干。
1917 年,幸之助离开了大贩电灯公司,靠仅有的100 日元,同妻子、内
弟及两个朋友办起了电灯插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