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神仙谱 >

第15章

神仙谱-第15章

小说: 神仙谱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一直站在一旁的几位上仙急忙伏身下拜,齐声呼道:“叩见圣母,望圣母万福。”

“你等平身。”九天玄女注意到,眼前这几位神圣却不知是何来?他们到底是谁?下回再说。

第十八回,凌霄宝殿贺玉帝(二)

在这九霄宫内,除了彩云、碧霄和百草百花几位仙童,眼前这几位上仙确实不认得。

九天玄女开口问道:“不知几位是何方神圣?”

女娲娘娘笑道:“玉妹莫怪,你下界多年,尘事繁忙,且不知宇宙变迁。而今我上苍功德无量,才会有无数贤能集聚天庭,实属我天界惠福。”

女娲娘娘拉着九天玄女的手向其介绍道:“这位是太白金星,他为人忠厚,智慧过人,是个将相之才。”

这太白金星正是东方的启明星,名曰李长庚,在道教身份仅次于三清。

他见到九天玄女忙弓身施礼言道:“小神拜见圣母娘娘。”

九天玄女微微还礼。

女娲娘娘继续介绍道:“这几位仙佛乃是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婆佛、拘楼孙佛、拘那含佛、迦叶佛。他们俱在凡间无尘迹,修成真身,今特请来辅佐天庭。”

九天玄女听了赶紧施礼谢道:“多谢几位佛祖助我天威。”

几位仙佛双手合十,齐呼佛号。

按照佛教小乘教说法,在释迦牟尼成佛以前,就有了上述六位佛祖,再加上燃灯佛祖(锭光佛)统称为:过去七佛。

再说,女娲娘娘一指旁边二人,向九天玄女介绍道:“这二位乃是兄弟,这位是弟被称为太阴岁神,又叫太岁神。那位是兄被称为岁阴木神,又叫岁星。此番天庭大兴土木,他兄弟二人十分卖力,其功劳之大不可言表。”

岁星和太岁兄弟二人连忙施礼道:“小神拜见圣母,多谢娘娘夸奖。”

说到太岁和岁星,二位甚是蹊跷,总是星影不离,同宿同行,只不过后来一个留在了天上,另一个则值守在地下。

岁阴木神实则是木星,尽管他在天,太岁在地,兄弟二人仍是相映而行;

岁星神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天地各一,是日两仪。

因此,每当人们兴修土木时,必须先找准岁星(木星)所处方位,才能知道太岁的位置。

若是在白天看不到岁星,那就必须计算时辰,便可知道岁星和太岁行至的方位。

千百年来,许多星相家或是看阴阳宅的人,就是依此来判断何日、何时、何地动土最为适宜,如若不然,“在太岁头上动土”就会招来祸殃,实不吉利。

凡是信奉者,尤其是那些搞建筑者,或在家里,或在工地上,都供奉着“太岁神灵之位”。

这样,可能是怕惊动了太岁神,请太岁原谅,以至不要降罪于他们。

也可能为了便于动土,干脆用这个方法把太岁“软禁”在一个固定的地方,以免他到处乱走。

在人们心目与想象当中,太岁是位凶煞恶神,招惹不得。

实则不然,在人们大兴土木时,他尽量躲避着,在迫不得已之下,不会轻易降罪于人们。

太阴岁神和岁阴木神兄弟二人被女娲娘娘请到天庭之时,他俩更是性情温和老实,言听计从。

这次建造天宫,可谓是功不可没,深得女娲娘娘的赏识和称赞。

玄女圣母听了女娲娘娘对二人的介绍和夸奖,九天玄女微微笑道:“待日后再兴土木之时,还需二位鼎力相助。”

岁星和太岁兄弟二人毕恭毕敬地说道:“请圣母尽管吩咐便是。”

女娲娘娘对九天玄女说道:“来玉妹,还有三位我来跟你介绍一下。这位名叫容成,乃造历法之神,是他推出了宇宙转换及年历法则,十分了得。那位叫倘仪,是测月份之神。还有这位名叫羲和,是测算日期之仙。这三位俱是东夷人氏,日后出入凡间,必有用武之地。据我推测,东夷将有怪魔殃及人间,所以我让三人在天庭备功修炼,以防平乱之需。”

九天玄女听了娘娘的一番介绍,心里自然高兴和满意。

她对娘娘说道:“娘娘真不愧为人神之母,天庭、神界、凡间大小事务俱都布置得井井有条,细致入微,全仰仗娘娘精心安排与操劳,真乃无可挑剔……”

“玉妹休要夸奖。”女娲娘娘听到此处赶紧打断了九天玄女的谈话。

她似是一本正经地说道:“玉妹既回天庭,到此为止,今后诸事应由你来料理,帅不离位,你必定是天庭之主,我也该安歇安歇了。”

话虽如此,可九天玄女当然不愿意应下这份苦差,她以为前面有娘娘安排诸多事情,倒省了自己不少心思;

再者说来,玉皇大帝即将登基高位并主宰宇宙事物,至于天界事务还是暂由娘娘料理为好,自己如今做个逍遥神仙,来去自由,何苦再劳心动脑?自寻烦恼找不自在。

于是,她笑眯眯对女娲娘娘说道:“娘娘此言差矣。我刚刚归来,一切未知,天庭事务尚需娘娘继续料理才是,如若有事娘娘尽管吩咐便是,何出推脱之言?谁不想清闲?倘若小妹有礼不周之处,还望娘娘多多海涵。”

常言道:劝将不如激将高。九天玄女一番话,直说得女娲娘娘连连摆手。

其实按女娲本意,自己身为长者,理应多分担一些重任。

可是,又念其九天玄女毕竟是掌管天界之人,她既然寻贤封圣归来,就应该让位于她。

若不然,自己岂不是落个先宾夺主或者是以大欺小了吗?以至于乱了神仙分寸。

谁知此言一出,却招玄女话带锋芒。

当然,娘娘早知玄女之意,只是不可言表罢了。

女娲笑道:“玉妹哪里话来?你今日归来,我高兴不及,何来怪罪之言?罢了,别不多谈,你我还是先见天帝去吧。”

女娲扯着九天玄女便走,九天玄女问道:“朝贺天帝之时,各路神仙何时请来?”

只这一问,女娲娘娘先是一愣,继而手拍额头笑道:“承蒙玉妹提醒,不然恐怕误了大事。”

她叫过太白金星吩咐道:“你速去拟写请柬,请诸路神仙、星辰,还有凡间圣贤,即日会集天庭朝贺天帝,不得有误。”

太白金星弓身答道:“谨遵娘娘法旨。”

太白金星刚要告退,女娲又道:“你拟好后不需传递,交于彩云徒儿,她们将火速发往各处。”太白金星应声退下。

且说,女娲娘娘、九天玄女和神农三圣,一同到养心殿面见了玉皇大帝,并一起与玉帝商议了一件大事。

此事由玉皇大帝亲允:神农即日下界于陇西部洲。既是上苍安排,便有上苍之理。

从此,神农再次降临凡间,做了一个姜氏部落首领,人称“炎帝”。

他临下界之前,女娲娘娘和九天玄女圣母将他送至聚仙门外。

女娲对其言道:“你此番下界投世,已不再是神农了,应称之为炎帝,日后可与轩辕氏同治天下。那位轩辕氏本应和你是近亲,待你俩相合之后,尔等共同创兴华夏,以造福于此方黎民,切不可辜负了苍天所望。”

九天玄女也叮嘱道:“你这次下界非同一般,倘若轩辕是位仁德之君,理应扶持相助于他,否则你便可取而代之。本次你降临尘世间会有无数劫难,此乃天意所致。但在必要之时,我会及时出现帮助于你。”

神农听了二位娘娘之言,感动不已。

他连忙伏身跪拜口中称道:“多谢圣母圣恩,神农铭记天旨,愿二位娘娘圣寿无疆!”

神农肩负天职与重任,不敢忘记苍天嘱托,拜别了二位娘娘,起身赶往尘世间。

从此,神农做了人间一代仁义之君――炎帝。使得子孙万代永记不忘!

第十八回,凌霄宝殿贺玉帝(三)

二位圣母娘娘一直送神农出了南天门,神农赶往下界投生去了。

这一天,正值天界良辰吉日。

但见凌霄宝殿之内:

瑞霭纷纭,金銮座上坐玉帝;

祥光缭绕,白玉阶前列仙卿。

天妃掌金扇,明晃晃;

仙女捧玉巾,亮晶晶。

天兵天将护圣驾,黄巾力士保仙臣。

阶池上,銮座旁,

右首端坐女娲娘娘: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

左首端坐九天圣母: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骋媚妆。

太白金星手捧牙笏,出班俯伏金阶之下。

群神列仙也一同跪倒齐声山呼道:“参见玉皇大帝,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但见玉帝:皇冠正,面生辉,笑微微,两朵桃花脸上飞;

霞裳新,金龙盘,光灿灿,一条玉带腰间缠。

“众位仙卿平身。愿汝等共佐天庭,振我天威,造福天下黎民!”玉皇大帝宏音回荡,响彻云霄。

继而,掌朝官高声喊道:“奏乐!”顿时,金铙铜钹,声震天地,苇管竹笙,回旋悦耳;舞乐之间,列位神圣仙星,把酒畅饮,举盏喝彩,无不欢天喜地。

然而,唯有阶池上端坐的二位圣母娘娘心里繁乱而面无表情。

玉帝见状,心生疑惑,问道:“二位圣尊,今欢吉庆,何不颜悦?是否尚有疏漏之处?”

女娲娘娘与九天玄女连忙起身行礼,只听女娲娘娘言道:“回禀陛下,正当吉庆之时,本不该提及此事,终因干系重大,只好向陛下禀报。近日得知,凡间东夷出了一个巨魔象怪蚩尤,目前正要北移,恐怕会惹起凡间祸乱。我与玉妹商定,只等朝贺礼毕,我俩当即返回仙宫,这天庭之事只好由陛下亲办,实属无奈,望陛下见谅。”

玉帝闻听言道:“区区一个象怪,何劳圣母尊驾?派天将降伏便可。”

女娲娘娘急忙解释道:“禀报陛下,凡间已有降怪之人,只须扶佐而已,我们决定由玉妹下界相助。”

九天玄女言道:“陛下,倘若天庭有事,我等定会召之即来,望陛下准奏。”玉帝点头允道:“既然二位圣尊已经决定,便可依得。不过万望保重圣体。”

“谢陛下恩典。”于是,二位圣母娘娘拜别了玉帝,一并走下了阶池。

众位仙臣星神一齐跪拜同声颂道:“恭送圣母娘娘!”

女娲娘娘说道:“在此欢庆时刻,尔等不必拘礼。”

女娲娘娘回首望了望坐在金銮座上、满面春风的玉皇大帝,心中无比欢悦,是她和九天玄女圣母一道,终于把玉皇扶上了金銮宝座,天界从此再无后顾之忧。

说到玉皇大帝,原为“四御”之一,其全称为:吴天金阙玉皇大帝。又有东王公、东木公、元阳父、扶桑大帝之称,诞生于丙年正月初九日。

东王公为何又称东木公?

按照五行说法:东方属木,南方属火、西方属金、北方属水、中部属土。

东王公原本是指上古时期统治东方的君主概称,东王公居东蓬莱仙岛,东方属木,所以又称东木公。

东王公为先天元阳之气凝聚而生成。

玉皇为群仙之主、众神之皇,玉皇又称玉帝,为道教“四御”之首。

据传:玉皇大帝原本是上古时代光严妙乐国净德国王的儿子,他的母亲是宝月王后。

有一天,王后梦见太上道君即灵宝天尊送子而身怀有孕。

王子降生时,祥光照亮宫殿;

王子长大后“舍身堵北缺,代在万众生”。

他怀着济世救人之心,行药治病,学道修真,他舍弃王位“修真渡化众生,历尽万亿劫难”;

历经千劫成为大罗金仙,

又经万劫总执天道,

再经亿劫,终于登上了“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至尊玉皇大帝”之宝座。

古代的人们十分崇拜天帝,古人认为,山川河流、风雨雷电等等,宇宙万物都是由上天掌管着。

而道教则认为:

道是无边无际的,玉皇大帝统管着宇宙万物,他是无处不在的,他融化在道的太虚之中。

道是无尽无息的,无法形象的玉皇大帝便是道的载体,成就万象,存在于无限之中,深印在人们的心里和想象之中。

故此,道是: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万物以之生,五行以之成。

总说宇宙、阴阳、万世间万物都是由道产生的。

所以,此时正值远古时期,人们对玉皇大帝十分崇拜。

每年腊月二十五日为玉帝下界巡礼之日。

相传这日出生的人乃是玉皇大帝巡礼时,留在凡间的巡情“星官”,自有天禄厚福,切不可招惹,以免被其告知玉帝遭受天遣。

再说,女娲娘娘与九天玄女拜别了玉帝,欲要走出凌霄宝殿,九天玄女却一眼看见伏羲和燧人同在一起,她趁娘娘与众位神仙搭话之机,走过来对燧人说道:“你师父在此,何不前去相认?”

燧人当然想去相认,因在朝贺玉帝之时不便打扰而已。

刚才圣母提醒,他赶快来到娘娘面前跪倒便拜,口中奏道:“徒儿火灵,拜见师父。”

此时此刻,女娲娘娘久久凝望着跪在跟前的“火灵童子”燧人氏,居然半晌说不出话来。

千年的师徒之情,千年的离别之苦;

她在心里一遍又一遍问自己:这就是火灵童儿?这真是火灵徒儿?

……当她看见火灵童子之后,自然又想起了朝思暮想、牵肠挂肚,至今仍在凡间的一双儿女,致使这位无所不能的至尊圣母娘娘,情不自禁地晶晶泪流。

她双手捧着火灵童子的脸庞轻轻言道:“童儿,你受苦了。”

“师父……”火灵童子燧人氏无语凝咽。

这时,彩云、碧霄、百花、百草几位仙童也都凑过来与燧人互相礼过。

女娲娘娘和众仙徒不免要与燧人长谈一番,以叙久别重逢之情。不表。

单说,九天玄女见此情形,眼睛潮润,不易打扰,便独自一人欲出大殿。

这时伏羲与青龙、白虎、玄武、朱雀等诸位神将赶过来。

他们向九天玄女礼过,九天玄女对伏羲问道:“你研制河图成效怎样?”

伏羲回道:“禀报圣母,河图之事略有小成。”

九天玄女道:“不妨说来听听。”

“承蒙上苍恩典,我已在洛水求得洛书,河图洛书相匹相配便可产生无穷之变化。”

伏羲向九天玄女屈指详解道:“如今我等基本将此术调制完毕。圣母请看,天与地分为两仪,用阴阳相重相交之变,从中产生老阴老阳和少阴少阳,此为四象,四象乃象征四时、四方,进而产生八卦。”

九天玄女问道:“何为八卦?”

伏羲讲解道:“八卦者为八方也,即:南为乾一,代表天阳,北为坤八,代表地阴,依次推成兑二为东南,离三为正东,震四为东北,巽五为西南,坎六为正西,艮七为西北,故称为先天之数。再配以五行属性,便成为一幅完整之八卦图。”

九天玄女听得伏羲介绍,心里十分高兴。

她脱口说道:“如此甚好,此图可称之为‘伏羲先天八卦图’,你看可否?”

“多谢圣母赐名。”伏羲弓身言道:“启禀圣母,此图虽已完整,若加上洛书之数,还须调动九神九星方能成为精奥之术。万望圣母出面相助。只待此术成功,这宇宙间一切事物皆可用其卜之,以定天地吉凶。”

九天玄女嘱咐道:“你尽管潜心研制此术,至于诸位星神,你可随时调用,任你选择安排,以助其术精益求精。”

伏羲一听诚惶诚恐,连忙施礼谢道:“多谢圣母恩惠,我定竭尽全力研制出这一奇术,决不辜负天恩。”

九天玄女笑道:“你不必谢我,待奇术功成,三界十方少不得求之一用,以保万事吉安,到时我可要先来试用,可否?”

伏羲也笑道:“那是自然,请圣母吩咐就是。”

且说,九天玄女听伏羲详解了“先天八卦图”,心中十分畅快。

可是,她只顾与伏羲谈天论地,却不曾理会众星神举杯换盏,今日正值朝贺玉帝登基之时。

突然,天鼓擂鸣,音震天庭,竟惊动了所有神圣仙星。

玉帝问道:“何人大胆,竟敢擅撞天鼓?”众仙臣按班就绪。

报事官禀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