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 >

第58章

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第58章

小说: 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城技术和守城兵器方面所取得的新成果。明朝嘉靖时期的郑若曾在其所著
的《筹海图编》中,就介绍了当时明廷官员所见到的葡萄牙人制造的佛郎
机、明军使用的海战战具,以及当时的沿海地图和海防图。戚继光在《纪
效新书》和《练兵实纪》中,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嘉靖时期创制的虎蹲炮、
三飞箭(飞刀箭、习枪箭、习剑箭)、狼筅等新式兵器,以及各种兵器的制
造和使用方法;论述了敌台、烽堠的建筑技术和作用;论述了车、步、骑、
辎重、水军各营兵器的装备和使用状况,以及战船、战车的规制;论述了
对佛郎机、鸟枪的仿制、改制,以及对外来铳用发射火药的配制情况;制
定了训练官兵使用火器与冷兵器相结合进行作战的各种规定。唐顺之在《武
编》一书中,对火药与火器的制造、使用,多有论述。何汝宾在万历时期
刊印的《兵录》中,对西方使用的野战炮、攻城炮、守城炮作了深入的研
究,并对各种火药配方和配制的理论、技术,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分析解剖
性的研究,把古代的火药学提高到新的高度。明末孙承宗在《车营扣答合
编》中,把火器与车、步、骑、辎重各营综合使用的技术和战术,作出全
面的研究。茅元仪于天启元年(1621)出版的240 卷本的《武备志》中,全
面仿效了《武经总要》的编写体例,在全部转录《武经总要》军事技术内
容的基础上,将学科门类和内容的广度、深度大加扩展,囊括了自宋朝以
来的军事技术新成就,全书包容600 多件军事技术制品的资料,而各种火
器资料就有180 多种,书中还存录了神火飞鸦、火龙出水、《郑和航海图》
等其他书未载的罕见资料,这就使该书成为中国古代收录军事技术成果资
料最多的类似军事百科性的重要兵书,这在当时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因此,由曾公亮等人编写的《武经总要》所开创的新体例,因其具有
比较严密的科学性和广泛的实用性而被军事技术家和兵书著述家所沿袭和
采用,从而使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其间经过近600 年的不断发展,到公
元1621 年《武备志》的出版,使这种编写体例达到了成熟完备的程度。可
以说,从《武经总要》到《武备志》之间各部体例类似的兵书中的军事技
术内容,构成了宋元明三代近700 年的军事技术史,而《武经总要》则是
这部军事技术史的开卷篇。

文献
原始文献


'1'(宋)曾公亮、丁度:武经总要,据明金陵书林唐富春刻本影印,见
《中国兵书集成》第3—5 册,解放军出版社、辽沈书社,1988。

'2'(元)脱脱等:宋史·曾公亮传、丁度传、艺文六、宰辅二、仁宗三,
中华书局,1977。

'3'(宋)王应麟:玉海·卷一百四十一·兵制兵法,据1883 年刊本影


印,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

'4'(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二百二十一·武经总要,据武英殿聚珍
本校印,上海图书集成局,1901。

'5'(清)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卷九十九·武经总要,中华书局影印,
1965。

'6'(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五十九、一百六十、一百六十
四,据浙江书局本影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研究文献

'7'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和中国历代军事史,军事科学出版社,1986,
第493—494 页。
'8'王兆春:从《武经总要》看宋初的火药和火器,文史知识,1982,5,第55—58 页。
'9'王兆春:试论《武经总要》中的技术问题,军事历史研究,1987,2,第195—202 页。
陈翥

罗桂环
陈翥自称子翔,讳子四,号桐竹君、咸聱子。池州府铜陵(今安
徽铜陵)人。约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 年)生;仁宗嘉■六年
(1061 年)卒。园艺学。

陈翥出身于一个富有的乡绅家庭。父亲陈附是一位性格纯朴、知书达
礼的人。陈翥共有兄弟4 人,他排行第三,自幼享有较好的学习条件。青
年时期的陈翥和封建时代的许多读书人一样,一心想通过科举考试挤身仕
途,得到荣华富贵。早年虽屡试不中,但丝毫没有动摇他发愤读书,争取
金榜题名的决心。后来,他干脆在附近的山上建了一座房子,闭门苦读,
即使妻子儿女也“非时不见”,指望一举成名。然而,他却一次次名落孙
山。到40 岁的时候,他感到自己被病魔折磨了10 多年的身体已像虫蛀空
的树木一样,力不能支;加之兄弟不和,更使他心疲神伤。在这种情况下,
他觉得仕途无望,不如“退为治生”。于庆历八年(1048)在村后西山南面
整了2—3 亩地植桐种竹,聊以自娱。他的传世作品《桐谱》就是在亲自躬
耕以后写的。

陈翥隐居家乡,始终勤奋好学,据说他生前曾撰有天文、地理、儒、
释、农医、卜算方面的书达26 部180 多卷。但传留至今的只有《桐谱》一
书。

《桐谱》是陈翥搜集以往的文献资料,结合自己的野外调查和种植实
践写成的。约成书于皇■末年(1054)前后。全书约8000 字,依次分为“叙
源”、“类属”、“种植”、“所宜”、“所出”、“采斫”、“杂说”、
“记志”、“诗赋”十篇。书中比较全面地叙述了前人有关桐树的认识史,
详尽地阐述了泡桐的生物学特征,总结了它的速生丰产栽培技术。其中包
括不少精辟的见解和论述,称得上是宋代众多动植物专谱中的上乘之作,
有较高的科学价值。

在我国古籍中,虽然早就有关于桐和梧桐的记载,但大多失于简略,
难于明白它们是哪种植物。《桐谱》的记述比前人的清楚得多。在“叙源”


中,作者认为前人说的桐就是梧桐(即现在的泡桐),“类属”篇中的记述
表明,作者是经过较全面的调查记下各种桐的。陈翥认为桐中的白花桐和
紫花桐两种,从形态而言均属一类。除此之外,还有油桐、刺桐(刺楸)、
梧桐(书中指出与前人所称的梧桐不是一种)、■桐。除刺桐的记述有同名
异物的混合外,对其他几种桐的描述,表明作者是区分开上述几种以桐为
名的植物的。《桐谱》有关各种以桐为名的植物之间差别的描述,为后人
更好地认识和利用这些经济树木提供了依据。他把泡桐的两种分别称为白
花桐和紫花桐也被后人所接受,其名称一直为后世沿所用。

在阐述泡桐的生物学特征方面,陈翥指出泡桐向阳的芽萌发得早,通
常分布在朝阳的地方,是一种喜光、在气温较高之处生长良好的阳性树种。
对木材的解剖特征,根、茎、叶、花、果、种子的形态以及传播方式都有
较准确的描写。作者还强调泡桐作为一种用材树,具有速生、采伐不受时
间限制、材质轻柔、不易为虫所蛀、耐腐、不裂等优良特性。

在造林技术上,陈翥认为压条和分根等营养体繁殖的树苗比实生苗生
长更迅速。移栽树苗的时节,以冬天落叶后树木停止生长,养分贮藏在根
部时合适。种树的地点应根据泡桐喜光、对气温要求较高以及怕阴寒和积
水的特点,选择开阔向阳的高平地带;土质则以肥沃的黄壤土为好。在管
理方面应注意除草、施肥,保证树苗正常生长。在种后的头几年,要除去
歧枝,促使桐树及早成材。桐树枝干脆嫩,叶大招风,要摘掉多余的叶子
或把一些叶子弄碎以保持森林中良好的通气状况,防止风害。陈翥记述的
这些造林种树措施,都是根据泡桐的生物学特征采取的,在实践中确实行
之有效,时至今日,仍有借鉴意义。

《桐谱》是我国最早一本比较详细地论述泡桐的专著。历来受到有关
学者的重视。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王象晋的《群芳谱》,清代吴
其■的《植物名实图考长编》都曾引据或辑录过其中的资料。现代某些外
国学者在研究泡桐的起源和传播史时,也引用过本书,可见《桐谱》还是
一本在学术界有影响的著作。

陈翥能写出这样一本有一定科学价值的植物专谱,并因此而被人认为
是古代一位科学家,与他本人有较高的学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分不开的,
而后者尤为重要。陈翥并非纯粹为生产目的去种植桐树的,主要还是在于
平抚心中的忧伤,得到精神安慰。他曾自号“桐竹君”,乃因为桐是传说
中凤凰栖止的树木,历史上曾有人因种桐而结识贵人。此外,在陈翥看来,
桐树到冬天落叶能“顺时之变”,是一种用途广泛的良材。他把这种植物
用来象征自己,颇有孤芳自赏的意味。还指望有一天“大匠如顾怜,委躯
愿雕刻”。他作《桐谱》是为了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利用泡桐这种植物。
正因为有这样的内衷,陈翥是怀着特殊的心情记述桐的。

文献
原始文献


'1'(宋)陈翥:桐谱,《丛书集成》本,1939。

研究文献

'2'张企增:陈翥的《桐谱》和我国泡桐栽培的历史经验,见《农史研
究》第2 辑,农业出版社,1982。
'3'潘法连:陈翥的身世和生平,见《农史研究》第4 辑,农业出版社,

1984。

周琮

陈美东
周琮北宋人。籍贯、生卒年不详,约10 世纪末至11 世纪初生;
11 世纪60 年代至7O 年代卒。天文学。

宋仁宗天圣七年(1029)周琮曾对当时正行用的崇天历提出批评,认为
该历法已不够准确,而且提出了他的具体改进意见。经过实际检验,证明
周琮关于月亮和土星运动的数据和推算方法比崇天历原有方法准确合理,
遂被增补入崇天历中。这说明此时周琮对天文历法就有较高的造诣了。

皇■初年(1049),周琮为日官,他与舒易筒、于渊等人共同受诏制做
新的浑仪、圭表和漏壶,这三种重要的天文观测仪器的制做均有所创新:
他们在固定的赤道环上另刻划出100 个刻度,用于测量太阳时角的变化和
作为量度地方真太阳时的尺度,这纠正了前人把这100 个刻度分划在地平
环上的错误。所以,他们是最先在浑仪上安置了合乎科学意义的百刻环的
发明者。他们把浑仪的极轴安置在距地平35 度少强(34°49。5′)的高度,
这是他们对开封的北极出地高度(即地理纬度)进行实测后确定的,其误差
仅约1。5′,精度是很高的。他们不但在浑仪的底座上开了十字水平沟(这
一点系采用前人的方法),而且在地平环上也开了一圈水平沟,这是调整浑
仪,特别是浑仪的工作部分处于正确位置的重要措施。对于圭表,他们沿
圭面的南北方向开了二条平行的水漕,这是使圭面处于水平状态而采取的
新校正措施和检验方法。对于漏壶,他们对燕肃发明不久的莲花漏(1031
年)进行了改进,即在莲花漏一级平水壶的基础上再增设一级平水壶,从而
进一步提高了漏壶流量的稳定性,也就更提高了漏壶计时的准确度。这些
创新都对后世天文仪器的制造产生了很大影响。

周琮等人的贡献还在于,应用这三种新制成的天文仪器进行了十分出
色的实测工作:一是应用浑仪对周天恒星的位置重新作了测量,其测量成
果留存在北宋王安礼修订的《灵台秘苑》、南宋马端临编著的《文献通考》
等书中,这就是著名的《皇■星表》。据研究,该星表现存有入宿度和去
极度这二个坐标量值(相当于赤经和赤纬)的恒星计360 颗,它们分属于传
统的283 个星官,其中对于二十八宿距度和二十八宿距星去极度测量的平
均误差分别为0。45°和0。37°,这一精度较北宋初所进行的同类测量工作
有明显的提高。二是应用圭表在开封岳台进行了3 年(1049—1052)的晷影
实测工作,除阴雨天不能测影外,共得到44 个节气时的晷长实测值。经研
究,其平均误差为0。017 尺,其精度超过了前代的水平。周琮还应用晷影
测量的成果推求冬至时刻,他推得 1063 年12 月 16 日 43 刻为该年的
冬至时刻,该值较理论值晚约8 刻(约2 小时),这一精度远高于前代(刘宋
以来冬至时刻测算的平均误差为20 刻),这是晷影测量自身精度的提高和
对冬至时刻的推算方法作了改进的结果。刘宋祖冲之发明的冬至时刻计算
法,是以冬至前后数日的晷长入算的,周琮以为冬至前后数日晷长的变化
很小,不如选取晷长变化较大的立春、立秋日的晷长入算更有利于冬至时
刻计算精度的提高。他还把对晷影实测和研究的成果撰成《岳台晷景新书》
3 卷,对古今晷影测量工作进行了很好的总结。三是应用漏壶测量了二十


四节气时太阳出入地平的时刻,进而计算出各节气昼夜漏刻的长度。研究
表明其平均误差为4。9 分钟,其精度也是较高的。

1064 年,宋英宗即位,诏命周琮等人改作新历法,这时周琮任殿中丞,
判司天监之职。在以前多年实测和研究的基础上,又经过3 年的努力,周
琮主持完成了明天历的编制工作。这部历法的特色,主要表现在若干天文
数据的改良和数学计算方法的创新两个方面。

除前述冬至时刻等的测定外,明天历取回归年长度为365。2436 日,误
差为110 秒左右,这较唐代以来大多数历法的误差(约200 秒)要小得多。
它所取朔望月长度的误差为0。2 秒,与唐代以来诸历法的误差约0。5 秒相
比,精度亦有所提高。对冬至时太阳所在恒星间宿度的测算,明天历的误
差约为1°,这较唐代的同类测量(平均误差约3°)精确。关于赤道岁差
值,明天历取77。57 年差1 度,这是我国古代得到的最佳值之一。对于木、
火、水三星会合周期,它分别取398。885 日、779。937 日和115。877 日,
它们的误差均在1 分钟左右,也是历代的最佳数据之一。这些天文数据表
明我国古代历法天文数据进一步精密化的新时期的到来。

将传统历法的一系列天文表格及其算法公式化,是明天历的最大特
色。它对于太阳、月亮和五星中心差以及黄赤道宿度差、黄白道宿度差、
日食三差、太阳视赤纬、昼夜漏刻长度和每日午中晷影长度等九种天文量,
分别以二次(前六种)、四次(前七八种)和五次(第九种)函数式加以计算。
其中太阳中心差算式,继承了唐代曹士■的方法,但其精度则要提高约一
倍;月亮和五星中心差算式,则是周琮所首创;在计算每日午中晷长时所
应用的五次函数式,是我国古代历法中最早采用的最高次函数式,采用该
式计算的平均误差为0。019 尺,基本上与当时晷影测量所能达到的精度水
平相一致,可见周琮所取用的算式是成功的;其余五种算式,则大体继承
了宋行古崇天历(1024)的方法。明天历是历代历法中公式化程度最高的一
部历法,这既使计算便捷,删减了繁杂的天文表格,又保持甚至提高了计
算的准确度。周琮对传统历法的数学化所做的贡献是十分巨大的。

周琮对前代历法有深入的研究,对东汉刘洪、后秦姜岌、刘宋何承天、
祖冲之、北齐张子信、隋刘焯、唐李淳风、一行和徐昂等人对天文历法的
杰出贡献给予极高的中肯评价,以为他们各自的创新都可以为万世之法,
周琮的天文历法活动也以此作为奋斗目标。他非常重视观测实践,强调历
法必须接受天象的长期、全面检验;提出必须做到星辰气朔、日月交食等
的推算,在3000 年间若应准绳;并提出了校验日月交食、五星行度、晷影
长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