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一路风尘 >

第354章

一路风尘-第354章

小说: 一路风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想:既然石剑身边出现了魏秋婷,武林必掀风波,得借看望钟万强之机,看看武林中人的动态。

“好!明儿咱们一起去中原看看。”程勇度点了点头。

众人随即入洞安睡。

夏日炎炎,艳阳如火。

热浪扑面,吹来阵阵尸臭味。

长安城内,天罡皇宫,金碧辉煌。

庞美玲全身披挂,于案桌前听大内总管荀金翅的探报。

“钟老贼等伏击石剑,致其重伤,自己一行,也重伤多人,暂无力去助高迎祥、张献忠等。但朝廷仍封石剑为总筹粮官兼总军师,现石剑率部押粮北上。据探报,魏秋婷相伴随军。”荀金翅边禀报情况,边抹汗,惧怕石剑到时杀来。

“知道了,你去探探高迎祥、张献忠的情况。即日起,不再赞助他们银粮。”庞美玲花容失色,挥手让荀金翅退下。

“难道我与石剑成为仇敌?唉!魏秋婷相伴随军?姓石的也太花心了。他怎么可以这样对待我?真把我忘了?”庞美玲心思如潮,愁肠百结,妙目含泪,眼眶泛红,心头阵疼。

她托腮沉思,鼻子发酸,珠泪欲滴。

她与石剑的美好回忆,一一掠过脑海。

“格格,咱们策动大明朝廷内乱已成功,是时候为大汗的炮伤而复仇了,知会盛京的八殿下率军攻打宁远吧?”彭金石旁侧侍候,见状献上一计。

他看出了庞美玲的心思,便扯开话题,扰乱她的思绪,怕她与石剑再次旧情复发,转移她的注意力。

“父王被袁崇焕炮火击伤致死,此仇一定要报。你,马上派员返回辽东,告诉八王兄,现今明廷大乱,正是我朝进攻宁远,破击山海关的大好时机。”庞美玲闻言,想起生父已逝,而自己不能返辽东奔丧,不由一阵泪下。

她拍案而起,当机立断,下令派人出关,将关内消息报与皇太极,定下此时破袭山海关的大计。

“昔日辽东的五虎将吴襄、岳森、石剑、罗中宝、袁长河全已被明皇调回关内,山海关至宁远一带,仅有满桂、祖大寿两员虎将,而满桂与袁崇焕不和,祖大寿不足惧,破关图谋中原,指日可待……未将这就去。”彭金石欲再讨好庞美玲,忽见她脸色不佳,急转身而去。

“龙将军,尔等回辽东助战吧。”庞美玲讨厌地看了彭金石一眼,又招手让龙潭虎等人过来。

“格格,未将等走了,那咱们在长安的势力就会削弱,现今十三路攻打明廷的人马,最盛的是高迎祥与张献忠,二人皆虎狼之师,恐天罡朝会被其吞并啊。”龙潭虎担心庞美玲安危,不愿率部离去。

“我未曾想欲在中土久呆,只要明廷内乱就行。明廷一乱,大好河山便是我们金国的。大汗已逝,我回辽东,拥立八王兄为皇,趁明廷内乱之机,率军破山海关,进占中原,图谋天下。”庞美玲摇了摇头,相劝龙潭虎快走。

“格格,你不想与石剑对阵吧?”布善忽而冷言相向。

“你胡说,别以为八王兄宠幸你,姑奶奶就不敢斩你?”庞美玲闻言,触及心事,伤感之余,拍案而起。

“格格,你还是久留中土为好,他日好作内应。”龙潭虎委宛相劝,下跪于前。

“我明富实贫,姚氏所有银两,我均已拨付盛京。群雄逐鹿,到头来都是辣手相残。我占的区域越广,等于帮高迎祥、张献忠的忙越大,他们均想为皇,待他们翼翅丰满之时,便会吞并其余人马,更不容我久居长安,而八王兄破关进入中原,也等于多了两个对手。”庞美玲见众将阻拦自己回辽东,不由愤愤不平,知道这是兄弟姐妹争利夺权所至,急分析形势,描绘将来。

“格格言之有理,张献忠进占咸阳,实是已有侵夺长安之谋。”龙潭虎久跟庞美玲,对她较有感情,对她较为忠诚,起身不再相劝。

“格格也不用急于回盛京。目前明廷内乱刚起,格格若弃长安而走,既便宜了张部,又会打击其余各路人马的士气,如若造成八殿下未破山海关、明廷内乱却已被平定的局面,格格岂不是前功尽弃?”布善分析形势,委宛相劝庞美玲仍是潜留中土为上。

他此次奉命潜入关内,便是制止庞美玲回辽东的。

金兵欲取天下,必须要有内应。

无内应,则山海关很难破袭。

毕竟,明军的红衣大炮厉害,关宁铁骑威震天下。

“好了,此事稍后再议。你们出去攻城掠地吧,趁石剑大军未到,你们速取东面的商州、潼关,南面的柞水,北面的高陵、淳化。”庞美玲知布善是皇太极派来监督自己的,又听他所言有理,便气恼地打开地图,喝令众将抢关夺隘。

阳光时明时暗,夏天的天气多变。

时而晴空万里,时而乌云盖顶。

石剑率部由鄂沿咸水北上。

他与魏秋婷并马齐驱,走在队伍的前面。

几个时辰后,两人放马缓行,等候后面的队伍。

“魏姑娘,你真是妙计多才啊!为了能和我在一起,你居然想到了赠银这样的妙计,佩服!”石剑剑眉一扬,嘻嘻哈哈,话中套话。

“呸!你以为你是谁呀?你配吗?”魏秋婷俏脸飞霞,芳心“怦怦”直跳,反唇相讥,但是再难深藏心事。

“我不差啊!我官已至正二品了,领尚书衔,与潘有为的老子是一样的官衔。比潘有为强多了。你我才是天生一对。瞧我说,你还是别随军了,你还是想想如何退亲吧?”石剑也不恼,自我赞扬一番,单刀直入。

“去你的!啪……”魏秋婷又羞又恼,娇嗔地道,却忽地扬鞭甩去,打在石剑的白兔马上。

时过境迁,她无论在智计上或是语言上,都很难再对付或是玩弄石剑了,此时心思被道破,更是无言以对。

“得得得……”白兔马挨打,四蹄展开,驼着石剑,奔跑如飞,瞬间掠出数里。

白兔马奔出数里,自然缓行。

“哈哈哈……”石剑仰天大笑,心里好不惬意,神采奕奕。

他轻轻勒马,又在路旁绿树下,等候魏秋婷。

“唉!命苦!”魏秋婷桃腮泛晕,心思如潮,策马缓行,仰天长叹。她早已明白自己早就爱上石剑了,否则,自己十年来,也不可能老是在打听石剑的行踪,每次出手相救于他。

然而,婚姻大事,却需要媒妁之言,父母作主。

而几年前,石剑只是官场上的小知县、小知府,身份卑微,无法与她的公主身份匹配,魏忠贤也不允许她有这种想法。

虽然,父女俩从未就此事正式对过话,但父女俩皆是心知肚明:魏秋婷这边对石剑江湖救急,那边魏忠贤在官场上不停打压石剑。

父女俩一直暗中较劲,最后,还是魏忠贤胜出:他请小皇帝下圣旨,将魏秋婷赐予潘有为。

这不是一般的婚约,是皇帝下旨赐婚。

她无法抗衡,唯有拖着不办婚事。

但是,总拖着,也不是办法。

魏秋婷一鞭打跑石剑的白兔马,心情却弄坏了。

她郁郁寡欢,心头阵疼,鼻子发酸,珠泪欲滴。

她曾经为自己高贵的身份、富可敌国的家庭而骄傲。

而今,她忽然间好羡慕那些来去自由的江湖儿女。

阳光不是很艳丽,空气却是很闷热。

天地间没有风,绿枝下垂,红花无精打采。

不知不觉,魏秋婷赶上了石剑。

“公主,怎么啦?别让未将担心啊!你随军,未将可是每天都提心吊胆,彻底难眠,茶话不思,寝食不安啊!”石剑见魏秋婷眼眶泛红,急改官称,但话语悲苦,一副愁眉苦脸,似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哈哈……”魏秋婷破涕而笑,笑中带泪,泪光盈盈。

她侧目而视石剑,妙目含情,俏脸泛春,芳情荡漾。

她想:把握短暂的快乐吧,能与心爱的人,行军打仗,那是一生最美好的回忆。

“你这一笑,还真漂亮。不知你老来的时候,会笑成什么样?”石剑见她笑了,自己也开心,又继续逗她。

但是,他又话含玄机:你是愿意陪我一起,慢慢变老?

他也好几年没调皮了,小时候在江湖上混的时候,可是相当的调皮诙谐。这几年在官场上混,老是板着脸。

没办法,要立官威啊!

“你说呢?”魏秋婷真乐了,“扑哧”而笑。

她笑靥如花,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瑰姿艳逸,柔情绰态。

她机智聪慧,当然能听出石剑的弦外之音,心头感动。

但是,她是黄花闺女,说话含蓄,反问一句,意思是:看你怎么努力了?

她忽而又想:要让皇上下旨解除婚约,也不是很难的事。只要石剑平叛顺利,往后赴辽东战场能收复河山,入阁为相,或晋升为王,再向皇帝提议解除魏潘婚约,也是有可能的。

俊男美女,并肩策马疆场,又是一番什么样的风景呢?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七百三十二章美人参战

阳光从乌云怀中挣开,露出笑脸。

大地升温,热风扑面。

魏秋婷想到自己与石剑未来的事情,还是有希望的。

她精神一振,神采飞扬,又脸泛红霞,丽若春梅绽雪,神如秋蕙披霜,貌美倾国,娇艳无匹。

石剑心神一荡,真想飞身而过,与她同马而驱。

“得得得……”便在此时,他俩的身后响起了一阵马蹄声。

却是罗中宝、卓越所率前锋人马,跟上来了。

“啪……”石剑忽而甩鞭,打在魏秋婷的宝马上。

他这一招是从魏秋婷刚才玩耍自己学来的,现在以牙还牙。

“得得得……”魏秋婷跨下的“追风”宝马,展开四蹄,疾如利箭,霎眼间奔出数里。

“姓石的,你敢玩耍姑奶奶?哈哈……”魏秋婷猝不及防,被宝马驼出数里,娇嗔怪地骂了石剑一句,但却其乐无穷。

石剑当即策马紧追,倒不愿与大部队在一起了。

两人时停时奔,打情骂俏,欢声笑语,忘了炎热,忘了劳苦,日子过得也快。

十余天后。

他们进入陕西境内。

这里是另一番天地,禾苗枯焦,饿殍遍野,惨状不忍目睹。

石剑这才与魏秋婷分开,各回所部。

因为再往前走,就要与义军交锋了。

石剑强摄心神,开始谋思如何打好平叛之战。

魏秋婷也在谋划,如何帮石剑在疆场上扬威立万,早日破敌,出征辽东,早些入阁为相,晋王封侯,解除自己与潘家的婚约。

他们赶至双河口,这里两侧是峰峦,中间是河流。

只是因为陕甘大旱,河流已干,河道已干裂。

两侧峰峦,树繁叶黄,花草枯萎。

率部在前的罗中宝捏了把冷汗,急举枪一划,暗示所部人马要小心谨慎。

他放马缓行,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忽听一声炮响,一队人马驰奔而来。

“迎战,保护粮银。”田路风大喝一声,舞刀率精骑而上。

“田将军,石将军呢?他伤势如何?”迎面而来的人马却是袁长河,他久不见石剑,见面就问。

“哦?袁将军呀?”田路风挥手让众兵马停下,下马上相迎。

“石将军呢?”袁长河身后闪出吴襄。

“回吴将军,真正押运粮银的是石将军,他率精骑五千,尚在后面里许。未将所部押的全是石头,以防武林中人劫掠。”田路风急向吴襄躬身回话。

“你歇会,但注意防患,高迎祥所部就在不远的岚城。”吴襄急抛下一句话,策马往南,见石剑去了。

“三哥……六弟……”石剑、吴襄、岳森、罗中宝、袁长河已多时没见,相见甚欢。

尤其是石剑与吴襄、袁长河,紧紧相拥,均是激动泪下。

自几年前辽东一别,已有四年未见了。

“兄弟,你在双河口安营扎寨,可是不妙啊。叛军势头正猛,你北面的岚城已在高迎祥所部的韩留、徐增、徐良手中,西面的汉口堡已为刘禹、邹常、何干所夺,此六人皆是虎将,一路攻城掠地而来。”吴襄分开石剑,拉着他,在林荫处坐下,又连忙提醒他别大意。

“六哥,双河口的水已干,倘若韩留等叛贼用火攻你,粮银难保啊。”袁长河也急相劝石剑。

“错!此河两边山峰崎岖,林密,正是伏击叛贼的好地方。”魏秋婷策马而来,迎头痛喝。

“未将参见公主!”吴襄、袁长河等人兀见魏秋婷,急急起身,下跪参拜。此人所部将士,见主将下跪,也急急下跪。

“众爱卿平身。”魏秋婷飞身下马,道了一句,便在石剑身旁落坐。

吴襄、袁长河起身,瞠目结舌地看着石剑与魏秋婷并肩坐在一起。他们可是听说过皇帝下旨让潘魏两家结亲的事情啊。

他们身后的两部人马,都是由辽东战场上带来的,兀见军中出现一位国色天香的美人,全是呆若木鸡。

魏秋婷刚才只想向石剑献策,可没想到一时间会有这么多目光看着自己,霎时脸红,低头弄衣,甚不好意思。

“哈哈哈……某等虎将在此,何惧几个叛贼?好了,军情紧急。卓越,河道已干,速到河道上布好营寨,诸位请到帐蓬里商议。”石剑也是满脸泛红,急中生智,忽而仰天大笑,高声传令,转移众将士的注意力。

他得美人相助,更是丝毫不惧。

他官衔高,吴襄等不敢多劝,唯面面相觑。

“你们散开,到林荫处歇会。”袁长河朝所部人马,挥了挥手,喝令他们退走。

他本是机灵人,刚才只是一时发晕,此时被石剑大声一喝,立时惊醒:魏秋婷是公主,可不是自己等人可以乱盯的。

“三哥,你与八弟率部前来接应,领兵多少?汉口堡的叛军有多少?岚城的叛军又有多少?”石剑重新落坐,便侧目而视吴三桂。

“愚兄所部一万,岚城叛军约万余,汉口堡叛军约三千。贤弟,你可不能在河道上布营,倘若叛军沿河道两侧,用火箭来攻,那咱们可是全军覆灭啊,还是速拔营起寨,前往安康与风大人会合吧?”吴襄既提供情况,又小心相劝。

时过境迁,他现官衔与石剑相差太远了。

他本是较为圆滑的人,处事慎重,小心翼翼。

“六哥,安康大军已断粮多日,将士饥肠辘辘,陕甘大旱,咱们喝口水都难啊,还请六哥速送粮银去安康吧。”袁长河感觉吴襄之言有理,急劝石剑。

“诸位,这里唯石某官衔最高,且石某有御赐宝刀,既然两部人马会合,请诸位听我号令。”石剑朝他们摆摆手,便走到刚搭好的中军帐里,在案桌前坐下。

众将不敢再吭声了,只得低头跟着进来。

魏秋婷最后一个进来,立在帐蓬处,眼望案桌前的石剑,含情脉脉,心里甚是激动:自己的计策竟与石剑的想法,不谋而合。说明自己与他确实有缘份。

“卓越,领兵一千,速在干河道上的营寨布好草人、旌旗,以引叛军前来劫营。”石剑坐下,又招来卓越,吩咐一番。

“贤弟,原来你想诱敌深入呀?”吴襄这才恍然大悟。

“小弟就知道,跟着六哥,肯定能打胜仗。”罗中宝闻言,兴奋起来。

“田路风、罗中宝各率精骑两千,伏于此河道两侧山林,待汉口叛军刘禹、邹常、何干前来劫寨夺营之时,你们从他们背杀出,务杀刘禹、邹常、何干三贼。”石剑也不多费口舌,随即喝令田路风、罗中宝领兵去设伏。

“慢!此次伏击,本公主参战,请总军师给我一枝令箭。”魏秋婷娇叱一声,跨步上前,向石剑拱拱手。

她依军中礼节相见,尊重石剑。

她聪慧无比,事事统观全局,既然想到将来还能有机会与石剑在一起,便想趁此一战,再改变一下罗中宝、岳森等武林义士对自己的看法,为自己以后能与石剑在一起,打下人脉基础。

她心里深知:魏家虽然权倾朝野,但父亲声望不好。自己要与石剑最后走在一起,还须经历很多艰难险阻,而在军中扩展人脉关系,是最重要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