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尴尬风流 >

第5章

尴尬风流-第5章

小说: 尴尬风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王去到那里,发现他的车仍在原处,没有丢,他儿子追的原来是旁人的车。 



/* 37 */
  爱好     

  老王吃炸酱面的时候说自己最爱吃炸酱面;吃韭菜饺子的时候说自己最爱吃韭菜饺子;吃羊肉的时候说自己最爱吃羊肉;吃蹄髈的时候说自己最爱吃蹄髈。

  乃问:“老王兄,你到底最爱吃什么?”

  老王答:“爱什么吃什么;吃什么爱什么。什么都吃,什么都爱;什么都爱,什么都吃。”

  赞曰:“敢情!” 



/* 38 */
  合作     

  老王的妻子很注意保持好心情,遇有亲友来访,她热情地出去欢迎,但当亲友离去时,她根本不相送,以免送行时自己伤感。这样老王便专门送客,有时送到机场,有时送到火车站,有时送到公共汽车站,至少也送到门口。

  慢慢养成习惯,客人一到他就计划着怎样送走。他发现,送行也是很愉快的。许多亲友很有节制,告辞得很及时,令他依依不舍,深感人际关系美好,人不可以离群索居。有的客人特别是已退休者比较黏糊,嘴里说着告辞一坐又是一个小时;最后由他送行,人有一种解脱感、轻松感。还有外地生活的老友,好不容易来一趟,却受时间限制,不能畅谈尽兴,送别时他心情正在浓酽处。

  所有去他们家做过客的人都觉得他俩合作得很好。 



/* 39 */
  模仿     

  老王唱歌唱得不错,他特别喜欢新疆一个叫做艾哈迈德的民歌手的演唱。他用尽了办法想模仿艾哈迈德的唱法,他练了一年,听来听去总是没有艾哈迈德响亮,没有艾哈迈德共鸣丰富,没有艾哈迈德有一股子野气,硬气。反正愈学愈不像艾哈迈德,他很失望,觉得沮丧。

  有一次在一个场合大家要求老王给朋友们唱一首歌,老王便唱起了一个因艾哈迈德唱过而在群众中流行起来的民歌。他无望了,便不去模仿艾哈迈德,甚至也不去模仿少数民族的发声,而是信口一唱。

  他的歌唱得很成功,而且大家说听起来有点艾哈迈德的味道。 



/* 40 */
  正确     

  老王的好友老李得了一种病,他想来想去就是觉得自己正确。他见了人就说起二十年前他召开的一次会议,对这次会议后来有不同的看法。他见人就说:“那一年,在什么什么地方,那个会的方向是正确的嘛。”

  听的人唯唯,因为听者根本就不知道那次会议,也对那次会议毫无兴趣。

  老李的朋友老赵得肝病死了,老李也愤愤不平,他见了人就说:“从开头我就劝老赵不要动手术,要练气功,他就是不听,如果他听了我的正确的意见,他哪儿至于死呀!”

  听的人唯唯,他们大多不认识老赵,不了解老赵的病情,也不明白老李何必对医学问题这样坚持己见。

  每次吃饭他也表白自己的正确:“我本来主张在家里吃的……”他说,当他邀请旁人在馆子里吃饭的时候。“我本来主张出去吃的……”他说,当他的朋友在他家里用饭的时候。他的朋友很尴尬,因为一边吃请一边设想本来依老李的正确意见会吃成另外的样子,使他们觉得有点费解。

  每次看报,看到一篇刊出地位显赫的文章,他读完就会生气:“这个观点我早就讲过了嘛,事实证明我是正确的嘛。现在他们才认识到!”

  甚至每次上完厕所他也痛心不止,他说:“怎么除了我别人硬是尿得不是地方,拉的屎橛子也忽粗忽细,老是拉不正确!”

  老李得了重病,忧心忡忡,几至于不治。老王去看他,给他送了一个匾:“你永远正确”。

  老李看了匾,热泪盈眶,含笑而去。 



/* 41 */
  约会     

  老王与多年不见的老朋友约好15日到郊外一家公园会面,老王十分激动。结果他错记成14日,提前一天就到达了那座公园等了一个小时。等了半天,老友没来,老王悻悻地回了家。

  回家翻了翻日记本,明白是自己记错了时间,不免叹息自己糊涂。

  接着他犹豫起来了,第二天还去不去呢?再跑一趟,花上几个小时,太过分了,见老朋友固然重要,跑两次郊区却没有必要。故人相会,无非是那一点心意,那点心意头一天已经表达出来了,再跑郊区反而有点多余。如果不去呢,也显得荒谬,在错误的时间去了,并以此为理由拒绝在正确的时间去赴约,又不符合逻辑。

  那么,他去不去呢? 



/* 42 */
  约会(续篇)     

  一位多年未见的老同学(当年她与老王之间还真有那么点意思呢)与老王约好了在繁华街市的某个什么星巴克咖啡馆见面。临到约会前一个小时,突然天降暴雨。这个城市已经十几年没有下过这样的大雨了,市民早已经忘记老天会在这里降下这样的大暴雨了。然而,恰恰在老王与当年老友约会的那个时间段,暴雨如倾缸,如瓢泼,如天河下泻。

  于是交通堵塞,电闪雷鸣,蚁民四窜,店铺进水,百业停顿……不用说,老王没有见到与自己约会的老友,而且他濯雨成病,高烧三十九摄氏度。

  此后老友杳无音信。

  怎么会是这样的呢?真有什么天意吗?你要的是温习脉脉旧情,你得到的是愤怒疯狂的大雨。

  拜拜啦您哪。 



/* 43 */
  猜测     

  每次在电视里看体育比赛的实况转播,老王就和家人讨论谁会取胜,他往往猜错,引起家人的嘲笑。老王汲取教训,改成心里想什么嘴里偏反着说:心想着刘国梁胜,偏说瓦尔德海姆胜;心想着吉林敖东胜,偏说是山东海牛胜等。结果反着说了,正着胜了,别人愈嘲笑他,他愈是得意。 



/* 44 */
  猜测(续一)     

  后来,他发现反着说正着说他都有说得准的时候,也都有说不准的时候。而家人,在他说得准的时候就惊奇一番,说他有特异功能什么的;猜不准的时候就嘲笑一番,说他是“胡蒙”什么的。

  他终于意识到,他的猜测是没有把握的,碰运气当然是没有准的啦,于是他闭上嘴,老老实实地看比赛。家人发现了,他看比赛而不猜测,这样一来,这个家庭变得怎样的寂寞了啊。 



/* 45 */
  猜测(续二)     

  老王不猜了,家人怎么说怎么请他也猜不上劲来了。好在还有儿子,儿子一看冷场,便冲了上来,由他来扮演老爹瞎猜的角色。他是一通胡猜,从一开始猜大家就嘲笑,即使猜对了也没人说他的好。全家人说:“还是老王当年猜得好,瞧人家,人家是分析着猜,人家是有根有据地猜。唉!” 



/* 46 */
  猜测(续三)     

  老王看电视剧,常常边看边猜下一集的情节该怎么样发展,猜对的时候少,猜错的时候多。猜错了,他对这个电视剧印象就还凑合。猜对了他立时觉得味同嚼蜡,他痛恨那位电视剧作者的智商怎么堕落到他自己这般地步,但同时又有几分得意洋洋。他和家人谈自己的猜测,孩子与老伴都笑他简直是穷极无聊,他就坚持说自己大部分都猜对了,就是说他料事如神,最后他说:

  “电视剧剧本是人家写的,情节是人家定的,戏是人家导人家演人家拍摄的,电视节目是人家编排的,我们除了傻看傻笑傻感动傻抹眼泪儿以外,再不猜一猜,不是更穷极无聊了吗?”

  众人哑然。 



/* 47 */
  美丽     

  老王到过边疆的一条河边,河流狂暴,河岸陡峭,河水混浊,他觉得这条河很美。

  老王到过一个树林,林木葱葱,树叶在地上铺了一层又一层,他觉得这个树林很美丽。

  老王到过海滨,他看着潮水滚滚,白浪滔天,日出其中,月出其里,他觉得这大海很美。

  老王到过欧洲的城市,他看到雕像喷泉,石堡宫殿,他觉得这城市很美丽。

  老王愈来愈老了,哪里也不去了,他看着旧时的照片,想着逝去的光阴,觉得这一切很美丽。 



/* 48 */
  美丽(续篇)     

  老王发现,有些他年轻时喜爱去的地方没有留过影。比如他喜欢去的一个面馆,面馆的幌子、门面,都是无与伦比的,现在,这个面馆已经没有了,在原来的地方现在矗立着的是一个五星级旅馆。还比如,往日的庙会、旧时的婚礼、荷花金鱼缸、夏日的萤火虫、老的铁轨电车等等,他想,没有照片为证,它们也是一样的美丽。

  再回头看看高楼大厦、霓虹灯、新建筑,他觉得也挺好。 



/* 49 */
  月亮     

  老王有时候不太愉快,便看月亮。有时候太疲劳,便看月亮。有时候忽然若有所失,便看月亮。有时候不小心打碎了珍贵的瓷器,便看月亮。

  他发现,月亮时时不同,有时候出得早,有时候出得晚,有时候圆,有时候弯,有时候穿云破雾,有时候青光万里,有时候使人悲伤,有时候使人甜蜜。有时候明亮的月光使他难于入睡,有时候月光的照拂使他睡得分外塌实。然而,那本是始终如一的同一个月亮。

  而且,他相信,不管他看不看月亮,他的处境怎么样,他怎样去感受月亮,乃至这世上有没有他,仍然是同一个月亮。  古  城

  老王和一批教授专家去参观新近被列为联合国重点文物的一个宋代原貌小城。人们大为惊叹:“太漂亮了,太迷人了,太具有民族特点了,太有历史感了,太有文化了。”

  然后他们抨击,新盖的楼房算什么呀?古国原貌全破坏了,民族特点全消失了,这样下去,中国就是世界上最没有文化的地方了。

  夸奖完了弹丸小镇,吃了一顿当地官员的宴请,留下了一些“国之瑰宝”“世界第一”“独具特色”“思古幽情”“万古长青”之类的题词墨宝,大家都回到丑陋的大城市丑陋的大酒店丑陋的客房去了。 



/* 50 */
  月饼     

  过中秋节了,老王的孩子说:“今年,我们中秋节不要吃月饼了,月饼一股子糖呀油呀什么的,有什么好吃?”

  过春节了,老王的孩子说:“今年过年,不要包饺子了,饺子有什么好吃?拿到美国,那要算垃圾食品的。”

  过元宵节了,老王的孩子说:“今年正月十五,咱们不要吃元宵了,元宵有什么好?一点动物蛋白质和维C也不含有。”

  过五月节了,老王的孩子说:“今年五月端五,不要吃粽子了,粽子有什么好?糯米小枣,农民意识,还不如吃基围虾呢。”

  老王说:“基围虾又有什么好?还不如什么都不吃,什么节也不要过呢,又节约又减肥。” 



/* 51 */
  看病     

  老王得了一场小病,觉得问题不大,就一直抗着,拖拖拉拉没有去看病。过了几天,他觉得自己好多了。

  家人和朋友都说老王气色不太好,劝他去看病。老王不想去,他说他头几天是有些不大舒服,现在已经没事了。家人和朋友说,还是去一下医院好。

  于是老王嘀咕起来,是啊,我到底得了什么病呢?我到底算不算好了呢?于是他去了医院,开了一些药。

  拿回药来,他服用了一次,就觉得大好了。亲人、朋友和老王自己都说:“有病还是得及时看呀,去了医院和没去过医院就是不一样呀。” 



/* 52 */
  看病(又一)     

  老王的妻子、孩子、孙子都得了感冒,就找老王要药,因为老王的公费医疗待遇在他们家是最好的。

  老王这几天也有点没精神,便去了医院,讲了一些自己身上似有似无的感冒症状,开了一些药,拿回家来。

  全家大小病号都来吃老王的药,老王想既是给自己开的药,自己无论如何也应该吃一点,便依医嘱吃了药,喝了白开水,躺在床上,休息。

  他发现自己确实是病了。 



/* 53 */
  柿子     

  老王家种植了一株柿子树,数年后柿子开始结果,又数年后柿子丰收。老王与孩子小心翼翼地上房上树摘柿子,觉得很快乐。最后剩了几枚挂在树梢上的大柿子,无论如何也够不着了,只好放弃。

  挂在树梢上的柿子一天比一天变得红艳艳的,它们又大又美。

  老王学习农民的办法,绑了一根竹竿,想办法够柿子,终于还是失败了。

  由于丰收,今年的柿子吃不完,老王送了许多柿子给亲戚朋友。但他还是想念树梢上的柿子,耿耿于怀。每当风起,他都揪着心。听到熟透了的大红柿子落在地上,砰然有声,他非常伤心。

  最后只剩下一枚柿子了,挂在树尖上,像一个小灯笼。

  他相信,这是最好的一枚柿子。他等着这枚柿子落地,等了好久。

  入冬了,柿子仍然挂在树上。

  起风了,柿子仍然挂在树上。

  落雪了,柿子仍然挂在树上。

  老王想这真是造化的奇迹呀。

  几天没有注意,老王忽然发现柿子没了。他问家人,问邻居,谁也不知道柿子怎么消失的。

  又过了几天,老王发现柿子又有了,仔细看,又没了。

  他仍然相信那里有一枚最红最甜最漂亮的柿子,你永远够不着,落地无声,寻之无迹,梦中有影,食之无着。 



/* 54 */
  新房     

  老王搬家了,朋友们一看都说他搬得莫名其妙,新家比旧房距市中心远,面积比旧房小,周围环境也不如旧房清新。

  老王嗫嗫嚅嚅,说不出搬家的道理来。最后,他说了一句:“我已经老了,要是这次不搬,就再没有搬的机会了。” 



/* 55 */
  一笑     

  老王刻了一枚闲章,上写四字:“一笑了之”。

  老王到处题字,也是这四个字:“一笑了之”。

  于是老王显得有点空灵超脱,仙风道骨。简单说,朋友们谈起老王来,都说:“嗯,这个老家伙有点道行啦。”

  老李不服,便在一个有许多朋友在场的场合,问老王说:“你到处鼓吹什么‘一笑了之’,可一说起老于来,你就说他怎样品质恶劣心术不正,你说他的样子像个狼,老等着吃人……这能算是‘一笑了之’吗?上次我去你家,你正为了看哪个频道的电视节目而与家人争得面红耳赤,这能算‘一笑了之’吗?还有一次我在东城大百货公司看到你在退换一台收录机,你对人家售货员历数你买的那件产品的毛病,这能算‘一笑了之’吗?啊,还有今年春节你请我们吃饭,结果鱼香肉丝里发现了苍蝇,你为此与服务员争吵起来,你又怎么‘一笑了之’了呢?”

  老王听了,哈哈大笑,说:“你说得对。”然后回头做别的事情去了。 



/* 56 */
  许诺     

  老王在一个场合受到一位大人物的接见。大人物见了老王非常高兴,亲切地拍着老王的肩膀说:“久违啦,老赵同志,你看我是太忙啦,我早就想与你好好聚一聚啦!这样吧,下个月我一定找你来吃个便饭。”

  老王有点糊涂,他怎么成了老赵了呢?另外,他和大人物过去虽然有过一面之交,但并谈不上什么旧谊,大人物何必要与他“聚一聚”呢?是不是他老认错了人了呢?

  底下的谈话证明,大人物不像是认错了人啦,大人物说的话完全符合老王的情况,只是大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