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龙起洪荒 >

第270章

龙起洪荒-第270章

小说: 龙起洪荒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着;他停了一下;闭上眼睛沉思一会儿;然后道:

“只要他回来;依旧是镇国大将军;一切事情就当是没有发生过。即便是为了我这张老脸;我闻仲不是命令;是请求;是求”

大殿寂静;传令兵领了令旗飞速离开;闻仲心中的气终于爆发了;他咆哮着吼道:

“鸣钟鼓请驾”

着自己上前;敲响大钟巨鼓;朝歌内城皇宫;清晰可闻;纣王刚与那黄飞虎决裂;心中恼怒黄飞虎的叛逃;正好抓住一个炮烙来为自己取乐;突然身边的近卫急告道:“大王;不好了;闻仲老太师已经进了朝歌;正在九龙殿击鼓鸣钟;请求大王上朝。”

纣王骤然听闻这个消息;心中一凉;随即恼怒不解的问道:“太师不是正在各地平乱吗?为何会突然回朝?孤王为何什么都不知道?”

那近侍道:“老太师是秘密回朝;只带了一百护卫;大军都在五关之外等候。”

纣王叹了口气;看了看怀里的苏妲己;然后微微一笑道:“终于回来了;爱妃;走;一起去见见老太师;总是要见见的。”

苏妲己妩媚一笑;默认了;纣王就是喜欢苏妲己的这个样子;美丽、温柔、贴心、听话……这就是九尾狐的媚术。不仅是外貌漂亮;气质、表情、声音;都在无声无息的魅惑众生;自然而然的心被所迷。

纣王领着苏妲己来到九龙殿。看到闻仲道:“听闻九龙殿钟鼓鸣;知道乃是闻仲老太师;老太师这些年远征北海;各地平乱;鞍马劳心;运筹无暇;欣然奏捷。其功不小;快快赐座。”

左右赶紧拿了靠背椅来;闻仲没有坐下;而是盯着纣王怀里的苏妲己;眉心竖眼神光一闪一闪的;随即问道:“敢问大王;这位是?”

苏妲己看着闻仲眉心竖瞳;心中惊慌。看到问自己;更是担心的下意识的躲在纣王身后;那纣王安抚一番。然后对闻仲道:“哦;太师勿怪;刚才忘了介绍;这位是孤王的爱妃;冀州苏侯的女儿苏妲己。爱妃;快快见过老太师。”苏妲己知道闻仲有神通法术;这种竖瞳乃是瞳术;在修道界流传甚少;不过她九尾狐一脉自传承知道一些隐秘;这种瞳术都是有大背景的才能拥有。苏妲己小心的微微一福道:“妾身见过闻老太师。”

闻仲嗯了一声;然后淡淡的道:“大王;若是老臣没有记错的话;后宫是不得干政的;是也不是?”

最后那句;明显是质问。着拿出一根九节鞭;持在手上;纣王原来还皱着眉头;突然看到这根鞭子;脸色大变:“亚父?”

没想到闻仲想要用这根鞭子了;纣王下了高台;对着九节鞭一拜;这鞭子代表这先王;不得不拜;而且闻仲的九节鞭一拿出来;上面只有修士天眼才可以看到的人间皇道气息弥漫;依稀可见那九条苍白的神龙盘绕其上;龙吟阵阵。

九条神龙的目光都瞄着苏妲己;闻仲的话此时就是真言;九龙殿确实不是后宫干预的地方;而且苏妲己还是妖孽;这与祖之规矩不符。

苏妲己看着煌煌人间大道;正直而又浩大;不是自己妖邪可以对抗的;而且人族的气运天生就对妖魔克制;这是当年妖族对人族迫害的结果;那时候的人族先贤;在妖族的残杀之下存活;最终发下誓言;人族后辈与妖族势不两立;所以人族凡间;朝堂之上妖族不可近;修真界更是裸的打着降妖除魔的旗号四处扫荡。

苏妲己一声惊呼;纣王看去;苏妲己眼中充满的惊恐;双眼已经变成了蓝色的竖瞳;快要化出圆形;看到纣王关注过来;撞出病怏怏的样子;别有一番诱惑。

“大王;妾身身体有些不舒服;而且老太师与大王商议大事;妾身实在不便参与。”

纣王怜惜的点点头;然后目送苏妲己回了后宫;闻仲看着苏妲己慢慢走出九龙殿;眼中精光一闪;杀机一现。

纣王脸色不好看;不过对于闻仲;纣王心中还是有一丝害怕;闻仲看苏妲己消失;然后脸色一肃;对纣王一拜道:“仰仗天威;感陛下洪福;灭怪除妖;轿逆剿贼。征伐十五年;臣捐躯报国;不敢有负先王。臣在外闻得内庭浊乱;各路诸候反叛;使臣心悬两地;恨不得插翅面君。今睹天颜;其情可实?”

纣王道:“姜桓楚谋逆弑朕;鄂崇禹纵恶为叛;俱已伏诛;但其子肆虐;不尊国法;乱离各地;使关隘扰攘;甚是不法;良可痛恨”

太师问道:“姜桓楚纂位;鄂崇禹纵恶;谁可以为证?”纣王无辞以对。

太师近前复又问道:“臣征在外;苦战多年;陛下仁政不修;荒淫酒色;诛谏杀忠;致使诸候反乱。臣且启陛下:殿东放着黄邓邓的是甚东西?”

纣王道:“谏臣恶口忤君;沽忠买直。故设此刑;名曰炮烙。”

太师又问道:“臣进都城;见高耸青霄是甚所在?”

纣王道:“朕至暑天;苦无憩地;造此行乐;亦观高望远;不致耳目蔽塞耳;名曰鹿台。”

闻太师最为气愤的就是黄飞虎之事;问道:“黄飞虎一家七将;为大商开土裂地;为何会叛逃在外?”纣王对于黄飞虎也是心忧愧疚;不再言语。

太师听罢;心中甚是不平;于是大喝道:“今四海荒荒;诸侯齐叛;皆陛下有负于诸候。故有离叛之患。今陛下仁政不施;恩泽不降;忠谏不纳;近奸色而远贤良。恋歌饮而不分昼夜;广施土木;民连累而反;军绝粮而散。”

“文武军民;乃君王四肢。四肢顺;其身廉健;四肢不顺;其身缺残。君以礼待臣。臣以忠事君。想先王在日;四夷拱手;八方宾服;享太平乐业之丰;受巩固皇基之福。今陛下登临大宝;残虐万姓;诸候离叛;民乱军怨。”

“北海刀兵。使臣一片苦心;殓灭妖党。今陛下不修德政;一意荒淫。数年以来;不知朝纳大变;国体全无;使臣日劳边疆;正如辛勤立燕巢于朽幕耳。惟陛下思之臣今回朝;自有治国之策;容臣再陈。陛下暂请回宫。”纣王无言可对;只得进宫阙去了。

纣王回去;闻仲对大殿中的大臣道:“众位大人;不必回府。都到老夫的府上;共同商议;拟定章程;以供呈与君王。”

话闻仲将满朝文武大臣都聚在自家中商议对策;一共三日;第四日入朝面见君王。文武官员已知闻太师有本上殿。那日早朝;聚两班文武;百官朝毕。纣王曰:“有奏章出班;无事朝散。”左班中闻太师进礼称臣曰:“臣有疏。”

将奏本呈上;铺展开来;纣王一览:

“具疏太师臣闻仲上言。奏为国政大变;有伤风化;宠淫近佞;逆治惨刑;大干天变;隐忧莫测事。”

“臣闻:尧受命以天下为己忧;而未常以位为乐也。故诛逐乱臣;务求贤圣;是以得舜、禹、稷、契及咎繇;众圣辅德;贤能佐职;教化大行;天下和洽;万民皆安仁乐义;各得其宜;动作应礼;从容中道;乃‘王者必世而后仁’之谓也。”

“尧在位七十载;乃逊位以禅虞舜。尧崩;天下不归尧子丹朱而归舜。舜知不可避;乃即天子之位;以禹为相;因尧之辅佐;继其统业;是以垂拱无为而天下治。所作韶乐;尽美尽善。”

“今陛下继承大位;当行仁义;普施恩泽;惜爱军民;礼文敬武;顺天和地;则社稷奠安;生民乐业。岂意陛下近淫酒;亲奸佞;亡恩爱;将皇后炮手剜睛;杀子嗣;自剪其后。此皆无道之君所行;自取灭亡之祸。臣愿陛下痛改前非;行仁兴义;远小人;近君子;庶几社稷奠安;万民钦服;天心效顺;国祚灵长;风和雨顺;天下享承平之福矣。臣带罪冒季天颜;条陈开列于后:

第一件:拆鹿台;安民不乱;

第二件:废炮烙;使谏官尽忠;

第三件:填虿盆;宫患自安;

第四件:去酒池、肉林;掩诸侯谤议;

第五件:贬妲己;别立正宫;使内庭无蛊惑之虞;

第六件:勘佞臣;速斩费仲、尤浑而快人心;使不肖者自远;

第七件:开仓廪;赈民饥馑;

第八件:遣使命招安于东南;

第九件:访遗贤于山泽;释天下疑似者之心;

第十件:纳忠谏;大开言路;使天下无壅塞之蔽。”

纣王看了;闻仲立于龙案旁;手持九节鞭;将墨笔递给纣王道:“请陛下批准实行。”

此时的闻仲;就像是一个逼宫的反派分子;但是在座的大多数大臣都是支持的;没有觉得有丝毫的不妥。

纣王看着十条条款;皱眉道:“第一件事拆鹿台;鹿台造价高昂;劳民伤财;拆了可惜;以后再议;第二件炮烙;可以拆了;第三件虿盆可以拆了;第五件贬苏后;今妲己德性幽闲;并无失德;如何便加谪贬?也再议。六件;中大夫费、尤二人;素有功而无罪;何为谗佞;岂得便加诛戮除此三件;以下准行。”

闻仲还要再劝;纣王道:“太师所奏;孤王准了七件;三件等候再议。”

闻太师道:“太师所奏;朕准七件;此三件候议妥再行。”闻太师曰:“陛下莫谓三事小节而不足为;此三事关系治乱之源;陛下不可不察;毋得草草放过。”

这时费仲出班替纣王话;费仲乃是后来才被纣王提升官职;这种小人物闻仲不认得;顿时大喝道:“你是何人?”

费仲被闻仲气势所涉;惊呼道:“卑职费仲。”

闻仲怒而笑曰:“你就是闻仲;费仲巧言惑主;气杀我也;来人;将这厮拉出午门斩首”

纣王一听;暗自怪罪费仲好不晓事;老太师自己都要让其三分;你敢上去找死;赶紧道:“太师奏疏;俱得是。此三件事;朕俱总行;待朕再商议而行。费、尤二臣;虽是冒犯参卿;其罪无证;且发下法司勘问;情真罪当;彼亦无怨。”

闻仲看着纣王委曲求全;心下感觉自己有些过了;自己乃是诤谏;使得大王害怕;莫要自己先受了欺君大罪;闻仲跪地奏曰:“臣但愿四方绥服;百姓奠安;诸侯宾服;臣之愿足矣;敢有他望哉”……

此事暂歇;闻仲回府歇息;那大军传令兵回来;带来了黄飞虎的讯息;闻仲赶紧问道:“黄飞虎可曾回来?”

传令兵回应道:“黄将军出了五关;末将刚刚追至;看到西岐大军已经接应黄将军回了西岐;末将无能;大军连续赶路;人困马乏;追击不上。”

闻仲哎的一声;大商少了一员虎将;气运又要失了

第四卷:巫妖时代第二十八章宝物蒙尘

“终于,一切动安排妥当了。”沈龙与如意踏空而行,影藏了那些随时浮现在周围的祥云和天光,行走于现世与虚空之间,进入天庭。

如意的声音圆润仿若珠玉,跟随者沈龙踏遍千山万水,洪荒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两人的足迹,作为玉帝王母,对于的洪荒世界的掌控更加娴熟。

“就剩下鸿钧道祖了,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到了现在,依旧没有将计划告知诸圣,乃至于封神大劫好似越演越烈了。”

沈龙淡淡的扫视了一眼下界,那大商的帝王纣王虽然是他的化身,但是看到他作孽,残杀忠良,昏聩残暴,但是没有丝毫的干扰,诸圣现在,已经将爪牙直接伸向了人族,通天圣人已经和元始天尊在人族摆好了棋盘。

以人间两大王朝额兴衰来对抗,争夺气运,他们插手已经太明显了,若是沈龙直接下手,将会惹怒了两位圣人,不过幸好,自己的化身将会是最好的暗棋。

回到天庭,如意与沈龙直接进入了昊天塔,现在执掌天庭的就是龙道子和如意的大道化身紫金如意,如意扫视了一眼端坐凌霄宝殿威严无比的玉帝王母,然后问道:“那周文王姬昌身死,由于演化后天八卦,开辟易数,功德无量,神魂不归轮回,夫君将会如何安排?”

沈龙沉思一下,皱着眉头说道:“这姬昌除了演化后天八卦,而且还与贫道有些因果,的确是难办,不知如意可以想法?”

如意眉宇光明,一双丹凤眼狡黠一笑,然后说道:“这姬昌说起来还真是有福之人。他生了个大儿子伯邑考。就是夫君的化身,没想到老四姬发,也是夫君的化身。都是身居龙气,贤德文明,而且姬昌没有进入轮回。却是需要考虑一番。”

沈龙看着如意的眼睛,等着答案,如意翻了个白眼说道:“当局者迷,即便是如此,你只需要切断联系,反正天庭的神位好多都虚衔以待,给他安排一个上位神神位不就可以了,本尊是化身,但是化身不是本尊。”

沈龙听了。也是眼神一亮,化身不是本尊,何必担心些许因果。既然已经不再是人。那么没有亲人的那一层关系了,跳脱出来。只算因果。

一瞬间,沈龙的命格升华,绽放九彩神光,照耀虚空,定住命运长河,无数连接或者正在连接沈龙命格的因果丝线,都颤抖了一下。

沈龙只能,手持慧剑,轻而易举的可以斩灭因果,但是沈龙不希望如此,他的善念化身进入轮回就是为了这些因果,利用轮回中的因果来磨砺、雕琢命格,才有了现在的越发混元不变的命格。

那些链接的命格丝线一瞬间好似要崩断,但是又确实联系,现在沈龙考虑因果,已经不再是夹杂个人感情,而是只为了了解因果而保留。

这样既达到了自己的用因果雕琢命格的目的,而且不被这些因果左右情感。

略微一感应,缓缓的睁开眼睛,看到如意就像是看怪物的眼神看着沈龙,虽然在平常的一句话中顿悟大道,在这修道界已经不再少见,但是沈龙这个程度,再进一步何其艰难,如意感受的到,自己与沈龙的差距越来越大了。

沈龙微笑着点了一下如意的眉心,然后笑着说道:“还真是多亏了如意,才使得我幡然醒悟,若不然还真不知道烦恼到什么时候呢?”

如意嗔怪的瞪了沈龙一眼,她可是沈龙妃子,怎么像小孩子一般对待自己,随即也不在意,对沈龙问道:“那么这姬昌的神位可想好了?”

沈龙点点头道:“下界姜子牙已经将封神榜从昆仑山上请下,没想到打神鞭是这么来的。”因为封神榜本来就是沈龙本命法宝中分离出来的,所以姜子牙拿着封神榜和打神鞭下山,沈龙就感受到了其中的玄机。

“元始天尊真是智慧高深,尽然将封神榜破坏,让其中的气息引入用夹杂了紫微星辰碎片的法宝,形成封神法宝。”

沈龙感受了一下就不再关注了,不管怎么改变,最终封神榜连带打神鞭都要回归自己手中,而且元始天尊一定是用这个寻找封神之人了,对于封神来说,有利无害。

“现在封神台还没有设立,不过也正是诸圣各凭本事,现在倒是可以插一手,文王文王,文采中的王,就将姬昌封为文曲星的星主,引领洪荒文采。”

如意想了一下,点头同意道:“文曲星乃是顶级上位神神位,倒是可以,而且姬昌的才能也能胜任,不必担心命格镇不住文曲星。”

随即沈龙思索一番又说道:“至于比干,比干忠心仁义,也得封个官……比干笔杆,就为文曲星上做事,封一个星君之位。”

天庭之上,周天星宫一共三百六十五位,乃是星主,各有司职,执掌一个或者几个神职,每个星主之下,都有三个到九个星君之位,星君乃是仅次于星主的存在,属于上位神神位,星君之下也是无数神位。

所以当年沈龙找到鸿钧,鸿钧问道封神的数目,沈龙才说道多多益善。

现在鸿钧的命令就是诸圣凑足三百六十五个星主,然后星主各自将自己的班子搭起来,组成天庭的管理框架,然后封神的神仙或是下凡度化,或者是赦封,见自己的编制弄满。

鸿钧的意思就死短时间内先给天庭一个架子,然后慢慢丰满,而诸圣也知道天庭香火有用,若是占据一个神位,那么可以趁着天庭的气运修炼,但是封神以后,就得要自己组建领导班子,而且无数因果缠绕的杂事干扰,让自己的门下没有时间修炼。

所谓修仙者,逍遥自在,封神以后,诸多束缚加身。使得心身蒙尘。锐意进取的修仙意志,也会在这中间消磨,那天庭的香火可以促进修炼。谁还愿意打坐练气啊?

诸圣眼光高远,就是因为看到这一点,才会百般推脱。最后这里面还有一个道统的问题,仙道、神道都是大道,但是毕竟不一样——

沈龙和如意的眼前,出现一个画面,就是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