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明朝贵公子 >

第25章

明朝贵公子-第25章

小说: 明朝贵公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新的钢铁厂主体由一座炼焦炉、一座高炉和两座平炉组成,日产20吨碳素钢。预计需要八个月的时间才能建成投产。

为了达到平炉所需要的炉温,还建了一座蓄热室,用高炉煤气加温进行预热。炼钢则是用炼焦煤气,因为炼焦煤气的热能高。而煤焦油和粗氨水则是运回台州以供生产纯碱和术理分院的研究用。

煤焦油作为近代化工的主要原料,赵永泰对它也是寄予了厚望,希望那些传教士和术理分院的学生们能够从中发现点儿什么,甚至做出点儿什么。要是能弄出雷汞什么的就发达了。他自己以前不是化学专业的,对此实在爱莫能助。

十月初,经过长达十五个月的建造,浪费了一倍以上的材料,新式战舰终于建成下水。本来船厂想在赵永泰生日那天完工,以作为送给赵永泰的生日贺礼,结果紧赶慢赶还是没赶上,到了初五才正式下水。不过赵永泰还是很高兴,这艘战舰承载着他的希望。

因为大家对新式战舰底气不足,也就没有进行什么新舰下水仪式了。一群设计建造者偷偷摸摸地进行了长达半个月的海试。待一切测试结果都达到了设计标准后,赵永泰才正式向董事会提交了报告。

十月十八日,台州的新建码头上彩旗飘扬,这是船厂为新船办的出厂仪式。在今天,这艘被赵永泰命名为巡江号的新式战舰正式移交给合兴泰护卫队海卫舰队。董事会成员全都参加了这个仪式。

新舰的舰长叫刘成梁,是南京刘家的亲戚,以前在镇江水师做千户,海卫成立后,刘家将他从水师里弄了出来派到了台州海卫。刘成梁在那里与船厂做着交接仪式,赵永泰就带着董事会的人在船上参观。

“这艘船的大小相当于1000料的福船,能承载的货物总量还要超过一些。而且新船与福船相比还有很多的优势。大家请看上面,船帆采用了新式软帆。不但船帆的自重轻了许多,同样的风力下,船速还能高出不少。而且这前后都有角帆,不但提高了不少速度,船的转向也更灵活。大家请看这跟主桅顶上,顶上那个是瞭望塔,人员站在上面可以看得更远。”赵永泰一边带着大家走着,一边兴奋地进行介绍。

“这个尾舱是舰长室,舰长在这里进行发令。这前面是舵轮,这艘船采用了一主二副三个舵叶。同时采用了大量的齿轮组,使得操作更轻松,船的转向更灵活。托马斯教士说这艘船的转向灵活性已经超过了现在欧洲最新式的舰船。这四面特制的玻璃窗可以让舵手和舰长能很方便的观察外面的情况,又不用经受风吹雨打。”此时其他的舰船,舵轮都是安置在甲板上,主要是为了让舵手有足够的视野。赵永泰让玻璃坊特制的10毫米厚的玻璃板做成的玻璃窗,让舰长和舵手的工作环境舒适了不少。

“这些铜管可以让舰长的声音直接传到底下的船舱各层。下面我们到下一层去。”说着,赵永泰从旁边的楼梯走向了下层。

“这一层是通体炮舱,配置了15门70毫米口径的小型威远炮。这种炮主要是用来对付中小型的舰船。这种炮全重只有不到300斤,操作灵活,一门炮只需要两个人就可以。两炮之间还有射击孔,可以进行火枪射击。前面舰首则是锚盘。锚盘采用了塔吊的转盘结构,收放船锚都比福船要简单轻松。”参观的人群中不少人都是第一次见到真实的火炮,都忍不住在身旁的火炮上抚摸了起来,嘴里不时发出啧啧声。赵永泰当然知道他们在感慨什么:火炮一直是重要的军事机密,一直被朝廷牢牢地保护着。当初大家费了很大的力气才弄来了几个会制作火枪的工匠。结果现在商行已经能够制作火炮了,发展的速度让他们自己也很惊叹。他们还不知道这些火炮比朝廷所制的火炮好得多,就是比西洋人的火炮也好不少,要不然会更惊讶。

赵永泰等大家都过完手瘾了,再带着大家来到了下一层,这一层才是战舰的战力关键。这一层一共配置了17门110毫米口径的火炮,左右两边各7门,尾部3门。“啊~!”看到这些明显个头大了很多的火炮,参观的所有人都发出了惊叹的声音。

大明的重炮部队都是在北边。除了蓟辽,主要就是在山东的登州。山东登州的火炮部队是明庭雇佣葡萄牙人训练的新式火炮部队。不过明庭没有想到他们的第一战,却是跟着孔有德反叛后与官军的战斗。而且在失败后被孔有德带到了后金,成为了以后满清主要的攻城力量。

地处南方,连南京的勋贵们都很久没有见过这样大的火炮了,一时间都有点儿发愣:这赵家的小家伙就靠那几个人连这么大的火炮都造出来了,这也太天才了吧!大家看赵永泰的眼神都有点儿怪异。

“这一层有17门110毫米口径的火炮,威力与西洋人的红衣大炮差不多,射程可达5里以上,是战舰的主要作战力量。就是太重,有近两千斤,需要三个人操作,发炮间隔时间比弗朗机炮要长不少。再下面几层就是物资舱和住宿舱了。全船设计乘员有110名。其中20名为后备炮手和火枪手。另外所有人都备有火枪,火枪和火炮各备弹110发。物资舱还可装载足够全员一个月消耗的食物及淡水。”赵永泰只是给参观人员简单地介绍了一下战船的情况。

这艘战船到底如何,只有设计组的人员才完全了解。用托马斯的话来说,这艘战船的部分性能已经超过了欧洲的同级战舰。至于作战能力还要靠实战才能检测,毕竟赵永泰与现在西方的海战思想有一些不同:西方现在讲求的是在短时间内让尽可能多的炮弹击中对方,而赵永泰是希望能够保持在一定远的距离内攻击对方。两种作战思想孰优孰劣只能通过实战才能揭晓,不过大家倒是倾向于赵永泰的想法,毕竟这样己方的损失会小很多。就像是现在西方的海战,如果没有被击沉,那战胜方与战败方损失相差不会很大。

在巡江级新式战舰第一艘巡江号正式移交海卫舰队后,船厂的两个船坞同时开始开工建造新船。预计工期能降到6个月。赵永泰开始将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新式战舰的训练上。毕竟现在明军水师的战法与自己的设计理念相差许多,赵永泰可不希望好不容易弄出的新式战舰被这些从水师来的舰长们当做运兵船用。

“你们一定要明白,这种新式战船与福船完全不同。它有三十多门火炮,特别是17门主炮威力很强。你们要将这些火炮作为主要的攻击力量。另外,这些火炮的射程比较远,要尽量保持与对方的距离,以减少己方战船被击中的几率。”看着几个从水师弄过来的舰长满脸的不屑与不耐,赵永泰心里就是一团火。为了保证合兴泰内部的平衡关系,自己不得不接受其他家族派入卫队的人员,并予以较高的位置。

陆卫还好,进入的人要嘛是被震慑了,要嘛是被家族警告过了,表现得还比较恭顺。海卫就比较麻烦了。这些从水师来的家伙对卫队的情况根本一屑不顾,在他们看来:海战靠的是船长的指挥,平时训练得再好也没用。现在一个十几岁的小家伙居然来跟他们说什么海战战术,简直可笑之极。自己在水师里混的时候,这小子还不知道在哪儿吃奶哪!要不是家族一再强调要保持起码的态度,自己早就拂袖而去了,还在这里听他叽叽歪歪。

这些舰长对新式战船也表示了一定的惊讶,特别是那17门重炮让他们很高兴。但他们没有一个人觉得,一个从来没有在海上呆过的小孩儿能给自己讲解什么海战战术。自己十几年的海上经验可比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小孩儿的话可信多了。

赵永泰也明白,自己没有再海上呆过,没有经历过海战,甚至自己这些所谓的海战战术,也只是自己总结的前世在网上看到的只言片语。它是否真的适合现在这个时代的海战,自己也没有把握。而且这些在水师呆过的人对船的操控,绝对不是自己能够作的,这是长时间的经验积累所得。所以赵永泰一直压制着自己的怒火,只是希望他们多少能听进去一些,在战时能够改变一下他们的战法。毕竟他们的战法确实已经落后了,也不符合这种战船的设计理念。

崇祯三年正月初四日后金攻占永平、滦州。攻抚宁四日不克,还永平。

三月二十八日,陕西流民军入山西,攻襄陵、吉州、太平、曲沃。

十二月初一日,诏每亩田赋加三厘。

十二月,李自成从王嘉胤发动兵变。

(新人新书,求收藏推荐支持!小鱼拜谢!本书即将进入第二卷,正式进入大航海时代。)

第二卷 蛟龙入海 第一章 第一次远航

在海卫呆的日子是赵永泰来到这个时代以来最郁闷的日子,舰队舰长们的不配合让他无可奈何。不过他还是坚持天天到海卫参与舰船的训练。

熟话说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虽然舰长们不配合,但是下面的队长们都是他直接训练出来的,就算是队员,他的影响力也很大。所以他坚持每天上舰,一边学习舰船的操作,一边让下面的人进行一些小的试验,特别是火炮和火枪的瞄准与装填。对此舰长们也没有表示抗议,只是要求不要耽误他们的训练。

枪、炮在战船上射击与在陆地上基本不相同。在陆地上只要一次瞄准,在没有改变攻击目标前,基本上不用再次瞄准。就算是炮身震动产生了偏移,也只需要简单的调教。

而在海上则不同。海上对战双方都是在不断移动的,再加上海浪引起的船身起伏波动,使得在每次发炮前都需要瞄准,同时还要确定船身的起伏状态。这就需要观瞄手能够精确控制发炮时间,要不炮弹就不知道飞到哪儿去了。火枪也差不多。

经过了长期的试射,观瞄手们也有了一些舰炮的瞄准经验。赵永泰也经常在白天的训练完成后召集大家进行总结。

“大家要记住,我们一旦遇到敌人,那时大家的唯一目标,就是在最短的时间里将尽可能多的炮弹打出去。当然,前提是要打准。”赵永泰一边用石膏做的粉笔在黑漆刷成的黑板上写画着,一边说道。引来下边所有人一阵哄笑。

“大家试这么长时间,可能也发现了,在战舰上发炮与在陆地上有很大的不同。炮弹击中的位置与你们瞄准的位置差距很大。”赵永泰说到这个,下面许多人都在点头。

“这是因为移动的关系。比如说我们射击的目标是一个小岛。我们想要攻击的位置在这里。”赵永泰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大圈,又在里边画了一个小圈。

“我们在瞄准镜里瞄准了这个位置,但是等发炮后却发现炮弹击中的却是在他的一边。为什么。因为我们的船在移动,这时炮弹就会向我们航行的方向偏移。就是这样。”他将火炮与目标点、击中点用线连了起来,形成一个三角形。

“所以大家应该在瞄准的时候加上我们的航行速度。航行速度怎么知道?第一就是船长们公布的航速。第二就是你们自己的经验积累,大家时间长了也差不多能够估计得出。这样,我们在瞄准时实际上要瞄准这个位置,才能让炮弹击中我们想要的这个位置。”赵永泰在黑板上以目标点为与火炮的连线为对称轴,在另一边又画了一个三角形。指着那个新画出来的点说道。

“大家现在经验不足,可以在第一炮的时候注意观察击中点与自己的瞄准点差距多大,然后后面就可以据此调整自己的瞄准位置。当然,要是第一炮打飞了,那就只能看第二炮了。”赵永泰说完笑了笑,引得大家也跟着笑了起来。

“如果对方也是舰船,那也差不多。只是要注意对方的航向与航速。如果我们的航向相同,那这个距离就是双方的航速差;如果航向相反,那就是航速和。这个也可以通过第一次击中的情况来进行估算。”说着,赵永泰在黑板上对这两种情况进行了演示。

“另外,我们在瞄准的时候,还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船体的上下起伏的问题。我们在发布开火命令时要注意到此时的起伏状态。其实这跟刚才讲的船的移动差不多,只是一个是左右方向的移动,一个是上下方向的移动。大家应该有注意到,只要船外的风浪没有太大的变化,这种起伏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所以我们在瞄准时,每次所要瞄准的前移位置就差不多。”

“当船身是在上升时,那我们就要将瞄准的位置下移一点,就像在这里。”赵永泰画了一个船身的侧面简图,一边说,一边在上面标注。“这段前移的距离要多少,这也要靠你们的经验。当然,第一次击中时的位置差异也可以看出来。”

“如果船身是在下降时,就要反过来,瞄准的位置就要上移一点,就像是在这里。也就是说,我们在瞄准时,要同时注意左右和上下的提前位置。这段位置我们称为提前量。大家在瞄准的时候注意加上提前量,这样炮击时的命中就会高。当然,这个提前量的预估需要大家多练习,多总结,经验多了预估自然就比较准了。”赵永泰非常庆幸自己在当初组建护卫队是就给大家安排学习读书写字和算术,要不然现在给他们讲这个提前量就很难了。

在经过了一个多月的随船训练后,赵永泰发现船上的炮兵们在舰船静止时的命中还可以,但是在航行时的命中就实在有点儿惨不忍睹了。经过自己的亲自多次试验后,赵永泰将自己的经验在总结会上进行了讲解。

其实对于现在直瞄式的加农炮来说,只要估算出提前量,命中还是很高的。赵永泰在亲自多次试验后,现在的命中率已经超过了整个海卫最好的火炮观瞄手,让几位舰长都有点儿吃惊。

经过了赵永泰的讲解后,第二天船上的观瞄手们的命中明显提高了许多。

为了能让更多的海卫队员得到训练,战船减少了物资的储备,让更多的队员上船进行训练。但相对于海卫八千多人来说,这一艘战舰实在是太少了。除了原船人员,其余人员轮一次也要一个多月。在没有轮上的日子,其他人就只能在以前找来的小船上进行适应性训练了。

到了崇祯四年四月,新造的两艘同型船完成下水,这样的情况才有所缓解,轮训时间缩短为半个月。

崇祯四年八月十八日,护卫队海卫舰队3艘巡江级战舰与合兴泰商行6艘600料的商船组成船队,前往日本进行贸易。此次是海卫舰队第一次正式的护航任务,同时也是新式战船第一次进行远海航行。在赵永泰的全力争取下,他总算以一名海卫舰队的观察员身份参加了这次的远航。

当舰船离开港口进入大海后,赵永泰站在船头感觉真是神清气爽,一种豪情充溢在心间:

在前世的时候,经常能在网上看到说第一岛链,第二岛链捆束着共和国海军的身躯。后来甚至一些南洋小国也能在南海抢占一些岛屿,盗采海底的石油等资源。

而在现在,西方才开始大航海没多久,南洋诸国也只有少部分地区成为了西方的殖民地。对于华夏民族来说,此时的海洋充满着无限的机遇与希望。作为现在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国和出口国,一旦大明取得海贸的主动权,大明将拥有如后世的美国,甚至是超过美国的国际地位。不再会出现两百年后的烟片战争,割地赔款的国耻。现在自己脚下的这艘船不但只是一艘新式战船,它还承载着自己和华夏民族的希望。

而且自己的耳根子终于可以清净了,那群小女孩子实在是太恐怖了。想到前两天中秋节晚宴的情景,赵永泰顿时打了个寒颤。只要有一个给他夹菜,那其他人肯定也会一人来一筷子。一个人敬酒,那其他人也跑不了。想想,吃菜要吃九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