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长生-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后,所有小蛇汇聚到了小腹丹田位置,变成了一个不停转动的气旋。
嘉靖皇帝微闭双目,觉得浑身上下从来没有这般有舒爽过,轻飘飘的好似随时都要飞起来一般。
说起来很漫长,但其实不过短短几秒的时间。
从嘉靖皇帝扔掉手中的玉佩,到他的脸色从惊恐变作舒爽,不过是一眨眼的事情,八名大内侍卫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间不该如何是好。
这时,嘉靖皇帝睁开了眼睛,摆了摆手,示意自己安然无恙,不用担心。八名大内侍卫这才放下心来。
“皇上感觉如何?”曹旭问道。
嘉靖皇帝紧了紧拳头,感觉身体之中好似有着使不完的力量,当即说道:“好,感觉好极了。”
曹旭笑而不语,这可是他耗费了将近三分之一的先天罡气,才凝聚出来的真气种子。将真气输入到他人体内,能够自成循环,独/立运转,激发宿主的潜力,滋养身体和精神。
当然,因为曹旭能力不足的原因,大约一个月左右,输入到他人体内的真气就会渐渐散去。
这就相当于有一个先天高手连续一个月为嘉靖皇帝疏通经脉,培养气感,要是这样都不能入门的话,那曹旭只好自认倒霉,再凝练一枚真气种子。
第七十九章辅国真人
“这明玉道种一个月后就会散去,能否踏入练气的大门,还要看皇上自己的努力。”曹旭说道。
说着,曹旭拿出一本书籍放在了桌上,继续说道:“这是明玉功的练气心法,皇上可以找人好生参研一番,免得练气过程中出了什么岔子,反而不美。”
嘉靖皇帝点了点头,示意一旁的大内侍卫将秘籍收起。一名大内侍卫走了过来,将秘籍揣入了怀里。
“林道长既然有意入世,可知今日大明之内情?”嘉靖皇帝问道。
曹旭点了点头,说道:“大明现今虽然看似强盛,但是西北有边患,东南有倭寇,内部国库空虚,贪腐横生,百姓生活日益艰难,已经到了不得不改,不得不变的地步。”
“先生何以教朕?”嘉靖皇帝急忙问道,称呼已经从道长变成了先生。
曹旭微微一笑,说道:“大明现在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归结于一个问题,那就是国库空虚。皇上年少登基,英明神武,颇类秦皇汉武,但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想要立竿见影的解决这些问题,唯有一个办法。”
“先生请速速将来?”嘉靖皇帝说道。
“市舶司。”曹旭缓缓说道。
“先生是指海贸。”嘉靖皇帝问道。
曹旭点了点头,说道:“宋代的海上贸易非常成功,尤其是在宋室南迁之后,每年的海上贸易为当时的朝廷贡献着数千万贯的财税收入。而我大明的海上贸易比之宋代有增无减,但因是这庞大的贸易额并没有给朝廷带来多少收入,只肥了沿海的官绅和走私商人。”
嘉靖皇帝沉默了,这些情况他并不是不知道,但是有些事情你知道了,也没有什么办法。
来自沿海诸省的官员,占据了大半个朝堂,这些官员再合纵连横,他这个皇帝面临的将会是整个朝堂的激烈反对,想要从沿海的官绅口中夺食,真的是有心无力啊。
明朝万历二十一年有官员要求开放宁波口岸,但受到宁波籍阁老沈一贯抵制。万历二十七年,恢复了浙江市舶司,但仅是国内贸易稽税机构。与南宋时期的职能不可同日而语。这些事情,充分说明了明朝官员对于朝廷插手海贸的态度。
“只要皇上能够建立起市舶司,琉球岛可以配合皇上打击走私,规范海贸秩序。”曹旭说道。
嘉靖皇帝双眼一亮,琉球岛现在是海外贸易的无冕之王,如果琉球岛愿意配合,那么此事大有可为。
“还请先生相助。”嘉靖皇帝诚恳的说道。
“皇上言重了,入世扶龙,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我自会鼎力相助。”曹旭说道。
曹旭和嘉靖皇帝的谈话就进行到了这里,人与人之间相处,最忌讳的便是交浅言深。就算是说的天花乱坠,也不如实际的行动来的可靠。
第二天,嘉靖皇帝便下旨册封曹旭为正三品辅国真人。但是这道旨意未能够得到内阁的认可,被内阁驳回,然后就是你来我往的扯皮斗争。
曹旭对这件事情不以为意,在岳灵珊的陪伴下,每天来往于京城的名胜古迹之中,一点也不曾着急。反倒是那位刘公公来过几次,赏赐了一些物品,以示嘉靖皇帝对曹旭的看重。
一个月后,册封曹旭的圣旨终于到来。
白云观中,一番忙碌之后,刘公公在一大群锦衣卫前呼后拥下,前来宣旨。
……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一番高呼之后,曹旭从刘公公手中接过了圣旨。
当圣旨落到了曹旭手中的时候,曹旭识海深处的轮回盘碎片猛的震颤了起来,黑白二色的轮回盘上方悬浮的五彩光球之中,一点星芒璀璨夺目。
曹旭微闭双目,凝神观察,只见一颗白色的星辰起于大明东南琉球岛,化作一道长虹经天,目标直指大明京师。
而就在对应大明京师位置的地方,同样浮现出一颗紫气环绕的星辰,飞来的白色星辰被紫气环绕的星辰所吸引,环绕而行。
这幅奇景只持续了几个呼吸的时间,随即,二颗星辰隐没,那五彩光球又恢复了往昔的模样。
“这是怎么回事?”曹旭心中思索着。
“林师弟,你怎么走神了。”耳畔传来劳德诺的声音。
曹旭回过神来,说道:“不好意思,还请诸位见谅。”
“辅国真人言重了。”刘公公急忙说道。
送走了刘公公一行人后,岳灵珊跑了过来,说道:“林师兄,让我看看圣旨是什么模样?”
曹旭将手中的圣旨递了过去,岳灵珊接过去后,上下左右前后翻看了几遍,最后说道:“也就是一块普通的步,没什么特别的呀。”
劳德诺闻言,无奈的笑了笑,说道:“小师妹,你这话也就有在私底下说一说,出去之后可别乱说。”
“我知道的,二师兄你还把我当做小孩子。”岳灵珊说道。
劳德诺顿时笑了起来,一会儿后,他止住笑声,问道:“林师弟,接下来你有什么打算?”
“朝堂之上一时半会是消停不下来的,我打算回琉球岛一趟。”曹旭说道。
“林师兄你这次打算在琉球岛宅多长时间?”岳灵珊问道,她和曹旭在一起混的时间长了,也学会了一些比较“潮”的词语。
“等什么时候皇上将朝中的反对意见压下去,建立市舶司,我就什么时候回来。”曹旭说道。
嘉靖皇帝的战斗力,还是十分有保证的。
一个在朝堂中毫无根基的藩王世子,登基之后,能够迅速的摸清情况,分化拉拢正德旧臣,而后坚持不懈的战斗,历时三年为自己的生父、生母争得了尊号。这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够做得到的。
第二天的清晨,曹旭和岳灵珊一起离开了这座大明朝最繁华的城市。
二个人一路从河北行至河南,直往少室山而去。
前些日子全真教护送《易筋经》的真传弟子小分队,在历尽千辛万苦之后,终于成功抵达了目的地。
曹旭此行正是去往少林寺,处理交还《易筋经》的事宜。完事之后,再南下武当山,最后顺江而下,扬帆出海,返回琉球岛,静待时机。
第八十章少林与武当的落幕
嵩山脚下,登封县城。
曹旭和岳灵珊顺利的与护送《易筋经》的真传弟子们汇合,看到面前的三名真传弟子黄德、张千二和岳冥军,身上都没有了往昔的浮躁,变得沉稳、坚毅了起来,曹旭暗自点头,没有枉费他的一番苦心。
“走,去少林寺。”曹旭招呼一声,一马当先。岳灵珊和黄德等三人立即跟上。
这是他第三次来到少林寺了,曹旭缓步走在山路上。
记得第一次来少林寺,他让任盈盈放了一把火,将少林寺打落神坛;第二次来少林寺,借东方不败之手,大大削弱了少林寺的实力,迫使少林寺封山。
这一次,他从日月神教夺回了《易筋经》,千里迢迢送还少林。究其根本,就是在拿少林寺刷声望。在少林寺的伤口上,狠狠的撒上一把盐。
当全真教将《后土往生经》在中原大地上传播开来后,佛道之间的矛盾激化,根本就无法避免。
后土是道教尊神,同时在儒家文化之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天地君亲师,后土,便是大地的化身。
当轮回权柄属于后土,也就代表着佛教将成为儒家的附庸,这也是为什么儒家对于全真教四处传教的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朝堂之上,已经出现了要将《后土往生经》钦定为正典的呼声。
儒道释三家之间的斗争从未停止过,就像儒家在有意无意的放纵全真教的发展的同时,却也时刻警惕着,防备着道家以此为跳板,从而步入朝堂。
和外来的佛家相比较,道家上不缺治国理政的方法,下又有安抚民众的手段。强汉、盛唐,和道家黄老学说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包括大明太祖朱元璋打江山的时候,身边的谋士也多为道家高人,最有名的莫过于刘伯温。得江山后朱元璋曾亲自为《老子》一书作注,以自家心得立说,并盛赞《老子》乃“万物之至根,王者之上师,臣民之要宝”,可见道家的影响力。
这也是为什么嘉靖皇帝册封曹旭为正三品的辅国真人,会遭遇内阁的抵制,面临巨大的压力。
辅国,这二个字实在是太过于敏感了点,严重刺激到儒家官员们的神经。
曹旭边走边思考着,不一会儿,便已经来到了少林寺山门外。
山门处的二个和尚看到有人前来,便迎了上来。
“阿弥陀佛。”走到近前后,二个和尚齐呼佛号。看到曹旭等人都携带着长剑,左侧较胖的和尚立即说道:“诸位施主,本寺闭门封山,恕不接待江湖中人。”
“小和尚,我们可不是来游玩的。”岳灵珊笑着说道。
曹旭说道:“还请小师傅禀报贵寺方证大师,就说全真教林平之,携师妹岳灵珊,门下弟子黄德、张千二、岳冥军,特来送还贵寺宝经《易筋经》。”
全真教,林平之,传说中的先天功传人,“天下第一”高手,就这样出现在了面前。二个和尚的呼吸都有些急促起来。等他们听到“易筋经”这三个字之后,不敢耽搁,胖和尚立刻转身向着寺内跑去。
一会儿后,一大群和尚便从寺内涌了出来,为首的正是少林寺方丈方证大师。
“阿弥陀佛,林施主高义,少林阖寺上下,必将永记在心。”方证大师说道。
“方证大师言重了。”曹旭说道。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岳冥军解下了身后的包袱,从中取出了一个黄梨木匣子,双手捧着,走到了方证大师身前。
方证压抑着心中的激动,伸手接过了木匣子,打开后,用手指轻轻的摩挲着那熟悉的书页,一时间,悲从心来。
片刻后,方证大师平复心情,对着曹旭一拜,说道:“林施主大恩大德,蔽寺无以为报,来日若有差遣,只要不违背江湖侠义,少林寺上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曹旭说道:“方证大师切莫如此,少林寺为我正道泰山北斗,威名远播,时至今日,却屡遭大难,能为少林寺尽一份心力,也是我的荣幸。”
方证大师略微沉默了一下,说道:“本该请林施主入寺奉茶,然本寺闭门封山,失礼之处,还望林施主海涵。”
曹旭笑着摆了摆手,说道:“《易筋经》既然已经完璧归赵,此行也算是功德圆满,我等就此告辞。”
曹旭等人渐行渐远,方证大师长叹一声,转身率着少林僧众会到了寺中。
嵩山脚下,曹旭和岳灵珊分道扬镳。岳灵珊要回华山看望岳不群和宁中则,曹旭则要继续南下武当山。
黄德、张千二和岳冥军三名真传弟子陪同岳灵珊同往华山。这一次任务圆满完成,他们获得了华山思过崖壁洞进修的机会。参研思过崖壁洞之中的剑法,对他们来说,是大有裨益的事情。
曹旭一路南下,三日后,便来到了武当山下。护送《太极拳经》和真武剑的三名真传弟子同样顺利到达了目的地。和封山的少林寺不同,得到消息后的武当派,在暗中可是下了很大的力气,确保《太极拳经》和真武剑安然无恙的到达了武当山下。
过解剑亭,漫步上山,在饱览盛景之余,曹旭观风望水,勘察阴阳,深感此山确实与众不同。
武当山又名太和山。无论是“武当”之名,又或是“太和”之名,皆是暗指此山钟天地之造化,外有玄武龟蛇盘踞之象,内藏阴阳二气调和之妙。
张三丰真人当初立道武当,寓意深远。
登临紫霄宫,冲虚道长率众亲迎。
时隔将近三十年,真武剑和《太极拳经》终于回到了武当山。
一番感恩的话语之后,冲虚道长说道:“半月之后,老道将亲自前往龙虎山,邀张真人同赴终南山重阳宫,与岳教主共商‘三山合一’之事。”
今日之道教三山,为终南山、武当山、龙虎山。三山首领均受朝廷册封,共掌天下道教门派。三山合一,是全真教一直以来的期望。
“此事就拜托冲虚道长了。”曹旭说道。
武当派的事情就此告一段落。
第八十一章事不过三
这个江湖,属于少林和武当的时代结束了,属于全真教的时代才刚刚开始。
引领这个时代潮流的曹旭,却回到琉球岛过起了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似乎将对长生的追求,对永恒的渴望全部遗忘了一般。
嘉靖八年二月,经过了数个月的争论之后,重设市舶司的提议终于在大明朝堂上通过了。
利益被侵/犯的沿海官绅,勾结倭寇想要给朝廷一点颜色看看的时候,早就磨刀霍霍的琉球岛船队悍然出击,三战三胜,及维护了自身海外霸主的地位,同时也为市舶司工作的展开奠定了基础。
在全真教的有意宣传之下,沿海诸省民间对于开放海禁的呼声越来越高。许多官员见势不妙,迅速转换了阵营,大明王朝改革的序幕就此拉开。
及至嘉靖十年,朝鲜、安南、东瀛、暹罗等国家和地区先后与大明签租界,开通商。
大明通过租借向诸国倾销商品,剥削廉价原材料,并且以此为据点,为进一步殖民作好了准备。
琉球岛,新泉港城。
林府的后花园中,一个十多岁的俊秀男孩,身着短衫,正在演练着一套掌法。
不远处,一堆年青的夫妇正在仔细观看,并不时低声议论着,正是曹旭和刘菁二人。
岁月这把刻刀,并没有再他们二个人身上留下什么痕迹。虽然都已经年近三旬,但却都是二十三四岁的模样。
这时,小男孩将一套掌法使完,兴冲冲的便跑了过去,边跑边喊道:“爹,娘,我的混元掌使得怎么样?”
“浩儿的掌法使得棒极了。”刘菁温柔的笑道,伸出双手,将跑过来的儿子抱在怀里。
曹旭伸手摸了摸儿子的脑袋,说道:“浩儿,爹要出去一趟,办些事情。你在家里可要听你娘的话,不要瞎捣乱。”
“知道了,爹。”林浩闻言,双眼咕噜噜的一转,不知道又想到了什么鬼主意。
看到儿子的表现,曹旭无奈的摇了摇头。
刘菁见状,掩嘴轻笑不已。
抬头望向京城的方向,曹旭双眼之中闪过一抹寒光,经过了三年的发展,大明的水师已经初具规模,具备了战斗力。
一直游离于大明王法统治之外的琉球岛,和京城朝堂之间的蜜月期已经宣告结束。
琉球海峡虽然是天险,然而地利不如人和,自古以来,就没有什么天险是无法攻克的。
因此早在三年前,琉球岛的开发便已经停止了,发展的重心被曹旭转移到了南海的吕宋岛和婆罗洲。
琉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