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斗铠 >

第279章

斗铠-第279章

小说: 斗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孟聚听得很认真,他道:“北星你言之有理,那另一派呢?”

“另一派,那就是后来加入咱们东平军的人派了——他们大多是来自边军各部的,也可以管他们叫边军派对他们,老大你反而不用担心如果你真想投南唐的话,他们是绝对支持的”

“嘿,这又怎么说呢?”

三百二十五整军(中)

“孟老大,你想啊,边军那帮人都是造过大魏朝反的,按照大魏朝的刑律,他们都是诛杀九族的大逆虽说你收留他们保证既往不咎,但只要咱们东平军还在大魏朝里,他们就一天就不能彻底安心,怕的是将来形势稳定之后,鲜卑人拿他们秋后算账咧

但如果你投了南唐李朝,在李唐那边,大家都是来投的有功之臣,他们的黑历史就被彻底洗白了,那他们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这几天里,边军那边也有不少人来找我攀交情打探风声”

孟聚惊讶道:“边军的人,找你打探风声?”

“呵呵,咱老王也是大都督你的老班底了,知道点内幕消息很奇怪吗?反正这些送上门的冤大头,咱可是不宰白不宰了”

王北星笑意吟吟的,一副狐狸抓到鸡般得意的表情,孟聚不禁莞尔:“看北星你的样子,像是在他们那刮了不少油水了?”

王北星哈哈一笑:“这是托老大福气了要说油水,这帮丘八还真没多少好刮的,不过免费的吃喝倒是骗了不少——呃,老大你不要问我是谁,问了我也不会说,反正你知道是边军的那帮人就够了,他们想在我这里骗些内幕消息回去,结果说来说去,倒是让我听出了他们的心思”

“北星,那你自己呢?你是怎么看这件事的呢?”

王北星摇头道:“这是大事,不是该我多嘴的”

“没事这里就我俩兄弟,你就随便说说”

王北星神情变得严肃起来:“老大,选择立场,这是我们东平军上下的生死大事我可不敢随便乱说啊现在,我只知道南朝给你封了一个兵部侍郎兼征北将军的衔头,其他什么东西都不知道,这可怎么说呢?

南朝那边,除了一份任官的诏书以外,他还给了主公您承诺了什么吗?他答应了我们多少军饷、多少装备?我们现在养了十几个旅五万多兵马,占了北疆六镇和八个州郡,这么大的地盘这么多的兵马,将来南朝统一了天下之后,他们能不能容下我们,会不会削藩?”

王北星喝了不少酒但他的眼睛很亮,浑然不像个喝醉的人:“主公,你可不能太死心眼了虽说大家都是汉人,同根同种,但南朝也不能把我们白白利用了我们现在拼死拼活帮南朝厮杀万一天下一统时候他们就把我们一脚踢开,落个鸟尽弓藏的下场就没意思了

主公,你是个老实人,斗心眼的话你未必玩得过那帮南蛮子所以,我觉得有些事你最好现在就跟他们说清楚要南朝保证咱们的地盘和兵马不动,主公你世代镇守北方世袭罔替,得是他们的皇帝明发诏书确认了才行”

孟聚蹙起了眉,想了一阵,他说:“北星,粮饷装备的事,我们现在跟南朝也不接壤,他们就算答应给也送不过来啊?所以,这件事,提了也是白提

倒是你说让南朝发份诏书,保证咱们的地盘和兵马,这还有点意思不过朝廷的事情,历来是复杂的,大魏和南唐都一样皇帝的话,未必就是金口玉言变不了的就算南朝皇帝李功伟真的颁发了诏书保证咱们的地盘和兵马,那又怎样?将来他们想反悔收拾我们的话,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将来我们跟朝廷的关系如何,这还是要看那时大家的实力来定的”

“老大,话虽如此,不过有份诏书总比空口白话来得好些?南朝就是将来想翻脸也要顾及一点脸面?

老大,南朝现在还要求着我们帮打天下呢,如果连一份诏书都不肯给的话,那他们的诚意就有问题了我们怎么能相信,他们将来得天下以后还会善待我们呢?如果南朝真那么没诚意的话,那我们还不如干脆”

孟聚打断了王北星,他肃然道:“北星,南朝李唐北伐,这不但是南朝一家一国的事情,也是我们北方汉人期盼了三百年的义举,事关汉统复兴的大业我们被国人欺压了三百年,多少人赴汤蹈火,牺牲流血,终于才盼来了这一天,这是大义所在,势不可挡我们倘若为一己私利阻挠北伐甚至助纣为虐的话,那百年后,我们会在史书上留下千古骂名,遗臭万年的”

孟聚说得严肃,王北星愣了下,然后,他苦笑:“老大,你也忒小看我了,我不是说要给慕容家助战——我王北星再没出息,好马不吃回头草的道理,我还是懂的,我们已经跟鲜卑人闹翻了,大魏那边,我们肯定是回不去了

我的意思是,咱们先前帮大魏打魔族,接着又帮慕容家打拓跋雄,现在又要帮南朝打慕容家——帮这个帮那个,流血出汗的都是咱们,怎么就没想到为自己打仗呢?

咱们强兵在手,又有叶家帮忙——南朝那边如果有诚意还好说,如果他们没诚意的话,那我们就来个两不相帮好了,等他们拼个精疲力竭之后,咱们联合叶家,挥师南下,把洛京给抢了过来,让老大你也过一把皇帝的瘾,咱们几个做兄弟的也混个开国元勋,想来那时候老大你也不会亏待咱们这些老兄弟?”

王北星盯着孟聚,目光炯炯,目光中充满了诱惑的味道

孟聚愣了下,随即哈哈大笑:“北星,你喝多了,都开始说胡话了不说这个了,来,我们喝酒”

“没错,我喝多了来,老大,干一杯”

“要朝廷给你明发诏书,明确保证东平蕃的地盘和权力?”易先生盯着孟聚,像是在看着什么古怪的东西一样

孟聚耐心地重复道:“没错,易先生,东平军愿意举军反正加入大唐,但大唐是否也该给我们一个身份或者承诺?我们的要求不高,请陛下发一份诏书,保证将来天下一统之后,大唐不会动我们的地盘,保证我们兵马的粮饷补给,而东平军愿为朝廷北疆屏藩,令圣君无北顾之忧”

“孟征北,你是咱大唐的从二品官员了,你的官比我这个小鹰侯大多了,道理不需我说你也该懂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下有臣子跟圣上提条件的吗?”

孟聚撇撇嘴,他最烦的就是听这些屁话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有本事你跑去跟慕容破说这句话看?

“易先生,我是大唐的官员没错,但我手下的武将文官可不是大唐的官员啊就算我想举义反正,这么大的事,他们不支持的话,我一个人怎么办得成?”

“哼,孟征北,想要挟朝廷?”

孟聚按捺住怒火:“末将不敢,只是麾下军将皆有顾虑,恳求朝廷明示”

易先生抿了抿嘴,只觉得此事棘手无比

在心里,他其实也承认,孟聚的要求其实是很合理的,大唐朝廷既然想招揽东平军反正,≮ 奇书网电子书≯总得拿出点诚意来,保证人家地盘这是很起码的条件了,不然人家干嘛要为大唐卖命?

现在,大唐正是用人之际,倘若孟聚只是小州小郡的军阀,只要他肯举义反正,朝廷说不定都肯捏着鼻子承认他的地盘了,反正天下一统后,这点地盘的小军阀也翻不了天去

但问题是,孟聚不是一般的小军阀,他拥有的地盘实在太大了,北疆六镇加八个北方州郡,那疆土都占了北魏的四分之一了大唐志在恢复刘汉疆域一统天下的,但放着这么大一片领土被镇藩割据,这件事,不要说自己无权答应,即使是北府的断事官萧大人也没权力答应的

“孟征北,你的要求,倒也不是不合理,但你所求之事,我这边是没办法答应你的,只有圣上和朝廷才能办到陛下说过,希望你能在方便的时候返京,他很希望能见上你一面我看,最近你是不是能抽出时间去江都走一趟,也好觐见陛下?有什么请求,你当面向陛下说,如何?”

去江都?一时间,孟聚还真有点怦然心动了,想着那传说中的江南风光十里红软,那美女如云万丈红尘,自己走一趟,好像也不错?

但想了一阵,他还是摇头叹道:“易先生,我是很想去江都觐圣的,但现在的情况,来回一趟起码要半年,我哪里走得开?”

“怎么会走不开呢?上次你离开北疆南下帮慕容家打仗,不也是走了大半年吗?”

“易先生,这次跟上次已经不同了”

孟聚解释道:上次,自己敢于放心南下,是因为自己地盘小,只有区区北疆三镇,部下都是跟随自己多年的老部下了,人心齐又忠诚,自己才敢放心南下

但现在,自己的地盘已经扩展到了整个北疆兼八个州郡了,地盘大事情繁琐不说,手下的兵马也开始龙蛇混杂起来了不说别的,光是济州的这几万边军降人马,他们纯粹就是畏惧自己的武勇而降服的,这帮边军武官心思狡黠,性情桀骜,哪个是好相处的?如果自己不在了,谁还压得住他们?自己回江都觐见是好事,但搞不好回来时,东平军都不姓孟了,那就麻烦了)

三百二十六整军(下)
听孟聚说完,易先生默然,然后他叹道:“这样的话,你只能起草一份奏章,让我带回去转呈朝廷了不过孟侍郎啊,趁着这番空闲,你确实也得把内部好好整肃一番了欲谋大事者,根基不稳乃是大忌啊”

孟聚大点其头,深以为然

其实,不需易先生提醒,早在南下之前,孟聚就一直有整顿麾下兵马的想法了,那时,他想整编的对象是易小刀、关山河、白御边等几个边军将领,但还没来得及实行呢,南下战役就迫在眉睫了,他不得不中断了此事,带着部下们匆匆南下

现在,东平军各路兵马云集济州,南唐跟慕容家又是打得不亦乐乎,没人来招惹他,这是整编兵马的最好时机了,孟聚当然不会客气,大刀阔斧地干了起来

现在,东平军最大的问题就是客强主弱,作为孟聚嫡系的东平老兵只有一万出头,即使王北星和易小刀赶来了,也不到两万之数,仅仅五个旅而加入的边军人马就过了三万人之多,过九旅之众所以,孟聚整编的最大目的,就是要把那批来投边军将领手上的兵权给削弱,减少他们的统带兵马

当然,这种用心,孟聚肯定是不能宣诸于口的对着众人,孟聚找了一堆的借口,说是为了提高战斗力啊、兵马正规化便于调遣和管理啊、有利后勤补给啊之类

他惴惴不安,担心这么烂的借口边军将领们会不会接受,他们会不会群起造反呢,结果被文先生嗤之以鼻:“主公过虑了此次整编定能顺利进行的”

“啊?何以见得呢?”

“主公所担心,无非是近来投的边军将军统掌兵员过多,导致主轻客重但主公需知几位将军能在平叛战事中保全兵马幸存,又能及时弃暗投明来投奔主公,他们不但善战,其心思机敏和灵活机变也是远常人的

主公您能看到的事,他们肯定也能看到的为消主公之疑,也为了能君臣相安长久相处,只要他们够聪明的话,他们肯定会主动配合的”

文先生的预言非常准确孟聚整编兵马的风声刚刚放出去,雷霆旅旅帅史文庭就主动上门叩见了,他递上呈文,自称麾下兵马太多,委实出了他的统御能力因自己才具不足,现在,史文庭愿向本部交出两营八百战兵和铠斗士四十名请大帅另委能干将领统带

孟聚客气了一番,但史文庭态度甚是坚决,最后,孟聚只能“无奈”地收下了这批兵马

史文庭主动减兵的消息放出去后,边军将领们纷迭而至黄旻、赵狂、洛小成、熊罡等边军将领纷纷跑来孟聚这边递上呈文都说自己才具不足无力统带麾下兵马,自请裁减麾下兵员,减员兵马从数百到一千不等——孟聚也不知他们是否事先商量过的,减员之后,每个人剩下的统兵额都只剩两千左右了

既然边军旅帅们知情识趣,孟聚也不客气了,统统收下几天功夫下来,旅帅们总共交出了八千战兵和四百斗铠

接着,孟聚又用这八千边军士兵组建了三个旅,任命了三名旅帅,分别是曹林、胡双印、陆旗

三名任命旅帅中,曹林本是王虎旅的旅司马,而胡双印则是齐鹏旅的营官,还有一个叫陆旗的军官则是孟聚麾下的侍卫队长这三人当年都曾跟随孟聚南下为慕容家助战,历次战斗中奋勇争先,表现卓越,令孟聚印象深刻,趁着这次的机会就把他们给提了上来

眼看着孟太保组建了三个编旅,部下们兴致很高,纷纷跑来出主意帮起名——这也是从边军时代起就有的老传统了,每个旅成立时候,都要根据旅帅的名字取上一个勇号,比如易小刀的“横刀”旅啊、史文庭的“雷霆”旅啊、赵狂的“狂狮”旅啊,勇号越威武越吓人就越好

但这次,孟聚又一次让大家出乎意料了他当场就给这三旅兵马定了号:曹林统带东平七十一旅、胡双印统率东平七十二旅、陆旗统率东平七十三旅

看到孟太保随便拿了几个数字来当“勇号”,众将无不膛目结舌上任的三个旅帅满脸通红,尴尬万分,但他们资历太浅,也不敢出声抗议

王北星跟孟聚还熟一些,出声劝解道:“太保,拿这个来当勇号了,这样好像儿戏了点?我们取上个威武的名字,让敌人一听便闻风丧胆,振奋人心,我军将士杀敌时也能添上几分勇力,又不耗费什么,这样何乐而不为呢?”

“北星,兵马的威名是将士们奋战打出来的,我还没听过哪路兵马是靠勇号就能打胜仗了要打胜仗,靠的是将帅指挥若定、军士悍勇无惧,不是靠一个好名字?”

孟聚环视众将:“不单是这三个编旅,我军所有的兵马都要重定番号,番号统统定为数字,你们各旅想要什么样的数字的赶紧自己到文先生那边报名去两天之内不报的,我就随便给你安一个数字当番号了”

众将顿时轰然,王虎叫道:“主公,这是为什么啊?”

“这是为了你们大家好”

对着众将,孟聚耐心地教导道:“兵法有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话大家都该听过的诸位,我不知道你们发现没有,你们用兵时都有一些固有的习惯

比如当两军对垒时,王虎喜欢主动进攻,尤其喜欢全面强攻,直冲猛打,先声夺人;易帅则擅长守备,以静待动,后发制人;齐帅则喜欢正面佯攻,以偏师攻打敌人侧翼;北星则是喜欢以精锐兵马猛攻敌人一点迫其全线崩溃

这些都是你们各自习惯的用兵手法,由诸位将军性情决定的,风格鲜明与敌对阵时如果敌人看到我军的战旗和勇号,那他们就知晓了我军的统兵将军身份,接着很容易就能猜出我军的策略和动向可以想好对策设下圈套

所以,我军以数字代替勇号,以后与敌对阵时,敌人再也搞不清我军将领的身份,也没办法揣测我军接下来的行动和步调,使得我军胜算大增另外,我军以数字代替勇号,也有利于隐藏我军的总体兵力使得敌人对我军高深莫测,不敢妄动”

孟聚一番话听起来似是而非,好像有些道理,将领们都露出了深思的表情

把勇号改成数字,虽然叫起来没有以前那么响亮罢了,但这对将军们的实际利益并没什么实际损害,既然大都督有着这样的考虑大家也犯不着为这点小事硬顶得罪大都督不是?

当下,还是边军投来的史文庭旅帅第一个躬身道:“大都督深谋远虑,思虑周全,末将敬服雷霆旅愿听从大都督指示,把勇号改为番号”

当下诸将都是纷纷表态,既然大都督是为了有利作战,那大家都愿意从命改番号王虎是当场就嚷出来了:“主公,我虎旅愿意去掉勇号,我旅愿意改名为东平第一旅,请主公赐此番号给我旅”

没等孟聚答话,齐鹏已经嚷起来:“虎子,你可真够好意思的啊第一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