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神仙谱 >

第31章

神仙谱-第31章

小说: 神仙谱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此可见,在中国古代就把女娲娘娘奉为“上古之福德正神”。

女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内容相当丰富。

有关对女娲的记载,在诸多历史资料和书籍中都有详细叙述。

如《山海经》、《楚辞》、《风俗通义》、《路史·后纪二》、《礼记》、《史记》……等等,

这足以说明女媧文化在中华古代文明及其文化方面的影响,是具有多么重要的地位。

据《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

这其中之意是说:有十个神人,名叫女娲之肠,变化成了神仙,他们在一片叫栗广之野的原野上生活,而且,他们就在大路上断道而居。

女娲,传说她是一位以神女身份做帝君的女神人,其形象是人脸蛇身,一天内有七十次变化,她的肠子就化成这十位神人。

其实,在太古时期,也就是母系社会初期,原始部落的人群,多则三十至五十几人,少则几个人或者十几个人为一个部族,当时在部族里并不叫首领或酋长,只认长者和祖母;

当本部族的人死后,特别是在族群中有极高威望的族人和长者死后,人们会把他(她)的肉身吃掉,骨骼埋葬起来。

他们觉得自己吃下祖先和族群中受尊敬的人,会使他(她)的灵魂升天,自己也感到以后会非常安全和充满神力。

女娲正是处在这个阶段,相传:女娲死后,其灵魂升向天空之时,由神兽白曬和螣蛇保护着去了天宫。

释:这里讲到的白矖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是龙的一种,为雌性,据称她是女娲娘娘的左护法,白蛇白素贞的母亲,螣蛇的夫人;而螣蛇是雄性,为蛇神和蛇种,故是白素贞的父亲。

在女娲抟黄土造人形之时,她原本是人面蛇身,同时也造了和自己同为蛇神的两个护法,一个叫白矖,另一个就是螣蛇。

据《山海经》称:天地开辟之初,天下并没有人类,女娲便抟黄土而造人形,但这样一个个做太繁忙了,于是,女娲便在泥中放一条绳子,并用力抽打,就这样做成了很多泥人。

所以,女娲用黄土抟做出来的人,便是富贵的人;而用绳子抽打做成的人,则是贫贱平庸的人。

另传:宇宙初开时,世间只有女娲和伏羲兄妹二人住在昆仑山上,此时天下还没有人类。

于是,兄妹二人商议欲结为夫妻,但又觉得羞耻,伏羲便与女娲登上昆仑山顶,赌咒说道:“苍天如果让我兄妹二人结为夫妻,那么山下的烟云便合在一起;如果不让,烟云便可散开。”

稍后,只见山下烟云果然合在了一起,女娲便与其兄伏羲氏结为了夫妻,并用草编织成了一把扇子,以遮住她的脸,名曰“遮羞扇”。

不过,这也只是一种奇谈怪论罢了。

其实,说女祸一日内有七十种变化,是她在一天之内有七十种发明和创造。

她还制定了上古时代的嫁娶礼仪。

原来,在太古时期,男女之间的关系,简直可以随意匹配,男子遇到女人,无一个不可使她成为我妻;女子遇到男人,亦无一个不可使他成为我夫。

到后来,生出的后代问他(她)父亲究竟是谁?就连他(她)的母亲自己也不知道。

当时的人简直与畜类无多少区别。

女娲看到此种情形,想法一定要改正这种丑陋的行为。

于是,女娲规定一对夫妻必须有一定的居所,夫妻不可分开,不离才会不乱;

女子得到男子为有“家”;而男子得到女子为有“室”。

从此“家室”便成为夫妻永远的住所了。

关于女娲的地位和身份之争,早就由来已久。

从最早出现女娲的汉代奇书《山海经》中可以看出,在盘古开天辟之初,世间除了盘古之外,女娲是人世间第二个出现的人物了,也是世间第一个出现的女性,是她化生了万物,进而抟黄土造人形,故此号称“人祖之母”、社禝福德正神、创世始祖等。

所以,女娲的地位理应排在“三皇”之上(史称:天皇、地皇、人皇),而并非排在三皇之内或者排在三皇之下。

这里提到的“三皇”,其中之一是“人皇”神农氏炎帝。

据传,炎帝的母亲应为九天玄女,其依据是“九天玄女”应是“九天壬女”,因为“壬”是天干第九位,玄色即黑色,所以九天壬女即是九天玄女。壬女即为炎帝生母。

而九天玄女和王母娘娘与女娲娘娘又为同代人物。

由此为据,女娲娘娘的地位实则排在三皇与诸多神仙之上才对。

第二十九回 奇门遁甲显神威(三)

且说,青龙率领部下组成龙形围战象怪蚩尤。

女娲看罢甚是后悔,她哀声叹道:“只因当年一时心软,未能除了此怪,才酿成了今日大患,仅让他一人搅得天不宁、地不安,全都是我一念之差,唉!此怪不除,何以面对天下苍生!”

说话间,女娲从袖里掏出一把“乾坤伞”向下一抛,随后大声喊道:“你们全部闪在一旁!本宫要收了这孽障!”

“乾坤伞”为仙界法宝,具有降妖伏魔的功能,它能把妖魔吸收在伞囊之中。

这时却见“乾坤伞”停在距离地面十余丈高,缓缓打开,顿时从伞裙里闪耀出道道红光。

蚩尤正与众星拼杀,忽听空中有人呐喊,他向空中一望,使他吃惊不小,喊话这位正是当年险些取他性命之人。

他深知此人厉害,不敢轻敌,趁众人散开之机,迅速运功作法,瞬间从口鼻里喷出阵阵浓雾,片刻,云雾弥漫了整个旷野;

再看“乾坤伞”光芒暗淡,忽隐忽现,却无法将蚩尤照住。

二位圣母见事不妙,知道蚩尤又想逃窜,便一同落下尘埃。

女娲收了“乾坤伞”,蚩尤早已不见了踪迹。

女娲十分懊恼,骂道:“好你个畜牲!此番再不除了你,天界神威何在?”

这时,只听见空中有人颂道:“善哉,善哉。”那人轻轻落在二位圣母面前,双手合十稽首言道:“贫僧燃灯拜见二位圣尊。”

见是燃灯佛祖,二尊还礼,女娲问道:“佛祖来此有何贵干?”

燃灯道:“贫僧算得蚩尤气数已尽,今日正是降他之时,特来助战。”

二位圣母闻听当然高兴,女娲娘娘抿嘴一笑又道:“佛祖有所不知,时才欲将蚩尤拿住,谁知他居然使诈,凭借妖雾竟又让他逃遁了,真是可恶之极。”

燃灯道:“圣母莫急,这蚩尤毕竟是魔界之首,其魔法可与天齐,而今好在有奇门遁甲助阵,他手下众怪全部被除的除了,收的收了,否则,纵使我等合力也恐难制服于他,致多与其打个平手。如今他又施展出迷雾阵法,甚是厉害,若进了此阵,便不知南北,即便是法力高深,法宝再厉害,恐怕也无济于事,奈何不得。善哉,善哉。”

燃灯之言的确有些过,不知他处于何种目的,着实贬低了天界与神仙两界之神威,当然会使二位圣母极不心爽。

九天玄女冷笑一声问道:“佛祖何出此言?区区一个象怪,怎敢这般藐视我神仙两界!依佛祖之意,难道任由他胡作非为?三界十方竟无法降服于他?真是岂有此理!”

一见二位圣母生气,燃灯连连摆手称道:“善哉,善哉,二位圣母见谅,贫僧并非此意,只道是在这迷迷云雾之中,辨不清方向,不知进退,即便有再高法术亦是无技可施,若有识别方向之物,降服蚩尤就容易多了。”

玄女又道:“此事好办,轩辕已经制作成了指南车,它能在迷雾中运动自如。”

女娲闻听,向四周扫了一眼,俱是迷雾障目,伸手不见五指,于是她高声喊道:“轩辕何在?”

“轩辕在此!”炎黄二帝领众将士刚到,便听见女娲娘娘唤他。

众人围观上来,黄帝施礼问道:“敢问圣母有何吩咐?”

女娲道:“尔等立刻备好指南车,在前方开路,我等紧随其后,兵至紫霞洞。我倒要试试蚩尤魔法到底有多么高深莫测?妄称可与天齐!”

玄女也道:“此番一战务将蚩尤一举降除,再不可使他祸害人间,否则我神仙两界岂不叫世人笑话?”

黄帝道:“谨遵圣母法旨。”

女娲对玄女道:“请玉妹和太昊摆好奇术,专候蚩尤出现。”

玄女应声便与伏羲领众位星神一同退去。

却说众人散去,各有其责。

燃灯自知圣母刚才之言,着实冲他而来,真是自找没趣。

他又见女娲也要离开,便上前问道:“请问圣母,贫僧远道而来,也并不是局外之人,我能做什么事呢?”

女娲笑道:“佛祖莫急,你来得正好,前面有个人在等你。”

燃灯顺眼望去,前方白茫茫云雾弥漫,哪里有人?

他尴尬一笑说道:“圣母休要取笑,此时雾气障目,你又怎知有人等我?”

女娲道:“本宫并非取笑。关于你这次为何而来,你我心知肚明。不过我有言在先,如今蚩尤早已恶贯满盈,他残害无辜,祸害人间,暴虐百姓,罪大恶极,十恶不赦,故此,你我切不可姑息。上天仁慈,曾经给过他许多机会,可他魔性难改;当然,他能活到今日,全是仰仗着天意所致,无人可以违之。若非如此,你道他魔法再高,漫说聚集三界十方之力,只凭天界法力,管叫他死无葬身之地。”

“上苍慈悲。”燃灯道:“既然如此,圣母仍需慈悲为怀,让他改恶从善,将功补过,使其修成正果,一来免却争杀之苦,二来方可再造浮屠,岂不美哉、善哉?”

女娲怒目沉颜说道:“那就看他的造化了!”道罢拂袖而去。

燃灯独自说道:“何必斩尽杀绝?善哉,善哉。”

“你这老古董,为何在此胡言乱语?”

突然背后有人说话,燃灯先是一愣,在离他不远的地方,果然站着一个人。

他走近一看,燃灯自是认得,此人白须白发,两道白眉垂于腮颊,发际间插一长簪,面体消瘦,身着长袍,手持拂尘,面带微笑立于云雾之中,此人正是昆仑山玄都洞鸿钧道人。

燃灯问道:“你又来此做甚?凑何热闹?”

鸿钧未答,反问道:“你这老古董不在须弥山坐禅诵经,跑到这里发何慈悲?”

只这一问,燃灯却一本正经地说道:“道兄无须戏言,今日贫僧有一事相求,道兄可否帮忙?”

鸿钧道:“这世上有什么事情能难住你这个老古董?不妨说来听听。”

燃灯道:“你我千年苦苦修行,今番终成正果,脱去尘缘,普渡纭纭众生,这是你修道我理佛之根本。道兄云游四方,到处论道说教,不也正为天下众生而忙于奔波?而今,虽说蚩尤恶贯满盈,但他毕竟与佛有缘,万望道兄帮助贫僧说服二位圣母,慈悲为怀,放蚩尤一条生路,让其皈依佛门,使其日后亦可普渡众生。道兄意下如何?善哉,善哉。”

燃灯之言,使鸿钧颇为有些感触,他原以为此次西王母差他下界来会燃灯,二人见面必定会有一番理论,然而直到此时,他领悟到金母用心良苦。

于是,他手打稽首言道:“金母差贫道下界,也正为蚩尤而来,老古佛请安心,娘娘随后就到,到时自有安排。”

且说,正当佛道两位至尊在迷雾中款款而谈之时。

轩辕黄帝正率领众将士由“指南车”引路,直奔魔都紫霞洞而来。

蚩尤得知,领手下几名小怪在紫霞洞前摆好了阵势。

黄帝一见蚩尤厉声喝道:“蚩尤!还不快些跪降,免遭杀身之祸!”

蚩尤冷冷笑道:“轩辕,你倚仗上仙相助,以多欺少,算什么英雄?此番无论怎样,我也要取尔狗命!”说着一挥手,这帮小怪蜂涌而上。

蚩尤当即化作象形,并且由小逐渐变成一头巨象,迈开四肢一步步向众人踏来。

大鸿见状,急令牛祗、王善护住炎黄二帝及文臣,他与常先、方相、韦琨等神将迈步向前,众位神将立誓要与蚩尤决一死战。

虽说众将勇猛,但怎敌过巨象之躯?

巨象巨蹄只顾向前迈进,凭由众将砍杀,毫不介意,如入无人之境,肆意到处践踏,眼看众人性命危在旦夕。

突然,在迷雾蒙蒙中,有亮光闪耀。

国相风后一时兴奋,他向黄帝喊道:“国君请看,奇门遁甲又现!”

众人顺亮望去,果然是奇门遁甲在空中重现。

只见这奇门遁甲好生壮观,一时间阵图展开,透过迷雾霞光万道,放出九色锋芒,杀气腾腾。

蚩尤一见心中大叫不好,本想退回紫霞洞,可奇门遁甲已经降临阵前,再要逃走,为时已晚。

于是,他此时分外眼红,只身要与众人拼个鱼死网破。

他疾步向黄帝踏来,决意要结果轩辕黄帝性命。正是:

贪看奇术又重现,

怎知平地起波澜?

只惜今日亡非命,

人生天定在劫难。

之人物分析(四)

女娲与伏羲。

从《山海经》和后来的一些书籍中传说,女娲与伏羲即是兄妹又是夫妻。

如果按现代人的理念,这无疑又是一个重大的伦理错误!

当然,凡是熟悉中国远古历史的都知道,人类地发展史是相当漫长的。

在云南元谋县发现的元谋人遗骨,据考证距今已有一百七十万年了;

陕西蓝田人距今约八十万年;

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北京猿人遗骨距今也有七十至二十万年。

就是“山顶洞人”也距今在一万八千以前。

在一万年前的氏族社会,第一阶段为“母系氏族”社会,此时,人们对女性观念的崇拜以及对生殖的崇拜,是原始社会普遍流行的一种风习,原始人不懂得生育就是生命的延续。

他们见到从妇女腹中孕育生出一个个新的生命,觉得很是神奇,认为这上天和尊神恩赐给的。

同时,由于当时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人们认为有了人就有了生产力,也就有了一切;

人口的多少和体质的强弱决定着氏族及部落的兴衰。

所以原古时期母系社会对妇女分娩也是十分重视的。

所谓“母系氏族”社会,据《吕氏春秋》中说:“昔太古尝无君矣,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别;无上下长幼之分,无进退揖让之礼。”

因此认为,当时的人群如牲畜一般不算过分。

有关女娲文化的演变,从历史上有一种奇怪的现象,从汉代开始,许多学者有意无意的曲解了女娲的身份和性别。

最可笑的是《陔余从考》中竟把女娲称为:“有男人而女名者,如帝有女娲氏。”

在清代把女娲说成男性者最为广泛。

汉代以后,把女娲说成是伏羲的妹妹和妻子的书籍彼彼皆是,这充分体现了封建社会的本质――男尊女卑的思想。

那些文人墨客们,把女娲依附于伏羲体系,使之贬低女娲的身份和地位。

有些封建时代的书籍和记载以及传说,并不完全真实可靠,有的只是文人们附合于封建王朝的王权、男权、父权、夫权思想以及一切统治者的口味或需要;

特别是到了清代,当政者更是强行禁止对女娲的崇拜。

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女娲与上古时期的神灵们有所不同,历代的贬低和禁止,使女娲女神的身份和地位及其知名度受到了严重的损毁,以至严重制约了女娲文化的广泛传播。

比如,在女娲神话和女娲文化的传说中,除了黄土造人、炼石补天以外,几乎没有更多的功德。

而女娲娘娘发明创造的笙、簧、瑟、埙等乐器和诸多发明,他们却不予以宣扬,意以压抑她的功德,甚至将女娲始祖排位在三皇之下。实在是封建社会的可悲、可怜之处。

在中国有三部奇书:《易经》、《山海经》、《黄帝内经》。其实还有一部也堪称中国的一部奇书,那就是《奇门遁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