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大妆 >

第208章

大妆-第208章

小说: 大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荣再与殷曜交代了几句,就打道回府了。

殷曜并没有提起要替他去皇帝面前求情的话。约摸是被今夜的事吓懵了,这会儿即使恢复安全,也依然六神无主。谢荣自己也没有提。

既然是要隐瞒殷曜与丁峻他们在一起的事实,当然就不能透露双方见过面。复职是一定要的,但这事也不能一蹴而就,他跟殷曜联络上了,也已经让殷曜知道他对他的重要性,目前这就够了。之前失败的经历告诉他,朝堂之事断不能操之过急。否则反而大大不利。

他都已经等了快两年了,再等等又有何妨?

殷曜天绽亮就回宫了。

安穆王府一切如常。

而随着红日东升。丁峻和殷磊双双被劫的事也火急火燎的传开了,皇帝又惊又怒。当即下旨搜查乱党余孽,一时间城里四处鸡飞狗跳,虽然对外宣称只是寻常贼子,但是到底纸里包不住火,这些日子有关七先生的传言传得沸沸扬扬,几个还会当成是寻常的劫匪?

所以朝堂上下也是议论纷纷,而这边厢都察院又上折子参殷曜那日也曾参与丁峻殷磊的*,郑王府、郑府和建安侯府的人当然一致联合起来否认,这边靳永又请出鲁国公出面作证,鲁国公证明那天夜里一直没有在郑府见到殷曜以及他的人,倒是在丁峻他们出事之前不久郑铎匆匆地出了门。

这案子扑朔迷离,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是不管怎么断,殷曜的坏名声是随着这件事一传千里了,百姓不管真假,只管听个乐子,何况北里胡同的人又的确是见到了衣衫不整的粉彩儿她们仨儿出来的,倒是又印证了几分此事的真假。

皇帝这一气之下又病了,一连十来日不曾上朝,唤了殷曜在乾清宫跪三日。殷曜虽然恼恨,却不敢不遵,也知道此时断断马虎不得,所以即使连着三日跪下来膝盖都快要断了,也还是没承认自己跟丁峻他们一处厮混。

皇帝为了颜面,总算是饶了他,但从此以后再不许他在外留宿。而如此一来,指婚的事也就因此耽搁下来了。

而城里四处搜寻丁峻等人未果,关于七先生的传言也日渐声势凶猛起来,那日皇帝进宫召了魏彬靳永密谈了一阵,紧接着都察院和内阁就有了动作,在内阁另成立了衙门叫做锦衣司。

锦衣司名义上只为传讯官员,后来大伙发现,它实际上却是专查朝官们在衙门以外的时间所行之事所述之言的特种机构,于是接下来便时常有官员被锦衣司的人请到内阁喝茶,说些什么大家都无从知道,因为出了锦衣司的门槛若是有半句话泄露出来,那就以欺君之罪论之。

如此一来,当真也有人坐不住了。

城北一处不起眼的小院子里,胡须灰白的老者在向背朝着门口的文士禀报:“前几日是吏部郎中被传,今日是工部的人被传,而这些人都是曾经与季老先生有过交情的,与季府也是常来往的。看来皇帝是要在朝堂里一个个过滤,寻找先生。”

“是吗?”

屋里光线昏暗,这人偏还带着面具,除了双熠熠有神的眼睛,分明看不出面目。

他负着手走到桌畔坐下,说道:“他能找得着我,才叫本事。”

老者点点头,却是又道:“不过,有人冒充先生劫走的那两个人,如今仍未有下落,如果再这么样挨家挨户搜查下去,咱们剩下的那些死士恐怕也藏不住。如今四处城门又严防死守,也没有办法出得城去,再有咱们藏着兵器的那处所在……不知先生对此有何打算?”

七先生转动着手上茶杯,半刻后道:“先不管是谁冒充,让老四他们分散在各处铺子里,化装成伙计暂时避过这阵再说。至于那批兵器,你让人将它们都上好蜡,藏在府内后花园的湖底。”

“是。”

老者颌首,转身离去。门一掩,屋内又陷入一片黑暗里。

这些日子郑王府和建安侯府别提多么凄惨。

殷磊到如今还没有消息,许侧妃可只有这一个儿子,将来还指着他分府养老,她往郑王跟前那么一哭一闹,郑王也受不了了,打了郑王妃两耳光。郑王妃知道这次玩出了大事来,也是又惊又怕,头一次没有对郑王的斥责进行反击。

而建安侯府夫人虽然没挨打,却更是被丈夫苛责得狠了,见面就吼,闻声就骂,不管有没有客人在,这脸都丢到满京城去了。

要知道这回丢的是建安侯的嫡长子,不但不是庶子,而且是世子!这让建安侯怎么能咽得下这口气?如果不是她跟郑王妃合伙围住丁峻三人,让他们脱不了身,那帮黑衣人会把他们劫走么?说起来,都是这帮不省事的娘们儿弄出来的糟心事,他不吼她吼谁?

除此之外,在建安侯和郑王心里,也都隐约地对殷曜有着不满,谢荣当时突然冲进去拉殷曜,是不是早就知道那里有危险?那里既然知道有危险,殷曜为什么还撇下殷磊和丁峻不顾,自己跑了出来?不管这事真相如何,殷曜的自私都让他们心里十分的不舒服。

因而在皇帝再次召他们进宫进行安抚时,面对一旁的殷曜,他们的态度就显出几分怠慢来了。

这些当然落在魏彬等人的眼里,基于皇帝不让殷煦进乾清宫,所以殷昱这些日子也奉老婆大人的命令不曾进宫去,所以回头便让人到了王府传话。

安穆王府这些日子看上去风平浪静,但是外头的消息没一条漏传到府里,这次虽然没曾彻底把殷曜打扒下来,但是却也取得了意外的收获,起码殷曜的婚事暂且搁下了,而建安侯和郑王对殷曜的自私也产生了龃龉,这不能不说是件好事。

另外,七先生虽然没有露面,但是出去盯梢的武魁前两日还是在街头发现了几名形容异样的人出没,这些人都做普通伙计装扮,但是体格十分矫健,肌肉紧实外突,而且表情冷漠眼神冷峻,一看便是练家子出身。

366筹谋

武魁跟踪了一段路,却在北城浣纱胡同那片跟丢了。

而这也证明,这人对追踪方面的套路极有经验。

从殷昱他们多次与七先生的人打交道来看,这人也十有*就是剩余的死士之一,也更加证明,七先生果然还隐匿在京中伺机而动,所以最近的暗哨,就重点锁定在浣纱胡同附近。

“殷曜虽然受了点小罚,婚事也耽搁下来,可是并不代表他就没机会了。我猜皇上晾下他的意思,除了要给他点教训,也是因为怕殷曜再度成为七先生的目标。”

魏彬和护国公他们都到了王府的时候,殷昱跟他们说道,“这次我们只是吹了点风给七先生,以他惯于沉得住气的个性来看,他不一定就会按捺不住冲出来。在这基础上我们还得加把力气才成。顺便,把眼下这趟浑水再给搅一搅。”

“王爷有何高见?”魏彬看了眼护国公,问殷昱道。

殷昱从书案上拿出两枚不同的玉佩来,说道:“‘七先生’既然劫了丁峻和殷磊,不可能没有目的,算来也有半个月了,咱们也该有点表示出去。这两块玉是他们身上拿下来的,你们说,是送到宫里去比较好,还是送到各自府上去?”

丁殷二人失踪了半个月,各方在追查他们下落之余,也在等待着对方送去的消息。

在骆骞他们把这二人劫回来后,一切自然也有了改变,挖坑让殷曜跳的计划自然不能实现了,这二人于夺嫡这事也起不到什么重要作用,于是唯一的用途只能是用他们来惊动皇帝,借朝廷的力量来逼迫七先生露出马脚。

于是既然是冒充的七先生劫人。自然也表示点“企图”出来才能让人相信,送到宫中顺理成章,可是那样动静就大了。动静一大自己这边难免被动。而如果送到各自府上,那么该“索取”点什么东西。才显得合情合理呢?

魏彬与护国公俱都沉吟了片刻,护国公凝眉道:“皇上如今心意难测,再这样下去,这太孙之位指不定什么时候就给了殷曜。依我说,反正做都做了,不如干脆借这个事给宫里施加点压力,逼着皇上禅让算数!”

护国公这话许是憋了很久,说出来时语气显得格外高亢激愤。

殷昱眼内闪过丝寒色。望向魏彬,魏彬也有几分讷然。

“怎么,我说的不对吗?”护国公见着他们不语,继续道:“皇上年事已高,龙体也经不起操劳,太子正值壮年,何苦还苦苦占着这皇位不让太子登基?我看不如这样,这玉珮就送到宫里去,然后魏阁老你我再联合几位老臣上书乾清宫,奏请皇上退位太子登基!”

书房里充斥着他宏亮的声音。也像鼓点一样击打着在场人们的心。

魏彬默然片刻,说道:“国公爷的提议虽然干净利落,可是成功的机率却太小了。一来丁峻殷磊二人根本与七先生胁迫皇上退位扯不上关系。二来七先生为什么要逼皇上退位而让太子登基?太子登基之后,咱们王爷便指定会入主东宫,这对七先生来说没有一点好处。”

“不,国公爷这个提议可以考虑。”

魏彬话刚落音,侧殿那头便走出谢琬来。

众人把视线转向她,她冲魏彬颌了颌首,说道:“我支持国公爷的提议。不过我们不能直接把东西送去宫里,那样的话太打眼了。而且,皇家被打了脸。对我们也没有什么好处。

“我们仍可以把东西送回他们各自府上,再经由郑王府和建安侯府向朝廷施压。让他们去跟皇上谈条件。总而言之。我们不可能会成功迫得皇上禅让,但是他不同意。便得想办法面对建安侯府和郑王府还有天下人。除此之外,我们闹大这个事的目的不是为了逼迫皇上,而重点是在诱出七先生。”

逼宫这种事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做到的,也不是你能拿把匕首抵住皇帝的脖子天下就是你的,如果有这样轻易把性命摆在砧板上任人宰割,那谁还愿做皇帝?

眼下的情况,他们最大程度上能够利用的,借着这事推波助澜,给皇帝施加点隐形压力,一来分化他与群臣的关系,二来也逼迫七先生冒头。

“此言倒是有几分道理!”

护国公思想完毕,蓦地击掌,看向谢琬的目光也头一次透出重视,“我们可以向两府下条件,就要求他们劝说皇上禅让,如果一个月内皇上禅让出皇位来,丁峻和殷磊便可安然无恙回去。

“皇上当然不会理会这个要求,但是如此一来必然引起朝臣们不满。到那个时候,倒不必咱们费劲了,自然会有人议论皇上贪恋皇位不肯松手!”

殷昱与魏彬对视,谢琬看了看他们,点点头。

如今太子的病情反反复复。当然大家都是希望他能够福寿齐天,可是也得做好最坏的打算。如果皇帝退位,那他就再也没有过问国事的权利,太子这样的病体登基,必然会立即改授殷昱为太子。皇帝为了避免这点,即使退位,只怕也会先逼着他立下殷曜为太子。

她记得前世死时见到的最后一个人就是殷昱,她其实死于他的马下,按理说他一个消失了那么多年的废太孙,是不可能大白天地在大街上纵马狂奔的,那么为什么那天他会走的那么急,急到撞死了人呢?她只能想象,他一定是有着什么要紧的大事,所以才会飞奔街头。

而什么样的事情能令得他一个戴罪之人不顾一切的飞奔,如今想来,多半是因为宫里出事。

前世那个时候,皇帝已经死了,太子早已登基,殷曜成了新一任太子,联想起如今太子的病情,莫非是那个正好传出了噩耗,所以殷曜正在赶赴进宫?

她死时三十出头,如今算来,也不过十年左右的时间,莫非,前世失踪了那么多年的殷曜一直也是在蜇伏,等待着翻盘的机会,而今生因为他们提前相遇,所以命运的轮盘才有了巨大改变?

但是不管怎么样,太子的颓势已显这是事实,而大家隐瞒不说的话,外人看不出来这也是事实,眼下包括护国公在内的许多人都未曾怀疑到正值壮年的太子有什么重疾,为免节外生枝,她当然只能点到为止。

护国公显然早就想过要扶太子上位把皇帝取而代之了,虽然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可是他目下的态度显然有些激进,如果知道太子随时都有可能过世,那么谁也不知道他会有些什么样的动作。

她不是不相信霍家的忠诚,但是因为太孙这事儿大家都被压抑得太久了,就算霍家不会出来夺位,他也一定会替殷昱出面抢着做些什么,而那个时候太子夫妇能承受得住吗?她和殷昱又承受得起吗?

谢琬吐了口气,接着道:“这法子虽然不见得一定直接达到目的,但是能把七先生弄出来也是好的。

“嗯,这就是个声东击西之计。”

魏彬到了此时,也禁不住点头了。

方才他一直没说话,也是因为君乃臣纲,总觉得护国公的提议虽然在眼下看来是最快速解决问题的办法,可是以这样的手段逼迫皇上禅位有违为臣之道,就是事后殷昱真的坐上了皇位,也算是给人生蒙上了污点,而他一生忠正清明,也不愿意因此事而受污。

可是听得谢琬这么一说,倒是又觉得颇为合适了。

威吓勋贵跟威吓天子可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把压力施加在郑王府和建安侯府身上,让他们去跟皇帝磨,那么大不敬的罪名总不至于落到自己身上。直接逼着皇帝退位显然还太急进了些,很多事情都未曾铺垫好,皇帝也不是个完全没准备的人,如果行事太急,极可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如果在这之前利用一切机会恶化皇帝与群臣的关系,使皇帝一步步掉入自己挖好的坑里,最后太子在群臣的呼声中继承大统那样才叫水到渠成。而殷昱也能名正言顺地入驻东宫。

“我看这主意值得一试。”他冲殷昱点头道,“事不宜迟,现在就行动吧。”

殷昱没什么意见,他跟谢琬在一起这么久,思维也渐渐同步,所以方才谢琬一开口说起的时候他就明白她的意思了。

“就按琬琬说的办。”

这一夜京师城里犹沉浸在一派难言的紧张之中,由于被劫的建安候世子和郑王府三爷至今未有消息传来,所以城里比起以往静谧了很多,人们吃完饭便早早地归了房歇息。而那些大户人家,最近也特别舍得出钱雇请护卫看家,而养狗的人家也明显多起来,随便有点响动,便能惊起一大片吠声。

这天夜里郑王府和建安侯府的狗儿们都热闹了会儿。

到了翌日早上,建安侯才要准备出发去中军营当差,跟前的大总管杨河就拿着个信封惨白着脸跑过来。“侯爷!世子爷的玉!世子爷的玉!”

367逼迫

丁峻的玉居然随着一封勒索信一道出现在建安侯的案头!而整个侯府上下的练家子不知有多少,居然没有一个人察觉到这玉和信是怎么进来的!

建安侯看完信之后双手抖了抖,立刻驾马赶到郑王府,而郑王此刻也正在屋里发呆并冒着冷汗!原来郑王也接到了殷磊常年佩在身上的一块玉,还有一封与建安侯手上类似的一封信!

“王爷,现在怎么办?”

建安侯虽然在中军营任职,也是参将一名,可是这信上写的是要他们去奏请皇帝禅让给殷曜来交换丁峻和殷磊的性命,他们是听还是不听?听了照做的话那搞不好就是逼宫,他们都与党争夺嫡之事无甚关系,这要是卷了进去那可就回不了头了!

可若是不听,那丁峻的命可就没了!

建安侯虽然亡妻不久就续了弦,导致如今后妻与丁峻总是不和,可是他对这个嫡长子还是疼爱的,毕竟是他的亲骨肉啊!他能不心疼?虽说平日里丁峻的不思上进也让他十分恼怒,可那也是恨铁不成钢,他自己的孩子自己能打能骂,怎么能够任由别人欺负呢?

郑王倒也罢了,就是没有这桩他也跟殷昱结了仇,就算没有参与这夺嫡之事也迟早会跟殷昱有笔帐要算,可是他真没想过卷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