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百行逆天 >

第24章

百行逆天-第24章

小说: 百行逆天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还有几个雀斑一次性就解决了,如果不想亲自试一下,座师告诉你,是地球上的二十倍以上,你如果有兴趣可以记一下,不过不可以做为一种科学去传播,即使要用,也不能以座师的名义噢”;

这时进入了书坊的方天,一边看着一册册竹简,一边思索着自己的出路;

他看着书却更多的是体会到了两种文化的差异之处。

最明显的差别就是在地球,写书一定要讲究文字优美,要引人入胜不是。

还得把一件事情的起因、发生、发展、结果写全活了,最后善良的作者可能还有几种建议供读者采纳,有些注意事项供读者参考;

可这里的书,却只说作者干了什么,大略是如何做的,至于亲爱的读者想怎么做,最后能达到什么效果,作者话处表达的意思就是,“生死由命,富贵在天”。

方天看着这些书,奇怪着这些作者的语言却是如此的面目可憎,言语无味,却是只有实例,无一句铺垫解释之类的;

可是方天这么多年来的书瘾,却也在看书时,就有些犯了,他也兴致很高地一本本书地看过去,看完后细思字句间的不同,方天这会儿竟然也是毫不挑书的,连医经他也是没有放过。

飞快地一本本地看着这些书,竟生出了些考古的感觉,方天这时已不经意间走至书坊最靠后的一排来。

方天先是按一直来的习惯抬头于书架上环视一圈,他看见了一捆新旧竹简夹杂的书简,暗忖这作者一定是多次修改了的,打量着束带上写着《李干子》,方天心中一动不由翻起来。

这一翻,方天就发现书上多次描述着六国的风物人情,并借着小一个个小故事讽喻朝政,故事后李干子的解决办法,他所持的治政纲领却正正是法家学说。

好歹方天也读书破了十万余卷了,这类书如何难得住他的?

看毕卷起,方天却也不由点头微笑,若有所得地又打量了一下书名,又欲向另一些书看去。

这时一旁却有一人见方天看书毫不停滞,仅十余分钟便卷书点头,似有所得,这名黑服中年脸上却露出了一丝喜色来,一边向前数步,一边拱手站在方天前一揖,朗声说:“打扰公子一下!”

方天一愣问道:“先生有事吗?”

黑服中年拱着说:“在下姓李名干,不敢称先生,这本书是小生历时十年草草写就,如今尚未完本,书中有许多处却是漏洞百出,今看公子若有所得,在下心里有些迷惑,可否请公子停步指点一二。”

没想着蹭书看却碰到了作者了啊,方天一滞,连忙躬身长揖说:“先生客气了,在下方天,有幸拜读大作,如春雷乍响,耳目一新啊!”

他心中却暗想这莫不就是地球上李斯的那个角色啊,小样的,换个名就想骗我啊。

方天不由转念再一想,那么这个月赉那不就是秦始皇的角色啊,是不是可以提前去抱下粗腿,为以后谋些荣华富贵的,这可是一条终南捷径啊。

方天想着,却也不是太明白,这里真是没有一点参照物的,如何能明白这个世界的未来走向;

其实这李干却真的不是寻常角色,他一生游遍六国,却在行至最西处的红月王国,见王国内人民富裕,百姓自遵法度,依律而行;他知道自己终于找到了施展抱负的最佳国度。

于是他在红月王国每至一城一府便找人细辩治国之道,这一辨就是数年,如今名声已传遍红月王国。

而且因为李干名声日显,他的法家说也渐为红月贵人们所知,红月王国国主,大正王月赉一年来已多次召李干论政。

经过一年来的深思,同时深为李干的学识及法家知识所折服,所以国主才有明日召众文臣于文圣大广场商讨治国之策的举动。

这一次论策,关系着法家的未来,李干在旅店也无法安坐,就来到书店找些书读。

不料却在店中碰到了方天,李干见方天神识气度远胜常人,又看到这们常人很难看懂的专论法有的书若有所获,李干也不由生了结交之心,上前打话攀谈起来。

见李干已走到身前,犹豫一会,方天抬头灵识一触李干,就发现这李干气血充沛,灵气盈体,竟是一副深不见底的样子。

这位看着象个书生的李干,明显比方立这个筑基期也不止强了一筹。

方天心中一紧,知道些历史知识的方天想着,这“李斯”心胸狭窄,还功力如此深厚,文武双全,更得加小心啊!如果树了这么个大敌,这一生怕是没啥好混的了。

李干是大河国贵族,虽然于修练一道也算是资质高绝了,但他自幼就跟随名家苦读,更兼他爱书如命,其性是敏而好学,文武双全。

李干初一长成就游历四方,拜访明师,与人交谈礼仪周到,因所知渊博得大河国文人所敬佩,他追求的就是一个治理的理念,一个能施展自己报负的舞台。

学有所成后,李干即游学于诸国,因见各国民不潦生,已涉法家之说的他坚信只有法家学说才能救民于水火。于是他认真地学习,探索起法家学说,并将所知所想编为一书。取名《李干子》;他每至一国就将书寻一书店寄卖,以寻人指点。谁知这边摆边写历六年,唯有今日见方天一气读罢不断点头,似有所悟,李干顿时引为知己(他也是学傻了的,方天点头是表示自己知道,那知这呆子就认作知己了)。

激动的李干见方天出口成章,话里有许多名词未曾听过,却字如珠玑,忙问:“公子以为“法”如何方能持正,不为奸人所用啊?”

这个问题是李干数年来日夜所思,也是最为文人诟病之处,法外有情、法外有理,以人执法如何持正啊?

可这问题怎么能难住方天,经过新时代法制教育的方天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简单啊,执法以严、违法必究、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李干恍若失神,站立良久方拜称:“公子,神人也,果是李干之师也!”

方天这时也是后悔的想抽自己,怎么啥话都敢说啊!这可是封建王朝,那是要砍头的,这个要不要灭口啊!

正患得患失间,就见李干长拜不起,不由急忙扶起。李干也不坚持,手执方天邀方天入客舍坐谈。二人边走边谈着律法相关知识;如李干问:“伤人四肢当作何刑,”方天答,“当以伤者年龄判决,如劳力者,伤一肢当以本地人终生收入四分之一赔偿,或偿二十年劳力,如中年者按时加减”。

方天不敢怠慢,便只拣着以前看过的《韩非子》及一些小经验,陪着小心,缓慢而谨慎地夹杂着一些现代的法治理论,捡着不太紧要处字斟句酌地回答着。

天道循环,虽偶然中也有必然性,这位李干就是应运而生的法家开创者;但他智慧、心胸、气度却几十倍于李斯,只是生在这个世界,却也将是大才难施了。

可如今这个李干见方天每逢一问皆细思慎答;每一答都是构思巧妙;发人深省,却简单中更隐含至深之理,不由也是赞叹不已。

如此少年人物,难得却如此稳重,学识见解却是李干平生仅见的啊。

李干暗自赞叹着,他却心里早已经断定,他日此子定为法家领袖。一边欣赏,一边赞叹着,李干请教起来也不更加认真,问题也更尖锐深刻起来。

可是方天也凭着知识暴炸年代涉猎的书,以及赵括式的纸上谈兵,竟是回答的严丝合缝,无一漏洞。

此时红月王国大正王正端坐于座上,听着暗门有秘探报,年前的荷江下流大水,近千万红月子民流离失所,红月受灾领达五个,红月百姓有田贲、李二、孙不群领百姓屠杀士绅,如今李家已派出人稳定了局势,一众叛民均被斩首,田贲、李二、孙不群均被枭首。大正王听得暗门上报,也不置一言,挥手暗门秘探退下。这事解决了就好,不能任他影响国朝大局的。

方府大院内,家主正盘点着本年的收入,计算着有多少要上缴大王,有多少必须运入玄月门,多少能留在内门供奉内门长老,还有多少要分配给子弟,有多少人要发节费,酬金,一年的巨亿收入却堪堪的收支相抵。

玄月门山门外,一座巨大的山,山腹已被掏空了,地底的下品灵石也已经即将采空,玄月门内门长老看着门下弟子上报的各长老弟子所需材料,所需灵石,头疼着。

在这个世界里,强者如云,世家如雨,更有屹立于世俗之外的修真门派,就凭几个心怀百姓的人就想妄求和平,妄谈平等,妄言救民于水火,妄谈以法治国,那才真是个笑话了。

第35章世家之忧

方天在这一界里算是涉世未深的,一般来说在这里,他这个年纪的有点来头的,也都只是在埋头修练,没有能力修练的,也是没什么见识;而这时的方天是不知厉害,李干却是个执着于法家理念的人,他的性子也是认定了的事,一定要做下去;

这样的两个人,这时论起法家来,已经接近空谈,两空谈的人不一会儿就十分地投机了。

这二人边谈边走,早已经穿过了一条十余里的长道,刚过长道,前方一个广亮的大门豁地出现在方天眼前,方天抬头一看,这大门旁边是一个巨大的影壁、门边还有垂花二门,如牌似坊地,却气度恢宏,这个大门竟是由一片百余米大的整块巨石由红月王国的能工巧匠所雕塑的。

方天抬头看去,只见门上一块匾上书着十几个大字“红月国主大正王月赉平百胜国敕立”。

立于坊前,正看着这十几个大字,方天忽然就觉得匾上月赉所书大字忽如刀砍斧劈,杀气惊天,又如一队队的士兵持戈踏步而来,顿时激的方天脑中一阵错乱。

方天灵识转处,就见大字如同无数士兵,拚命厮杀而来,他却无从抵挡,心神已是一滞。

这时方天脑海里的灵识已经运转不起来了,只定定地看着这一队队士兵持戈直向自己逼来,方天灵气于身处一转,就欲挥出一个法术直向这士兵拍去;

李干见方天被杀气所惊,就知道方天资质过人,只是这会儿境界还不够,不由喝道:“国灭,如人之亡,却也只能留下帝王功绩;为我等追忆啊。我辈也当如是立言创业,方可不负此生此身。”

大正王这手书挂在此处,确实是许多人都看出了其中蕴藏着一门高深的法门,然而却无一人能看出些名堂来,只有练过这法门的月家子弟才能看出端倪。

李干这一番叫醒了方天却是坏了方天能进玄月门修习神术的路子了,这一门神术,连月家的这几代里也只有掌门与大正王后大正王可以修行,后辈里的月天凡是仅有的能习得的,其余的能习得的都是通过制成“神侍”的法门修成,却没有了进步的可能,方天却明显地可以修行神术了。

李干这一喝,方天一下从被神术惊住的状态中退了出来,收回正欲挥出的灵气,定下心神,再一看这门上一块匾上书着十几个大字“红月国主大正王月赉平百胜国敕立”却仍是未见异常;

方天从惊人杀气中醒觉,暗思这月赉字有这般杀气,人又如何威风啊?

转回身,他不敢再看这些字,心里一阵惊悸,他却暗自地自我激励道:“我的知识足以让李干折服;我可以修练法术身怀锻体术;而且我还如此年青,那么我方天还有什么可以畏惧呢”。

想罢,灵识一转,就已经神清气明,方天的灵识虽然枝分万千,但却不够精纯,这一番被大正王这字一激,清醒过来,灵识却更见清明灵动起来,方天心里也是一喜的,有点领悟啊。

他抬起头来,却见李干双目炯炯有神,注视着自己,一下明白过来李干的本意,连忙谢道:“先生指点的是。”

二人却都不知道李干这一喝,就断了方天的一条坦途,让他不得不走向了另一条更艰难的路,只是这会儿一个谢着,一个更赞赏着方天的资质过人;

至于方天今后走的路,这些都是后话了。

这时李干颔首而笑,一路延请方天跟着自己,一路笑着继续着法术探讨,二人行着就进入了李斯所居馆舍之中。

二人方才坐定就听李干道:“明日文圣大广场有《百家治国论》之辩。可是李干自知于法家之学不及公子远矣,可否恭请公子一同前往,以助干一臂力。”

方天一听李干的话,暗想,啥米,听着好像是个辩论赛嘛,哥是保险公司出来的,不怯这个,去给这李干助个阵,也好混个脸熟,说不好在辨论会上再认识个未来的雄主的,那就更有得赚了;

他也是低首躬身说:“小子愿往,为先生助阵,只是小子怕学识不足,贻笑大方。”

李干思索了一下方天的话想了一会终于明白他“贻笑大方的意思”;

他也是连声说道:“公子只管去,以公子之才定能雄辩四方”。

这时方天还不知道,文圣大广场不是他知道的电视节目录制现场,也不是大学一个小小的辨论会,这个辩论更不是普通书生间的知识交流,义气之争,这是红月王国的一国之主,召集一众文武大臣与四方知名文人议政、论政得失的处所。

而这一场辩论,也将会直接决定红月王国的走向,文圣大广场这里,是红月的政治文化风暴中心,这里是一群代表着红月王国、玄月门利益的暴力机构。

二人聊着,一边是李干刻意结交着,一边是方天细细地把握着交谈的节奏和方向,二人竟是越谈越是亲近,聊到后来李干忍不住取出文房四宝边聊边书,记载起了聊天的内容来,一时宾主尽欢。

到得正午,正是吃午饭时辰了,想着方片、方雪与方立可能已经开始找他了,方天也站起身说:“叨扰先生多时,小子要和几位兄弟该回家了,请容小子告辞。”

方天此时离家来到都城紫红月已经是过去了一个上午了,早上离家时父亲交待,到京后早些去京城方府,拜见家主,在京中,要小心行事,一切听家主吩咐,不可妄生事非。

然而,这时却只因为他想接近李干,趁机再拉些交情,以备日后所需,只是不知道一个不小心就已花费了一个上午时间,当下方天也不敢怠慢,忙向李干辞别。

李干见方天身上确实有事,也不阻拦,站起身来说:“今日与公子一会,才知天下有如此人物啊,我也正要拜会公子家人,也好送送你,不知道妥否。”

方天那里敢让他送到家门里去,却几番推让不得,遂带着朵儿与李干一道向馆舍外行去。

方天出门见家中的众侍卫还隐隐地在李干住所居馆舍站立等候着,心里也是好笑,初离家以为自己几人就放羊了,一进京才知道,自己五人一举一动那里会没有家人照应的,也是挥手召过明显是方家护他的一众人等,吩咐他找来了方立、方雪、方片。

等叫齐了方立一行,方天才陪着李干向着都城中的方家行去。

方家在紫红月都城中的府院却比城外方府小了许多,可这方府却也是在城东靠近皇城处一处极是豪奢的所在,这府占地也是极广的。

方府大院自院外望去,只见楼、阁、台林立,富贵之气更是一揽无余,两扇极大的朱红大门,门口立着两只异兽,大门未关,隐隐地就见府内仆从来来往往纷而不乱。

一行人走到府门前,就见方府门前这会儿仍是车马喧天的,许多人不停地迎来送往地,俨然是一副大家气象。

方天让着李干走向大门处,正欲召来门房,吩咐他向家主禀报“孙儿方天陪李干前来”,还没有走近大门,却听门内一阵嘈杂声,就见门口一队人马已经浩浩荡荡地行将了出来,府门已经也是正门大开,家主方万胜亲自出门送着这一队人马出来了,方天站在道边,看到爷爷方万胜正站于门前拱手说着什么。

方天微惊,这京里有让爷爷亲自送出门的还有几家啊,这怕不是月家的,就是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