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谱-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不得。所以颛顼屡战屡败。”
女娲得知事态严重,忙对玄武说道:“若是颛顼再败,岂不违了天意?此事非同小可,这里不宜久留,本宫当即返上天庭面见陛下和玉妹,为此早做打算。”
玄武弓身应道:“恭送圣母。”
二圣走出大殿,女娲对玄武叮嘱道:“希望大帝勿忘所托之事。”
玄武道:“圣母旨意,玄武不敢忘记。”二圣行礼告别。
正当此时,突然,山径之上人声嘈杂,众多人等蜂拥而至,并且各个面带惊恐之色,不知发生了何事?正是:
善有善报古文章,
自作自受无形钢,
天意民愿不可违,
谁敢乱语言雌黄。
谷溪注:今天身体仍然很糟糕,因与读友们有言在先,须尽力履行更新承诺。所以本人强托病体码字上传章节,对此医生同志很不高兴。若有错漏之处务求谅解或指正,拜托。
第四十五回 共工头触不周山(一)
女娲娘娘与真武大帝就此话别,她刚要离开武当返上天庭,这时,突然听见山径之上人声鼎沸,一片嘈杂,继而一干人等神色慌张地直奔真武大殿而来。
跑在最前面的二人各持兵刃,定是二员武将,他们边跑边回头张望,不多时就到了大殿门前。
二将一见真武大帝在此,急忙倒身拜道:“启禀大帝,共工不仁反了天下,我二人正在遇其追杀,恳求大帝施恩相救。”
二将并不认得女娲娘娘,玄武刚想介绍,怎奈共工已经赶到。
只见他手持双塔石鞭,厉声喝道:“方相、韦琨!尔等哪里逃跑?拿命来!”
不容分说,举鞭砸向二人。
玄武见状,疾步上前阻住共工,他手持拂尘,打稽首言道:“将军且慢动手。今日望将军看在小神薄面上,恳请将军就此收手。”玄武之言,共工并不理会。
他用石鞭怒指道:“看你二贼逃到此处,妄想真武大帝庇护,今日我倒要试试大帝如何救得尔等!”
玄武闻听大怒,厉声喝道:“共工大胆!何敢出此狂言?今日女娲娘娘在此,怎由你肆意妄为!”
共工闻听,这才注意到女娲果真就在一旁。
他拱手说道:“请圣母见谅,今日恕难从命,这本是我与他二人之事,与二位圣尊无关,请二圣闪在一旁。”
女娲微微笑道:“得饶人处且饶人。今日他二人既然求助大帝庇护,你又何必苦苦相逼?再说,你与颛顼争夺君位,闹得天下民不聊生。照此下去,难道你不怕失去天下民心?你不怕逆了天意?”
共工闻听大笑几声问道:“敢问圣母何为天意?颛顼小儿强坐君位,难道这就是天意?他拉帮结伙妄图害我,难道这也是天意?再说,上天弃我在先,我又何必在乎什么逆顺天意?”
女娲听了共工之言,好不懊恼,她正言厉色地说道:“据我所知,你身为轩辕首辅武德大将,自从轩辕升仙之后,天下竟无人敢约束于你,因而你居功自傲,目无天下法纪,肆意妄为,不思进取。如今,各部群臣一致荐举颛顼为世间君主,你却不依不饶,挑起事端,与天下为敌。现在你却怨天怨地,说什么上天弃你,是何道理!”
女娲所言,共工无话可说。他早就听得不耐烦了,大声叫道:“你休得啰嗦,我今日杀了这二人,就是顺乎我之天意!方相,韦琨,尔等拿命来!”说着,再次举鞭向二人砸来。
女娲见状,猛一抬手,共工手中的石鞭竟飞出去十丈开外。
共工大惊,连连向后退了几步。他暗自寻思:女娲法力果然厉害,若有这二位尊神在此,实难取胜。于是,他捡起石鞭冲着方相二将叫道:“上苍对我不公,改天再来提取尔等狗命!”道罢扬长而去。
共工这一走非同小可,此后,他早已是走头无路了,这才引起了世间一场浩劫。有诗为证:
忆昔沙场冠英雄,
今无栖处泣路穷。
一念之错留隐患,
乾坤崩裂火花红。
再说,女娲娘娘用手指着共工的背影愤愤说道:“共工竟敢这等无礼,倘若被坐了天下,那可怎么得了!哪里有天下百姓之福祉?罢了,这里的事情我已经办妥,本宫就此别过。”
只见她用手一点,脚下立刻升出一团祥云。
真武大帝深施一礼拜道:“玄武恭送圣母。”
方相和韦琨见状,二人也急忙跪地拜道:“多谢圣母救命之恩。”
这时,从空中传来女娲娘娘清脆的声音:“尔等快快保护颛顼去吧!”
单说,女娲娘娘离开了武当山,足蹬祥云一直向凌霄宝殿飘来。
天相太白金星得知女娲驾到,急忙出殿迎接,他向女娲施礼称道:“小神在此恭迎圣母。”
女娲还礼问道:“陛下安在何处?”
天相道:“陛下在养心殿与金母及玄女圣母攀谈聊句,圣母请随我来。”
女娲由太白金星引路,见了玉帝及二位圣母娘娘,互致礼仪,免不了寒暄一番,先听玄女言道:“恭喜娘娘寻得儿女,贺喜娘娘圆满归来。”
女娲面带羞愧之色,摆了摆手苦笑道:“玉妹取笑了。本宫找到了他们不假,可他们今非昔比,实在令人担心。他姐弟二人近在咫尺却不曾相识,并且二人苦苦争斗,整天斗法,互不相让。我不宜向他们道明实情,无奈之下,我只好去了武当山,请玄武帮助姐弟二相认。但愿他二人能早日知道实情,也就祛除了我多年的一块心病……”
女娲声音凝咽,眼眶里不禁有些湿润。
玉帝见状,开了金口劝道:“圣母寻得儿女,本是件喜庆事。圣母这次去凡间,一定有不少奇淡趣事,不妨道来听听。”
女娲禀道:“陛下,我此番真是来去匆匆。不过,这次颛顼与共工交战之事,正好让我赶上了。我回天庭之前,与共工照过面了,此人好生无礼,全不把我和真武大帝放在眼里。他凭借功夫了得,又持仗有宝物在身,几经交手,他屡败颛顼及其手下众将,如今颛顼再无招架之功,已经退至姜水,情况危机。故此,我便匆匆赶回天庭向陛下禀报,希望陛下早做打算为好。”
玉帝沉思片刻说道:“颛顼兵将众多,竟屡败屡战是何道理?看来共工本事了得,天下无人能敌了。也罢,朕只有差天将降服于他,。”
他转脸对太白金星吩咐道:“天相,速派四大天王下界,擒拿共工。”
“臣遵旨。”太白金星刚要下殿,只听女娲说道:“且慢。陛下,此事断不可行。”
玉帝问道:“圣母为何阻拦?”
女娲道:“陛下,天庭若是这么大张旗鼓地去擒拿一个区区共工,只恐损我天庭神威。此番争斗,共工已经报怨上天对他不公了,若再劳师动众将他擒来,到时他仍然有理争辩。他与颛顼之争,毕竟是凡间之事,尽管不合乎天意,但他尚未触犯天条,而天庭有何依据降罪于他?假如他争辩起来,我们何言以对?反倒使天庭陷入尴尬境地。请陛下三思。”
“是啊,若降服共工,何必兴师动众?有紫微大帝一人足矣。”九天玄女也进言道:“陛下,娘娘所言极是,想那共工也不是省油的灯,到时候他定会与天庭理论,天庭以何借口处置于他?”
玉帝问道:“依二位圣母之言,凡间之事该如何处理?总不能不顾天意,任由共工肆意妄为,假设如此,我天庭神威何在?”
玄女笑道:“陛下稍安勿躁,本宫自有主张。据我所知,不知共工从何处得到了一件宝物,把它穿在身上能防所有刃器,既是水火也对共工毫无伤害,所以,颛顼即使兵将再多,也会败在他的手下。”
说话间,她轻轻移步到王母娘娘跟前,并对金母施礼笑道:“我已经观察了很久,只有一件东西可破解共工之宝物。”
玉帝问道:“何物?乃天庭有?还是凡间有?”
玄女道:“此物正是金母的金钗凤簪,请金母娘娘见谅,可否借此一用?”
这时,女娲惊呼道:“着哇!凤簪乃克柔克刚之物,或硬或软它俱能伐之。甚好甚好,还是玉妹多有心计。”
王母娘娘将凤簪交予九天玄女,言道:“请师姐收好。”
“多谢娘娘。”九天玄女手捧凤簪对玉帝礼道:“请陛下恩准,我要下界面见颛顼。”
玉帝当即应允,九天玄女携凤簪直奔凡间而去。
且说玄女正在赶往下界之时,共工已经跨过了金钱河,将颛顼逼退至旬河西岸。
颛顼率众不敢与共工正面纠缠,仅凭旬河屏障与其周旋。
而共工则急于要打垮颛顼,当他追至旬河岸边,却又不见了颛顼等人的踪迹,这下急得他冲着旬河哇哇怪叫,并破口骂道:“颛顼小儿!你有本事休要东躲西藏,如同丧家之犬。你滚了出来,若是就地求饶,我可以饶你不死!颛顼小儿!你快滚出来与某决一战!”
不管他怎样叫骂,颛顼令众将按兵不动,不与理采,他深知共工厉害,不能与他正面交锋。
自打中原开战至今,颛顼损兵折将屡吃败仗,那天若不是方相和韦琨将共工引上武当山,颛顼险些被共工生擒活拿。
对于共工而言,只有降除了颛顼便可夺得天下君位。
如今他只身一人却能战胜颛顼的千军万马,有何奥妙?
这主要归功于他身上那件法宝,此宝物名叫“护身甲”。
若问他如何获得此宝?还得从紫微大帝将他轰下凡尘说起。
那天,九天玄女向紫微大帝说明了凡间实情,并向他揭露了共工的险恶用心,紫微大帝一怒之下将他赶出了北极中天。
共工无奈,一跺脚愤然离开了玉霄殿,一路凡间赶来。
当他路过昆仑山时,偶见此处十分幽静,便停住脚步想在稍加休息,他落定后就在昆仑山上四下漫步,观赏一下此间风景,以缓解心中之怒烦。
就在他刚想离开时,却偏偏又遇见了一位老者,若问这老者是谁?下回再说。
第四十五回 共工头触不周山(二)
共工被紫微大帝赶出了北极七天,在他返下凡间之时,途经昆仑仙岛,正巧碰见了道祖鸿钧尊上。最新最快更新,提供免费阅读
鸿钧道祖与共工早就相识,当年在涿鹿,轩辕黄帝大败蚩尤时,二人就在紫霞洞前有一面之交。
可鸿钧尊上并不清楚共工近况,只道是故人相遇不可慢待,况且,道祖又知共工并非一般人物,于是便邀请共工来在他的仙居:昆仑山玄都洞。
二人经过攀谈,彼此了解了各自的近况,当然,共工怎敢以实言相告?
稍后,这位鸿钧尊上又把自己的三位高徒叫来,向共工一一做了介绍,这三位高徒后来同为道家三大师尊,为道教最高神灵,称为道教三清,他们分别是: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
元始天尊是三清中最高尊神,居玉清境,道教认为他是盘古转世,生于混沌之前,太无之先,元气之始,所以叫做“元始”;元者,本也;始者,初也,先天之气也。此气化为开辟世界之人,即为盘古;化为主持天界之祖,即为元始。
元始是宇宙生发最初的本源,为一切神仙之上,故称“天尊”。
元始天尊初称元始天王。据称“昔二仪未分,溟滓鸿蒙,未有成形。天地日月未具,状如鸡子,混沌玄黄。已有盘古真人,天地之精,自号元始天王,游乎其中”。
元始天王,开天辟地,治世成功以后,蜕去躯壳,一灵不昧,巡游于空中,见圣女太元,喜其贞洁,即化成青光投入其口。
圣女怀孕十二年,始化生于背膂之间,言语行动常有彩云护体。因其前身是盘古、元始天王,就称为元始天尊。
所以被称为:太上盘古氏玉清元始天尊,全称应为“一气化三清玉清居清微天圣登玉清境始气所成日天宝君元始天尊妙天上帝”,又称“玉清圣境虚无自然元始天尊”。
实则是道教开天辟地之尊神,开教之始祖。
灵宝天尊,据称他是“玉晨之精气,九庆之紫烟,玉晖焕耀,金映流真,结化含秀,苞凝元神,寄胎母氏,育形为人”。最新最快更新,提供免费阅读
另有传说称“太上大道君以开皇元年托胎于西方绿那玉国,寄孕于洪氏之胞,凝神琼胎之府三千七百年,降诞于其国郁察山浮罗之岳丹玄之阿侧,名曰器度,字上开元。及其长,乃启悟道真,期心高道,坐于枯桑之下,精思百日而元始天尊下降,授灵宝大乘之法十部妙经”。
居上清境,所以又称“上清灵宝天尊”,别称“通天教主”、“通天道人”等。
他在道教中的地位仅次于元始天尊,其全称应为“一气化三清上清居禹余真登上清境元气所成日灵宝君灵宝天尊妙有上帝”,又称“上清高圣太上玉晨元皇大道君”。
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简称老子。
据传,他是混沌未开时的元气,历经亿万年化成五色玄黄大如弹丸之光,投入了玄妙玉妙口中而身怀有孕,其母足足怀他八十一年才于庚辰年二月二十五日卯时诞生在李树下,他是从玄妙玉女左肋下生出来的,生下来就是白眉白发白胡子,所以人们叫他老子;
他耳朵有三个耳洞,他指着李树说道:“我姓你姓。”因此他取名叫“李耳”。
他为道教教主,三清第三位尊神,居太清境界,号称“太清大帝”,其全称应为“一气化三清太清居火赤天仙登太清境玄气所成日神宝君道德天尊混元上帝”。
道教认为,大罗天境有三十六天,元始天尊居三十五天界,灵宝天尊居三十四天界,道德天尊居三十三天界。
这位师尊的师傅为鸿钧尊上,又称鸿钧老祖、鸿钧道人、鸿元老祖,鸿元是指天地未开、虚空未分之时的状态,传有“先有鸿钧后有天”之说。
实则是误传谬说,作为脚踏实地的道家正教,不应以此为据,以讹传讹。
再说,共工通过鸿钧认识了三位神圣之后,自是十分庆幸,此番途经昆仑山没有白来,假如这三人中能请得其中一位相助,夺取天下君位将只日可待,毫不费力。
然而,经过几日观察,鸿钧道人却发现共工不但野心极大,而且心胸狭窄,玩世不恭。
于是他偷偷告诫三位弟子,切不可与共工深交,以免被带入歧途。
可是,他那二徒弟通天道人则认为共工乃是胸怀大志之人,日后定成大器。
通天道人背着师尊,暗地里却与共工私自来往并且十分亲密,二人言谈得也非常投机。
这日,共工时机成熟,便对通天道人说道:“道兄这等本事,怎会无用武之地?不如与我一同下界闯荡世界,共图大业。”
通天道人说道:“虽说我与道兄相识不久,但今日一叙方知道兄心怀伟略,胸有宏图之志,与道兄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今日道兄之邀,本应同下凡间,以助道兄谋得天下。不过,实不相瞒,只因师命难违,身不由己。目前在下道行尚浅,故不能与道兄同行,实在抱歉和遗憾。今后若有机会,在下定去拜见道兄,这次务请道兄多多海涵。”
通天道人这番话,使共工感到非常沮丧,他哀叹了一声说道:“连道兄都无法助我,看来这天时、地利、人和我竟未占得一处,想我孔壬今生再无出头之日了……”
通天道人闻言,甚感不悦,他道:“道兄此言差矣。天下乃众人之天下,能者居上,只要道兄恒心永在,定能达其所愿,干出一番惊天动地之壮举。”
通天道人说话间,忽然想起了一件事,于是对又对共工悄声说道:“这次虽然在下不能与道兄同去,但有件宝物照样可助道兄成其大业。”
说着话,通天道人从洞内取来一件东西,当打开一看,此物顿时放射出道道金光。
共工一阵惊喜,急忙问道:“请问道兄,此乃何物?”
通天道人手指宝物释道:“此物名叫‘护身甲’,它是用万条金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