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西湖二集明. 周楫 >

第4章

西湖二集明. 周楫-第4章

小说: 西湖二集明. 周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初封普安郡王,后即帝位,能尽人子之道,极其孝敬。凡奉养高宗之事,无所不至。因高宗酷爱西湖之景,遂于湖上建
造几处园亭,极其华丽精洁。那几处:聚景园清波门外 玉津园嘉会门外 富景园新门外集芳园葛岭 屏山园钱湖门外
玉壶园钱塘门外这几处园亭,草木繁蔚,胜景天成。孝宗每每起请太上皇两宫游幸湖山,御大龙舟,宰相诸官,各乘大
船,无虑数百,那时承平日久,与民同乐,凡游观买卖之人,都不禁绝。画船小舫,其多如云。至于果蔬、羹酒、关扑、
宜男、戏具、闹竿、花篮、画扇、彩旗、糖鱼、粉饵、时花、泥孩儿等样,名为湖上土宜;又有珠翠冠梳、销金彩缎、
犀钿、漆窑、玩器等物,无不罗列,如先贤堂、三贤堂、四圣观等处最盛。或有以轻桡趁逐求售者,歌妓舞鬟,严妆炫
卖,以待客人招呼,名为“水仙子”。至于吹弹舞拍、杂剧撮弄、鼓板投壶、花弹蹴踘、分茶弄水、踏滚木、走索、弄
丸、弄盘、讴唱、教水族飞禽、水傀儡、鬻道术戏法、吞刀吐火、烟火、起轮、走线、流星火爆、风筝等样,都名为
“赶趁人”。其人如蚁之多,不可细说。太上皇御舟,四垂珠围锦帘,悬挂七宝珠翠,宫姬女嫔,俨如神仙下降,天香
浓郁,花柳避其妍媚。太上命内侍买湖中鱼鳖放生,又宣唤湖中买卖人等,内侍用小旗招引,各有赏赐。
    那时有个宋五嫂,是汴京酒家妇人,善作鱼羹,随南渡来此,侨寓于苏堤之上,卖鱼羹为生。太上因是汴京故人,
遂召到御舟上访问来历,念其年老,因而凄然有感旧之思,遂命宋五嫂进其鱼羹。太上食而美之,遂赐金钱十文、银钱
百文,绢十匹。自此之后,每游湖上,必要宋五嫂烹的鱼羹。因此杭人都来买食,其门如市,遂成富媪。有诗为证:
    柳下白头钓叟,不知生长何年。
    前度君王游幸,卖鱼收得金钱。
    太上每每好游聚景园,以此处景致更胜于他处也。一日,御舟经过断桥,太上见一酒肆甚是精雅,中有素屏风,上
书词一首,调寄《风入松》道:一春常费买花钱,日日醉湖边。玉骢惯识西湖路,骄嘶过、沽酒楼前。红杏香中歌舞,
绿杨影里秋千。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鬓云偏。画船载得春归去,余情付湖水湖烟。明日重携残酒,来寻陌上花钿。
    太上看了这词,喜动天颜道:“这词甚好,但末句不免酸寒。”因提御笔改“残酒”为“残醉”二字,就问酒保道
:“这词是谁人所作?”酒保跪奏道:“是个穷秀才于国宝醉后所作。”太上实时宣召于国宝前来,赐与金花乌幞角头,
敕赐为翰林学士之职,即日荣归乡里,惊动了天下。自此之后,歌楼酒馆、庵院亭台粉壁之上,往往有文人才子之笔,
也有文理欠通之人,假学东坡姓苏,希图君王龙目观看、重瞳鉴赏,胡诌乱诌,做几句歪诗句在上,臭秽不堪,只好送
与君王一笑而已。
    太上一日驾幸灵隐冷泉亭,观风玩景。寺中一个行者捧着茶盘,跪而献茶。太上龙目一看,就问这行者道:“朕观
汝意度,不像行者模样,本是何等样之人,可为细说。”那行者叩头泣奏道:“臣本岭南郡守,得罪于监司,因而诬奏
臣有赃私,废为庶人,贫无以为餬口之计,只得在此从师舅觅碗粥饭,以苟延残喘耳。”太上甚是哀悯,道:“朕当与
皇帝言之,复尔原官可也。”行者叩谢而退。太上过了十余日,又幸灵隐寺,那人仍旧出来献茶,还是本等服色。太上
大惊道:“尔怎么还在此间?”那人答道:“并不曾有恩命。”太上默然不悦,随即起驾而去。次日,孝宗恭请太上、
太后游聚景园,太上也不言语,也不饮食,大有嗔怪之意。孝宗再三劝进饮食,太上只是不理。太后道:“孩儿好意招
老夫妇饮酒,却为何大有不悦之意?”太上大怒道:“朕今年老,人不听我说话。”孝宗惊惧,跪请其故。太上方才说
道:“灵隐寺中行者,朕已言之而不效,使朕羞见其人。”孝宗答道:“昨承圣训,次日便谕宰相。宰相说彼赃污狼藉,
免死已幸,难以复用。然此小事,明日一依圣谕便是,今日且开怀一醉可也。”太上方才言笑饮食。次日,孝宗临朝,
面谕宰相,宰相还执前说,孝宗道:“昨日太上大怒,朕几无地缝可入,就是大逆谋反,也须放他。”遂尽复原官,仍
改一大郡。后数日,太上再往,那人已具冠服叩谢道:“臣已得恩命,专候圣驾到此。”遂叩头谢恩而去。太上大喜,
从此益隆于父子之情。
    八月十八日,孝宗请太上、太后观潮,先期命修内司在浙江亭两旁抓缚席屋五十间,都用五彩绣幕缠挂。十八日清
晨,早膳已完,御辇、担儿及内人车马并出候潮门,簇拥而来,驾到浙江亭,好生齐整。太上吩咐从驾百官各赐酒食,
并免侍班,从便观看。百官各自分散,逐队嬉游。先前有澉浦、金山都统司五千人在下江,至是又命殿司新刺防江水军、
临安水军并行操演。军船一带雁翅般摆开,在于江口西兴、龙山两岸,共千余只。各军都戎装披挂,戈甲旗帜,耀日鲜
明。管军官在江面上分布五阵,摇旗吶喊,飞刀舞槊,各船进退,如履平地一般,点放五色烟炮,满于江面,及烟收炮
息,诸船尽藏,不见一只。太上命管军官以下一概赏赐。
    那时自龙山以下,贵邸豪民,彩幕绵亘三十余里,挨肩迭背,竟无行路。连隔江西兴一带,也都抓缚幕次,悬挂锦
绣,江面之上,有如铺锦一般。须臾,海门潮头一点将动,那惯弄潮的,共有出色数人:哑八 画牛儿 僧儿 留住谢
棒其余共有百余人。这几个当先率领余人,手持十幅彩旗,直到海门迎潮,踏浪争雄,出没于波涛之中,并无漂溺。
    少顷潮来,欢声喧嚷。又有踏滚木、水傀儡、水百戏、水撮弄诸人,各呈伎艺。太上尽为赏赐。天颜大悦道:“钱
塘形胜,天下所无。”孝宗奏道:“江潮亦天下所独。”遂宣谕侍宴各官,各赋《酹江月》词一曲,独有吴琚一首做得
最妙:玉虹遥挂,望青山隐隐如一抹。忽觉天风吹海立,好似春霆初发。白马凌空,琼鳌驾水,日夜朝天阙。飞龙舞凤,
郁葱环拱吴越。此景天下应无,东南形胜,伟观真奇绝。好是吴儿飞彩帜,蹴起一江秋雪。黄屋天临,水犀云拥,看击
中流楫。晚来波静,海门飞上明月。
    太上大喜,赏赐无限。月上,放一点红羊皮小水灯数十万盏,浮满水面,竟如千万点星光一般灿烂。说此水灯是江
神所喜,非徒事观美也。直至一更,上始还宫内,孝宗亲扶太上登辇,都人倾城称赞圣孝。
    自此之后,每每游幸湖山聚景园诸处,便游人簇拥如山如海之多。如有曾经君王宣唤赏赐过的,便锦衣花帽以自异
于众人。每至日晚,圣驾进城,诸人挨挤,争前看视,竟至踏死数十人。太上次日闻知,甚是懊恨,自此便不欲出来游
山玩水。孝宗便体太上皇之心,差内侍并各官就于德寿宫内造成景致,与西湖一样,凿为大池,引水注之,迭石为山,
像飞来峰之景,建一亭,名为“冷泉”。造成,请孝宗看视。孝宗一看,俨然是灵隐飞来峰之景,一毫无二。孝宗大悦,
赋首诗道:山中秀色何佳哉,一峰独立名“飞来”。
    参差翠麓俨如画,石骨苍润神所开。
    忽闻彷像来宫囿,指顾已惊成列岫。
    规模绝似灵隐前,面势恍疑天竺后。
    孰云人力非自然,千岩万壑藏云烟。
    上有峥嵘倚空之翠壁,下有潺湲漱玉之飞泉。
    一堂虚敞临清沼,密荫交加森羽葆。
    山头草木四时春,阅尽岁寒长不老。
    圣心仁智情优闲,壶中天地非人间。
    蓬莱方丈渺空阔,岂若坐对三神山。
    日月雅趣超尘俗,散步逍遥快心目。
    山光水色无尽时,长将挹向杯中渌。
    孝宗赋完诗,献与太上。太上看完,龙颜大喜,提起笔来,就书于其后道:吾儿自幼歧嶷,进德修业,如云升川增,
一日千里。吾比就宽闲之地,迭石为山,引湖为泉,作小亭于其旁,用为娱老之具,且俾吾儿万几之暇,时来游豫。父
子杯酒相属,挹山光而听泉流,濯喧埃而发清兴,恍若徜徉乎灵隐、天竺之间,其乐可胜道哉!吾儿乃肆笔成章,形容
尽美,虽吟咏之作,帝王之余事,然造语用意,高出百世之上,非巨儒积力可窥其粗,亦有以见天纵之多能。览之欣然,
老眼为之增明矣。
    书罢,孝宗谢恩。
    那园中又有新造一聚远楼,太上御笔亲书扁额,仍大书苏轼“赖有高楼能聚远,一时收拾付闲人”之句于屏风之上。
    那聚远楼景致清凉,三伏之中绝无暑气,真蓬岛之胜境也。翰林院进首词道:聚远楼前面面风,冷泉亭下水溶溶。
    人间炎热何曾到,真是瑶台第一重。
    干道三年三月初十日,孝宗遣内侍到德寿宫,取出圣旨奏道:“连日天气甚好,欲一二日间,恭邀圣驾幸聚景园看
花,取自圣意,选定一日。”太上道:“传语官家:备见圣孝,但频频出去,不唯费用,又且劳人,本宫后园亦有几株
好花,不若来日请官家过来闲看。”内侍领命而来,奏与孝宗。孝宗遵命,次日早膳后,车驾同皇后、太子过德寿宫,
起居拜舞二殿已毕,先到灿锦亭进茶。茶毕,同至后苑看花。两廊都是小内侍照依西湖景致,摆列珠翠、花朵、玩具、
匹帛、花篮、闹竿、市食等物,许小内侍关扑。次到球场,看小内侍抛彩球、打秋千。看了一会,又到射厅看百戏。孝
宗都有赏赐。又到清妍堂看荼縻花。宫中以水银为池,把金银打成凫雁鱼龙之形,放于水银池中,精光夺目。凫雁鱼龙
都有飞动之势。又到牡丹堂看牡丹,牡丹花上都有牙牌金字;别彩好色千朵,安于花架之上,都是水晶玻璃,天青汝窑
金瓶,独白玉碾花商尊,高三尺、大一尺三寸,中插“照殿红”十五枝。孝宗看完,就登御舟绕堤闲游。也有小舟数十
只,供应杂艺、嘌唱鼓板、鬻卖蔬果,竟与西湖一样。太上倚阑闲看,忽然有双燕掠水飞过,太上便命知阁官进词。当
下词臣曾觌奉旨赋 《阮郎归》一曲道:柳荫庭院占风光,呢喃春昼长。碧波新涨小池塘,双双蹴水忙。萍散漫,絮飞
扬,轻盈体态狂,为怜流水落花香,衔将归画梁。
    又有张抡进《柳梢青》一曲。太上龙颜大悦,都赐金杯二对、金束带一条。太后把宫中教习女童二人,一名琼华、
一名绿华,都会得琴阮、下棋、写字、背诵古文,就赐与官家作耍。那时太上、孝宗都已大醉,孝宗谢恩而出。太上吩
咐内侍道:“官家已醉,可一路小心照管。”孝宗还宫。
    后八月十五日,孝宗过德寿宫。太上钓鱼为乐,遂留孝宗赏月,宴于香远堂。堂东有万岁桥,长六丈余,以白玉石
妆成,雕栏莹彻。桥上造四面亭,都是新罗白木,与桥一色,盖造极其雅洁。大池十余亩,植千叶白莲。御榻、屏几、
酒器,都用水晶。南岸摆列着一班教坊工,近二百人,待月初上,箫韶齐举,八音并作,缥缈相应,如在霄汉。一通乐
过,太上宣召小刘贵妃独吹白玉笙《霓裳中序》,孝宗自起执玉杯,奉两殿寿酒。侍宴官曾觌恭进《壶中天慢》词一曲
道:素飙漾碧,看天衢,稳送一轮明月。翠水瀛壶人不到,比似世间秋别。玉手瑶笙,一时同色,小按《霓裳》迭。天
津桥上,有人偷记新阕。
    当日谁幻银桥,阿瞒儿戏,一笑成痴绝。肯信群仙高宴处,移下水晶宫阙。云海尘清,山河影满,桂冷吹香雪。何
劳玉斧,金瓯千古无缺。
    太上看了这词,大喜道:“从来月词,不曾用金瓯事,用得甚是新奇。”赐金束带一条、紫番罗水晶碗。孝宗亦赐
宝盏数枚。直至一更五点还内。那日连西兴亦闻天乐之声,可谓盛矣。父子欢娱,不可胜计。
    高宗直活到八十一岁,受孝宗之养共是二十四年,始终如一日。高宗虽然游豫湖山,却都是与民同乐。那时临安百
姓极其安适,诸务税息每多蠲免,如有贫穷之民,连年不纳钱赋者,朝廷自行抱认。还有各项恩赏,有黄榜钱,雪降之
时便有雪寒钱,久雨久晴便有赈恤钱米,大官拜命便有抢节钱,病的便有施药局,童幼无人养育的便有慈幼局,贫而无
倚的便有养济院,死而无殓的便有漏泽园。那时百姓欢悦,家家饶裕。唯与民同乐,所以还有一百五十年天下,不然与
李后主、陈后主又何以异乎!后人诗云:
    高宗南渡极盘桓,嗣主恭承太上欢。
    回首凤凰山下阙,至今犹自五云攒。

第三卷巧书生金銮失对

    纱笼自可为丞相,金紫难加薄命人。
    风送滕王雷碎石,难将天意等闲陈。
    话说人生富贵穷通,自有定数。诗中第一句是李藩的故事。李藩初在节度使张建封门下,张建封镇治徐州,奏李藩
为判官。那时新罗国有个异僧,善能相人。张建封叫这异僧遍相幕下判官道:“这若干判官之中,异日可有为宰相者否?”
    异僧相了一遍,道:“其中并无一人可为宰相。”张建封道:“我妙选宾僚,岂无一人可为宰相者乎?”急召李判
官来。
    李判官一到,异僧便降阶而迎,对张建封道:“这位判官是纱笼中人。”张建封道:“怎生是纱笼中人?”异僧道
:“阴府中凡是做宰相之人,其名姓都用红色纱笼护住,恐世上人有所损伤。”张建封甚以为异。后来李藩果然做到宰
相,这不是天生的贵人么!第二句是王显的故事。那王显与唐太宗皇帝有严子陵之旧,极是相知,幼年曾掣裈为戏、夺
帽为欢。王显年纪大如太宗数岁,一生蹭蹬,再不能做官。太宗未遇之时,尝取笑他道:“王显老大,还不结个茧子。”
后来太宗做了皇帝,王显谒见,奏道:“臣今日可作茧否?”太宗笑道:“未可知也。”召其三子到于殿廷之上,授以
五品官职,独不加王显爵位。王显不平道:“怎不加臣官职,岂臣反不如三子乎?”太宗叹道:“卿无贵相,朕非为卿
惜一官也。”王显又道:“朝贵而夕死可矣。”那时仆射房玄龄在侧,启奏道:“陛下与王显既有龙潜之旧,何不试与
之,又何必论其相之贵贱?”太宗只得封他三品官职,取紫袍金带赐之。王显谢恩而出,方才出朝,不觉头痛发热起来,
到半夜便已呜呼哀哉了。太宗叹息道:“我道他无福,今果然矣。”这不是天生的贱相么!“风送滕王”是王勃的故事。
    王勃六岁能文,十三岁同父亲宦游江左,舟泊马当山。忽然见大门当道,榜曰“中元水府之殿”。王勃登殿瞻礼已
毕,正要下船,忽遇一老叟坐于石矶之上,与王勃长揖道:“子是王勃否?”王勃惊异。老叟道:“来日重阳,南昌都
督命作《滕王阁序》。子有清才,何不往赋,取彼重礼?”王勃道:“此去南昌八百里,今日已是九月八,岂能飞渡?”
老叟道:“这事甚易,吾当助子清风一阵。”王勃道:“叟为何神?”老叟道:“吾中元水府君也。”说毕,便起清风
一阵,八百里一夜送到南昌,赋了《滕王阁序》,取彼重礼而归。自此王勃才名布满天下,所谓“时来风送滕王阁”者,
此也。那“雷碎石”是张镐的故事。张镐与范文正公极其相好,家道贫穷,范文正公每每赠以缣帛金银之物。争奈赠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