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帝御山河 >

第408章

帝御山河-第408章

小说: 帝御山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滑拍了拍杨纪的肩膀。众人之中之有他和杨纪最开始是敌非友,从最开始的半路伏杀,到现在的并肩作战,两人之间的关系已经不知不觉超过了最开始的利益关系。

“小师弟,别误会。我们不是伤感,大家都是在替你高兴。我们中有一个人这么有出息,这么快就能离开铁冠派。大家脸上都有光。这是好事。”

杨纪笑了笑,看着众人微红的眼圈。心中也不禁感动。虽然最开始是因为各种原因在一起,但慢慢相处下来,杨纪已经把他们真正的当成了自己的师兄弟,自己的朋友、兄弟。

“临走之前,没什么送给大家的。这里有几柄我偶然得来的飞剑。就送给大家了。”

杨纪说着从纳芥瓶中抽出几柄武道六品的飞剑。武道七品的飞剑,以众人现在的境界还用不了。六品也就足够了。

六柄飞剑抽出来,阳光闪闪,和其他飞剑相比明显高出数个层次。

“这……”

众人看着杨纪吃了一惊。这些飞剑一看就是好货,而且还是拔尖的那种。蔺青嫣等人也都有自己的佩剑,并且品级不低。但是和杨纪摊放在地上的这些飞剑相比。明显不在一个档次,如有云泥之别。

“呵呵,这些东西我还有不少。”

杨纪笑着解释道。

“铛!”

卢武伸过一柄,伸手一弹。侧耳听着剑内发出的音质,赞了一声:“确实是好剑,那我们就不客气。”

“自己人,何必。”杨纪笑道。

杨纪从不打诳语,他即然说了有很多。那自然是有。知道了这点,众人也不和他客气,一人挑了一柄,轻轻的擦试了几遍,都是爱不释手。

众人眼界都不差,杨纪拿出来的武将级飞剑,即便以他们的境界来说都属于奢侈品。有了这种利器,对他们的实力发挥是极为有利的。

“其实,这次的事情结束之后我也准备离开。”

将佩服收起来,潘辰突然开口道。

“啊?”

周围一片吃惊,杨纪也大为意外,一双眼睛看着潘辰。

“呵呵。不要这么吃惊好吗?”

潘辰看着众人,笑了笑,借着喝茶,遮挡着脸上的表情:

“武举人的名额有限,也不是人人都能考上的。而且这次有忠武侯插手,武科举的难度远超往常。我们不可能有那么多的三年、六年去等待。总要谋个出路。”

众人都看着他,一脸关注的神色。(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六章 谋划前程(下)

“其实,我一直都没怎么跟你们说。我在南斗宗有一位宗族兄长。这次的事情结束之后,我准备去南斗宗试一试。”

“我们铁冠派只是小派。要加入这些大派,如果不能循着正规途径,以武科举功名的身份进去,难度就会大上很多,也会苛刻很多。必须从记名弟子做起。而且记名弟子每个月都有考核。上千名记名弟子,可能最后只留下两三名而已。不说加入,能在山上待三个月的都是少之又少。”

“虽然非常苛刻,而且希望渺茫。但毕竟比坐在这里干等要强。而且有那位族兄照应,终究比其他人成功率要好上一些。”

潘辰笑着道。没有人能体会那种处在瓶颈期,止步不前的感觉。这不止是修为上艰难,更代表着人生命运的变化,距离自己梦想中的道路越来越远,越来越远。

那种煎熬感觉难以形容。但武道上是没有捷径,像那种得到宝物突然飙升的情况少之又少,毕竟宝物不是白菜,满大街都能拣到。

与其坐以待毙,潘辰宁愿去搏上一搏,至少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太好了!”

就在众人暗暗替潘辰高兴的时候,只有杨纪皱着眉头,沉默不语。

“潘师兄……”

杨纪看着潘辰,犹豫了一下,还是说了出来,“你和那位族兄是不是关系不太好?”

此言一处,针落可闻,之前的笑声戛然而止。赵滑等人都是吃惊的看着杨纪和潘辰。

潘辰吃惊的瞪大了眼睛,随即长长的吐出一口气,苦笑道:

“小师弟,还真是瞒不过你啊。我和族兄确实关系不是太好。不过。毕竟是同宗同族,有人帮忙,能帮一点忙,总是比没人帮忙好。”

所有人都怔住了。杨纪居然一语成谶。

杨纪叹息一声,他就知道会是这个样子。如果潘辰有这层关系,早就去了。肯定不会等到现在才去。

“潘师兄。我真的不建议你去。你那个族兄根本帮不到你。而且记名弟子还要干杂活,有的时候还要去炒饭。我真的不建议你去做这些事情。”

蔺青嫣一脸震惊道。不是杨纪说破,她还真的以为潘辰谋到了一个好的处理。

“如果能够加入南斗宗。这些东西又算得了什么。我们各种凶险都经历过了,死都差点死过几回了,难道还吃不了这种苦吗?”

潘辰喝了一大口茶,放下茶杯道。虽然神情有些无奈,但杨纪看到他的眼神非常坚定,显然思虑了很久,心意已决。

“其实。”杨纪沉吟了很久,脑海中闪过许多的想法,渐渐变得清楚起来,“不管是投身其他宗派,从记名弟子做起。还是等待三年之后的时机,我都有办法帮助你们。”

杨纪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潘辰等人纷纷看了过来。

“杨师弟,你是认真的吗?”赵滑道。眼中满是疑惑。武道没有多少的捷径,要不然潘辰也不会想到投石问路。去南斗宗做记名弟子了。

不过,杨纪也不是那种会乱说的人。

“呵呵,还记得我不久前参加过的武科举吗?”

杨纪笑道。

“记得。但是那件事情和这件事情有什么关系?”

赵滑、蔺青嫣、卢武、潘辰等人皱着眉头,不明白杨纪为什么要提到这件事。

“呵呵,你们可能不记得了。不过我还记得,这次的武科举里奖励有一本经书。叫做《血气金身》。”

杨纪扫了众人一眼,笑道。

“嗡!”

杨纪这句话一出来,赵滑等人都是身躯一颤。众人也不笨,杨纪只是提了一个名字,赵滑等人就隐隐猜到杨纪想说什么。一个个心中激动起来。

“杨师弟,你的意思——”

这一刻,潘辰目光雪亮,眼中也透出激动的神色。一口武将级的剑器,再加上……,潘辰不管往下去想。

“没错。我就是这个意思。”

杨纪笑了起来,知道众人已经明白他的意思:

“《血气金身》可以以武宗级以下的境界,变相获得武宗之体的效果。再加上我给你们的飞剑。不论加入宗派中的苛刻条件是什么。我觉得这些都足以让你们通过那些宗派的考核,成功晋升成正式弟子。”

比武较技有的时候,并不只是看境界的。还有其他的因素,否则的话,他也不可能赢得了白巨鹿了。

《血气金身》属于朝廷的奖励,极其珍贵,在武科举中做为奖励出现的概率极低,百年之中,怕是也只会出现二三次,而且还不定会有人选。

杨纪现在还记得,陈竺当初劝自己选这本《血气金身》时,语气是多么的激动和迫切,尽管他掩藏住了。

《血气金身》之所以强大,就强大在这四个字书名上。“金身”这是所有武者都梦魅以求的,以血气为代价,摸拟出武宗之体的效果。

——当然,肯定没有那么强大。

但是对于那些还没有达到武宗境的武者来说,这样的东西简直不可思议,足以让任何武宗境以下的武者为之颠狂。

杨纪已经修练成功了武宗之体,这件东西本来是用不着的。依杨纪最开始的想法,领取武秀才奖励的时候,自然是不会再选《血气金身》,而是另外要换一本。

但是潘辰的话却提醒了杨纪。《血气金身》不能提高自己的实力,但未必就对自己没有用。

至少对潘辰他们就有用。而帮助他们,其实就是帮助自己。

越是强大的武学,就越是难以学会。特别是《血气金身》这种跨境界的武学更是如何。

换了其他人,就算得到了《血气金身》都未必能够学会,更别说是帮助其他人了。但杨纪不同,在这方面他有着丰富的经验。

有着蔺青嫣的《电母剑海》在前、赵滑的《霸下负天拳》在后,杨纪对于分解、再诠释。甚至弱化《血气金身》,使它变得通俗易懂,适合不同的人修练非常有信心。

另外,以后踏入军伍、仕途,对于那些对自己器重的军伍部下也是非常好的奖励。

“潘师兄,我觉得如果你想加入南斗宗根本用不着那么着急。还有卢师兄、赵师兄、蔺师兄。不管你们是选择留在宗内,继续参加科考,还是自行参加其他宗派的选拔,我觉得都不用急在一时。

杨纪看着赵滑等人缓缓道。他的目光转动,脑海中的想法越来越清晰:

“这次武科举之后,没有意外,我应该可以博取一个武举人的位置。加入一个宗派应该是没有问题。诸位师兄、师姐如果放弃仕作,加入一个宗派的话。或许我能给你们的帮助,比其他人要大得多。”

杨纪说这翻话的时候。颇有一翻自信。杨玄览能够搏取武举人的功名,自己也一定可以做到。

以自己现在的实力,不管忠武侯的事情引来了多少实力强大的竞争者,自己不说博取鳌头,博取其中的一个位置应该还是没有问题。

这是杨纪对自己的自信。

四周,蔺青嫣等人感激的看着杨纪,重重的点了点头。

在琅琊城西南,这片铁冠派临时的据点中待了三天后。杨纪终于动身前往琅琊城。。

一路翻山越岭,杨纪终于抵达了琅琊郡。

琅琊城中的情形远比杨纪想像的好得多。整个城池已经修葺一新。四面的高大城墙宛如新的一般。街道上车水马龙,空气中混杂着包子、馒头、甜品的香气,街面铁蹄如梭,看不到一具尸体。

杨纪甚至看到琅琊城那几座标志性的高炉还在滚滚的冒着浓烟。如果不是知道,很难想像这座城池刚刚经历过一场巨大的灾劫。

“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看一看。建立一座城池、并且繁衍到现在的程度,需要漫长的时间。但是摧毁只需要一瞬间。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会建立一个个皇朝和帝国。”

一个浑厚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杨纪蓦然惊醒,从窗外大街上收回目光。一转身就看着王泰大袖飘飘,端着一杯白瓷玉盏泡的龙井茶走了过来。空气中有股涩涩的香味。

王泰虽然是武将,但是平素都喜欢穿素服,一副儒雅的风度。不过看得出来,这段时间他非常的忙累,神情看着有些憔悴。

“大人。”

杨纪连忙回身深深一礼。进入琅琊城后,向城主府的护卫亮出“都尉行走令牌”,然后在大管家的引领进入了这间房间,杨纪终于见到了王泰。

王泰并没有在将军府办公,因为将军府平常只有杨玄览才能进入。如果杨玄览离开,而朝廷新任的琅琊将军也还没来,于是便那么空着。

——王泰虽然有时候非常便通,便有时候又非常的刻板,甚至于迂腐。

不过这并不妨碍杨纪对这位老将军的尊敬。这件冥界灾劫如果不是他坐镇指挥,还真不知道会弄成什么样子。

至少,要比现在损失惨重的多。

“坐下吧。”

王泰右掌托着茶杯,一只左掌按在杨纪肩膀上把他按回了座位,然后信步踱到了窗前:

“杨纪,你也看到了。这个世界中有太多可以威胁到我们的东西了。邪神、蛮族、妖族、异度空间文明、冥界……,我们武者可以逃跑。但是那些普通人该怎么办?”

王泰看着窗外,神色有些伤感:

“你看外面人好像很多,好像没什么影响。但其实灾劫发生前,街上的人比现在要多得多。户部派谴官员的统计已经下来了。这次至少死了四分之一的人口。这还是我们已经很努力并且提前撤散人口的情况下。有很多人注定是回不来了。”

杨纪心中微震,这才注意到王泰敞开的袖子里还塞着一张纸条。纸条上依稀墨迹未干。

杨纪暗暗震动,顿时知道王泰为什么看起来这么伤感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七章 王泰的期望

“王大人,其实你已经尽力了。”

杨纪安慰道。

“是啊。我们已经尽力了。尽力了都已经这样,更别说没有尽力会是什么情况。琅琊郡是个大郡啊,这些人居然也这么大的胆子!”

王泰望着窗外,眼中迸射出阵阵杀机,他的五指握着茶杯,那茶杯都快被他挤爆了。这么巨大的时空旋涡是不会无缘无故出现的,在仕途多年,王泰的感知远比许多想像的敏锐的多:

“杨纪,你知不知道我们大汉皇朝每年要死多少人?被邪神杀的,被冥界生物杀的,被邪道中人杀的,被蛮族人杀的,被妖族杀的,被邪教杀的,被绿林盗匪杀死的……。一遍又一遍,不管朝廷怎么样都无法禁止。”

“西部的边陲,那些蛮族一次又一次,一遍又一遍,不断的攻破到城里来。不管朝廷派多少人马,派多少甲士都没有用。经年累月的消耗人口。而那些荒僻的地方,大大小小的邪教、妖祠层出不穷,愚弄百姓,炼血炼骨,血祭邪灵,这些东西太多太多了。”

“而在这些事情中,死伤最多最大的,往往都是那些普通的老百姓。人力终究是有限的,就算老夫再有雄心,也不可能处处照顾得到。所以那个时候起,我便立誓,今生要尽最大的努力一处一处的消灭我们大汉皇朝的隐患,照顾这些普通的百姓。”

杨纪心中微微颤动。他虽然读过王泰的《武略》,但还是第一次听到王泰自剖心声。一种说不清的感觉涌上心来。

杨纪突然之间明白为什么王泰对于和蛮族之间的边畔一直耿耿于怀,不管的建议朝廷采取高压政策消灭蛮族。

“杨纪,你在武科举中的策论中提到了西北边陲,提到了苍墟城。我问你,如果我让你去经略西北。镇压苍墟。你有把握用你在策论中的方法,帮助朝廷平定蛮族吗?”

王泰反手托着茶杯,背着双手,道出了他召见杨纪的真正目的。

杨纪眼中光芒闪动,电光石火间脑海中掠过无数的念头。武科举文式部分的策论是杨纪应付武科举,为了在武科举中胜出而写出的作品。

这种东西属于特定环境的产物。并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虚实难定。不过这也不是什么胡编乱造,至少在理论上是完全行得通的。

只是杨纪没想到,王泰居然这么快就想把自己在纸面上的理论实践出来。而且还提出推荐自己去西北。

这实在是出乎杨纪的预料!实在太快了点!

杨纪没有说话,眼中露出思考的神色。西北原始森林中的蛮族一直都是朝廷的心腹之患,朝廷发动数次大规模的围剿,无数强横、睿智的将军前仆后继都没有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杨纪哪里敢轻易的承诺说自己就能解决得了。

不过,没试过不等于就做不到。没有解决不等于就解决不了。

“属下从没有去过苍墟城,不知道那里的详细地形和局势,不敢妄言。纸上得来终觉浅,有些东西,还需要到苍墟城实地堪查过后再说。不过,虽然如此,但从理论上来说,学生还是极有信心。”

“至于平定蛮族。这就不是学生一人能够做到的了。这需要集合整个朝廷以及民间的力量,大家齐心协力才有可能解决。这一点。学生在策论中也提到过。”

杨纪站起身来,双手垂下,深深一礼后诚声道。

“哈哈哈,好!”

听到杨纪的回答,王泰骤然转过身来,一双眼眸不但没有嗔怪。反而颇有赞赏之意:

“你能知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的道理这就足够的。西北边陲形式复杂,有些东西就算在朝廷的邸报中都难以说清楚。而苍墟城的情况就更是如此。你能说出这番话,说明睿智过人,不失冷静,并不是那种狂妄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