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问镜 >

第323章

问镜-第323章

小说: 问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眼下寄托生死玄机在此,并非是那么简单。

心内虚空中,可见星空投影,北方星域中,玄武七宿近千颗星辰列布虚空,隐现龟蛇形意,而其尾部室宿方位,正有宫室之相,此中便是余慈生死玄机寄托之地。

但除了寄托生死玄机,余慈还在其中做了一件事。

“做得不错。”这是影鬼绝无仅有的夸赞,“没想到你真能下得去手,还做得到!”

为了寄托生死玄机,余慈临时创出了一门心法,以之封禁白虎凶煞和情绪心魔,但事情做到了这地步,其目标又岂会止于此处?余慈下了大功夫在其中,此时已经营造了一处极是玄妙的“熔炉”。

“炉壁”坚硬:余慈运化玄武星力,借用其渊深之质,用以镇压;

“原料”充足:他放进去了身上几乎所有与剑意相关的东西,并将永不虑匮乏的负面情绪、心魔都封到了里面;

“炉火”炽烈:以十阴、百灵化芒纱心法统驭万方,千锤百炼,又借用天遁杀剑之精义和玄武星力繁衍生化之质,使之在不断压迫中,具备不断提升之可能。

由此,“熔炉”内坚外固,自具法度。除了上述那些,这里面还用到了玄元根本气法;用到了白虎、玄武两种感应心诀;所谓“不能杀人,便不发剑”,无疑就是十方慈光佛发愿的门路,心炼法火、佛骨熔炉的思路也被借用;另外在调整阶段,更是杂取万方,便是符箓之术,也多有化用。

在影鬼看来,不敢说是集大成者,却绝对是灵光攒簇,别具一格。

里面炼制的依旧是“诛神刺”,可出来之后,会是什么模样,实在是很让人期待的一件事。

“只是……”

影鬼话锋一转,有些扼腕:“你那愿发得太狠,什么‘不能杀人,便不发剑’,你用哪个家伙作目标来着?”

“世上哪有定数?”

余慈从心内虚空中退出来,取了香案上的七星剑,看了几眼,终究没有拔出来,只是慨叹一声,将其放回,随后漫声回应:“修为也不是再没有长进,标准自然要水涨船高,时刻变化。说不上目标高低,我心里明白就是。”

二人所谈,即是发愿之事。虽说余慈没有掌握发愿的真正。法门,但他已经是还丹上阶的境界,又修炼“天垣本命金符”,自有一番天人感应,且其剑意沟通生死玄机,种种因素汇集在一起,一言既出,已有“言出法随”之效,绝不可轻忽。

这样,“熔炉”中孕育的东西,就不是想取就能取出来的了。

火候非常重要。

以新成心法成就的“熔炉”,确实称得上不凡,诛神刺在其中精炼,理论上是能够不断提升的,可以一直炼至击杀真人、劫法、地仙……但事实上那绝不可能,因为余慈的形神极限,根本无法容纳如此恐怖的力量,真到那个地步,他就会和天遁宗那些个“出师未捷身先死”的门人弟子一样,先被自己活生生给压爆!

取出得早了也不成,那就是毁愿背誓,等于是自设阻碍,对剑意损伤之大,不可估量。所以这全要看余慈对火候的掌握,看他是否真能一如既往抓住时机。

这大概就是生死玄机寄托在北落师门的另一个缘故。

另外,由于与剑相关的元素几乎全部被封存入“熔炉”,这段时间里,余慈是根本就没法用剑了。余慈倒不在意,反正他现在用剑的机会越来越少:“这段时间我还忍得,而且我有个想法,要减少麻烦……”

说到这儿,他心头却是一动,外面心象分身有些感应传回。

此时他们身处的云楼树,栽种在五岳真形图的东岳方位,不过这时候,放出的禁法不再是曾亲身领略过的“森罗冥狱神禁”,而是叫“九泉苦恼狱”,施放出来,遍野都是阴兵鬼卒,且是法度森严,遇人便排出兵阵,碾压上去,一旦胜过,便将修士魂魄硬生生扯拽出来,转化为自家兵力,要是鬼修,还省了前一个手续。

故而死在这里的话,下场就是身化鬼物,受禁法控制,身不由己。偏偏还有一些灵识不散,回忆前生,益增烦恼绝望,故曰“苦恼狱”。

余慈藏身云楼树空间之内,本不惧那些阴兵鬼卒,可眼下事情有些奇怪。

“那些鬼卒,状态是不是不太对劲儿?”

旷野上阴兵鬼卒的队伍依旧像以前那么严整,竖成列,横成行,煞气冲天,可是这些家伙游荡的密度增加了好多,更重要的是,有一拨鬼卒,竟是窥准了这边,一路压了过来。

被发现了?没道理啊!

余慈操控心象分身,往边上移开,这一刻,前面的鬼卒没有任何反应,而等到心象分身带着云楼树移动这时,那边鬼卒就齐刷刷地扭头,随后就是形成严密的军阵,开始加速。

竟是冲着云楼树来的!

余慈一时没想到这是怎么回事儿,不过,这些鬼卒本就是“九泉苦恼狱”的一部分,让禁法瞄准的滋味儿绝不好受,还好他早早把玄灵引交给心象分身,要避开倒也不难。

心象分身所化的鱼龙便拽着云楼树飞速后退,同时引发玄灵引上的磁火,只需两三息的时间,就能够遁入九地元磁神光中,脱开五岳真形图禁法的制约。

可事有不谐,这个时候,后面竟是又有一队阴兵,直接从地下冒出来,恰好来了个前后夹击。这应是禁法的变化,因为下一刻,两边阴兵鬼卒各自的阴煞之气就汇拢聚合,化为两道苍黑巨蟒,圈绕绞杀而来。

“嘁!”

余慈见识过这种技法,这阴煞之气是很是讨厌,可以污人法器、损伤魂魄,云楼树被拍到的话,势必要被污到,他这一两年的精血供养,就要打水漂了。

心念一动,余慈让心象分身专注于催动磁火,他则连人带法坛,跨空而出,恰好横在两道阴煞巨蟒下一次交汇的点上。

太虚青莲袍发动,仅存的六朵青莲排开,先将外溢的阴煞之气挡了一挡,余慈便趁此机会动手,要给心象分身争取下时间。

气机发动,活泼得让他失算!

自还丹中阶本命金符成就,便与还丹初阶的“定鼎枢机”有了分别,让余慈适应了一段时间,面进入上阶又如何,余慈还没有切身体会,先前他的注意力都放在移宫归垣上,对此倒是忽略了。

只是稍一动念,紫府之中,本命金符就是明光大放,带起的气机简直就是夜空中的烟花,映得脑宫透亮,一个维持不住,便有一道金光破顶而出,在空中迎风一化,就显出本命金符来。

那金符乍看去金灿灿、圆陀陀,如一颗金珠,浑无瑕疵,可直要细致感应,便可见到上面细密图纹,盘转曲折,自成法度。

金符一出,五里方圆气机变化,都在他掌握之中。而明光外放,与外界元气相激,便似在沸水中浇了一勺油汁,哧哧之音不绝于耳,周遭元气随之变动,催化为一层如虚似幻的烟气。

烟气与金符并出,如云掩月,而其形态曲折变化,又似龟蛇交盘,似动非动,似静非静,暗合玄武之相。

余慈本待用出最对症的无生劫星宿破魂神光,可玄武之相一出,他心中莫名地又多出一个感应,却是来自天上寄托的星辰,他便是轻咦一声,但眼前事情紧急,他也无法深究,稍一窒,他是照原来的设想放出符箓,当下星光如沙,便似凭空下了场小雪,星尘飞扬,美不胜收。

景致固然上佳,杀伤力更是不同凡响,原本严密的阴兵军阵,被星光洒下,立时就千疮百孔,那两道阴煞巨蟒,更被第一波扩散开来的星光完全扫灭。

余慈还能做得更彻底,不过他现在有个疑惑压着,没了那心思,一击得手,确定阴兵再无威胁,就驱动步罡七星坛,折回云楼树空间。

可就在他行将飞入的刹那,警兆突现,太虚青莲法袍的护体清光转眼被突破,一个阴冷而玄虚的感觉,便要渗入进来。也在此时,余慈胸口铺开一片紫雾,绕体流动,融融暖意转眼地将那阴冷感觉化去,却是还真紫烟暖玉自发护主。

余慈又惊讶又好笑,他袖子一扬,青光如轮,如月东升,与本命金符相映,亦不逊色,此光一出,虚空中便有一物咝声发响,如毒蛇吐信,气机波动显示,那家伙正要退走,但余慈已经祭出了照神铜鉴,又岂容它逃掉?

“天魔?老子这边就克天魔!”

绝不能再拖了,先止血。

第一百七十四章天魔纷起四灵法相

照神铜鉴青光照下,那个偷袭他的天魔立时被摄了进去,全无半点儿反抗之力。!。与之同时,余慈头顶本命金符悬照,加大了对气机的筛查力度,确认五里范围内,再没有另一只天魔,这才进了云楼树空间。

不再耽搁,余慈让心象分身驱动磁火,沿着九地元磁神光的流向,离开东岳方位。心神则往镜中去,正好看到那只天魔,在挣扎中被照神铜鉴消化干净。

这只天魔至多不过是“集阴煞”的层次,对他产生不了威胁,只是这里怎么会出现天魔?

影鬼猜测:“那些阴兵鬼卒,明显都被魔意浸染了。而且这只天魔,应该是很虚弱才对。”

“虚弱?”

“因为虚弱,所以才会对云楼树感兴趣。大概是觉得其中内蕴灵气比较纯粹。天魔染化人心,自得其乐,亦能补充力量,其次噬魂魄、再次摄精气。只对含蕴生机的感兴趣,但一般对血肉已经没有什么欲求,更别提这树叶草根,能这样急切,想必是饿得很了,当然也是云楼树所蕴灵气非同小可,受它魔意染化的鬼卒才那般反应。”

天魔也会饿吗?余慈发现自己之前还真没这个概念,不过影鬼还是没有解答出来,这里怎么会出现天魔的,而且是饿得快死掉的那种?

“魔门东支那几位,肯定是有招引天魔之能,不过把招来的天魔饿到这地步,非十年八年不能见功。”

“那就是自己闯进来,却给困着出不去,还是别的……”

“相关的信息有没有?”

三两句讨论下来,余慈忽然记起,妙相曾提起过,黄泉秘府上代主人无归羽客,不幸遭了魔劫,退守秘府,借地势之利,斩杀十万天魔,包括一名末法主……不过那是三劫之前!

摇摇头,余慈想不明白,不过很快,他就发现,事情比他想象得还要复杂一些。

心象分身借助玄灵引,在九地元磁神光上飘动,五岳真形图的禁法起不到作用,他却能看到五岳方位一些变化的图景,而放开感应,会更清晰。

刚才穿过某片区域时,好像又见到一只?

疑惑中刚刚放开感应,警兆又至,一道虚影,竟然是从九地元磁神光中挣扎出来!

这回余慈反应更快,鱼龙额头,道经师宝印发动,一道白光打在天魔身上,也是用上了无生劫星宿破魂神光的法门,瞬间将其抹掉大半,再吃天龙真形之气一扫,便给打得粉碎。

这里也有?看起来已不是个例了。

“五岳真形图怎么说都是玄门法宝,那‘森罗冥狱神禁’也是有伏魔之能,怎么会让自己治下成了‘魔窟’?难道生出元灵之后,做法就和以前不同?”

余慈想不明白,影鬼也是如此:“那法宝元灵就不怕被魔意浸染,十数劫修行毁于一旦……”

说到这里,它忽地住口,余慈也看过来——大有可能!

“那妙相不是说,翟雀儿用了‘自在天魔法’,将元灵催熟?当是那次落下了根子!啧,不久之后,这可真就是魔窟无误了!”

二人的推断与事实当然有些差距,不过结果倒是差不多,余慈眉头一皱,便道:“事不宜迟,我们离开。”

“啊?”

“不是说好不惹事的吗?”

余慈此时的负面情绪,绝大部分都输入到“熔炉”里去,心境自然平和,尤其是有充足思考空间的情况下。

他在黄泉秘府的收获已经很大了,只佛骨一项,就让他今后多年受用不尽,对此,他很满足,至于黄泉秘府其他的东西,显然不是此时的他所能染指的,他也进不去“玄符锢灵神通禁域”,如今修为晋阶,两转星域,再逗留下去,也没什么意思。

现在脱身,自然是最理智的选择。

“想走,你有几成把握?”

“九地元磁神光运转有常,沿其流向,到边缘时切出去,并不困难。”

不过,在此之前,他还要尽快确认一件事。

刚才发动时,金符与玄武星力混化,刚刚移转的本命星辰上,忽有一段微妙的气机生成,并没有影响他的出手,可若总是如此,毕竟是个干扰。

余慈静下心来,刻意感应,果然又发现了那段特殊的气机。其运化方式似乎有些说道,连换了几回感应方式,这才发现,那竟是一段信息。

“后世道友,见信如晤!”

余慈瞠目,原来,这是某位曾将北落师门作为本命星辰的上清宗前辈修士,留下的信息。待余慈找到接收技巧的那一刻,信息化为一道电光,闪入脑海,留下了清晰的印记,转眼间,就有一部完整的法门印进来,此外,就是一段简短的说明。

影鬼觉得很有趣儿:“听说上清宗有‘传天外,闻音碧霄’的藏经法,许多重要典籍都深藏于九霄之上,没想到传言竟是真的。”

余慈嗯了一声,他也是颇为惊讶,这岂不就是说,他日后移转星宫,还有机会再碰到这些前辈遗泽?宗门绝灭后数百年,尚能有些枝叶传下,都说上清宗底蕴深厚,如今看来,果然如此。

至于那法诀……四灵法相?

那位前辈修士,其寄托星辰既然是在玄武星域,在当年人才济济的上清宗,应该不是第一流的核心弟子,不过上清宗的底蕴深厚,这位留下来的“四卫法相”,仍是一种很有趣,也颇为上乘的辅修法门。

所谓“四灵”,便指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四象,这门法诀的源头,本是寄托在三垣星域的修士,居中应四象之力,总取其形,概取其意,形成的一门感应法诀,属泛泛一流,只是用来熟悉四象星域的星力特质,以备摄取运化。

但到后来,这门法诀被寄托于四象二十八宿的修士拿来,根据四象星力与人身气机的混化作用,重新演化,为此类修士量身订做,从一个简单的感应法门,转化为一种辅修之法。用来在移宫归垣阶段,筑牢根基,且在炼体、罡煞搬运上别开生面。

余慈见此法诀,心头就是一喜,这门法诀,对他是有用的。

如今他封绝星宿熔炉,体内时刻都有绝大的压力在,这给身体带来不小的负担。而且他在元辰六符阶段,本命金符就跃升紫府,对阴神转阳神这一层面的修行颇有好处,但在炼体上,就有些薄弱,“四灵法相”恰好可以弥补这一缺憾。

这门法诀,乍看去像是一种应用法门,不增修为,纯粹是运化罡煞的技巧,即以罡煞化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之法相,自蕴灵机。修炼至化境,运使开来,可以尽展四象神通,自行扑杀敌人,十分厉害。

但在此过程中,日夜与四象罡煞星力浑化,通过调息搬运,却能大增体魄之坚韧程度,到后来修成“四灵法体”,用在己身,可辟法器飞剑,也能按照符修的老本行,化为符箓,加持在别人身上,效果也是上佳。

修炼这种法门,要么是真罡真煞特别浑厚,底气充沛,但已经是那种程度,修炼此法,除了强化罡煞运化技巧,也没什么特别的好处;要么是如余慈这般,寄托星辰,可浑化四象星力,内外如一,不至匮乏,才能尽得其益。

这门法诀,确如那位前辈修士所说,就是为移宫归垣的修士量身订做,尤其是处处迎合自身修行进度,最是体贴不过。比一些可望而不可及的高妙法门,还要来得优秀,余慈自然不能错过。

他大略将法诀浏览一遍,看里面一些重要环节。但这时候,他莫名就觉得有些眼熟,仔细一寻思,便拍了巴掌:

怪不得呢,以前还真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