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不败-第2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宁可甘冒大险,全撤掌力。他连一个素不相识的老人也不肯轻易加害,焉能杀害传他艺业的恩师?以掌法而论。玄苦师弟决不是萧施主所杀!以心地而论,更非萧施主所杀!”
玄渡、玄因、玄止、玄生四僧齐声说道:“方丈师兄当时便有此推断。我四人事后详加推敲。议论他掌法、掌力中诸般细微曲折之处,亦都毫无疑义。”
玄慈森然道:“当时在天台山道上。我们五人先已立下了主意,倘若察觉萧峰果真是凶手,我们便即五人合力,诛除了他,不但为玄苦师弟报此血仇,也为武林除去一个祸胎。”
扭头向萧峰道:“萧施主,我们今日说这番话,不是向你卖好,乃是向神山师兄等诸位英雄好汉说明,并非我少林弟子妄杀无辜,而我少林派不正戒律。”
萧峰躬身道:“是。多谢方丈大师为我洗刷冤屈。”
玄慈脸现慈和,缓缓说道:“萧施主,现今我坦率相告:你一心追寻的那个带头大哥,便是老衲玄慈!”
此言一出,台上台下众人听了,都忍不住全身剧震。
对于萧峰而言,尤是如此。
只听他激动得地断断续续道:“啊!原来……原来……你……你……就是……”
玄慈微微点头,续道:“不错,正是老衲。当日在天台山道上,我知你并非杀害玄苦师弟的凶手,于是在跟你对掌时突然撤去掌力,就是要让你一掌打死了我,报你父母的大仇!”
萧峰陡然间获知真相,心绪兀自难平,但种种疑团也终于得解,暗想:“当时既有人传来假讯,说我爹爹要来少林寺藏经阁抢夺武功秘笈,中原武人要设法阻止,理所当然应由少林寺中高手率领带头;而与汪前帮主情好莫逆的武林前辈,自以后来担任少林寺方丈的玄慈大师为首。只因我出身少林,素知玄慈方丈为人慈和,决不致没来由地带人去杀我爹娘,我心有所偏,便对清清楚楚现身在我面前的带头大哥视而不见,再也不去想上一想,玄慈方丈便该是带头大哥!”
玄慈淡淡地道:“老衲当年做了这件大错事,早已甘愿就死。萧施主,请你上来一掌打死我吧。为你爹娘报仇,是人子应有之义。老衲未能及早明言,以致有多人为此送命。众位英雄豪杰,萧峰杀我,乃是完结一段因果,既有此因,便有此果。任谁不得伸一指加害于他!”
说完垂手低眉,挺胸而前,只待萧峰下手。
“轰”萧峰听闻玄慈大师所言,内力情不自禁提起,一时间封禅台上罡风四起,杀气腾腾。
“大哥!手下留情!”眼看玄慈方丈命在顷刻。虚竹赶紧出言相劝。
兄弟连心,东方不败和段誉见状,也跟着劝解道:“萧大哥。玄慈大师乃是受人蒙蔽,请放过他吧!”
萧峰思虑片刻。终于压制住体内澎湃的真气,转而负手背后,缓缓走上几步,说道:“方丈大师,当年有人假传讯息,大师误信人言,致有雁门关外不幸之事。倘若萧峰身居大师之位,亦当如此作为。方丈大师行事居心。没半点违了佛旨。玄苦恩师自不是大师所杀,然我义父义母、赵钱孙等人,究竟死于何人之手?”
玄慈道:“老衲惭愧,这些人虽非我所杀,但确是因我而死。老衲迄今尚不明凶手是谁。”
萧峰道:“既然凶手迄今未明,萧峰此时亦不以一指加于方丈大师。此事终有水落石出的一日,到时自当再向方丈请益。”
玄慈颔首说:“我知你心存慈念,凭此一念,即可多造功德。”
萧峰应道:“弟子不敢求多造功德,只盼少作罪业。”
玄慈道:“咱们学武之人。心中常存少作罪业的一念,便是功德。”
萧峰道:“多谢大师教诲。”而后向在场中原武人团团躬身行礼,说道:“各位。既然玄慈大师已经还萧某一个清白,那么萧某和各位的仇怨已了,这就告辞。”
接着转身朝东方不败说道:“东方兄弟,咱们走吧!”
东方不败刚想答应,却听全冠清喝道:“且慢!”
萧峰见全冠清仍要纠缠,心下有气,问道:“怎么,全长老,难道你信不过玄慈大师之言。还是认定我是杀害多位中原武林人士的凶手么?”
全冠清摇头道:“玄慈大师德高望重,他的话。谁敢怀疑?但你和东方不败二人是当今大辽皇帝的左膀右臂,身居高位。统领辽国数十万兵马,却是不假。哼哼,一个南院大王,一个天下兵马大元帅,偷偷潜入宋境,居心叵测,图谋不轨,光凭这一条,我们中原武人,就不能放你走。”
玄慈听罢,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难道老衲风尘仆仆而来,还是阻止不了一场杀戮么?”
东方不败走上前去,对玄慈大师谢道:“大师,不必灰心,你能亲自赶到,为我和萧大哥洗清冤屈,我们就已经很感激了。接下来这些不散的阴魂,就交给我们处理吧!”
玄慈方丈闻言,颔首说道:“善哉,善哉!”
而后东方不败转身面向全冠清,义正词严地说:“全长老,你好大胆子啊!明知我和萧大哥乃是大辽天子的股肱重臣,还敢挡我们的道。你不想想,要是我们有个什么闪失,岂不是给了辽帝借口,出兵伐宋?你眼下这行径,究竟是爱宋国呢,还是要害宋国?”
全冠清听了,厉声说道:“哼,无耻谰言!辽贼进犯我中原之意,就如当年司马昭篡逆之心一般,普天下谁人不知,哪个不晓?就算放你们回去,辽国君臣照样会找到理由来攻打我们。倒不如我们现在就先断其臂膀,到时候他就算打来,武力也会大打折扣。”
群雄闻言,纷纷应和道:“嗯,不愧是‘十方秀才’,思虑就是周全!”“唔,不错,不错,决不能放他们回辽国去!”“对为大宋尽忠,跟他们拼了!”
经过全冠清这么一挑拨,一时间群情激奋,众武人“轰”的一声站起,纷纷持兵刃在手,意欲同萧峰和东方不败拼命。
与此同时,经过反复思量,慕容复回想先祖遗训,复国之志在胸中奔腾翻涌。
终于下定决心,要以江山大业为重,江湖道义为轻,断然抛弃萧峰与东方不败对自己的恩义,踏上几步,朗声说道:“萧大王,今日中原群雄要保家卫国,诛杀胡虏,我身为武林盟主,自然先来下手。”说着又重新跳上封禅台。
玄慈、东方不败等人赶紧闪至一旁,为“南慕容”和“北萧峰”腾出一块空地。
萧峰点头道:“好!你和我齐名已久,今日便要在各位英雄面前分个高下。”语毕胸口热血上涌,在英雄肝胆驱使下,一声长啸,呼的一掌“损则有孚”。向慕容复猛击出去。
慕容复领教过他掌力的厉害,双掌齐出,全力抵御。
岂料萧峰掌到中途。两肘忽地往上微抬,右拳左掌。直击横推,一快一慢的打了过来。
这是降龙十八掌中第十六掌“履霜冰至”,一招之中刚柔并济,正反相成,实是妙用无穷。
而慕容复最擅长本领是“斗转星移”之技,将对方使来的招数转换方位,反施于对方。
但萧峰一招的关窍恰好与“斗转星移”的原理相合,也是借力打力。路数太过变幻莫测,慕容复实在不知他要击向何处,于是无法牵引,当即凝运内力,双掌推出,同时向后飘开三丈。
萧峰身子微侧,避开慕容复的掌力,大喝一声,犹似半空响了个霹雳,踏上两步。追上慕容复,举起右拳就向慕容复脑门砸去。
慕容复听到他这一声大喝宛如雷震,本存惧意。见他身法如此之快,更加心惊。
萧峰这一拳来得好快,直似电闪,慕容复待要招架,拳力已及顶门,总算他反应够快,脑袋向后急仰,两个空心筋斗向后翻出,这才在间不容发之际避开了这千钧一击。
未待他站稳。萧峰叫声:“好!”双掌向前平推,降龙十八掌中威力极大的一招“震惊百里”便即发出。
慕容复没料到萧峰第二击能如此迅速异常地赶到。简直是前劲未衰,后劲继至。
好在他身法精奇。借着萧峰掌上的劲风,再次飘开,不过这次已经落到台边,差点掉下去。
甫一开战,萧峰就已占得上风,但他接连迅猛发掌,内力消耗着实不少,到后来掌力略有减弱。
台下武功低微之辈看不透其中的关窍,慕容复却心下雪亮,当即精神一振,抓住机会揉身而上,施以反击。
自练成《易筋经》上心法之后,慕容复内功大进,气运双掌,掌缘真气密布,其锋锐不下一柄千锤百炼的宝剑,立马使出慕容氏家传剑法,招招连绵不绝,犹似行云流水一般,瞬息之间,就将萧峰全身罩在一道道掌剑劲风之中。
武林人士向来只闻姑苏慕容氏武功渊博,各家各派的功夫无所不知,殊不料手中无剑手亦剑,剑法竟精妙若斯。
但慕容复每一招不论如何凌厉狠辣,总递不到萧峰身周一尺之内。
当他绕到萧峰背后横劈一剑,萧峰听得背后风响,衣上也已微有所感,就在这一瞬之间,反手回劈,正是“降龙十八掌”中一招“神龙摆尾”,“咚”地一下二掌相交,慕容复只觉手臂酸麻。
就在此刻,萧峰的后招又至,这第二掌“或跃在渊”,“呼”地一响,左掌前探,右掌倏地从左掌底下穿了出去,直击慕容复小腹。
如此便逼得慕容复纵高伏低,东闪西避。
好在慕容复“斗转星移”之技奥妙莫测,卸去了萧峰大部分掌力。
转瞬之间,二人翻翻滚滚地已拆了百余招。
东方不败、虚竹、段誉见萧峰每一掌都是打得狂风呼啸,飞沙走石,只怕难以持久,心中皆是焦急。
这时东方不败忽地看到慕容复以掌为剑的剑法中露出老大一处破绽,情急之下,也就顾不得比武的公平了,当即以传音入密提醒萧峰道:“大哥,快用‘潜龙勿用’!”
萧峰闻言,立时右手一推,左手同时向里钩拿。
面对萧峰的右推左钩,慕容复为躲他右掌,身子朝自己右边一侧,却不料后背“神堂”大穴正撞在他左手那屈起食中两指上,身形微微一滞。
趁此机会,萧峰右掌顺势一招“利涉大川”倏地击出,直取慕容复左胸。
众人见状,均是一惊,因为他们都清楚,中了这招之后,慕容复不死也得重伤。
邓百川、公冶乾、包不同、风波恶四人齐叫:“休伤我家公子!”一齐奔上。
王语嫣也从人丛中抢出,叫道:“表哥,表哥!”
就在敌人快要中招的时候,萧峰心想:“我与慕容公子无冤无仇,只是恼他恩将仇报的行径,又何苦伤他性命?”
言念及此。掌上的力道已然收了八成。
孰料奇变陡生,正在此时,一个脸蒙灰布的灰衣僧人迅捷无伦地蹿上封禅台。二话不说,伸出食指就朝萧峰凌虚点来。
亏得萧峰应变奇速。放过慕容复,转而使一招“密云不雨”,双掌交替连拍,“啪”“啪”“啪”“啪”“啪”,接连挡开数十道极其凌厉的指力。
慕容复如蒙大赦,连忙运劲冲开背后被封的穴道,抬手对准萧峰脖子就是一掌剑。
此刻萧峰正全神贯注地对付连绵不断的指力,无暇顾及慕容复见缝插针的掌剑。眼看脖颈要害就要中招。
便在此时,半空中忽有一条黑衣人影,如一头大鹰般扑将下来,双足正好落在慕容复伸出的手上,使其微微一偏,刺了个空。
这人蓦地里从天而降,突兀无比,众人惊奇之下,一齐呼喊起来。
待他踢开慕容复的臂膀,落到地上。在场的人这才看清,原来他手中拉着一条长索,长索的另一端系在十余丈外的一株大树顶上。
只见这人黑布蒙面。只露出一双冷电般的眼睛。
说来也怪,灰衣僧见黑衣人到来,便即停止了出指攻击,站立原地。
黑衣人与灰衣僧相对而立,过了好一阵,始终谁都没开口说话。
群雄见这二人身材都甚高,只是黑衣人较为魁梧,灰衣僧则极瘦削。
又过良久,黑衣灰衣二人突然同时说道:“你为何要救他?”
同是一个“他”字。指的却是不同的人:黑衣人口中所指乃是慕容复,灰衣僧指的当然是萧峰了。
群雄听二人说了这六个字。心中都道:“这二人声音苍老,年纪应该不轻了。”
萧峰当即走上前来。谢过救他的黑衣人:“在下萧峰,多谢前辈救命之恩!”
慕容复也上前对灰衣僧拜谢道:“在下慕容复,得蒙高僧出手相救,大恩大德,没齿难忘。只是不知前辈为何会使我慕容家的‘参合指’?”
那灰衣僧并不答话。
而一旁的玄慈方丈则仔细端详起他来,忽地若有所悟,疾步上前,提高声音,问道:“慕容博,慕容老施主,当真是你吗?”
众人突然听到他说出“慕容博”三字,又都一惊。
群雄大都知道慕容复的父亲单名一个“博”字,又知此人逝世已久,怎么玄慈会突然叫出这个名字?难道假报音讯的便是慕容博?
各人顺着他的眼光瞧去,但见他双目所注,却是那站在封禅台上的灰衣僧。
那灰衣僧一声长笑,说道:“方丈大师,你眼光好厉害,居然将我认了出来。”伸手扯下面幕,露出一张神清目秀、白眉长垂的面容。
慕容复惊喜交集,叫道:“爹爹,你……你没有……没有死?”随即心头涌起无数疑窦:爹爹为什么要装假死?为什么连亲生儿子也要瞒过?
而台下的全冠清则惊呼:“咦,燕……燕先生,怎么,怎么会是你?”
玄慈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嗯,慕容老施主,果然是你。我和你多年交好,素来敬重你的为人。那日你向我告知契丹武士要大举来少林寺夺取武学典籍,老衲自是深信不疑。其后误伤了好人,老衲可再也见你不到了。后来听到你因病去世了,老衲好生痛悼,一直只道你当时和老衲一般,也是误信人言,酿成无意的错失,心中内疚,以致英年早逝,哪知道……唉!”
他这一声长叹,实包含了无穷的悔恨和责备。
这时忽听那黑衣人指着慕容博暴喝道:“慕容老贼,你这罪魁祸首,当年我和你三次对掌,深悔不知你本来面目,没下重手杀了你。今天一定要将你碎尸万段!”
慕容博听了他的话,脸现疑惑之色,问道:“喔,你究竟是何人?与老夫有何仇怨?”
“好!”那黑衣人应道:“冤有头,债有主,今日我就让你死个明白!”说着伸手便拉去了自己的面幕。
群雄“啊”的一声惊呼,只见他方面大耳,虬髯丛生,相貌十分威武。约莫六十岁左右年纪。
萧峰惊喜交集,抢步上前,拜伏在地。颤声叫道:“你……你是我亲生父亲……”
那人哈哈大笑,说道:“好孩子。好孩儿,我正是你的生父。咱爷儿俩一般的身形相貌,不用记认,谁都知道我是你的老子。”
一伸手,扯开胸口衣襟,露出一个刺花的狼头,左手一提,将萧峰拉起。
萧峰扯开自己衣襟。也现出胸口那个张口露牙、青郁郁的狼头。
两人并肩而行,突然间同时仰天而啸,声若狂风怒号,远远传了出去,只震得山谷鸣响,数千豪杰听在耳中,尽感不寒而栗。
萧峰从怀中摸出一个油布包打开,取出一块缝缀而成的大白布,展将开来,正是智光和尚给他的石壁遗文拓片。上面一个个都是空心的契丹文字。
那虬髯老人指着最后几个字笑道:“‘萧远山绝笔,萧远山绝笔!’哈哈,孩儿。那日我伤心之下,跳崖自尽,哪知道命不该绝,坠在谷底一株大树的枝干之上,竟得不死。这一来,为父的死志已去,便兴复仇之念。那日雁门关外,中原豪杰不问情由,杀了你不会武功的娘亲。孩儿。你说此仇该不该报!”
萧峰道:“父母之仇,不共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