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梨花开又一年 作者:朱杨(晋江2012-08-23完结)-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https://。/要看小说可以来我的店铺哦。: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大家
…↖(^ω^)↗…
☆、有关刺梨的传说
刺梨是云贵高原及攀西高原特有的野生资源,以贵州为主产,云南次之;四川西部凉山地区也有分布,另外,重庆的潼南县桂林镇也有很长的繁殖历史,自今仍广泛分布山区中,被当地人称为“刺李子”。
贵州的毕节、六盘水是刺梨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省会贵阳的周边分布亦广。可以说,刺梨在贵州作为药食两用品种已有很久的历史。人们把它作为水果来吃,或者用于泡酒已成为习惯。到了每年的8—9月产新季节,大街小巷都能看见有刺梨干果和鲜果出售,并且有厂家把它视为“炎黄圣果”进行开发,生产成饮料进入超市。相传在三国时期,诸葛亮率十万大军七擒孟获的故事是我国男女老少皆知,故事中,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征服了孟获,保障了蜀国的安全,也倾倒了每一个听故事的人,但是,其中有一段故事却为人民鲜知,一直在民间流传着:
当时孟获起兵造反在云贵边界新仪、安顺一带,那里是亚热带气候,经常是瘴气弥漫,瘟疫流行。且说诸葛大军浩浩荡荡到达安顺,正逢当地雨季,大军捡高地扎寨,埋锅做饭。并派人四处打探军情。正欲点兵,突然,中军来报。大营内许多军士不知怎么回事,腹痛恶心,病倒许多。诸葛亮闻报大惊。这十万大军是国家安全的命根子,不能有任何闪失啊!假如平不了孟获,边境将永远没有宁日了。他命令随军医师前往治疗。谁知,军士服药后一点起色都没有。反到更加沉重,这如何是好呢?诸葛亮愁绪交加,也病倒了。
在这危难之时,突然有人前来求见诸葛亮,说有良策告知!诸葛亮急忙招来大营。此人乃汉人,人称“醉葫芦”先族为刘邦军士,后因为作战受伤被当地土人收留治疗,后来就留在了此地。他很仰慕诸葛亮,又听说刘备是刘邦的后裔。现在有难,急忙前来献策!
他问请了诸葛亮及其众军士的病情,不慌不忙地从怀中掏出一个葫芦,拔开塞子,喝了一口,这时,一股奇香冲进大家的鼻孔。醉葫芦把葫芦递到军士手中,让其献给诸葛,诸葛只喝了一口,便觉的心旷神怡,诸病全无,大喜,当即让帐下军官试之,军官当场也好了许多。诸葛亮问刺梨醉葫芦,我乃十万大军,生病者已经占了三成,如何处置。只见醉葫芦笑曰。我有良策。请派人跟我来!
不一会,众军士用马匹带回十几个大坛子,全部是幽香无比的好酒,凡生病者每人一杯,众军士喝下此酒,病体痊愈,并且功力大增。三军无不欢欣鼓舞。以为逢上仙人搭救。士气大震,为夺取关隘,七擒孟获打下了基础。
事后,诸葛亮问醉葫芦这酒为什么有如此神力,醉葫芦说:云贵边界新仪、安顺一带的瘴气弥漫和瘟疫,唯一治疗的办法就是用云果(刺梨),只见醉葫芦指着高山悬崖上的一丛小树,看,云果,众人一看,果然,云层环绕高山悬崖,隐约看到一排小树,有红点片片。啊!云果!诸葛亮急忙让随军医师记下,并让军士采集样品,使其成为军中圣品。
☆、刺梨简介
刺梨为蔷薇科植物,又名茨梨,是黔中大地的天然野果,是滋补健身的营养珍果。属野生小灌木,四至五月开粉红、红或深红色的花,夏花秋实,八至九月果实成熟。果实为黄色,果肉脆,成熟后芳香扑鼻,富含维生素C,被称为“维C之王”。
刺梨的药用价值很高,其花、叶果、籽都可入药,有健胃、消食、滋补、止泻的功效。果实是加工保健品的上等原料,成熟的刺梨肉质肥厚,味酸甜,果实富含糖、维生素、胡萝卜素,可加工果汁、果酱、果酒、果脯、糖果等,刺梨也是一种很好的观赏花卉和绿篱植物。
在良田沃土中,是看不到茨藜扎根的身影的。只有漫步在山野路旁、泥梗小道,小小的茨藜丛才会映入眼帘。不管旱与涝,茨藜总是很谦卑,如迎若让。
春末夏初,乡村的田野到处都可观赏到美丽的刺梨花。刺梨多分布在路边、溪河、水塘两边或田坎、坡脚、山谷等荒野处。细细观察,刺梨花朵朵向阳、朵朵鲜红、朵朵沐浴着阳光雨露。刺梨把根扎在山野,不与桃李争沃土,不与杏桂斗芬芳,默默地生长,默默地为世人奉献自己的一切,从不张扬。
夏天,那绽开舒展的粉红花瓣,远远看去,似点似团,如火如霞,显示出勃勃生机和火一般的热情。金黄色的花蕊和淡淡的飘香,引来很多可爱的小金虫觅食其间。到了秋天,带刺的茨藜果挂满了枝头。小小的茨藜果虽刺手却惹人喜爱,它没有葡萄的晶莹透亮,也没有水蜜桃的丰满壮实,更难比石榴那样的光洁耀眼,唯有那带刺的小罐,酿出独有的酸甜美味,透溢出醇郁的质朴无华。
“好花红,好花红,好花生在刺梨蓬,好花生在刺利树,哪朵向阳哪朵红;好花鲜,好花鲜,好花生在刺梨尖,好花生在刺利树,哪朵向阳哪朵鲜。”这首脍炙人口的布依民歌以其优美的旋律唱遍了大江南北,是布依民歌的代表作,是布依人民的骄傲。
☆、重生
“哦也,终于考完了!”她可以好好休息了。她都想好了,一定要看个两天两夜的电影再回家,O(∩_∩)O哈哈~
苏茨藜收拾好自己的东西,走出了考场。她要跟这栋楼告别了,从去年夏天开始,这半年多来,她一直在这栋楼里准备考研,考场也设在这里,如今终于可以告一段落,想想下一阶段的事了。
她回头看了教学楼一眼,考生们正蜂拥而出,警卫在维持现场的秩序,一切看起来都那么和谐美好。这次她考得不错,上研应该是没啥问题了,总算对妈妈有个交代了。
回到宿舍,依旧是冷清清的,大四没什么事儿,舍友们有的找工作,有的保研,这个时间都回家了。打开电脑,下载了几个最近正火的电视剧,她开始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之前准备考研都没时间娱乐,现在她都要补回来。
可是,她明明想看电视剧的啊,为什么眼皮这么沉呢?
苏茨藜不知道自己睡了多久,当她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在家里自己的床上了。
她已经到家了?
怎么她自己没印象,坐火车做晕了?
不对啊,自己不晕火车的。难道是之前用脑过度,现在开始不记事儿了?
看来以后还是不能这么拼。她暗暗想到。
“阿藜,你怎么还不起,太阳都晒屁股了,快点起来煮饭,前两天你不是说想吃粽子,吃完早饭你到后山上去摘一些竹叶,要是不够,再问你大姐家那里摘点枇杷叶回来。”
这是,妈妈的声音?!
她是在做梦吗,居然梦到妈妈还在?
“你起了没有?再不起我就要过来打人啦。”苏妈暗自嘀咕,这老三,最近怎么越来越懒了,每天起这么晚,肯定昨晚又熬夜看电视了。
苏茨藜心里正奇怪,穿着睡衣就跑了出去。看到站在院坝里面那个好久不见的身影,顿时流出了眼泪。
“妈……”;她以为,自己这辈子再也没机会叫一声妈妈了。
“你眼睛肿个红红的?哟,是不是感冒了,还掉眼泪。我就说让你晚上不要看电视看到太晚嘛,现在好了,感冒了吧,看你长不长记性。中午你别忙去摘竹叶,我先领你去诊所那儿看看。”有病还是得早治,她之前那个男人,就是有病不治最后活活拖死的。
“妈,我没事,没感冒。刚才有个蜢蜢跑我眼睛里头了。”她不管这是不是梦,她的妈妈还在,如果是梦,她愿意一直活在梦里。
“那我给你吹吹,来。”说着苏妈翻起她的眼皮,很有技巧地吹了几下。
“动动眼睛,还在么?”
“不在了,妈。您歇着,我来做饭吧。”说着苏茨藜接过苏妈手里的盆,进屋里去舀米。”
“你别舀多了,今天就我跟你爸我们三个人吃。”苏妈在外面提醒道。
“好。”苏茨藜应了一声。
苏茨藜舀了一碗米,拿到家旁边的水井去淘米,看着似曾相识的水井,她终于意识到事情不对头了。水井是村里人公用的,她记得前几年大家集资把水井重新修葺了一番,顺着出口开出很多小沟,旁边的青石板也换成了混泥土的,如今怎么还是原来的样子?还有家里,她们家大姐结婚以后装修过一次,墙上都重新粉刷过,地上都贴了瓷砖的,刚才她太激动没留意,那地面明显还是混泥土的啊。再看看水里自己的影子,脸圆圆的,没变,还好,但是,她的头发!她们三姐妹都继承了妈妈的优点,发质都好的不像话,一头青丝总是让同学们羡慕,她记得自己初中的时候头发是很长的,上了高中就剪掉了啊,而且大学里烫烫染染,哪里是眼前的这个样子!她是在做梦吗,这梦未免也太真实了。
她可不太相信网上那些重生什么的,“应该是太想见到妈妈了。”苏茨藜跟自己说道。
苏茨藜做好早饭之后苏爸也回来了,说过几天就可以准备栽秧了,看着精神的爸爸,想到现实里他的一头白发,苏茨藜恍惚了。
就让她做个美梦吧,她暗暗的想到。
作者有话要说:端午吃粽子是偶们那儿家家户户必备的,不过里面的馅儿是肉的,不知道看文的筒子们有木有南方的?
PS:开始的家庭简介亲们觉得罗嗦的可以直接跳过;
文比较慢热;总体来说就是一个伪大姐被伪正太慢慢吃掉的故事。喜欢的亲们可以收藏下养肥再看。第一卷家长里短风土人情较多,节奏较慢,喜欢快节奏的亲可以直接从第二卷开始
此文日更,预计近期完结,完稿大约30W。
☆、赶集
作者有话要说:炸洋芋,豌豆粑,魔芋豆腐,凉剪粉都是贵州的特产,几乎各地都用,口味不一,在贵阳路边常见。
筒子们,求收藏,求推荐哇,最上面左边就是,看文的童鞋给个评论哇,拍砖也可以滴
温馨提示:此文第一卷家长里短,第二卷大约是校园言情,第三卷是本文的高潮部分,亲们可选择性阅读,不喜欢家长里短的亲可以直接跳过第一卷,并不怎么影响剧情发展。
第二天睡醒的时候,苏茨藜干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看自己家的地板。
“还是水泥地啊,并没有变成瓷砖。”她有些怀疑这个梦做得太久了。昨天她恍恍惚惚的,做饭、吃饭、睡觉,本以为一觉醒来该回到现实生活了,结果,老天是在作弄她吗?好不容易要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了,现在让她一切重来?
“阿藜,起床啦!你啊,一放个假就懒得不行,快点起来,昨天不是让你去摘竹叶吗,前两天还嚷嚷着吃呢,转身就忘了。”苏妈走进来掀开了她的被子。
“你都醒了为啥不起?被窝里有金子?”这娃真不让她省心。
“妈,抱抱。”阿藜向苏妈伸出双手,撒娇道。
“你几岁了,还要我抱?赶紧起来。”
“哦,妈,我想把头发剪短一点,你说好不好?”她也是突然决定的,头发剪短一点,是因为她希望自己的生活有一个改变。既然老天给她一次重来的机会,虽然很多事要重新来过,但是,有亲爱的妈妈,家人都健在,她相信自己不会重蹈覆辙,她们一家人会很幸福的。
“你不是最宝贵这头发了吗,怎么突然想剪了?”苏妈很是纳闷,自己的小女儿她是知道的,这头发呀,隔天就要洗一次,每次发现有一点分叉就要自己拿剪刀剪掉,现在都齐腰了,剪掉有点可惜了。
“太难洗了,你看我明年就要中考了,每天洗头发就要好久,晒干花的时间更长,太麻烦了。”真正的理由当然不能说给妈妈听,不然她会以为自家女儿魔障了。
她昨天看了看自己的课本,是初二的,现在是五月份,那么,她离中考只有一年了。她的上一次中考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就考了本市最好的高中,重来一次当然不能比以前更差。英语和语文不用担心,但别的科目就压下功夫了。她记得是要考七门的,虽然只有一年,但凭自己高中大学考研这么多年的考试经验,这点科目应该都是小问题。她现在要考虑的,是怎么样改善自己家的生活,然后爸妈就可以不用那么辛苦了,那么他们就可以健健康康的活着,一直到老。
“想剪就剪吧,正好今天赶场,你和我一起去送粑粑给你爸,然后带你去剪头发。” 因为家里也没有壮劳力,苏爸六十多岁的人了,还要为家里生计奔波。搁别人那都是含饴弄孙,颐养天年的年纪了,比如他的小弟,现在大女儿的孩子都跟他家这几个女娃一般大了。
每逢周日周一是她们这里的赶集日,苏爸在集市上支了个小摊,专门卖自己家用米做的一种类似发糕的吃食(她们这里叫粑粑),平常呢,则是每天用个自行车拉着走街串巷的在村子里叫卖,村民们也喜爱她们家的粑粑,有拿钱买的,但更多的是用米换。苏爸就把这些米一部分用来做发糕,一些自己吃,大部分还是累积起来,每到过年的时候拿去卖了,给家里添一些肉什么好过年,运气好的话,孩子的学费也有了。虽然现在家里只有老三在上学了,但日子还是得紧巴巴的过。老三学习不错,常常考年级第一,她肯定要上高中的,那学费可不低,现在不攒点,到时候就算厚着脸皮上门去也未必有人肯借的。说起来,阿藜家的收入在村里算是过得还凑合的,但是因为没有男丁,当年分得的地又少(分地的时候三姐妹还没出生还没出生),每年的收成也就少,而且很多事都要别人搭把手才行,所以她们家的日子过得很清苦。不过三个孩子都懂事,这是苏爸苏妈最大的欣慰了。老大老二现在都在外面工作,相信过几年家里就会慢慢好起来的。
粑粑因为要热的比较好吃,所以苏爸总是早上弄一些过去,然后中午苏妈再蒸几个送过去。吃过早饭,苏妈套好背篓,叫上三女儿就出发了。
苏妈觉得自己的孩子好像有些变了,忽然长大了似的。她这个三女儿吧,因为是家里最小的一个,总是有些娇气。以前让她去送粑粑,冬天还好,夏天总是嫌天热,每次都要给一块钱买冰棍才去的,今天不但接过了她的背篓一直背着走到集市,而且也没有吵着要去吃什么东西,只是跟着她爸爸在那里卖粑粑,偶尔帮她爸爸搽搽汗,看上去懂事极了。
苏茨藜哪里想到自己的改变被妈妈看在眼里了,她只是觉得爸爸太辛苦了,以前虽然也懂事,但是经历过妈妈的离世之后,她现在一看到爸爸就想起那个时候白发苍苍的他,心里总是不停地后悔自己读书拖累了家里人,现在当然是能多做一点就多做一点了,而且,她以后还要让爸爸不再摆摊卖这个东西,这活呀,太辛苦了,爸爸年纪大了,还是要多休息才对。
苏妈看着这么懂事的女儿,忽然就有了一种吾家有女初长成的感慨。
“阿藜,我带你去剪头发吧,小燕今天下午估计要回来,咱们弄完早点回去,省得她回去被锁在门外。”苏妈口中的小燕是苏茨藜的二姐,大名叫苏燕,现在在城里一家饭馆上班,每个月给个几百块钱的样子。大姐叫苏凤,经人介绍去了临近的一个县给人做保姆,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