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大钱的秘诀-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司。”要找到一个工艺的发明家,一个有创见的人。然后对这个人投资,
而不论他的公司目前的收支情况是多么不引人注目。
第一批对拍立得公司投资的人,便是这么做的。这个初生的公司并不能
即刻为投资者赚回他们的钞票,但它却拥有爱德温·蓝德(EdwhH。H。Land)。
与毕尔·李耳不同,蓝德是一位专家,他终身从事“光”的研究工作!
光对物质有何影响,物质对光有何影响,眼睛对光有何反应,又如何把这些
效应加以运用。从离开大学以后,他就专心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他研究热
情之炽热,甚至使他放弃了学位,没有毕业便离开了学校。这方面和李耳,
以及我们所谈到的其他许多人一样,他也是迫不及待地要开始行动,而不肯
多花时间于正规教育。结果,享誉全球,列身当代最显赫的科学家之林的蓝
德,竟连一纸大学文凭也没有。这是值得发人深省的事。
十几年前,财星杂志(fortune)记者法兰西斯·比罗(Francis Bello)
曾对这位才气纵横,多采多姿,家财巨富的人,做过一篇广泛而深入的报道,
比罗的报道,包涵了从拍立得公司于1937 年开始创立,迄今发展至光辉灿烂
的全盛时代,成为华尔街有史以来成长率最高的热门公司之一,蓝德一生中
最重要而有趣的部分。下面就是比罗的报道(发表于1959 年4 月)。在这篇
报道的后面,我们又概略地介绍了蓝德的财富近况。
如果一位参加文艺复兴与运动的才子能活到今天,他会发现,掌管一家
美国的企业公司才是对他在多方面超凡的天才获得最大的满足。经营企业,
他可能是科学家、艺术家、发明家、制造家和政治家,透过企业,他可以得
到王公大人们的敬重。那是一家生气蓬勃的公司,它可能并不是世界上最大
的一家公司,因为公司的大小,对他而言并不重要,但是它会是成长最快的
公司,并且是他自己早年一手草创的公司(无异的,他会蔑视捡别人现成的
做法)。这个公司的成立,应是他的理想之实现,每一细枝未节,都由他所
塑造,公司的产品——他的天才的结晶——将独步世界。在他的周围是经他
仔细挑选的一群杰出的伴伙。他们与他怀有同样的热情和理想,愿与他共同
创造和携手工作。
事实上,现在确有这么一个人。他就是爱德温·蓝德,他的公司就是拍
立得企业公司,在美国麻省的剑桥,生产著名的60 秒相机(60—Second
Camera)(按即瞬时显影相机)。
先说这个人:一位极具天才的发明家和科学家,到目前为止,拥有240
种专利权。从1973 年公司成立开始,他就一直是拍立得的总裁,董事会主席
的研究发展主任。这个公司启始于蓝德的一项发明,世界第一个光的偏极板
(POlarizing sheet)——一种滤光器——这一发明不久就以太阳眼镜的形
态为大家所熟知。在偏极镜及其有关的装置方面,蓝德享有96 种专利,在光
的偏极化这一行,迄今仍然没有一家公司堪与拍立得匹敌。他在学术上的造
诣,他在教育理论上的反守旧和作风的激进,以及他在科学上各方面的成就,
使他赢得了麻省理工学院研究所客席教授的荣誉。
产品:拍立得有今日的声望,有及其96、6%的销售额是来自蓝德的发
明,并于1947 年发表的60 秒相机。迄今仍无人能设计可与之竞争的同类产
品的试制法。事实上,拍立得公司在“一步显影摄影术”( Pne— step
photohraphy)上所拥有的238 项美国专利权——其中有122 项是蓝德个人的
成果。不但使拍立得公司在生产上使用的方法成为禁果,而且,使所有其他
实用的方法亦因受限而无法实现。
公司:年销售额自1948 年,蓝德照像机上市那年的125 万美元,到1958
年激增为6500 万美元(编者按:1974 年已达7 亿5 千7 百万美元,纯利为
2838 万美元。在1956 年拍立得股票每股售价为12 美元,至1959 年,拍立
得推出革命性的新摄影术以后,每股价值己为100 美元——该年股利约为
1958 年的50 倍。(到六十年代末期同样的股票、含股权、价值已超过600
美元)
拍立得公司在摄影工业界以惊人的速度成长。它已超过了Bell 和
Howell,这两家公司在1959 年有5900 万美元的年营业额,柯达公司仍然是
雄据第一位,年销售额略微超过8 亿美元(67%是摄影方面的生意)。Ansco
(General aniline and Film)以1。4 亿美元屈居次席。若Ansco 公司在
非摄像业方面的业绩不予计入只能慨计,拍立得无疑的已在此一业界取得仅
次于柯达公司的次席地位(上述顺序在此文发表多年来已经多次变动。)
蓝德的革新当初曾饱受所有专家们的嘲笑,这类人他们永远能列举很多
理由证明一种革新不会成功。在这些专家中,实际上包括了美国的每一相讥
商人,每一个“优秀的”业余摄影家,和几乎华尔街的每一个人。可是,这
些专家和摄影工业界在1948 年,他们未能估量到一个事实,即摄影业距其他
可以充分发展的潜在市场,还有很远的一段距离。那时,差不多有1/3 的美
国家庭仍未购置照相机,而有更多的人,家里虽有照相机却难得一用。其原
因应很明显,所有其他的近代工艺产品——由汽车到电视机。只要能供以能
源或信号,它们就能单独地完成其功用。但是,在人们使用照相机时,就得
等几小时甚至几天的时间,才能看到结果。对满足人们的喜悦不说,这是严
重的拖延。因此,使积极从事摄影活动的,仅限于数百万乐于此道的人士,
而这些人经常由其所用的摄影装备性能的优越所得到的乐趣,比由他们所拍
摄的照片所得的乐趣还更多。
因为能满足快速看到照片的想法,所以拥有蓝德照相机的人,就变成软
片的经常买主。一位普通照相机的所有者,每年可能购买3、4 卷软片。而一
个使用蓝德照相机的人,每年购买10 眷或更多的软片,是稀松平常的事。(在
1958 年)拍立得公司大约卖出了1500 万至1800 万卷软片,约值2000 万到
2500 万美元。(到1960 年拍立得软片的销售额已增至每年2 亿美元以上。)
在蓝德的同事门的记忆里,蓝德从未指使过任何人。他处处为人设想,
机警而细心地引领着公司,并对他自己的所作所为显然的感到称心的喜悦。
他以说服和授权的方法经营公司,深信人们唯有在为他们自己创造的职位
上,才能有最好的表现。他所最耽忧的,就是还未能使公司所有的员工都有
这样的职位。他已对他们许愿,将尽快地予以改善。
从研究生产到到行销、财务,蓝德对拍立得公司生意上的每项业务都有
透彻的认识,因此,他在寻求咨询时,决不会无所是从。在被他视做朋友和
顾问的人中,有些是全国学术界居于领导地位的科学家,有些是华尔街最具
卓见的智囊(有几个还是拍立得公司董事会的董事)。也就是因有这种不耻
下问的个性,在他从事一步显影摄影研究工作之初,他曾求教于安索·亚当
(AnseI Adams)———位伟大的摄影家和技术人员,请他协助选择改进品
质,以使拍立得软片具有优越的性能。在剑桥附近。拍立得公司占用了九座
散布开来的大楼,有的占用全部,有的占用部分(该公司只拥有其中一座楼
房之产权,此外,在Waltham 还拥有三座新建的厂房)。在其中一座谈褐色
的三层建筑物的底”楼,有一问清爽宜人,排满书籍的房间,蓝德就在那儿
办公。蓝德的办公室有一扇门可以通到隔壁的一个房间,里面有一排排的桌
子,桌子上整齐地堆放着最近的定期刊物、业务记录和函件,墙上则挂着显
示拍立得公司的生产、销售、利润等种种数字的图表。
每天从早到晚,蓝德的研究助手们川流不息地进进出出,向他提出研究
报告、讨论问题。或报告他一个意外的发现以邀他欢心,蓝德常不时地溜到
实验室后边的一间大的放映室去,在那儿他进行为研究眼睛如何鉴别颜色所
设计的各种实验(他的研究已在颜色视力方面射出惊人的新曙光,似乎自牛
顿以来,许多基本观念都有被推翻的可能)。
蓝德很清楚地知道,他身兼拍立得创始人、老板和研究部主任等要职是
一个难演的角色,而他的才华极易使他的同僚感到眩惑、黯然无光和失去勇
气。然而,他也有一种难得的天赋,启发他们发挥自己的能力,达到高度的
成就。尤其进者,他为人谨慎,从不破坏任何人在创造中所得到的欢乐。蓝
德说:“任何一个聪明人,都能完成别人没有说完的句子。我们都很小心,
从不做这种事。”他深信创造发明的能力并不希奇,他认为,这种能力是常
有的,只是一般说来,未加以栽培罢了。
在拍立得公司于1937 年成立之时,它是当时一些朝气蓬勃最值得冒险投
资的小公司之一,但是说到生产照相机,那真是连一点影子也没有。拍立得
公司最早的产品是一种能使光源偏极化的透明塑胶板,它能阻断所有的光
波,而仅允许某一频率的光线通过。将两片偏极滤光器叠放在一起并使之旋
转时,它的作用就有如一个光的阀(Light Valae),可以控制光线的通过
量,由几乎全部通过,到全部阻断。
蓝德对光的偏极化的兴趣,是有一天他在纽约市百老汇散步时发现的。
那是1927 年,他17 岁,在哈佛大学读一年级。那天,突然有一个构想闪入
他的脑际:偏极滤光器应该能够消除汽车车灯之眩光,从而可以减少晚问行
车的危险。于是他休学离开学校,开始了在纽约市大众图书馆每天8 小时的
阅读。只要是有关于他这个新兴趣的,什么书他都看。他在百老汇55 街租了
间房子,把它弄成一个小实验室,晚问就在这儿做实验。为了进一步推动他
的研究,他又找到一个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物理实验室的秘密通路——经走廊
到九楼一扇未加扣的窗户,也是晚上摸进去工作。
到1928 年,他完成了第一个偏极板,并向裘利斯·西佛耳(Julius
silver),他的一位年轻的律师朋友请教,如何申请专利。
西佛耳又把他引介给当时在纽约的专利法律事务所服务的达诺·伯朗
(Donald brown)。伯朗现任拍立得公司副总裁兼专利法顾问。在他的偏极
板取得基本产品的专利权时(1934 年发表),并没有遭遇什么困难,但在申
请做为防止车头灯眩光用途的想法上,比他早申请专利的其他发明家,至少
已有4 人,最先申请的案件,是早在1920 年就提出了。在1928 年,专利局
仍然未能决定应将此项专利授予哪一位申请者,蓝德的申请案件亦被接受,
与前4 个案件放在一起,等待最后的裁决。
早在1800 年,人们就己知晓天然的晶体有使光源偏极化的功用,但第一
个实用的片状的偏极物质,是蓝德于1932 年,在哈佛大学一次特别的物理座
谈会上发表的。
蓝德和哈佛的关系不但非比寻常,而且绩效卓著。在1926 年,他因研究
光线偏极化面离开了哈佛3 年。1929 年他带着仍在做专利审查中的原始偏极
滤光器,还有他的夫人泰儿(Terre),返回哈佛。哈佛为表示对他欢迎之意,
特辟了一间大的实验室,供他和泰儿使用,先后有三年之久(蓝德夫人后来
放弃了研究工作,而专心哺育他们的两位千金)。三年后,蓝德像已急不可
待地要开始制造他那改进良多的新偏极滤光器,竟于将他的发明在一次科学
会报中发表以后,再度休学离开哈佛,甚至连他只差几个学分就可能毕业拿
到的学士学位也毫不顾惜。他这一生都未拿到学士学位。但是,在1957 年,
哈佛大学缍颁给他荣誉博士学位。
1932 年,蓝德和一位哈佛的年轻物理学讲师乔治·惠来持(Grorge W。
Whee lwrightⅢ)创立了蓝德一惠来特实验所,一方面制造偏极滤光器,一
方面进行研究工作。 1937 年,蓝德成立了现在的拍立得公司。蓝德在财务
方面经由协商达成的安排,可能是任何发明家,不论老少,所羡慕不已的。
蓝德经由介绍认识了华尔街一些颇具影响力的人,其中包括James P。
Warburg , w。Averill Harriman , Lewis Strauss , 和他的合伙人罗伯
(KuhnLoeb),另外还结识了一些希洛德·洛克菲勒联合基金会(Schroder
Rockefeller)的委员。28 岁的蓝德给他们所留的印象,使他们提供了37 万
5 千美元的资金给他来成立公司,并给他有多数的选票股(Woting Stock)
和10 年全权经营公司的权力。
拍立得公司董事会的成员包括Harriman, Stramss, War…burg,和
Silver。。。另一位拍立得的原始赞助人和董事是富勒(Carlton Fuller),
1941 年,他离开了当时担任的希洛德·洛克菲勒联合基金会主席的职位,来
协助蓝德,担任财务主管。他从此未返回银行界。过去两年问,当一些投资
分析专家们在忙于“研究”拍立得公司的过程中,常常惊讶地发现,在重要
的职位上,竟是富勒和斯富尔这些行家在掌管。
自1937 年到1941 年,战前那段时期,拍立得公司的营业额自每年14。2
万美元,增加到100 万美元。拍立得公司出产的太阳眼镜的声誉日隆,每副
售价1。 95 美元,拍立得的滤光镜在科学实验室和摄影家间亦享有固定的销
路,拍立得公司出产的防眩光灯已被介绍上市,销路也很不错。1939 年,在
纽约世界博览会中,拍立得公司展示了全天然彩色的立体电影——使用拍立
得眼镜欣赏。
这时,蓝德和他的助手们正在实验,进行发展一种新的具有巧思的三维
系统的立体摄影术(WectographyⅢ)这是将真像的两个影像,以丝毫不差的
符距(Regisier),一个重在另一个上面,印在同一个相框上。就如其他传
统的三维系统一样,在欣赏这种照片时,也需要戴拍立得眼镜,才能适当的
看到那两影像。1953 年,当好莱坞急切地投入于拍摄三维电影时,所采用的
是旧的立体系统,需要两部放映饥,要想保持到准确的符距几乎是不可能的。
结果,观众所看的是扭曲的影像,因此,才一年多一点的时间,立体电影就
完全失败了。不过,在这短短的期间内,拍立得差不多卖出了一亿副观看立
体电影的眼镜,价值约600 万美元。
当年促使纽约的银行家们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