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剑出华山 >

第45章

剑出华山-第45章

小说: 剑出华山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数之下,竟有九圈水波绵绵扩散!

只是细细一看,便发现最外层的水波迅疾却松散,很快消散,而最内层的水波却又迟缓无力,后劲不足···

据九天神掌秘籍所载,此掌法初习时阳刚迅猛,掌出无悔,摧人筋骨如断枯枝,待功力深厚,掌力更是霸道无匹,气势雄浑,直有开碑裂石之威。继而掌法造诣渐深,明了敛气聚力之要,便能一掌击出,劲气层层叠叠,掌势浩浩荡荡,令对手避无可避,躲无可躲,唯有强接硬抗,却又正中下怀,纵然对手功力深厚,也最多硬碰硬十来掌后,就会筋骨酥麻,手臂剧痛欲折,五脏六腑憋闷难忍···

自从少年时得蒙神教先教主青睐,得传这九天神掌以来,任我行已然苦练近二十年,虽然因为平日厮杀频繁,也曾分心大半去修习兵刃剑法,但任我行在这门掌法上花的时间可绝对不少,造诣非凡,几近大成。一掌击出,已然能够勉强叠加九层劲力!

只是,此掌力实在过于阳刚霸道,任我行尚不能完全收放自如,重叠的九层劲力中,第一层劲力失之过猛过快,最后一层劲力又失之后劲不足。

任我行只隐约猜测,若要消弭这点破绽,绝非单纯的勤学苦练所能做到,须得悟通某种玄妙关窍,才能掌力运用自如,收发由心,臻至圆满境界。

近些年九天神掌功力深厚以来,任我行倚之会过不少成名高手,雄浑霸道的叠加掌力一出,对手无不束手束脚,身形直似风中落叶,不由自主的硬接数掌即败!

果真掌如其名,神威赫赫,任我行平日对此颇为自得,直叹不枉二十年苦练不辍!

却不料,此次与这诡异的鬼面锦衣卫交手,任我行引以为豪的九天神掌被对方的灵巧一指悍然击破,重可开碑裂石的雄浑重叠掌力竟霎时化作拂面微风···

那一瞬间,任我行不可避免的对自己苦练已久的九天神掌生出一丝怀疑,心境失守,招式一缓,以致对方趁机脱出掌势笼罩,必胜之局由此功亏一篑。

这三天以来,任我行总是不由自主的回忆起那鬼面锦衣卫破掉自己掌力的情景,忍不住反复揣摩当时双方的招式,以及运劲使力的技巧,就连与向问天、绿竹二人一同搜寻山谷之时都颇有些心不在焉。

这其实是众多习武之人的通病,总是情不自禁的研究对手的武功奥妙,希望想出针对性的破解之法,继而在下次交手时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就像原著左冷禅在任我行的吸星大*法下吃过亏,便绞劲脑汁的创出寒冰真气,十多年后再与任我行交手时,果真以寒冰神掌让自视甚高的任我行栽了个大跟头!

这毛病便是南宋年间的天下五绝中人也不能幸免,否则北丐洪七公与西毒欧阳锋也不会执着于拆解对方的绝招妙法,死斗到油尽灯枯,以致双双坐化。

当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揣摩其他高手的武学精髓,选择合适的部分融合进自己的武学之中,达到取长补短之效,也是许多习武之人提升自身武功的一种有效秘诀。

此前二人一番斗智斗力的交手后,岳不群浦一伤愈,便迫不及待的沉醉于研究如何以华山剑法破解任我行的九天神掌,而同时任我行也在思索为何岳不群那玄妙一指那个化解自家的霸道掌力,更试图从中得到弥补自家掌力缺陷的方法···

毕竟任我行比岳不群多了近十年的习武经验,细致入微的再三分析之后,任我行已然将那鬼面锦衣卫化解自家掌力的方法参透了八九分。

原来,似九天神掌这般阳刚雄浑的掌法,最擅以势压人,摧枯拉朽般击败敌人,但若遇到武功路数灵动迅捷已极的高手,则不免显得用力过猛,能发不能收,便有被人避实击虚之虞,更兼极易招式用老,身形僵硬,变招不畅。所以,上乘阳刚掌法,都颇为注重留力,出掌时看似全力以赴,威势逼人,实则最多只用了七分力,而暗暗保留三分力,不仅利于随时变招,更能作为底牌,以防万一。

“亢龙有悔”的精微妙理,可不是降龙十八掌独有!

无论是前身大九天式,还是现在的九天神掌,虽然都是走得阳刚路线,但在运劲使力的精微之处,皆是颇具匠心。大九天式乃是方腊一生征战杀伐之术的大成之作,招式大开大合,古朴大气,却又寓巧于拙,予刚与柔,其中蕴含着精微奥妙的武学至理。习练大九天式之人,须得气血强壮、功力深厚,能承受此门武功的霸道劲力,而其暗含的浓重杀伐煞气,更要心性坚定,避免走火入魔,才有可能修炼成功。

与绝世武学等级的大九天式相比,明教和日月神教历代高手从其残片中参悟和衍化出的九天神掌,仅仅是一门高深的上乘掌法,几乎在各个方面都弱了大九天式一筹,更没有大九天式那绝世武学之化繁为简的玄妙境界,却唯独在博采众长之上胜过大九天式不止一筹!

毕竟,方腊纵然武功绝顶,出神入化,所创大九天式的武学义理更是高深玄妙,但方腊一人之智慧终究有限,而明教和日月神教数百年间的众多高手的各种奇思妙想不断碰撞出的智慧火花,却是几近无限,以这些智慧结晶融合衍化出的九天神掌,当真繁复巧妙已极,毫不夸张的说,能够从中找出江湖中大部分阳刚掌法的精华理论的影子!

如此一来,表面上九天神掌好似杂而不纯,极难学全学精,更比不上大九天式威力大。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可以说,从江湖上随意挑选十个一流高手,其中难有一个能够将大九天式练至小成,但却至少有八九个能够将九天神掌练成小半,更可能有一两个能够将之练至接近大成!

其间原因其实不难理解,如果说大九天式像火车铁轨,能够直通绝顶高手境界,但习练者却也像轨道上的列车一般,不仅入轨时要求高,规格严,而且从头到尾绝不能出轨,一旦半路某些地方出轨,便是走火入魔的凄惨结局。而九天神掌可以算是城市大马路,四通八达,大街小巷尽在其中,说来谁都可以进进出出,左转右拐,就算功力浅薄、悟性低下之人,也能在其中走过一段小巷子,学个简单的一招半式,而功力深厚之人,便能够走通一条或数条大街小巷,有机会将九天神掌练至小成,若有人悟性出众,心性与九天神掌阳刚霸道的风格相合,就可能如任我行一般,对四通八达的路径了然于心,并隐隐察觉到混肴在大路小路中的城市主干道,便是模模糊糊触摸到掌法大成的玄妙关窍。

事实上,这也是大多数绝世武功与上乘武功的最关键的不同之处。

绝世武功一般都是谋个境界极为高深的高手所创,其中理论精微奥妙,招式千锤百炼,可以说破绽已经微不可察,除了作者自己,后学者不仅入门极难,更是几乎不可能将其分毫不落的彻底参悟通透。

而江湖中的上乘武功,差不多都是底蕴深厚的武林门派的立派根基,在世间传承了少则上百年,多则近千年,经过门中历代高手的锤炼完善,融汇众人智慧为一体,全面而广博,根基扎实,破绽极少,虽然失之繁复,不如绝世武功那般精微奥妙,却适合绝大多数习武之人参悟修炼!

二者对比,绝世武功就好像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巨树,高深莫测,修习者由浅入深,便似柔弱藤曼一般绕树向上攀爬,饱经艰险的到达高处,屹立树顶,却也从此过于依赖巨树,再也脱离不得,正如修炼绝世武功至大成境界的高手,纵然武功绝顶,但却始终脱不出这门绝世武功的藩篱,无法超越创出功法的那位前辈!

而上乘武功则像一片绵密起伏的树林,一棵棵大树虽然也颇高,却远不及参天巨树,总在大部分习武之人所见所思的范畴,而每个修习者,无论悟性高低,也都能在其中找到与自己相合的或高或矮的那棵树。若有悟性上佳者,便能从平庸中脱颖而出,将属于自己的那棵树培养成参天巨树,创出自己的绝世武功!

就像乔峰在丐帮降龙二十八掌的基础上创出了降龙十八掌,周伯通融汇全真教的道家拳掌创出空明拳,张三丰自道家绵掌中创出太极拳。凡此种种,无不是将某种上乘武功练至高深玄妙的境界之后,再融入自身所悟所长,发扬光大,超出原本上乘武功的局限,创出都属于自己的绝世武功,成就一代武学宗师!

而段誉修习北冥神功、六脉神剑,郭靖学习九阴真经、降龙十八掌、空明拳,张无忌练九阳神功、前空大挪移、太极拳剑,这三人虽然都依靠绝世武功跻身当世绝顶高手,但却也深受这些绝世武功影响,无一能够脱出藩篱,超越前人而更进一步!

江湖中人人都道绝世武功比上乘武功强出不止一筹,却极少有人注意到,创出绝世武功的都是名传千古的武学大宗师,而学习绝世武功的人,纵然在江湖上称雄一时,却也只能昙花一现!

然则,任我行悟性颇高,又习练九天神掌这般上乘武功近二十年,虽然还未接触过绝世武功秘籍,却也已经隐隐感觉到类似九天神掌这等上乘武功的一些优点及瑕疵。

其中,九天神掌叠加劲力之法虽妙,能够使浑厚的掌力再次倍增,却也加大了掌力的控制难度,使得本就颇难收放自如的阳刚掌力更加难以细微掌控。任我行自问对掌力的控制已经达到自己面前功力的极限,但还是第一层劲力太散,第九层劲力太弱,始终无法做到九层劲力均匀如一,凝而不散!

若是碰到同样走阳刚路线的习武之人,任我行还可凭着霸道无匹的掌力,摧枯拉朽般击溃对方,但若是碰到境界高深,对真气御使自如的内家高手,就可能在长时间的交手中窥破任我行掌力的瑕疵,继而找出破解之法。

任我行料想,三日前的交手中,鬼面锦衣卫便是靠着其对真气超出寻常武者的精微控制,将极其精纯柔和的真气运至在指尖,以灵巧迅捷的手法,连续划过那九层劲力的重叠融汇之处,精确的消融掉了九天神掌的九层劲力之间,那维持每相邻的两层劲力互相压迫推动之力,使得其中本就勉强凝聚的阳刚真气瞬间暴散,九层劲力相互抵消,雄浑掌力霎时化作拂面清风!

凝眉沉思着鬼面锦衣卫那精纯柔和的指力,任我行对于如何将自家的九天神掌火候再上一层楼,渐渐有了些许模糊想法。

第六十一章劫道的骑士

夜尽天明,山谷内蒙蒙雾气渐渐升腾消散。

任我行从闭目行功的状态醒来,正要招呼向问天和绿竹继续搜寻山谷,却看到向问天欲言又止,便开口相问,“向兄弟有话不妨直说!”

向问天本身也不是拖沓之人,便抱拳直言,“舵主,恕属下多嘴,这天龙寺消亡已有三四百年,便是当初藏有神功秘笈,如今恐怕也早已腐朽成灰···”

“哈哈···”

任我行闻言一笑,心知向问天颇有才干,又对自己忠心耿耿,看着同样面有疑色的绿竹,便耐心为二人解释,“你们有所不知,天龙寺当初藏匿的秘籍百年前就被我教一位前辈寻得,也确实如向兄弟所言,已然腐坏缺失不少。但是,我们现在寻找的可不是当初天龙寺的那秘籍残篇!”

向问天本就机智过人,立时醒悟过来,“难道是当初那位前辈整理修补后的札记?”

任我行含笑点头,拍拍向问天的肩膀,率先步向山谷深处,口中低声讲述,“本座也是在教中收藏的前辈长老遗物中得知,那天龙寺留藏的残缺秘籍不仅原来的名字早已模糊难辨,就连正文也缺失了少半,幸而发现秘籍的那位长老学识渊博,武功精湛,穷尽毕生智慧,将之弥补修善成一门神功绝学,能够吸取他人真气化为自身功力,只需极短时间便可使人内功臻至大成,遂命名为吸星大*法!”

紧跟在后的向问天、绿竹闻言不由面色一惊,二人眼界不差,对武林中各家各派的镇派秘笈大都有所耳闻,却也从未听说过这种夺取他人功力化为己有的可怕武功,更好奇如此神妙武功为何不曾扬名江湖。只是任我行不说,二人也不好再问,更不能问,否则便是表示二人对秘籍有所觊觎,绝非为人下属的本分···

三人一路细细搜寻可能存在机关暗格的地方,向山谷深处渐行渐远。

好一会儿,树枝轻拽,一道暗黄身影从合抱粗的大树上跃下,轻飘飘似飞羽般落在任我行三人刚刚走过之处,恶鬼面具下的眼睛微微眯起,愣愣地看向任我行三人前进的方向。

“果然是吸星大*法···”

轻轻吐出一口浊气,岳不群回想着原著中任我行让江湖中人闻风丧胆的招牌武功,不由喃喃自语一声,旋即毫不犹豫的跟上。

吸星大*法这样的好东西,怎么也得见者有份!

岳不群摸了摸背后的麻布包裹,这几日武功大进,虽然自忖仍旧胜不过任我行那浑厚功力,却也不如之前那般忌惮非常,以致交手时束手束脚。

看着眼前的陡峭石壁,任我行三人的目光中饱含最后的期待。

整个山谷范围内,大多数地方都是树林草丛,还有一条小河,实在不好藏匿武功秘籍这般珍贵之物,除了这片光秃秃的石壁,任我行三人已然想不出还有什么地方适合藏东西。

而且,石壁根处那几个一人高的坑坑洼洼的浅洞颇似壁龛,极可能是当年天龙寺高僧闭死关所用····

次日凌晨,一辆朴实的马车从斑驳的昆明古城门驶出,上了通往贵州的官道。

车轮粼粼声不绝于耳,虽说走的是官道,但坑坑洼洼的黄土路面着实算不上好,马车频繁的颠簸震动,头戴竹笠的赶车大汉也随之身形起伏。可想而知,坐在车内的人也绝对算不上舒服,而唯一不为路况干扰的,恐怕就属拉车的那匹健壮黄鬃马了。

一马平川的青色原野上,二十个威武骑士一条线般打横截断官道,塑像般静静屹立,身上全一色的暗黄飞鱼服,腰悬制式绣春刀,就连胯下的坐骑也是一色儿的青葱健马。

人不语,马不嘶,气势凝重异常,官道上稀疏往来的寻常旅人尽皆亦识趣的远远绕开。

直到那辆等待许久的马车远远驶来,二十个锦衣卫健骑不约而同的凝视过去,神色微微一动,意味莫名。

似是感受到前方的诸多注视,赶车的大汉抓着缰绳的手指不由一紧,随即扶了扶遮掩面容的斗笠,若无其事的驾车匀速前行。

双方渐渐接近,虽然都没有异样举动,但二者之间的气氛却愈发凝重,空气中随之杀机隐现。

“铿锵···喝啊!”

整齐划一的拔刀冲锋,道道寒光乍现,马蹄轰隆作响,二十个骑士出人预料的一言未发,便悍然向马车冲杀过去!

斗笠车夫却似全然不受对方隆隆威势的影响,仍旧安坐车辕,随着马车微微起伏的身形竟有种稳如泰山的雄浑气势。

眼看正前方的锦衣骑士冲近,斗笠车夫才闪电般从背后的车帘下抽出一柄青钢利剑,猛地站起身来,隔空向丈许外的骑士狠狠一挥长剑。

利刃破空的尖锐厉啸声中,一道寒光闪烁的蒙蒙剑气瞬间离剑飞射。

正面的锦衣骑士眼中残忍的血光只刚刚变为恐惧,便被眨眼间袭至的雄浑剑气透体而过,连人带马立时齐齐从中一分为二,血雾飞洒中人马残肢顺着惯性斜斜抛散。

一个照面就凶悍的击杀对方一人,还是用的如此血腥残忍的霹雳手段,车夫隐藏在斗笠下的眼神不仅不见快意,反而渐渐凝重起来。

眼见同伴惨死,剩余的十九个锦衣骑士竟然毫无悲痛畏惧之色,反而眼中血光闪烁,杀意更盛,相互之间仍然保持着某种惊人默契一般渐渐围拢在全速行驶的马车四周,像极了群狼围捕猎物。

斗笠车夫任由马车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