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明朝贵公子 >

第99章

明朝贵公子-第99章

小说: 明朝贵公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力与他们的战舰持平甚至是超过,他们都不会怎么担心。因为建造战舰,特别是高级战舰所需要的资金量是非常大的,一个小小的海盗集团,根本无法组织起大规模的建造。

但是舰队的战力不单是看单舰的战力,还要看数量的多少。就算是战力再高的战舰,数量太少,一样白瞎。就像是他们对上之前郑芝龙及大明的水师一样。单舰战力,荷兰人占有绝对的优势,但是数量上却又处于绝对的劣势,因此基本上他们每次到最后都是主动逃离。

既然对方的战舰不但单舰战力不足,而且建造能力又不高。那还有什么好担心的。要知道官员们的时间都是很宝贵的,他们不会把时间浪费在这些不需要关注的事情上。有这时间还不如去养养生,或者同美女谈谈心。为了能够保持高效的工作效率,官员们总是需要经常进行身心保养的。

当然了,此时他们是没有心情去养生谈心了。如果这件事情处理不好,他们可能全都会丢掉自己的帽子,那以后就再也没有机会去养生和谈心了。看着港口外那支舰队,彼德逊等人心中的怨念越来越强烈。不单是对这支舰队,还有对普特斯曼那些被别人轻而易举一锅端的白痴们!

看完了信件的他们此时再也不敢对这支舰队掉以轻心了。虽然大员(安平)港的防御能力不如他们这里,但是其防御力客观的说也不并不弱了。这样对方还能轻松拿下大员港,那要是想打下他们这个港口。也就是损失和时间的问题了。

看到对方这种规模,彼德逊他们就算是再傻,也不会相信这支舰队是属于,那个在几年以前还是海盗的郑一官的。能建得起这种规模的大型远洋舰队的,只能是国家。而对于国家,特别是像大明这样有着强大实力的国家来说,舰船的损失根本就不算什么。

而且大明的商品此时在世界上都可以算是堪比金银的硬通货,他们如果同大明闹僵了,那以后就不要想再做这种转运的生意了。这对于他们来说,才是最大的打击。因此,此时彼德逊他们虽然对港口外合兴泰的舰队有着很深的怨念,却还是没有想要与他们开展的想法。毕竟他们是商业性的公司,最大的目的就是赚钱。就算是此前挑衅大明,也是为了让大明开放通商而已。

而在他们看来,这支大明舰队一直停留在港口外,而没有进攻,应该是想同他们进行谈判。这对于他们来说也算是一个好消息。因此在经过紧急磋商之后,彼德逊派出了人员出港,邀请船队派代表进行谈判。

本来合兴泰船队的高层们还以为这里的荷兰人会一怒之下来攻击他们,就算是抓不到他们以交换人质,至少也面子上也能好看些。这样派人到台湾去谈判时气势上也会足一些。没想到对方却是直接派人来邀请他们派人进港进行谈判。

一群高层商量之后还是决定派人进去看看,看看荷兰人到底在耍什么花招。怎么也不能弱了自家的威风不是!几名代表甚至在进港前还写了遗书。他们都下定了决心,一旦情形不对就立刻自杀。队友们以后会为他们报仇的。

当然了,实际情况是虽然谈判的气氛并不算十分友好,但也并没有发生什么流血事件。甚至荷兰人在知道他们船队中还载有大量的大明商品后,态度上还改善了不少。在这边的谈判暂时还不能达成令双方都满意的协议时,荷兰人还专门另开了一个场地供双方展开商业上的谈判用。

船队的高层听说对方还想同己方做生意,都有一种哭笑不得的心情。不过既然对方想进行交易,那就谈呗,对船队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所以在总督府里相隔不远的两个房间内,两组同样身份的人却在进行着两种完全不同的谈判。

敌人?合作伙伴?这种复杂的关系让船队的成员们好长时间反应不过来。这大概就是东西方文化上的差异了。对于西方人来说,任何时候,实际利益总是在第一位的。所不同的是,这种利益到底是关系到个人还是关系到集体。当然了,很多时候他们个人的利益同集体是以致的。

经过了几天的谈判,商业谈判方面终于达成了协议。本来如果只是单纯的交易,双方也不需要进行谈判。只要船队把货物送到港口上,双方直接完成交易就行了。不过现在荷兰人在台湾的基地被合兴泰一锅端了,他们没有了采购基地。所以现在就需要跟合兴泰达成一个合作协议,以便他们以后还能够继续大量获得大明商品。

这个商业协定其实也不算是什么协议了,只是合兴泰同意以后每年都会向巴达维亚输送一批一定数量的大明商品。而荷兰人则会保证合兴泰的船队在其势力范围内的安全。双方一直在争论的只是数量的多少和价格的高低而已。毕竟这是大宗交易,价格上不可能同市价一致。

而对于荷兰人来说,数量上肯定是越多越好,价格上肯定是越低越好。对于合兴泰来说数量上越多越好是没什么问题,但是价格上肯定就是越高越好了。

但是直到双方本次的交易完成,也就是十几天之后,关于安平港被俘人员的赎回以及其它的相关问题双方还是没能达成一致。最后双方只达成了一个协定:荷兰方将派人前往台湾进行谈判。而合兴泰方要保证荷兰方人员的安全。

第二卷 蛟龙入海 第一百一十八章

崇祯八年三月十日。兵工厂再次完成了一项重要的研制工作,长形尖头炮弹的实用化与量产化。由于枪弹改用长形弹后,效果非常好,所以兵工厂的研发部成员也对炮弹的长形化产生了兴趣。这样一来可以解决炮弹在炮膛内的滚动问题,二来可以在不改变口径的情况下,大幅增加炮弹的装药量,提高开花弹的威力。

不过与枪弹不同的是,炮弹采用的是铁质弹壳,这样可以保证弹体的强度,以免炮弹在击中硬物时散架之类的。因此炮弹就不能采用枪弹的线膛结构。本来研究员们还想着在弹体外壳上贴附一层铅,不过铅与铁的附着力不高,很容易拖落。

虽然赵永泰知道后世都是用附着的铜层,不过此时铜可是属于货币金属,而且大明境内产量不高,铸钱都不够,哪还能用来搞炮弹?绝对的败家行为。所以他也没提这个信息。估计研究组里也有人想到过这个问题,不过这实在是太败家了,都没人敢正式提出来。

而且就算是采用附着铜层的办法解决了这个问题,又会产生一个新的问题:后膛内的燃气无法窜到前面去,如何点燃弹头部的引信?所以最终大家还是回到了滑膛结构上来。这样不管是炮膛还是炮弹的结构都简单。不过滑膛结构也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炮弹离开炮膛后会进行翻滚。这在研制长形枪弹时就已经出现了。

最终的解决办法也简单。就是加装羽翼,就像是弓箭的箭支一样。弓箭的原理其实跟枪炮是一样的,只是所使用的动力不一样而已。如果箭支没有尾翼,只有箭头箭杆,那射出去后也会翻滚。就像是古代威力巨大的床弩,其使用的箭支其实就是一支支的长枪,飞出去没多远就开始翻滚。

不过这是当时的人们故意这样设计的,因为这样箭支在遇到人群的时候就可以一扫一大片,增大了箭支的杀伤范围。要不然就算是床弩的弹力再大,其弩箭一次能穿透两三个人就不错了。当然了,炮弹不需要横扫的功能,它需要的是能够飞到指定的位置后进行爆炸,所以就需要加装羽翼。

不过由于有炮膛的限制,所以羽翼的翼展不能做得太大,必须要小于炮弹的直径。因此炮弹的羽翼只能做成尾翼的结构,而不是侧翼。最终做出来的炮弹跟后世的迫击炮炮弹的结构有点儿类似,不过长径比要大许多,而且弹身上也没有密封圈。

这种尾翼开花弹在等重的情况下,炮弹的射程和精准度还能比球形弹高一些。由于装药量多,威力也比同直径的球形弹要高出不少。而且如果在射程要求不高的情况下,还能通过加长弹身来增大炮弹爆炸的威力。当然了,这个长度也不能增加得太长。太长了不但射程会降低,而且精准度也会跟着下降。

为了运输方便,尾翼与炮身还是可拆卸的,以螺纹进行连接。这样在制造工艺上也能简单不少。由于要保证尾翼的效果,所以弹体尾部也做成了流线型,但是这个结构对于燃气的利用却又不好。特别是在没有密封圈的情况下。所以最后还是在尾翼上加了一个木托。炮弹飞出炮膛后,两者之间就会分开。这样既保证了射程,又不影响炮弹的飞行弹道。

这种长形尖头开花弹单从技术角度上来说,没有什么层次上的提高,不过它却|奇|为兵工厂的研究员们打开了一扇|书|新的大门,一条新的研究大道展现在了大家面前。大家不会再只想着怎么提高火炮的口径来提高火炮的威力,在炮弹上下功夫也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

实际上大家现在已经看到了一个很好的研究方向:怎样才能让炮弹不用点火就可以爆炸?这个问题解决了,就可以采用线膛式了。现在大家从火枪上已经看到了螺旋膛线的好处。这样不但可以去掉尾翼,以降低长径比,这样就可以再度提高炮身长度,增加装药量,而且还可以大幅提高射程和精准度。

同月,船厂对于荷兰战舰的研究工作也已经完成。不得不说此时西方国家在舰体结构技术上的研究已经比大明高出了不少。就算是由赵永泰亲自主持设计建造的巡江级,以及其放大版的巡海级两级战舰,在很多结构部分也还是要差其一节。不过还好,此时技术上的差距还没达到代的程度。而且巡江级由于赵永泰的各种要求,在一些结构上也比荷兰战舰强出不少。

现在船厂研究组正在融合两边技术中的精华部分,重新开始设计新一级的重型战舰巡洋级。本来巡洋级的设计工作已经完成了一多半儿了。不过本来的设计方案其实还是巡海级的放大版,在技术上并没有什么创新的地方。毕竟大明近海已经一百多年了,大明在舰船这一块的技术其实是一直在后退的。

而研究员们的眼界也不够开阔,此前也基本上是完全按照赵永泰的意思完成的两型舰船的设计。而巡江巡海战舰在实战中也没有发现什么致命的结构性问题。所以现在大家在设计思路上有点儿僵化。没有什么创新。应该说这也是由于大家对赵永泰的盲目信任而产生的一种弊病。

现在有了这些在设计观念相差很多,但是其性能也很不错的实物供他们学习参考,大家一下子都有一种豁然开朗、甚至是破茧的感觉。因此大家一致决定推翻之前巡洋级的设计方案,重新开始全新的巡洋级战舰的设计。这当然获得了赵永泰的支持。至于说董事会,他们对此不是很关心,他们现在只关心产能、备货量、运力。战舰?现在我们的舰队不是已经很厉害了吗?晚点儿就晚点儿吧!反正海运级已经出来了,我们不着急。

由于现在南洋航线的成功开辟,当然了,现在船队还没有回来,具体情况大家还不知道。不过现在整个合兴泰的人都对此很有信心。在他们看来,既然西洋人的舰队和基地在看到他们的舰队后就直接投降了,那说明现在自己家的舰队实力已经很强了。

就连去年年底新制定的崇祯八年年度计划里都已经专门制定了详细的发展计划,同日本和朝鲜市场一样。甚至于说如果不是赵永泰阻止,计划部都要开始制定印度洋开拓计划了。

现在大明除了西部地区比较安静一点儿外,东部地区以长江为界,南北都很热闹。不过北方是打仗打得热火朝天,而南方是建设得热火朝天。两种完全对立的场面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国度内,这也可以算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了。

不过这种情况在真实的中国历史上并不少见,宋末、元末和明末,江南、华南地区的经济都呈现出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完全不符的繁荣景象。讽刺的是,最后大明国库却空空如也,连几十万两的军饷都拿不出来。

崇祯八年四月初一,富鑫银行正式开始发行个位数面额的代银券。此前代银券最小面值为十文。随着大家对代银券的认可度越来越高,代银券在江南地区已经开始作为正式的货币开始流通。大家越来越觉得这种纸质的,有着具体数额的代银券不但携带方便,而且交易起来个更方便。

没有铜钱的沉重,也没有银子的成色问题。因此大家日常携带的货币基本上都换成了这种代银券,民间流行称之为银票。当大家习惯使用纸币之后,就会觉得金属货币携带起来非常地不方便。因此逐渐有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富鑫能够发行个位数面额的纸币。

不过货币的发行一直都是朝廷的专营业务,在朝政没有败坏的情况下,是不会允许有人或者组织私自发行货币的。也是因为如此,富鑫在之前只发行了十文以上面额的纸币,而且还以代银券来命名,更是大肆宣布只在内部流通。当然了,外边的人要用,大家也不能阻止不是。

而且朝廷正式发行的货币就是一文面值的铜钱,连白银都不算是官方货币,只属于默认货币,所以它才没有价值和成色的具体要求。因此,虽然晋商派系的官员之前有针对这个问题向合兴泰发难,不过还是让合兴泰安然度过了这一道关口。毕竟契约型纸币由来已久,民间各大钱庄也一直有发行。连晋商们的几大钱庄也都有发行。

这次富鑫之所以会正式发行个位数面额的代银券,一来是客观条件已经成熟,大家已经认可了代银券的货币地位,这样可以巩固代银券的货币地位。二来是对朝廷的挑衅行为进行反击。

大概是看到民众对纸币的认可度又高了,或者是受到了晋商集团的挑唆,甚至于是想在合兴泰身上割下一块肉来。在今年一月的时候,朝廷又开始发行纸钞。不过他们这次发行的纸钞同明初时不同,不再是单一面值的纸钞。而是模仿复兴发行的纸币面额,制定了一二五面额原则。

单是这样也无所谓,毕竟中国历来都是由朝廷发行货币。不过不知道是那些人脑袋被驴踢了。还是想钱想疯了?他们这次发行的纸钞面额最低还是一贯,但是最高面额高达一千贯。要知道虽然现在物价飞涨,但此时的一文铜钱也比后世的一分钱值钱不少。

就算是合兴泰的普通员工,一个月的工钱也才一两左右。一千贯面额的纸钞拿来干什么?除了大型商行之间进行结算,根本就不会在市面上流通。要知道值钱各大钱庄发行的契约型结算纸币的面额也才是千两居多,上万两都很少。毕竟现在可没有什么月结、季结、年结的。就算是合兴泰与其他商行之间的贸易结算,用千两面额的也足够了。

而且自从富鑫开始发行代银券后,商行之间的结算都大多变为了转账和用代银券了。一百张一百两的代银券就价值一万两了,重量也不重。现在朝廷突然发行大面额的纸钞,合兴泰各家族讨论来讨论去都觉得这个举动是针对合兴泰的。

以现在市面上的货币流通情况来看,大面额的纸钞大部分最后肯定会流到合兴泰手里。而且其他家族、商行甚至是平民百姓收到的纸钞最后也多会存进富鑫里。也就是说。朝廷发行的纸钞,不管怎么传,最终都会到合兴泰手里沉积起来。

但是按照明初朝廷发行纸钞的规则来看,最后朝廷肯定会以不断折价的方式对纸钞进行回收。而且合兴泰现在其实并没有太多的税赋要上缴给朝廷,所以就算是朝廷折价接受纸钞,这也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也就是说,合兴泰辛辛苦苦积累的财富,最后被朝廷的几张纸就给收刮了。

这样合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