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神仙谱 >

第53章

神仙谱-第53章

小说: 神仙谱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情的经过向她一五一十地详述一遍。

玄女闻听心里暗暗埋怨,她觉得紫微大帝此次太义气用事了,并且遇事鲁莽不加思考。

她对马明说道:“我还有事先去面见玉帝陛下,随后就会赶往玉霄殿。你回去之后,务必想方设法拖住紫微,切不可让他下界滋生事端,切记。”

马明无奈,应声回赶。他在路上边想:此事不容迟疑,万一大帝酒足饭饱后,被共工用花言巧语哄骗一番,一时兴起闯下界去,到时候圣母未能及时赶到,我又岂敢阻挡?

他越想越感到情况紧急,于是加快了脚步,不多时,便回家了玉霄殿门前。

他见门边只有两位守门的黄巾力士,未经过殿门,飞身上了城楼,又沿房檐轻轻来到了“养心殿”檐下,却听见紫微大帝与共工依然把酒畅饮。

只听共工道:“陛下,臣不能再饮了,再饮就醉了。”

紫微大帝道:“醉有何方?明日朕就随你下界,定会为你擒住颛顼,到时候任凭你处置。”

共工又道:“臣全凭陛下做主。不过,此时颛顼已经坐了天下君位,其手下神将众多,个个武功了得,要想轻易胜他,恐怕……”

“啪!”紫微大帝一拍桌子怒道:“他即便兵将再多,也是些凡夫俗子,只要我金枪一扫,管叫他在劫难逃!”

共工闻听,忙换了口吻迎合道:“对!陛下一杆金枪使人闻风丧胆,三界十方谁人不晓?只要陛下助我,臣何惧之有?”

“你尽管放心,喝!”

“是,干杯。”

且说,这君臣二人把酒言欢,马明听得清清楚楚,他想:趁着他们饮酒之时,何不盗了大帝的金枪?以此可阻止他大乱天下。

他主意拿定,便悄悄来到了“隆相阁”房顶,这“隆相阁”是紫微大帝存放兵器之所,专有几名黄巾大士轮流看守。

马明扒开房瓦向屋内窥视,只见里面兵器诸多,却也排列得十分整齐,唯有金枪独放一处。

但见这金枪好生靓丽:

金箔做穗,随风飘动,闪闪星光,道道金霞;

那枪杆,金灿灿、亮晶晶、耀眼夺目;

那枪头,尖锋、刃利、面芒、分分寸寸透着灵气;

使人见了它,顿时感觉咽喉发冷心口发凉。

难怪紫微大帝视它如命一般,就连马明一见它也是瞪目结舌、心中发痒。

不容细想,马明一个“倒挂金钩”翻入屋内,见无异常,便施出“猿猴攀枝”纵身跳到了金枪跟前,伸手就想提枪便走,可万没料到,这金枪却纹丝不动。

马明怎知这金枪底细,此枪乃盘古老祖开天辟地时,地下冒出的金岩,用混沌之气所铸,再经千锤百炼而成,实际是开天辟地所遗之物,重达三千六百斤,非一般人可以动摇。

马明知道此枪沉重,故不敢小视。他左瞧右看,总感到这金枪有股灵气。

于是,他情急之下冲金枪大行跪拜之礼,跪在金枪跟前双手合十祈求道:“金枪,金枪您显显灵吧,您若不让我带走,只恐陛下会用你大乱天下,殃及世间百姓,从而触犯了天条,此劫在所难免。”

然后,他运足底气,施展出浑身力量,刚要奋力盗取金枪。

突然,从门外传来守门力士地叫声:“何人大胆?竟敢擅闯隆相阁!”

马明闻听大惊。正是:

一钩弯月似张弓,

箭在弦上欲驰行,

忽闻铜锣鸣金响,

善念引筑硝烟笼。

第四十二回 紫微大帝擒马明(一)

马明一心想盗取了金枪,以阻止紫微大帝帮助共工大乱天下。

他翻身跳入隆相阁内,自以为会轻易取走金枪,谁知这金枪是开天辟地所遗之物,重达三千六百斤。

只见他伸手一拿,金枪却纹丝不动。

情急之下,他冲金枪伏身膜拜,并向金枪道明了情况,这金枪果真是通灵之物,他再去取时,金枪轻松到手了。

这时,忽听门外有人高声喝道:“何人大胆?竟敢擅闯隆相阁!”

马明闻听大惊,以为被人察觉到了,忙向门口看去,只见大门紧闭,并无异常。

又听见门外有人道:“我等奉陛下之命前来抬取金枪。”

“陛下身在何处?”“正与共工将军饮酒。”

原来,紫微大帝与共工把酒畅饮,不知不觉中喝多了一些,趁着酒力,共工向紫微大帝打气拱火,说尽了颛顼谗言。

他道:“陛下,那颛顼小儿不把我放在眼里也就罢了,他竟敢这般藐视陛下,真是狂妄之极,实在可恶!”

大帝怒发冲冠,把爵杯往桌子上奋力一放怒道:“一个小小颛顼竟敢这般放肆,今不擒你实难平朕胸中之气!来人!”

一名力士进来拜道:“陛下有何吩咐?”

大帝道:“尔等速将金枪抬来。”

力士得令,叫了人一同来取金枪。

这隆相阁乃是北极重地,专有几名武士看守,平时严禁闲人至此。

几位武士落锁进门,直奔放置金枪之处,可走近一看,几人禁不住同声惊呼道:“金枪何在!”

两位守卫更是吓得魂不附体了,他们四下寻找仍不见金枪踪影,二人瘫坐在地上叫苦不迭,这失职之罪,必遭重罚!

忽然,一名武士手指房顶叫道:“大家快看!屋顶有洞!”

很显然,金枪是从屋顶被盗走的。

力士们岂敢怠慢,连滚带爬忙向大帝禀报了实情。

“一群废物!怎么看守的?”大帝闻报勃然大怒,他击案而起,瞪大龙眼厉声喝道:“何人大胆?竟敢盗朕金枪!尔等速去各地寻找!”

武士们急召众干人等,一同寻找金枪下落去了。

金枪去向不明,紫微大帝又气又急,他本想惩治守门卫士失职之罪,那也只是亡羊补牢无济于事,先追查金枪下落要紧。

金枪乃大帝至爱之物,视它如命,于今不翼而飞,至此仍无金枪消息,怎能让他心平气和?

只见他怒目圆睁,双手叉腰,急得在殿内走来走去。

共工在一旁未敢搭话,两眼随着大帝身体晃来晃去,他不停在想:会是谁盗了金枪?

谁能有这等本事?稍后,他向大帝进言道:“陛下,据臣所知,这金枪非常沉重,若从屋顶上轻而易举盗走它,真是不可想象,绝非一般人物所为。敢问陛下,在这北极中天内,谁会有这等能耐?”

真是一语提醒梦中人。

紫微大帝止步思考,忽得眼前一亮,忙对共工说道:“能撼动金枪者,除了你我之外,在北极中天内只有马明有此能力,他虽从未接触过金枪,但是他的嫌疑最大。”

于是,他冲殿外喊道:“来人!速唤马明来见!”

传令官奉命去传唤马明,不多时,传令官回禀道:“禀报陛下,马明将军不知去向。”

大帝闻报,心里一下平静了许多,他冷笑一声暗暗骂道:好你个贼子马明,竟敢盗取金枪,我要翻遍三界十方也要将你缉拿归案,量你无处藏身!

紫微大帝令道:“汝等速速缉拿马明,不得有误!”

这时,共工上前道:“陛下,捉拿马明,臣去助他们一臂之力。”

大帝一见共工请令,当即应允,大笑道:“还是孔壬可依也。”

就此,暂时按下如何擒住的马明,不表。

先说这日,紫微大帝正为马明大动肝火,有守门的黄巾大士禀道:“禀告陛下,九天玄女圣母来见,已在殿外等候。”

紫微闻知圣母至此,忙出殿迎接,施礼言道:“不知圣母驾到,有失远迎,望圣母恕罪。”

玄女还礼,微微笑道:“大帝陛下实在客气。”

二圣步入殿内,分宾主落坐,紫微问道:“圣母何来闲暇到此一顾?”

九天玄女并未直接回话,只是略欠身体,依然笑容可掬,她启动红唇问道:“敢问陛下,从远处就能看见,这玉霄殿上空笼罩着一股煞气,不知是何缘故?”

紫微一愣问道:“竟有这事?为何我不觉得?”

玄女又问道:“本宫见殿内兵将进进出出,又不知忙碌何事?”

玄女故意追问,竟让紫微大帝十分尴尬。

常言道:家丑不可外扬。自己部下盗了自己心爱的金枪,这事若被传扬出去,岂不让人笑掉大牙!

“我这殿内并无异常,是圣母多疑了吧?”尽管紫微竭力遮掩,又怎能瞒得过玄女圣母?只是她不想当面戳穿而已。

她抬眼仰望大殿,似是欣赏殿内景致,并漫不经心地问道:“这殿内可有凡间人物来过?”

紫微听出了圣母话中有话,从她进殿就不住地问东问西,而他也一直在揣测圣母今日来访其真实目的。

他向玄女问道:“敢问圣母,今番有何指教?不妨明示可否?”

玄女暗道:仍是这个急躁脾气。她焉然笑道:“这样也好,陛下这般豪爽,本宫也就不必再绕圈子了。请问陛下,马明何在?”

“这……”玄女圣母突然问及马明下落,紫微很是惊讶,想必她已经知道了马明被擒一事,也罢,干脆直言相告好了。

于是,他苦笑一声称道:“圣母神通广大,这区区小事何须圣母费心。”

此刻,玄女圣母收住笑容,正颜厉色说道:“马明盗了金枪固然不对,那也是他一念之错,他唯恐你去搅乱了凡间,进而触犯天条。他本想好言劝阻于你,可又觉得自己职微言轻,怎能说服了你这大帝陛下?当时又无人能阻挡你地行动,在万般无奈之下,他才出此下策。要是有罪,那也是善念之罪,不至于为此毙命。”

紫微这才听出了眉目,原来圣母是为马明开逃罪责而来。

他摇头说道:“马明这贼不可留也。此乃不忠不义之人,实在可恶!”

玄女问道:“这怎能叫不忠不义?”

紫微大帝抬眼望着殿外,这七重中天云海茫茫,峰峦叠嶂,蔚为大观。

他扬手说道:“马明自来我七重中天,我念他是位少有的武才,并且他也曾有功于人世间,倍受吾皇陛下赏识,因此我对他十分爱惜,百般呵护,视其为心腹之人,从不顾及身份尊卑,待他宛如兄弟一般,其实他只不过是我帐下一名小小马夫而已。可他却忘恩负义、以德报怨,竟然盗了金枪弃我而去,这就是十足的不忠不义!这还不算,他被擒回之后,不但不认罪伏法,竟然还敢大放厥词,毫无悔罪之意。今番不杀此贼,实难解我心头之恨!”

九天玄女料定他会有这番言辞,见他满脸怒气,话语间透露着痛恨情绪,她反而轻声问道:“陛下有没有问过马明,他为何要盗取金枪?用金枪做何企图?”

紫微道:“依他所说,那才真正叫做堂而皇之,说什么此举是为了天下苍生,只有盗了金枪才能阻止我下界帮助共工,真是一派胡言!”

玄女圣母闻听此言,居然失声大笑起来。紫微问道:“圣母因何发笑?”

这时,玄女突然止住笑声,转而沉颜说道:“我笑你身为帝君天神,遇事居然如此莽撞;我笑你身为大帝圣君,对天地间之变故居然不甚了解。此次马明所为,起因就在于你不明世间真相,一昧听信谗言所致,你却认为他在大放厥词,非要取他性命而后快,真乃糊涂之极!”

玄女圣母这通数落,使紫微大帝十分难看,也觉得非常莫名其妙,他向玄女圣母问道:“圣母何出此言?不妨明示可否?”

玄女反问道:“请问陛下,共工可曾来过?”

紫微大帝道:“已经来了三日。”

“然也,请陛下听本宫慢慢道来。”

九天玄女长舒一口气说道:“我刚才已经对你说明了详情,可你就是听不进去。那天共工到来,马明无意中听到了你与共工的谈话,他觉得无办法说服你,便去找本宫说明了情况。我因玉帝陛下召见便耽搁了一些时间,因此,马明以为盗取金枪方可阻止你去帮助共工搅乱世间。

当然,这次若不是马明盗枪,恐怕你早就随共工赶往了凡间,到那时,你将铸成大错,只恐后悔莫及。

至于共工其人你当了解,他在你手下多年,其性情理应十分清楚才是。此人心胸狭窄,嫉贤妒能,居功自傲,妄自尊大。

当初你差他下界,为帮助轩辕平定天下、周游九州、降妖除魔,的确他立下了诸多功绩,亦深得轩辕器重,天下民众也非常尊崇于他。

然而,他却因此不思进取,自以为功盖于世,天下无敌,目中无人。

就在轩辕升天后,竟无人敢约束于他,便逐步形成独来独往、为所欲为之恶性,他以为天下君位非他莫属,可他万没料到颛顼却横空出世,而且倍受炎黄二帝宠爱,并一致荐举颛顼为新立国君,为此他心中不服,逐成积怨,这才演出扶尸而啼那场‘闹丧’丑剧,致使祭祀礼仪无法进行,后经多人劝说无效,无奈之下,颛顼命人将其架出灵堂,葬礼得以如期举行。

陛下有所不知,你道共工何等愚昧?

他从此不理政事,就在各部落群臣议举新君之时,他却拒不参加,可众人推举出颛顼为新立国君之后,他又拒不承认,并与众将大打出手,终因寡不敌众而败逃,他走投无路之下,只好回北极来求助陛下,他蛊惑陛下下界,就是想达到他大乱天下之目的,进而夺取君位。可陛下却真的听信了他的谗言,险些酿成大祸……”

讲到此,九天玄女见紫微大帝只是低头听讲,紧锁眉头,默默无语,她心中油燃升起一种莫可名状的感觉。

忆当年,在她代掌天界事物之时,紫微为她何等卖力?那时候他年轻、威武而又充满朝气,他分管天经地纬、日月星辰等,无怨无悔,再苦再难也要完成使命;

他一杆金枪在手,维护宇宙世界平静安定,深受玄女圣母赞赏。

转眼已过千年,玄女圣母总是念念不忘那段美好时光,如今二人身为一方天帝圣君,理当顾大局、识大体,以天地祥和为重。

而此次紫微大帝却为了凡间的争斗,险些破坏了天条例律,玄女圣母岂能袖手旁观?

……九天玄女沉浸在美好的回忆当中。

第四十二回 紫微大帝擒马明(二)

紫微大帝完全相信玄女圣母之言,身为至尊天神,她对世间之事了如指掌,玄女一番解释,使他如梦方醒:原来共工所述完全与事实不符,而今共工竟变得这么藐小、卑鄙,实在令人大失所望!

二位圣君各想心事,不知不觉中天色已近黄昏。

九天玄女向紫微大帝问道:“陛下,请陪本宫欣赏一番你这北极景色如何?”

紫微咧嘴一笑说道:“圣母请。”

于是二圣步出殿外。行进间,玄女道:“陛下对颛顼不甚了解。此人虽说年轻,但做事相当沉稳,其秉性和处世之道,与共工截然不同,他德才兼备、虚心谦逊、胸怀远大、足智多谋,乃世间少有之贤能。因此,炎黄二帝皆有遗言,一并将天下诸事托咐于他,如今他深得民心,各部众臣一致荐举其为天下国君。”

二圣步入殿外阳台之上,依玉石凭栏,极目远望。

只见这北天云海之中:夕阳斜照,瀑布流云,座座山峰若隐若现,连绵不断;

百花争艳,姹紫嫣红,朵朵花蕊吐芬芳,缕缕馨香扑鼻来;

仰望观看:玉宇晴空,透彻蔚蓝;

扶耳细听:百鸟朝凤,鹤雁唱晚。

二位圣君无心观景,玄女道:“我将事情原委告知了陛下,是非曲直,万望陛下三思。”

紫微思前想后有些后怕,暗道:倘若只听共工片面之言,此次贸然随他下界,势必会给凡间造成大乱,与此同时,自己也将逆了天意,触犯天条例律,身为一方天帝自当受到责罚,从此声誉被损,坏了自身名节,无颜面对众位仙卿,又如何立足天庭?其后果不堪设想。

紫微咧嘴笑道:“幸亏圣母来得及时,并向我道明了真相,否则我将成为……唉,都怪我对孔壬过分宠信,这孔壬实在可恶!”

玄女道:“陛下一向耿直,爱憎分明,令人佩服。至于共工和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