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仙武大宗师 >

第38章

仙武大宗师-第38章

小说: 仙武大宗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了又想方东吟没有接口,拉着玉胧烟回房去了,这个贪杯偷酒的小丫头还有得他头痛。

其实他知道沈襄这几个人一定有事情,不过老江湖知道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毕竟这一组合实在是有些奇怪,也不怪他多心。

一个海休阁身为惊天九人龙之一,一个柳东篱身为江湖人人喊打的逆贼,还有一个清微道派出身的年青人,这个年青人还让海休阁颇为敬重,不能不引人生疑。

沈襄几个人并未在意方东吟,再怎么是武林名人对他们来说都不过是江湖过客,有缘相遇就相见,谁也没有把泼玉巅那位小丫头玉胧烟的话当作一回事,真正让他们关心的还是南宫的欲言又止。

在方东吟两人离开后第一个冲上来的是柳东篱,他才是最关心正铭南宫进入西道都统领府的人,毕竟他身上背负着一个叛逆的名头,江湖上的骂名他可以一笑了之,可这个勾结鬼方叛逆大宋的名头他可受不了。

最后这几天因为临近帝都柳东篱他们才有闲情略略停驻休息,而这个时候他们才知道,柳东篱勾结鬼方叛逆大宋的名头已经遍布江湖,无处不传。

进入帝都,找到西道都统领宗泽大人,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洗清柳东篱身上的罪名,还给他一个清白。

如果是原来,按柳东篱的想法是潜入都统领府,不过现在有了正铭和南宫到省了他一番功夫。所以现在最为关心正铭他们进入都统领府内的就是柳东篱。

正铭点了点头,给予柳东篱一个安慰的笑意:“已经和宗大人说清楚了,宗大人明日会接见你的。关于鬼方和魔根勾结的事情宗大人也很关心,不过今天晚上他还要将刘煜和魔窟的事情解决一下,明天才有功夫找你细问魔根的问题。”

“嘘,那就好,那就好。”柳东篱长长的吁了一口气,担忧多日的心终于落下来。

笑看着柳东篱的样子,沈襄不知不觉心神又是一阵恍惚。

看来不管江湖人也好,武林人也好,世外高人也好,凡是涉及到脸皮,涉及到门面,涉及到国家的事情,都不可能无动于衷。平时也许一个个自认身为绝世高人,可以不在意朝堂如何如何,可以怒斥朝廷高手为鹰犬如何如何,可以怒而杀人,可以草菅人命,甚至可以背负魔头恶名,但是叛逆,叛国,里通敌国的名头任谁都不干。

无论是邪道强人一剑横天于无伦,还是魔道霸主魔中魔向戈,还是眼前这两位正道中翘楚海休阁、还是号称江湖轻动第一高手的柳东篱无不是如此,面对敌国可以抛弃一切成见携手却敌,背负叛逆之名惶惶不可终日,甚至到了求助朝堂大臣的地步。

按照江湖武林人的脾气秉性,纵使是杀父、夺妻、灭门之祸,朝廷想要伸手相助都不会要,可叛逆之名却打过一切。

这就是凡人的心里,这就是凡人固守的底线吗?

一切,一切都是那么的不一样,与修真界完全的不同。

恍惚间沈襄的心境、沈襄的紫府,细微的有了点点变化。

似乎是一瞬间,又似乎是过了许久,待沈襄醒过神的时候,南宫他们已经将都统府内的事情讲解完毕,看着正铭兴奋的样子沈襄知道他是为什么。

没有别的什么可以让正铭这么兴奋,他兴奋的是经此一事清微道派的名头再度响亮起来。

道派与江湖的任何一个门派都不一样,江湖中的大帮大派是靠抢地盘,抡刀子扬名立万,那个又在那个州府站下多少地盘,那个又在那个山头戳旗立杆了,那个又抡起刀子灭了那个堂口了。

道派也与武林的任何一个门派不一样,武林门派将的是门派的传承,顶尖武力的比拼,后辈子弟的成就,这些大门派、大世家经常会有几个门派联合的小比,几个门派世家联合的大比,什么几大子弟排名比,几大美女的排名比,或是这个论剑那个谱的,掉着花样的争取天下人的眼球,掉着花样的亮着自家的名头。

道门一个,佛门一个,儒门一个,天下这几大势力是历史最为悠久的,悠久到都不知道传承多少年了,他们不会像凡尘门派这样哗众取宠,如果真要这样的融入到江湖武林,他们也就不会带上那个道、佛、儒字的。

堂堂正正,光明正大,该有的时候不退避,不该有的时候绝不出头,该有的有,该无的无,经得起任何考验这样才是真正的道释儒。当年的清微派就是因为这个才会在苏雨显露出浑厚的道门理念和基础时被天下道门奉上一个道字。

清微道派几十年默默无闻,好似被天下人给忘却一样,第一是本身没有什么可以拿出手的,第二也是没有机会让他们出手。

太越山东南珪道人为什么豁出性命也要出手就是因为,那是一个千载难逢的能够让清微道派响亮的发出清鸣的机会,而这次,万里冲关传信同样也是个机会,绝对光明正大,堂堂正正,让任何人跳不出毛病的机会。

机会不用太多,一次两次就够了。如此才能显示出清微道派那个堂堂正正的道字。如此,如何不让正铭欣喜异常。

不知不觉间,正铭的喜悦传递到沈襄这里,没用任何调整,沈襄体会着自己身心雀跃同喜的感觉,心情大畅下,仰头咚咚咚,一气猛灌后,沈襄突然发现翠影碧香竟然是那么的香甜,好喝。

刚刚放下酒葫芦,无视海休阁幽怨的眼神,沈襄目光扫过,突然发现南宫腰间竟然还挂着那枚天武军牌。

“咦,南宫,怎么真的入天武军了。”

沈襄抹了把酒水,笑着问道。

南宫面容一整:“先生,南宫正有事情想要向您请教。”

“哦,说吧。”沈襄一点头。

南宫抬头看了一眼海休阁后道:“是刚才在都统领府,南宫听到一个消息。”

海休阁脸色也一整,因为这话刚才没有听南宫说过,他心中略略有些不舒服,因为南宫显然是有很严重的事情却未对他说,而是向沈襄提起。沈襄这个人,海休阁是很佩服,可佩服是佩服却不代表他自认不如,惊天九人龙从来就是心高气傲的人,俯视天下不输任何人。

“是这么一回事,在我们从都统府离开的时候,我遇到一个旧友听到了荀大哥和鹏举的消息。”

南宫很是惶急,沈襄脸色也是一怔,扶着葫芦正了正身,等着南宫继续解说。

“是这样的,我们在离开都统府的时候我遇到了云州大将张敦固。”

“张敦固?”

“是的,张敦固是云州都总管张觉手下大将,南宫是跟随荀大哥在云州时认识的,据他所言,荀大哥单人独剑深入燕云后方。”

南宫满面焦虑。

“荀洛原来深入燕云,他去那里干什么去了。”

海休阁也是一惊,心中对沈襄的那点嫉妒,对南宫的那点不快顿时抛到脑后去了。

南宫道:“大金十年攻我大宋一直未果主要的原因就是燕云不破,燕云不破不仅仅是大宋全力防守,还有很大的原因是燕云十六州里蔚州、儒州、涿州里有两股抗金义军一直在后方骚扰,让大金不得安宁。燕州都总管郭药师曾多次派过人手与之联系却一直不得,云州都总管张觉大人更是损失数位好手,最后无奈求到荀大叔。”

“哦,原来如此,这事我知道,蔚州、儒州、涿州三州被玉华山和大盘山相隔,屈曲盘旋,地势险要是个易守难攻的要地,当年若非大金人马众多还真难以将三州拿下。”海休阁点了点头。

“的确是这样,当年三州被大金百万大军速攻之下溃逃,其实多数军马都遁入两山并未全灭,后一部被蔚州统制李全纠集在一起号红袄军,一部被涿州统制杨安儿纠集在一起号称铁枪军。这两路义军一边联络人手继续壮大部队,一边互相呼应随时出动,给大金国造成很大的威胁,经过这么几年的发展,两路义军每部都扩大到十几万人。”

第六十八章只有先生能够帮我

2011…11…2311:25:34字数:3021

“那,你想干什么?”

沈襄仰头灌了一口酒后轻轻的问道。

南宫猛一抬头,目光炯炯:“荀大哥潜入燕云后方将鹏举留在了云州,还有两月就到科举大考的时间了,大金有蠢蠢而动,燕云将有大风雨,南宫不能坐视不理。”

“鹏举,就是和你一样在荀洛身后那个孩子。”

沈襄脑海中浮现起一位硕壮的少年,桀骜不羁的少年。

“不错,荀大哥枪剑双绝,平时都是我捧剑,鹏举提枪。”

“那你想怎么去,你去了又能干什么。”

沈襄带着两份酒意淡然一笑。

“我。”南宫略一低头后又将头高高的昂起:“宗泽大人答应张敦固将军,欲在下月备齐一直精兵增援云州。南宫要夺下这统制一职。”

“统制,就你,你是几品阶官?”沈襄乜着眼睛笑看着南宫。

南宫脸微红着,仍然梗着脖子毫不避视:“我现在已经入天武军了,再说统制不过是临时辖管一队人马而已,并不重要,战后人马一走,军职自然就没了。”

“嗯,这个我懂。”

沈襄点了点头,脑海中恍惚的又浮现出一些军务事要来,不由得他晃了晃头,很是奇怪,很多东西原本他是不知道的,可如果遇到略一琢磨就会出来,说不清也道不明是个什么原因。

统制这个军职是个很奇怪的职位,在大宋天朝来说是这么解释的:诸军都统制、副都统制、统制、同统制、副统制,出师征讨,诸将不相统一,则拔一人为都统制以总之,未为官称也。也就是说出师征讨时有,征讨过就没有,按沈襄的字面意思就是,打仗了,给你一队人马让你统制,不打仗了,没有人马了你还统制谁去。至于都统制,那就是人人都领一队人马必须要有一个说算的,那就找个有威望的都统制好了。这就如同宗泽这几个都统领一般,都是战时临时职位,不过是宋金大战直到现在还没有结束,都统领也就一直挂在这几个人身上。

不过其实并不是这么简单的,因为这样的统制是要挂上御前二字的,而有些地方长治军有的人有些军功而没有职位的同样也会拨给一批人马挂上统制军职的,时间久了也就成了长职。

此时的南宫显然为的就是前面那个,他这个武林人欲求统制一职为的是去帮助鹏举和荀洛,战后自然会消失。

想明白这些沈襄抬眼看着南宫奇怪的问道:“那你去好了,求我干什么?”

有疑问的显然不仅仅是沈襄,还有海休阁和柳东篱,尤其是海休阁,他身为冀州世家子弟,南宫如若要寻求一个临时统制职位求的应该是他,怎么也求不到沈襄头上。

南宫脸一苦,有些不豫道:“原本我去向宗大人求一个临时统制职位是很简单的,怎么说我跟着荀大哥也学过些排兵布阵,领太多兵是不行,但是带一队人马还是没有问题的,宗大人也让出一队人马给我了,可偏偏这个时候有人跑来和我争抢,最后,事情搞大了。”

“呦,还有这样的事情。”

沈襄双眼一凝,顿时脸色有些不豫。可还未等他说话,海休阁率先立起了眉头,嘴一撇冷笑起来。

“就是,谁呀,敢和我们南宫挑衅?”

柳东篱也不是好脾气的人,平生仗着一身好轻功快活江湖逍遥天下,除了这回还没吃过怎么苦头。跟着沈襄他们两个月的接触,南宫这个沈襄亲近的人也绝对被他列为要好的亲近的人范围内,南宫受屈他也感同身受。

偏亲不偏理,说的就是他这种人。

提起这个事情南宫也有些恼火,双眼一瞪咬着牙恨恨的道:“还不就是那个汪彦直,右丞相府里的人。”

“怎么和汪彦直又扯上什么关系了?”柳东篱有些不明白了。

海休阁哦了一声,似乎有些明白了,无奈的摇了摇头:“都什么时候了,他们这些政客呀。”

“政客?”柳东篱更糊涂了,这个争夺一个统制又和政客牵扯到什么关系了。

沈襄渐渐的有些懂了,嘴角露出一丝蔑视道:“看来汪彦直也并不是真的和胡直孺一条心。”

海休阁撇了撇嘴道:“政客永远只会把真心留给自己。”

扭头看着南宫、正铭、柳东篱都不懂的样子,海休阁给他们解释道:“靖帝将天下兵马大元帅的职位给了齐王赵栩,又将四州兵力分给四道都统领麾下总管,唯一不在四大总管麾下的只有燕云二州那两位总管大人了。这样一来枢密院、三衙手中都没有了兵权。要知道汪彦直不仅仅是尚书左仆射他还是殿前都指挥使,没有兵权在手他怎么能干。”

“所以他亲近胡直孺更深的一层含义其实还是为了兵权。”

沈襄一语定音,直刨汪彦直内心。

海休阁面带不屑的一笑:“所以说这回要和南宫争夺这一军统制,同样也是为了兵权。”

“哦,原来如此啊,我还一直以为汪彦直这个人很重感情呢。”

南宫恍然大悟,不由恨恨的呸了一口。

沈襄一笑:“那你找我又是干什么呢?难道汪彦直派来和你争夺这个统制的人和我有关系吗?”

南宫脸色一抑,偷偷的觑了眼正铭:“不是。”

沈襄淡淡的扫了眼正铭,顿时吓的正铭一缩脖,心中暗骂南宫,你说你的,你偷看我干什么,这不是把我给出卖了吗。

“那是什么?说。。。”沈襄不怒而威。

“呃,那个人叫展迁遨。”南宫叫这个人的名字的时候很是庄严肃穆。

“展迁遨!!”

沈襄看着南宫的样子也端正了姿态,他是从南宫的态度神色中感觉得出,南宫很看重这个人,将这个人当作一位值得尊重的对手看待的。

“嗯,这个人我听说过。”海休阁脸色也有些凝重:“怎么会是他,帮助汪彦直是他的意思还是大晟殿的意图。”

“大晟殿?”沈襄有些迷惑的看着海休阁。

“应该是展迁遨自己的意思。”南宫肯定的道。

“那还好。”海休阁脸色好看些,转身看着沈襄解释道:“大晟殿是儒家学派,是至圣大晟公嫡传,除了圣贤山至圣大晟公后裔外是天下公认的儒家圣学正宗,他们可不仅仅是武林门派,还是天下文人心中的圣地。”

说到这里,海休阁很是奇怪的看着南宫:“展迁遨是大晟殿这一代中少有的奇才,看样子和你还有些争端。”

南宫苦笑着点了点头:“嗯,我们俩争斗十几年了。”

“十,十几年了??”

沈襄和海休阁对视了一眼后齐齐的笑着看了看南宫,南宫是一个很年轻的人,即使是满面风尘也掩盖不了他还显稚嫩的脸,使劲说他也不过是个十六七的少年。就这还争斗了十几年,那岂不是说南宫和展迁遨两个人从吃奶的时候就起了纠纷。

感觉到沈襄和海休阁戏谑的笑容,南宫面色尴尬的喃喃道:“那个时候展迁遨还没有进大晟殿,他是七岁的时候被游学的大晟殿教谕朱静山公看中收为弟子的。”

“大晟殿的教谕,朱静山公。”

这两个名字一入耳,几个人同时惊叹了一声,被游学的朱静山公看中收为弟子,这个展迁遨好福气,好运气呀。

要知道,这可不是普通州府教谕,是大晟殿教谕。大晟殿的教谕,不用问都知道,绝对是天下少数的大儒。如果按教谕本身来说,这是做到了天底下前几名了。

南宫往下没说,沈襄几人往下也没问,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秘密,秘密自然就是只有少数人才能知道的。

“那你希望我能帮你做什么?”沈襄很自然的转移了话题。

南宫迟疑了下:“我和展迁遨争斗十几年,对方会什么,有什么优势有什么弱点都很清楚。上一次我们相见还是三年前,那次他说他要回大晟殿苦修大晟武典明伦心法。历经三年我虽然不见得输给他,但统制一职事关重大,我怕万一疏忽。。。”

“嗯,这倒也是,大晟武典是大晟殿最高武学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