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 >

第165章

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第165章

小说: 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钱云道:“种种厉害处,昨晚道长已经说得清楚,不过最为关键的是,能不能守住十天。”十天亦是李志常给出杜伏威的心理底线,江淮军远道而来,江南形势不明,而且飞马牧场和襄阳、竟陵其实是三角之势,在不知道辅公佑和襄阳城主钱独关是都是魔门中人的时候,杜伏威势必担心两者出兵袭取他后方。

江淮军中杜伏威已经知道四大寇围攻飞马牧场之事,这件事令他万分不解。四大寇肆虐江南一向是柿子挑软的捏,来去如风,怎么会突然围攻飞马牧场。

他没有因为飞马牧场被围攻而变得高兴,只因为一旦如此,他对飞马牧场设下的引蛇出洞之计便没了任何意义。他当然知道飞马牧场占据汉水中游,若不能除去这个眼中钉,他即便占了竟陵城也得时分出心提防飞马牧场。此次他把握住飞马牧场和竟陵城守望相助的关系,围攻竟陵城的同时,也派出了人,向飞马牧场求援,引蛇出洞下,歼灭飞马牧场的精锐。

四大寇之辈看似凶蛮,可伤不了飞马牧场的根本,他又不清楚四大寇何时撤兵,说不准什么时候飞马牧场就会抄袭他的后路,这才是最为让人担心的事情。

不过飞马牧场终究不是最为要紧的地方,只要攻略竟陵,之后的事情都可慢慢图之。竟陵城乃是他能否攻略北方的跳板,在他争霸天下的战略中,乃是极为重要的一步,为了这一战他已经准备了良久。务必要用最少的代价,最短的时间,在世人未曾反应过来的情况下将其攻略。

逐鹿天下不可着眼一城一地,而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纵使再完备的战略,一旦实行起来,也会有各种难以预料的变化。他占据竟陵的影响,不会一定没有人看不出来。故而一定要在保存自身绝大部分实力的情况下,在较短时间内破城,届时即便有人反应过来,局面已经安定。故而争天下不仅要保境安民,也要精准把握时机,能快就快。

不过杜伏威决计难以想到的是,如今竟陵城还有李志常这位武功智谋皆不在他之下的人。(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中文网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xiaoshuo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ddxiaoshuo微信公众号!)

第二十二章千军辟易(第一更)

PS:感谢做人留一线啊的打赏

天上星月无光,乌云密布,今天已经是杜伏威攻略竟陵城的第八天。说起来第一天是他取得战果最大的时候,一度攻上了西北面上的城墙。可是正因为如此,才让他感受到了这世上居然真有人把外功能够练到不可思议的地步。

在第一天竟陵城中军民的得知城主死后,产生的慌乱下,那人并非用暴力约束,而是任其自然。攻城不易,尤其是竟陵城守军共分七军,以城主的亲卫部队人数最多,兵力在八千人间,其它每军各四千人,算起来足有数万守成之军。幸好方泽滔已死,就算其余统领仍在的情况下。杜伏威虽乘着守军的慌乱,一度杀开一个大缺口,没有想到那人居然能力王狂澜。

在第一天那人的表现后,城中军民,精气神已经大为不一样,尤其是那人将城中七军对应北斗之势,分散在城墙各处,各相呼应,而且配以那人绝世而又冷冽的箭法,居然和江淮军鏖战到了此刻。

纵然如此杜伏威依旧是强盛的一方,实力的差距,并非个人武力和士气便可以弥补。但是时间也一点一点逝去,竟陵城和襄阳城的却还没有其他动静,反而李密击败了宇文化及带着北上的十万精兵,让他更加感受到时不我待。

李密能够击破十万大军,他却拿不下小小的竟陵城,尽管他起兵多年,心头沉稳。此刻也不又多了一份急躁。

李志常站立城头。已经除下道袍。皮甲在身,仿佛白面将军。他望着一望无际的汉水,悠悠而叹道:“虚行之你可怨我将你强行留下来?”

李志常身边稍后一步乃是一个中年儒生,乃是独霸山庄右先锋方道原下任职文书,他本来将偷偷离开竟陵城,没想到李志常却注意到了他这个小小文书。

虚行之道:“行之便是生怨亦有何用,不过道长方外之人,居然肯插手天下纷争。实在让我百思不得其解?”

李志常露出一抹不可测度的神色,忽然道:“葛洪也是山中宰相,钟离权也化身边关大将,如今天下乃是胡教和魔教的纷争,道门反而沦为边角,宁道奇不争气,便让贫道来搅动他天翻地覆。”

虚行之轻轻笑道:“恐怕道长的本意并非如此。”

李志常道:“那你当它是了便成,我虽然料定杜伏威的心理底线乃是十天,但他未必就肯就此无功而返。”

虚行之淡淡笑道:“杜伏威想要北上,乃是因为自古以来都是由南统北。岂不知形势变化,岂有定理。如今李密和王世充两人势同水火,隐约间其实已经阻断了南北,杜伏威在南方实力最为雄厚,此时此刻却不应该急着北上,而是应该效仿当年宋武帝那般,扫荡北方。经过数百年积累,南方发展其实隐然间已经胜过了战乱最多的北方,而且自五胡以来礼崩乐坏,即使大隋的根子也是胡法,南方汉人久欲恢复中华正朔,杜伏威也是其人出身所限,未能明白把握住这南方人心的微妙性。”

李志常叹道:“我虽觉得将天下形式看得透彻,还不及你这般深刻,你还没有说的便是,若是杜伏威打出重整汉统的旗号,不但有了大义,还能得到南方最不稳定因素宋阀的支持,以江淮军的实力雄厚,宋阀亦不得不在李密和杜伏威两者之间取舍一个联盟对象。”宋阀与李密将要联姻已经成了不公开的秘密,这也是宋缺为了恢复汉统,所做出的必要牺牲,到底李密仍旧是汉人出身。

不过相比之下,李密也是关陇集团之一,和李渊同为北魏八柱国之后,若非李密仍旧是最有希望问鼎的人之一,宋缺也不会做出如此举动。

可是杜伏威若是公开表明心迹,那自又不同。其实出身草根,很难向门阀大族低头,而且他虽有争霸天下之心,但并不强烈,不然后面也不会有在天下局势未曾分明前降唐。

虚行之淡然道:“虽则如此,天下形势风云变幻,我们如今要守好的便是竟陵城。”

乌云密布,似乎天上将要流落一场瓢泼大雨,虚行之突然感受到天地之间似乎有一股秘不可测的力量汇聚在李志常身周,但是李志常毫无异样,可是这种感觉却愈发的强烈,到最后虚行之突然感受到一种不可名状的震感感,但一句话都开不出口。

抬头望天,无星无月,虚行之明白他那种感觉是什么,是感觉到李志常就仿佛日月星辰一般,亘古无言,寂寞永恒,不可撼动。

李志常的声音突然响起道:“虚行之你知道我究竟想要在这天下舞台做点什么么?”

虚行之至此在李志常面前,突然有了自惭形秽的感觉,这种感觉在他生命中很少出现,李志常仿佛自问自答道:“如果人的力量太过于强大是否又会破坏这世上本来的规则呢,杜伏威兵困竟陵,他处于强盛一方,可是你可知道,在我眼中他才是弱小的一方。当一个人的武力甚至可以左右战局的时候,亦会使人生出高于众生的念头,从而把自己当作神灵,这种人在如今的世道,其实太多了。”

李志常缓步下了城墙,城墙下七百骑兵整整齐齐列在城门下,在这八天之中,无论竟陵城到了如何危亡的关头,他们亦不曾出动,虚行之自然知晓李志常是把他们当作奇兵使用。而如今还未到第十天的时候,在这杜伏威心理将要变化,还未曾变化的关头,李志常终于动用了这只骑兵。

这段时间他们吃得好睡的香,吃得好是因为李志常的嘱咐,睡的香乃是李志常传授了他们呼吸法。直到今夜,此时此刻,终于这些兵马到了该出动的时候。

即便杜伏威的江淮军,因为连日来的攻城,也没有如此精气神饱满的骑兵。当然凭借这七百骑兵,要想冲散杜伏威的江淮军绝无可能,他们只是为了给李志常创造一个时机,一个能够破开江淮军一条缝隙的时机。

闪电划破长空,漫天风雨落满人间,杜伏威在此等暴风雨下,并没有下令让军队休整,而是悍然发号施令,亲自率军攻城。这也是他江淮军和竟陵军意志的较量,这一点他心知肚明,谁若能在这个大雨瓢泼的夜晚,坚持的更久,谁就会率先击垮对方的意志。

可是在大军攻城的同时,对方城门大开,一众不到千人的骑兵居然率众冲杀出来,为首之人正是那个深深让自己头痛的守城将领。他从未见过任何一个人有这个将领那样特别,能够举着百斤众的石头,在二十丈外,准确击中他的攻城器具。

若非如此,竟陵城也坚持不到这个时候。而且这人的悍勇也远超他想象,第一日本是他最有机会的时候,却被这人阻拦。

站至今日今时,杜伏威已经深切知道这一人的安危便是竟陵城的安危,他敢主动出击,正是杜伏威求之不得的时候。

他站在高高的山坡上,跨过空间的距离,与那人目光对视在一起,杜伏威充满豪气又霸道的声音说道:“多日交战,还未曾问过阁下姓名?”

无情冷漠的声音充沛在天地之间“李志常”三个字在天地间经久不绝。

杜伏威没想到这人居然就是那个名传天下的剑仙,可是如今场景,这人如何有仙的气派。

江淮军日夜攻城,怎么不知道这人的厉害处,不待杜伏威吩咐,已经摆开了阵势,箭如飞蝗,在大雨中,化出冷冽动人的弧线,仿佛一个死亡符号。

这七百骑兵的马蹄声,响动天地,李志常手上提起的是一杆长枪,所谓年刀月棍一辈子枪,枪法是在百兵中极难练成的兵刃,但是最适合战场杀伐的兵刃。李志常的武功亦非高明之极可以描述,在他手中,这条长枪惊若蛟龙,与练了一辈子枪法也没什么区别。

不断有跟随他的骑兵倒下,也不断有江淮军倒下,但是终于给让他们冲杀进了江淮军军阵之中,这些骑兵在李志常的带动下,已经和他成了一个整体,数百人的力量凝练成一股,如一把锐利的尖刀,刺进了江淮军的腹部。

李志常借着这瓢泼大雨,和这七百兵马八天的休整,在今天悍然出动,踏天时,得人和,地利便给杜伏威做五五之分。天时是大雨之下,天行无常,对疲累的江淮军的行动力形成了巨大考验,人和便是李志常把握住了杜伏威微妙的心理,先声夺人,主动出击。

任杜伏威想破脑袋也难以想到李志常敢在此时此刻主动出击,这对他造成的心灵冲击,远比李志常在江淮军弄出翻江倒海的动静还要大,还要令人心寒。各种不同类型的兵器,刀、枪、剑、战、矛、斧,统统朝李志常这一小撮人攻去。相比这如海如潮的大军,他们确实太过于渺小。

可是李志常如神如魔,如山如岳那般不可动摇的身影,一直冲在最前面,亦不曾让这些跟随而来的骑兵崩溃。

第二十三章法用万物(第二更)

PS:感谢YangZhiGang的588赏

在千人万人中李志常朝杜伏威望去,两人目光在此交接,杜伏威忽然心中升起了难言的滋味。脑海中浮现出那样一个画面,那是他不到二十岁时候,他的武功可不及现在老辣纯~熟,可是那时的他当真可谓胆大包天。

当年他才起义时,附近有个同样的义军首领海陵赵破阵,赵破阵听说杜伏威的士兵少就轻视他,派遣使者召唤他,想要吞并他的兵力。

当时他兵不过一千,更无出谋划策之人,面对赵破阵的威胁,杜伏威只带了十个人,便入了赵破阵大营,在席间斩杀了对方。自那以后他实力便开始强盛起来,这些年午夜梦回,若无当日之勇气,也无今日横行江淮的黑道霸主杜伏威。

李志常率着不足一千人就敢正面硬撼他的大军,这胆识、勇气足以让杜伏威深深动容。自李志常传来的悠长深邃的目光,杜伏威知道他是朝自己而来。

在这万军之前,杜伏威何曾畏惧,如今的他亦或者年少的他都对自己的武功有着绝对的自信。打遍江淮无敌手的袖里乾坤,并非只是说说而已。

杜伏威并没有撤退在大军更深处,他就等着李志常这在如海如潮的军阵中似一叶随时要被倾覆的小舟的一众人马,朝他所在的山坡冲杀而来。

他居高临下,他以逸待劳。即便此时来的是毕玄之辈,冲杀在这万军之中。也必然精疲力竭。他凭什么退。

没有什么比杀一个值得尊敬的对手。更让自己的人生添加色彩。李志常和他的一众手下已经到了山坡之下,前面无数的盾牌兵,层层拦阻。长枪自手中升起,普通的兵士终究阻挡不了他。杜伏威就静静矗立在这山坡之上,看着李志常对他冲杀过来。

李志常的坐骑前腿突然跪倒,已经中了数箭。他整个人借着这一摔之力,化作一道利箭,反而更加迅疾的朝着杜伏威的方向杀将过去。

杜伏威身旁有无数护卫。但在他思感下他们都被隔离开来,这是李志常酝酿了许久的气势,终于在这一刻完全,毫无遮掩的爆发出来。这一枪似乎从天外飞来,最令杜伏威难受的便是,李志常明明自下而上,可是反而给他一种自上而下的矛盾感觉。

仿佛天地间的规则也颠倒了,上变成了下,下变成了上。他占据的优势,反而成了劣势。长枪仿佛缓缓刺出。可是在现实的空间便又快的不可思议。直到如今他才相信面前这人实在已经到了难以预测的境界,生平第一次生出了挫败之感。

他很快抛开了这个念头。李志常亦是血肉之躯,不可能强过他太多,他之所以产生这种感觉,乃是对方在这些天一步一步营造的氛围,直到刚才出手的那一刻方始彻底爆发出来。

他拥有远比对方强盛的兵力,心中自然占据了优势,可是连日来攻城不下已经在他心中买下了急躁的影子,而今夜在瓢泼大雨中,趁着不利局面时,他想要奋力破开此城时,没想到对方却突然率众杀出来。

杜伏威虽然心中首次生出了丝丝挫败的情绪,但他终究是了不起的武学高手,双袖飞扬,奋起平生之力,朝着李志常的长枪攻去。劲气碰撞之声,仿佛遮掩了天地的瓢泼雨声。

杜伏威强行抑制住不断翻涌的血气,长笑道:“能和李兄这样的绝代高手一决高下,乃是生平快事,此役只要李兄不当场败亡,我都将放李兄一条生路。”

李志常便在杜伏威身前五丈远处,对于他们这样的高手,这点距离,并不是距离。李志常仍旧挂着一丝悠闲的笑意,数百骑已经冲杀上来,跟在他身后,大军已经将他们团团围住。

他随手扔掉手上的长枪,直至此刻,名震天下的无常剑便缓缓出鞘,他淡然道:“杜兄不愧是一世之雄,在此时亦能振作自己的气势,如此一来我不用剑杀你,很难对得起你。”他虽然口气轻描淡写,但说出来的话,却惊世骇俗。

杜伏威负手狂笑道:“那就试试罢。”

他双手朝着虚空缓缓划动,名震天下的绝技‘袖里乾坤’终于用出最大的威力,空气中升起一股股无形气流,仿佛绝对锋利的利刃,朝李志常旋转割来。

万物的奥妙就在一个圆中,这股圆形气劲,也是他近年来才参悟出来的绝技。带着旋转之力,劲力不会因隔得太远而消散,反而在不断旋转的过程中,劲气内敛,不~泄露半分。

李志常的无常剑朝着这些如利刃的圆形气劲刺了过去,剑在这一刻并非死物,仿佛九天神龙。分不清是人御剑还是剑御人,自杜伏威双袖发出的无形气劲,在刹那间被李志常的长剑一一点破。

圆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