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龙王戒 >

第117章

龙王戒-第117章

小说: 龙王戒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特使大人……”小昭鼓足勇气叫了一句,问:“第一层练完了?”

贾里玉怔了一下,心中忽然想到波斯明教,原著中波斯明教只出了几位法王和风云三使,功夫说不上多强,但胜在诡异,贾里玉不知道波斯明教还有没有其他绝顶高手,比如总教教主什么段位就一无所知。

对着小昭笑了笑,点头道:“已经练完,我们来试试能否找到出路。”

小昭道:“大人,我刚刚捡到了一封信,你看看。”

贾里玉接过信笺一看,却是前代教主阳顶天的遗书,和原著一样,阳顶天在这份信中指出了得圣火令者得明教教主之位,他去后,明教暂由谢逊担任副教主,统摄教中事务。

最后阳教主在信中注明了密室的逃生路线,但路线指明的出路已经被那三块滚下去的巨石堵住,小昭道:“如今只有练成乾坤大挪移第六层,推开无妄之门,才能出去。”小昭显然已经看过地图。

贾里玉抬头四处看了看,自言自语道:“乾尽午中,坤尽子中,其阳在南,其阴在北……”走到西北角停下,伸手拍了拍那座石门,道:“应当是这里了。”

贾里玉跟黄药师、黄蓉学过奇门星宿阵,又从《九阴真经》中领悟五行八卦阵法,其后自己修炼四象剑阵,到最后自创一剑成阵,更是将各种阵法奥秘融会贯通,因此找个伏羲六十四卦中的无妄位对贾里玉来说,实在算不上什么难事。

小昭既知特使大人来自波斯总坛,对他熟悉易经八卦并不诧异,走到近前,语带惋惜道:“阳教主信中说,只有练成乾坤大挪移才能推开这座石门,大人……”

贾里玉道:“试试看。”说着双手按在石门上,按照乾坤大挪移之法搬运九阳真气,石门应劲而动,咯扎扎而响,小昭看得目瞪口呆:“特使大人居然推开了石门,这说明什么,说明他已经练成乾坤大挪移?”

“果然可以。”贾里玉撤了手,道:“先把阳教主夫妇葬了。”

小昭点头道:“是。”

两人安葬好阳教主和教主夫人,又拜了几拜,贾里玉道:“今日有幸学成贵教镇教绝学,出洞后必为贵教排忧解难,将教主的抱负和志向广为传播,让熊熊烈火燃烧中原大地。”

小昭听罢心中起疑:“特使大人为何要说这样的话,他练成乾坤大挪移不应该直接送回波斯总坛吗?哦是了,他一定是奉了总坛之令,特来帮助中土明教。”念及此处,也跟着祷祝:“明教列祖列宗在上,小昭在此恳求各位在天之灵,保佑大人重振明教。”

两人拜完之后,并肩离开密室,沿着一条曲折的甬道前行,大概走了五十余丈,看到远处有一团光亮,小昭拍手喜道:“出口就在前面了。”

“嗯。”贾里玉伸手拉住小昭的手快步前行,小昭脸上一红,却也没有挣脱。

两人出了山洞,眼睛一时经受不住外界强光,闭眼适应了片刻才能正常张目视物。

去了丑妆的小昭在阳光冰雪的照应下,更是灿然生光,贾里玉道:“以后就这样吧,不要再化丑妆了。”

小昭点了点头,然后抬头看向贾里玉,歪着头道:“那大人你,你也可以把自己收拾一下。”

贾里玉“嗯”了一声,然后从山上揭下一片冰块,用手搓了几下,制成薄薄一片,然后对着冰山刮起胡子,不一会,一个无敌最俊朗的少年出现在小昭眼前,和之前简直判若两人,小昭赶紧低头,贾里玉道:“不让你看我,那是跟你说笑呢,你尽管看。”

小昭看着自己的鞋尖笑起来。

“走吧,去看看六大门派和明教斗到什么地步了。”

“嗯。”

贾里玉再次拉着小昭的手,轻功施展起来,山间奔行,如履平地。

第二百一十八章 张无忌VS宋青书

贾里玉牵着小昭觅路而行,尽管山路崎岖,但贾里玉身法却丝毫不受影响。

路过半山,看到山腰横七竖八躺着好多尸体,有明教的教徒,也有其他门派的弟子,他们的鲜血染红了山上的石头,血淋淋地证明了这里不久前,刚发生过一场惨烈的厮杀。

小昭看着眼前的景象,叹道:“他们为什么一定要灭了明教呢?”

在贾里玉看来,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本质上自然是既得利益者暂时形成结盟,对规则破坏者进行围剿,以维护当前局面的平衡,以及趁你病要你命,通过征伐明教,争夺更多资源,攫取更大话语权。

此外就是仇恨和偏见。

当然,像武当、少林这种泰山北斗级别的门派也参与进来,除了私人恩怨和领导人个人偏见,多少也有维护江湖秩序的意思在里面。

明教实力强大、人才济济,行事又不按套路出牌,往往有一些偏激的举动,让很多人头疼不已,在“惹是生非”上,他们也堪称一把好手。

武当不用说了,因为俞岱岩和张翠山的事情,使得张三丰对明教殊无好感,当初在汉水救常遇春的时候,张三丰就有过这方面的心里活动。

至于少林,近有谢逊杀空见,远有阳顶天伤渡厄,也是结仇极深。

然后是峨嵋,灭绝师太简直堪称这个世界上最恨明教的人,隐秘原因,原著以春秋笔法隐去,后来索引,也是落在孤鸿子的身上,倘若孤鸿子真是男子,真是灭绝师太的爱侣,那她终究也是一个伤心人。

现在能得到的结论,则是性格使然,灭绝灭绝,上灭下绝,那是对一切邪门歪道都要斩草除根的意思。

有这样三巨头牵头,和明教这一战势在必行。

不过这些原因包含了贾里玉的现代的思维,跟小昭解释起来会比较麻烦,于是贾里玉简洁地说道:“因为仇恨。”

小昭冰雪聪明,自然也想到了这一层,微微颔首。

两人继续上山,快到山顶时忽听一人喝道:“停步,什么人?”

贾里玉回头看到两个黄衣僧人神情警惕、蓄势待发地盯着他和小昭。

“在下武当派贾里玉,奉祖师爷爷之命前来调解六大派和明教的纷争。”贾里玉一本正经地说道,小昭瞥了他一眼。

“哼,一派胡言!”其中一个僧人突然扬手射出一支飞镖,贾里玉眉头微皱,袖子一挥,飞镖原路返回,正中那僧人肩膀。

“出家人以慈悲为怀,大师杀心未免太重了。”贾里玉淡淡说道,神情有些不悦,如果是一个功夫未成的卖瓜群众误闯到这里,真可能就被这样莫名其妙地超度了,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两个黄衣僧人就太莽撞了。

另外一人见同伴受伤,知道眼前这人是高手,赶紧从袖中掏出烟火棒,还没来及放,就觉得脸面一凉,然后身上穴道被点,再动弹不得了。

“这些和尚也是蛮横得紧。”小昭道。

“是啊,一点出家人的样子都没有。”

小昭又看向贾里玉,道:“大人你刚才说自己……”

贾里玉笑道:“小昭你不要生气,我之前是骗了你,我真名的确叫做贾里玉,是武当派第三代弟子。”

小昭面露讶色,道:“那那,你也是来围攻光明顶的吗?”

贾里玉忙摇头道:“我不是来围攻光明顶,我是来调解矛盾,化解误会的,明教教义中包含着为国为民的宗旨,更有驱除鞑虏,恢复华夏的志气,并不是六大门派说的那样不堪。”

小昭重重点头,道:“没错!还是大人见识高。”

“你以后可以不用叫我大人了,叫鲤鱼吧。”

“小昭不敢,现在叫大人已经叫顺嘴了,就不改了吧。”小昭知道贾里玉不是总坛特使,不知为什么心里有种莫名的喜悦,说起话来,也活跃了许多。

“也好,我们上山。”

前方再无人阻拦道路,两人先去了杨逍府上,发现府内一个人都没有,早已人去屋空。

“小昭,这附近有没有一个大大的广场?”

小昭想了想,道:“有的,大人跟我来。”小昭说着在前方带路,绕过花园,穿过两道小门来到后山,眼前果然是好大一片广场。

场上乌泱泱地站满了人,西边人数较少,且十之八九都中了重伤,身上鲜血淋漓,或坐或卧,是明教的一方,杨逍、说不得、韦一笑和周颠等明教高手都在里面。

东边人数多出数倍,分成六堆,正是六大派,这六批人隐然对明教作出了包围之势。贾里玉左右看了看,一瞥眼看到张无忌和朱九真也站在人群之中,张无忌神情紧张地看着场间的比武,而朱九真则显得心不在焉,不时四处张望,好似在寻找什么。

贾里玉心里一动,张无忌还是按照剧情出现在这里了!

可是他还没有学乾坤大挪移啊,他现在虽然有一身深厚的九阳内力,但是因为不懂运气导气之法,根本无法和一个经验丰富的一流高手过招。

“九阳神功是你给我的,那我就把乾坤大挪移还你吧。”贾里玉想到这里,低声跟小昭说:“看到一个朋友,我们过去那边。”

“好。”

贾里玉带着小昭走向张无忌,众人都在关注场间那场重要比武,没人发现他们两人的到来。

走到张无忌身后,正要拍他肩膀打招呼,愕然看到他向前走了一步,道:“宋大……侠,您用车轮战打他老人家不公平。”

张无忌这句话说得十分响亮,以至于话音一落,场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过来,贾里玉赶紧把手收回,和众人一起对张无忌进行围观。

原来白眉鹰王殷天正刚和俞莲舟、莫声谷交过手,连胜两大高手之后,自己也受了极重的内伤,宋远桥给他疗完伤以后,立即又向他挑战,张无忌看不过去,于是出声阻止。

宋远桥听了张无忌的话,点点头,道:“这位小兄弟说得没错,我武当虽和天鹰教有着血海深仇,但今天却不是了结私怨的时候,殷前辈,你带着天鹰教众人下山去吧,宋某谨向明教高手讨教。”

殷天正哈哈一笑,道:“宋大侠的心意,老夫心领了,老夫虽自立门户,但终究是明教的护教法王,今日誓与明教共存亡,宋大侠请赐招吧。”

殷天正说完,紧跟着咳嗽了两声,张无忌再难抑制孺慕之情,上前扶住殷天正,道:“殷老前辈,您休息一会,让晚辈代你出战。”说着将体内九阳真气输入殷天正体内,殷天正感觉到那股丰沛、雄浑的真气,心中暗暗讶异:“怎地这小子年纪轻轻,竟有这等修为?”

“宋大侠乃是当世成名已久的高手,更是武当七侠之首,你小孩儿不知深浅,说什么代我出战?”殷天正决意和明教同生共死,也不想再连累别人,如果这小子果然是深藏在明教的天才,他顺便为他铺路便是。

张无忌坚持道:“就让我晚辈试一试,晚辈败了,您老人家再上不迟,宋大侠谦谦君子,不会要了我的性命。”

说着站起身,面对宋远桥行了一个晚辈礼,宋远桥乃武当代掌门身份,怎能跟这样一个小子动手,正犹豫不决,宋青书从后面走出,道:“既然如此,就由在下来接这位少侠的高招。”

张无忌一想:“这样更好,跟大师伯动手既不敬、又不妥,跟宋师兄就没那么多顾忌了。”当即抱拳道:“请宋少侠指点。”

宋青书问:“你用什么兵器?”

张无忌摇头:“我不用兵器。”

“那好,我就用武当长拳接你几招,请。”

“请。”

第二百一十九章 试手光明顶

按照贾里玉的推算,张无忌出手要在宋远桥之后,记忆中这场大战,宋远桥和殷天正还有一场经典的“招式大战”,就是不比膂力,只比招式。

贾里玉完全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将乾坤大挪移前三层教给张无忌,以张无忌的内力,学了三层乾坤大挪移就足以应付场中大多数人,暂时应付不了的,他再压轴出场一下收个尾。

可让他万没想到的是,张无忌居然出手这么早,而且居然直接跟宋青书放对。

场中两人各说了一个“请”字后,已经开始动手,只见宋青书拳走中路,携风劈来,与此同时,下面又跟着踢出一腿。

拳脚齐发,正是武当长拳的奥义之一。

宋青书的拳势长直、光明磊落,极有大家风范,而他的脚法方位奇特、角度刁钻,令人防不胜防。

“好!”

场间有瞧出宋青书拳法奥妙的人出声喝彩,行家功夫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仅此一招,宋青书名家风范已经彰显无遗。

张无忌倒也学过几天武当长拳,但不如宋青书经年累月的打磨来得精妙,因此在他也还了一招武当长拳的时候,宋远桥等人不免摇头道:“形似神散,投机取巧。”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让他们目瞪口呆。

宋青书因为招式巧妙,自然取得先机,但是当他的腿脚踢到张无忌的时候,忽然感到一阵巨大的反弹之力将他的腿原路弹回,如果不是他反应敏捷,仅仅那一弹,他就要原地打个旋,甚至有摔到之虞。

宋青书心中大惊,忙施展武当轻功,飘然后退一丈,道:“没想到少侠身负如此高深的内功,我刚才倒有些有眼不识泰山了。”

张无忌惭愧道:“在下的拳脚功夫却是一塌糊涂,让宋少侠见笑了。”

宋青书道:“好说好说,咱们再来过。”说着左拳击出,待张无忌出拳封挡,他右拳陡然后发先至,接着左拳又斜穿右臂打到张无忌面门。

张无忌现在所依仗的,只有运用尚不熟练的九阳神功,见宋青书打来的这精妙一拳,也不知道应该如何抵挡,只好双拳一阵挥舞,见招拆招,好在他内功深厚,一招一式虽无章法,但对宋青书来说,却威慑力十足。

于是两人一个招式精妙、应变迅捷,一个内力深厚却不懂拳脚,这番交手下来,竟然都没有占到便宜。

表面上看,是宋青书主攻,张无忌主守,但具体交手的时候,又是张无忌主攻,或者说以守为攻,只不过这种“攻”,他也是毫无概念。

转眼三十招过去,两人的交手毫无进展,宋青书一套武当长拳已经使完,终究不敢再碰张无忌一下,而张无忌原本也没想伤害宋青书,因此也不可能下狠手。

“他们是在比武呢,还是在练拳?”灭绝师太现在只想屠戮明教、大开杀戒,看到宋青书和张无忌在那里不痛不痒地打来打去,终于失去耐心,出言讥刺。

宋青书现在最想讨好的人就是灭绝师太,听她这么一说,心中顿时紧张,拳势一变,将劲力提至巅峰,准备再次硬撼对手。

面对急如骤雨的攻击,张无忌有些应接不暇,兼之他真气调用不善,现在体内九阳真气有些不妥,明明感觉到体内蓄积着汪洋大海般的内力,但交手的时候,就是没办法随心所欲地运用。

比如他想将某一拳打到某个地方,然后发出多大的劲力,但是打出去之后无论力度方向都和自己心中所想相去甚远。

再比如,他看到宋青书一拳打来时,他明明可以正面、及时迎击,并将宋青书震退,但当他迎上去的时候,宋青书已经变招,而他好不容易运过去的真气又要片刻的平息和恢复。

这场比武,宋青书打得憋屈,张无忌也打得很痛苦。

“青书,用绵掌。”这时,宋远桥终于忍不住出口指点,以他老辣的眼光自然很快看出张无忌的问题,武当长拳动作分明,太过简单,用这样入门的拳法和身负上乘内力的对手比武,等于以己之短,攻其所长。

宋青书听到父亲提点,顿时精神大振,招数一变,双掌飞舞,有若絮飘雪扬,软绵绵不着力气,正是武当以柔克刚的“绵掌”。

和入门武学武当长拳不同,这套绵掌融合了内外家拳的特点,刚柔相济、快而不乱、慢而不断、柔而不软,招式连绵不绝,使得敌人应接不暇,可谓正中张无忌有力而难用的破绽。

果然,宋青书一遍绵掌打下来,张无忌应付得开始有些左支右绌,他不想直接爆发真气伤了大师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