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婴儿战争 >

第4章

婴儿战争-第4章

小说: 婴儿战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灵长类动物,特别是人类女性,不是被设计还是以此方式哺乳的,女性的身体结构和孩子的食欲都不是被自然淘汰塑造成这样的。哺乳这件事应该尽可能不对雌性的活动造成妨碍。例如,猴子、人猿或人类不管是在走路、坐着还是睡觉的时候,雌性总是抱着幼儿,让他的头靠近她的乳头,以便在一天里的任何时间可以就近喂食。当她们在进行每日的例行工作时,就几乎不需要去注意幼儿是否正在进食。然而,即使现代女性在哺乳的时候可以裸体四处走动(至少是上身),很多人也不会有勇气和耐力这样一边哺乳一边长途行走。    
      这是因为自然淘汰使得哺乳行为成为一种持续前进的、自然的程序——是“外带的”牛奶——它同时也给予女性具有特色的腰部、臀部及胸部。其他灵长类的幼儿在移动时会紧抓着母亲的体毛,而人类的幼儿和婴儿则是倾向于坐在母亲的臀部上,用手臂紧缚住母亲。臀部是栖息地。这就是为什么理想的女性外形就像我们之前所提到的,腰部必须比臀部的尺寸小一点。这也就是为什么男性觉得这样的女性比较有魅力。女性有突起的胸部也是基于同样的理由。    
      胸部是靠垫,不是腺体。里面的填充物只是赋予胸部具有特色的形状,而与母乳的制造无关。所以怀孕前女性的胸部尺寸与制造母乳的能力并无一定的关联。它是脂肪和其他组织的积聚物,而非最终制造母乳的组织。它会在青春期开始发展形状和尺寸。人类女性是灵长类动物中惟一会在青春期发展出下垂胸部的,而且之后就会此保持终身。其他的灵长类,包括大猩猩在内,惟有在开始分泌乳汁的时候才会发展出下垂的胸部,而且仅仅维持到哺乳结束。灵长类的胸部在哺乳期间会下垂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让幼儿能轻松地以各种姿势来吸吮母乳。乳房必须够长且摆放自如,以便于母亲在走动、坐下和睡觉时都能容易地将乳头送达孩子的嘴巴里。像男性那样扁平胸部上的乳头,就没有什么用处。    
      一旦人类的祖先演化成能够用后腿站立且垂直于地面行走时,女性就遭遇了一个她们的祖先所没有遇过的问题:如何让孩子的头不要一直碰撞到她们的肋骨,尤其孩子睡着时脑袋会摇摆不定。有什么东西能比肿大的乳房更能充当最好的靠垫呢?此外,因为在孩子断奶后女人还得带着他们一段时间,也因为青春期后的女孩在自己生育前还要照顾弟弟和妹妹,因此人类女性从青春期起胸部就开始发育。    
      无可避免的是,女性在怀孕期间会逐渐失去她们颇具特色的腰臀比例,她们的“腰围”最后会变得比臀围还大很多。就她们的长期繁衍利益来看,女性会希望在生产后能尽快恢复以往的腰臀比例,而且至少可以从受孕中再次得利。而女性要如何做才能达到这一点呢?    
      有一种情况是,女性意识的期望与潜意识相符合,两者都鼓励她减轻体重,恢复到怀孕之前的体重和体型。关于哺乳期间如何减重的问题,有很多可以加以讨论的,不过它显示了一个有趣且意料不到的现象,一个现代生活不小心骗过了自然淘汰的例子——虽然这无关乎任何人的利益。    
      生产之后,女性关心的主要目标就是那些积存在屁股、大腿股和腹部的脂肪。这些脂肪是在怀孕的后期逐渐累积而成的。即使女性产后完全不哺乳,她的身体也被预设好去消除这些囤积物。女人哺乳得越多,吃得越少,脂肪也消除得越快——这并不令人惊讶。实际上,这些积存的脂肪是一种储备的能量,它能作为生产之后对抗困难时期的重要缓冲,就如同我们在场景7里所提到的一样。如果哺乳期间发生食物短缺,此时这些积存的脂肪就能够保护母亲和孩子不受此冲击,它能够让母亲继续以必要的速度供应母乳,即使遇到饥荒时期也如此。在饥荒时期,母亲为了保护她的孩子不受影响,会让自己承受更 多的负担,她会一点一滴渐渐地耗尽自己储备的脂肪。自然淘汰在女性哺乳系统上的设计是很有效率的,因此在中度饥荒的情形之下,孩子的成长速率仅仅减低了10%左右。    
      不过,这种耗用母亲脂肪以供应孩子母乳的情形还是有其极限的,即到底一个哺乳母亲的身体能忍受多少食物被剥夺——当积存在母亲体内的最后一滴脂肪都被用来制造母乳而耗用殆尽之际,就达到极限了。演化让她的身体能够监视体内储存的脂肪被耗用了多少和以多快的速度耗用。哺乳期内母体营养不良对于制造母乳的量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是可能会造成母体过于瘦弱而无法进行下一次的怀孕,即使她停止哺乳仍会如此。所以自然淘汰已经预设,如果女性体内积存的脂肪已经被消耗太多,她就不会排卵。到她的身体复元为止,她都很难再排卵或受孕。    
      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它给了自然淘汰一个新的问题。在过去,女性的身体是被预设为由监督血糖含量的这种简单监督设置来判定她体内的脂肪储存量是否足够,当脂肪储存量高时通常血糖含量也会较高。这是一种令人满意的机制,只要女性有健康的、祖传的日常饮食,当她的脂肪储存量过低时,自然淘汰就会避免让她排卵。不过,有关仓鼠的研究显示,强烈的饥饿的确阻塞了排卵,但是只要在实验中将葡萄糖加入饮用水里就可以骗过身体,让身体以为脂肪的储存量仍然足够,因而解除排卵障碍,开始排卵。所以一个脂肪储存量低的女性如果吃了太多的含糖食物——含糖食物在现代饮食中随处可得——她的身体也可能会被愚弄,因而误判体内的脂肪储存量比实际拥有的还多。不注意的话,女性可能会在身体还不允许的情况下排卵或是怀孕。    
      还有一个与乳房、乳头和哺乳有关的问题,虽然这个问题跟为人父母没有什么关联,不过却挺有趣的。为何男性也有乳头?有些男性的乳头甚至会制造出拥少许的乳汁。这是因为男性和女性一样曾经需要哺乳吗?    
      除了老鼠以外,所有较高等的雄性哺乳动物都有乳头,这也明确地指出了最早期的雄性哺乳动物也是有乳头的。然而最早期的这些物种,就像现在它们大部分的相应物种一样,过着一种自由散居的生活,所以它们极少会遇到自己的后代,更别提父亲的照顾和喂养了。我们可以认为,雄性的哺乳动物不曾哺乳。然而为什么雄性也有乳头呢?令人失望的回答是:雄性有乳头是因为雌性有乳头。    
      自然淘汰发现,只让物种里的其一性别(雄性或雌性)单独进行某种演化(可能是生理结构上、功能上或特征上的演化)是很困难的。通常,会进行某种演化是因为它对其中一个性别有利,而另一个性别则是在此种情况下自然地遗传了相同的演化结果。然后,演化会根据两种性别各自不同的需求,而着手塑造不同的项目。举例来说,这就是为什么雄性和雌性基本上都拥有相同的荷尔蒙种类,只是各自所占的比例不同。这也是为什么男性和女性的生殖器是由相同的胚胎组织发育形成的——女性的阴蒂、小阴唇和男性的阴茎都是从相同的胚胎组织形成的,而发育成女性大阴唇的胚胎组织在男性身上则长成了阴囊。这也就是男性身上会有制造乳汁的组织和乳头的原因。它们在男性身上并没有怎么发育,而且几乎是完全不具功能的。大约一半男性的乳头很敏感,足以引起性刺激。这种组织在男性身上也可能产生一种物质来帮助调节体内的化学作用和行为,就像它在女性身上所做的那样。这些理由已经完全足以说明演化保留男性乳头的原因了。然而,就为人父母之道而言,男性的乳头就与此无关了。    
    


第三章 婴儿战争场景9 无眠的夜晚 

     在清醒的边缘,裸睡的女人换了一下姿势,避免吵到睡在身边的孩子。她的右边乳房有点胀乳,好像要扫到孩子的头。舒适的床加上壁炉火的暖意,她潜意识中对于正在打呼的男人和乱七八糟的噪音感到安心。    
      突然,女人的梦被尖锐的叫声穿破,接下来,她看到好几只狗。她伸出手想把孩子抱紧一点,但是他不在那里。在惊慌的情绪中,女人在火光的阴影里精疲力竭地搜寻,确认孩子暖和体温的所在地。但是孩子在哪里?他掉到哪去了?或是在夜深人静,她和所有人都睡着的时候,孩子被狗从她的胸下给叼走了?女人跳起来,凝视着黑暗,她试着叫醒男人,可是他却一动也不动。光是想像孩子被狗的嘴叼着,牙齿咬在纤弱的宝宝身上,她就开始疯狂地踱步,甚至奔跑,她的喊叫声跟狗的吠叫融合了。狗儿们是否正在因宝宝而互相争斗,让他的四肢被肢解?它们静了下来——然而女人现在可以听到宝宝的尖叫声。她必须找到他,他的哭声就在不远处,可是为什么女人就是无法找到他呢?    
      女人呻吟了一下。距离儿子上一次入睡到现在才1个小时。他们喂奶、换尿布,然后把他放到婴儿床里。之后,他们两个把育婴室的门关起来,在接下来珍贵的几分钟里,他安静了下来,被育婴室天花板上挂着的音乐夜光滴答钟吸引了注意力。不过当光线变弱时,他又开始哭,然后变成尖叫。女人抱起儿子,放下他,想再喂一次奶,再检查了一次尿布——但是没一项管用。孩子继续尖叫。    
      最后,他们只得关上门,睡到床上等待他们的儿子自己哭完睡去。儿子后来的确睡了,可是花了好一会儿时间。女人清醒地躺着,犹豫着要不要去看他,怀疑自己是不是太残忍了。她这样做对儿子是一种潜在的伤害吗?孩子一直哭了这么久,会不会伤到他自己?孩子听起来很烦恼的样子,但是女人实在太累了,以至于对他的担心转换成敌意,因为他正在破坏她的睡眠时间。    
      他们从医院把孩子带回家的头几个晚上,孩子都睡得很好。当然他们必须每晚起来喂孩子吃奶两次,不过孩子在哺乳间隔的时间内也都能睡着。他们很累,可是都还能够妥善处理。渐渐地,孩子越来越不能安稳地躺在婴儿床里,现在夜晚变得越来越令人沮丧——他们幸运的话,还可以零零星星睡个几小时。一星期之前,她的伴侣非常地渴望睡眠,所以就起床,穿上衣服带着孩子开车逛逛。孩子在车里就睡得很熟,就像以前一样,但是只要两人把孩子放到婴儿床里,他就又开始哭叫,睡不安稳。    
      有相同经验的朋友给他们很多的建议,但是这些建议对他们而言都不能够持续管用。他们曾经想过让孩子睡在中间,但并不真正喜欢这个主意。他们担心会压到他,也怕将来会有麻烦。如果孩子习惯了睡在他们的床上,将来也许会拒绝回到自己的床上睡觉。几个月过去了,他们已经习惯性地睡眠不足。有些时候比较好一点,可是还是没办法整个晚上都睡好。当儿子长到八个月大的时候,情况更加恶化。他好像练就了一种不间歇的吼叫功夫。他们试验性地把婴儿床移到房间的床边。如此好转了大约一个礼拜,就开始了另一个阶段。他们醒来会发现儿子站在婴儿床上,望着漆黑的房间,像是他们在一里以外的地方一样,放声尖叫。只要他们让他躺好,他就又会站起来,继续刚才的动作。    
      终于,某个晚上他们把孩子从婴儿床上拉起来,让他睡在床中间,不理他。孩子不高兴的声音持续了一会儿,虽没有立刻安静,但是没过多久他就安静下来。更好的是,他那一整晚睡得都很好。第二个晚上,他们一上床就把宝宝放在中间睡——这是他们好几个月来第一次有整晚的睡眠。很快地他们允许宝宝在沙发上打个小盹,然后两人要上床睡的时候再抱他一起睡。    
      从那个时候开始,无眠的夜晚就变成过去式了。他们不得不承认小宝宝睡在中间还是有点不舒服。有时候宝宝在熟睡之际,小手会打到他们其中一个人的眼睛,头会撞到他们或是翻身时脚会踢到他们,脚趾甲会刮到他们。不过,孩子在快2岁就可以睡回他们床边的小床,快3岁时就可以睡回自己的房间了。    
      当儿子搬出他们房间时,他们已经生了第二个孩子,这次是一个女孩。她出生后就在他们中间睡得很安稳,当宝宝想喝奶的时候女人就喂她。这一次换成他们给其他感到苦恼的朋友们建议了。    
      人类会在晚上尽可能地陪伴在宝宝身边。现代人类的背后有一段很长的演化历史,因此我们或许会合理地预测一些可能会发生的重大问题都已解决了。不过在现代西方社会中,有许多父母亲仍然会为初当父母的几个星期,甚至头几年与婴儿在家相处的经验所苦恼。大多数的父母即使所遭遇的与本场景不尽相同,也都可以从中找到类似的处境,对于无法成眠的夜晚过后还必须继续白天例行工作的彻底疲惫,一定感同身受。    
      为何婴儿会被预设成为让父母夜也烦、日也难的梦魇呢?直觉上我们可能会猜测,对于婴儿来说,父母要保持健康、警觉和关注是很重要的。其实答案是,婴儿当然不是被塑造要来折磨父母的。他被预设好要去做的是,让父母知道有某个问题正在那里,而他所运用的方式就是哭。宝宝为何要用哭,而不是拉拉脸或挥挥手来提示父母呢?这一点我们等一下会提到。首先,我们需要先讨论婴儿感受到的且需要用哭喊来提醒父母亲的问题是哪些。 一个婴儿所要的东西很有限——食物、舒适,以及安全感。对于自然淘汰来说,它预设母亲和婴儿能够将所有的危险与压力全都消除,认为这应该是很容易的一件事,而它或多或少也成功了。然而对现代父母所处的环境和生活方式而言,这是不容易找到解决方法的。    
      第一,直到衣服和用奶瓶喂食的方式出现之前,自然淘汰已经解决了母亲与婴儿对于进食的潜在问题。在大多数的人类和灵长类的演化史中,进食对于年幼的后代而言只是近在咫尺的乳头而已,就像我们之前提过的。婴儿就像很多年幼的灵长类动物,他们通常都被母亲用容易接近乳头的姿势抱着。不论早、午、晚,他们只要用鼻子蹭蹭,用嘴巴吸吸就可以了。他们很少需要用哭泣来告诉母亲他们饿了,而且晚上母亲也不需要醒着。    
      第二,同样地,直到衣服出现之前,自然淘汰在处理排便、撒尿这些事情上并没有什么困难。在人类演化中的大半时间里,母亲和婴儿都是赤身裸体地睡在荒野大地中的。在迁移的时候孩子要拉、要撒都不是问题,在晚上也几乎不需要处理。人类婴儿从来不会比其他灵长类的后代更常浸在自己的尿里,或被排泄物弄脏。在一些还裸体、未着衣的社群中,母亲都能够预测婴儿准备排泄的时间,通常能够适时调整姿势,让彼此都能够有最少的不便与不适。不过,由于人类要到世界上较冷的地区居住,就必须要穿衣御寒,所以这种改变也引起了问题,这个问题虽然可以用尿片解决,可是却还没有被演化所解决。    
      最后一点,自然淘汰已经尽力解决关于安全感的问题。如果场景中的女人真的裸体睡在丛林中,她根本不会有要为孩子做什么事的问题。在这样的环境下,任何不安全的位置内都只有一个地方可以安置孩子:就是让他接触到一个成年人的身体,抱着或放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