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明末传奇 >

第486章

明末传奇-第486章

小说: 明末传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叫段宗奎,生意人,时常往来辽东做生意,前年下半年才到京城来,与周大人与田指挥使的关系都很不错,这些年在京城和辽东做生意,赚了不少的银子,不错,咱家挺佩服你们这些商贾。”

高起潜没有自我介绍,也没有摘下头上的斗笠。

段宗奎有些紧张,他不知道今日的结局如何,更不知道郑勋睿的信函里面写了一些什么,要是触怒了高起潜,他马上就活不成了,尽管京城的局势已经乱的一团糟,可人家高起潜要杀死他,和捏死一只蚂蚁差不多。

不过很快,段宗奎就镇定下来,多年做生意,也见过不少世面了,相信郑勋睿不会让他处于极端的危险之中。

“在下拜见高公公,在下受人之托,转交一封信函给公公。”

段宗奎从怀里掏出信函的时候,高起潜身边的黑衣人身体微微动了一下,看见段宗奎手中拿出来的的确是信函之后,稳住了身形。

段宗奎的额头上已经冒出了大颗的冷汗。

高起潜拆开了信函,转身开始看了。

很快,高起潜的身体开始颤抖,段宗奎眼看着高起潜身体颤抖的幅度越来越大了。

几分钟之后,高起潜命令身边的黑衣人离开雅间,守在外面。

黑衣人离开之后,高起潜摘下了头上的黑色斗笠。

“段先生,你认识湘王殿下吗。”

“在下和湘王殿下有一些交集。”

高起潜的眼神很是犀利,盯着段宗奎看了好一会的时间。

雅间里面陷入到沉默之中,段宗奎不知道郑勋睿这封信函的内容是什么,可他知道一定非常的关键,要不然高起潜也不会有这么大的反应。

终于,高起潜开口了。

“湘王殿下委托的事情,咱家一定帮你完成,咱家万万没有想到,段先生和湘王殿下有着非同一般的关系,以前是咱家没有在意。”

高起潜几句话说出来,段宗奎送了一口气。

“那就麻烦高公公了,在下替殿下谢谢高公公。”

“不用,京城局势紧张,接下来会如何,咱家也不知道,从今日开始,段先生不要出门,到时候咱家会派人知会段先生,不过咱家也有言在先,今日之事绝不能够泄漏出去,事情尚未到那一步,若是段先生说漏嘴了,神仙也救不了你了。”

“高公公放心,此事没有任何人知道。”

高起潜点点头,再次看了段宗奎一会,拿起桌上的斗笠,带在头上离开了雅间。

四周再次安静下来。

段宗奎瘫坐在椅子上面,他已经紧张到了极点。

既然迈出了第一步,那就没有回头的机会了,段宗奎不知道郑勋睿的信函里面写了一些什么,但一定是非常关键的事情,段宗奎更不知道高起潜为什么如此爽快的答应下来,不过他知道,郑勋睿在信函之中一定是施加了压力,否则高起潜不会如此的爽快。

这才刚刚开始,后面怕是会遇见更多的挑战,段宗奎必须打起精神来,应对即将到来的挑战。

第八百五十八章城破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五日。

李自成率领的大军包围了京城。

该来的终于来了,天启七年和崇祯初年,大量的流民在陕西聚众造反,那个时候,没有任何人想到,十七年之后,成气候的流寇,包围了京城,将要推翻和埋葬延续了三百多年的大明王朝。

这一切仿佛梦幻之中的事情。

残酷的现实就在眼前,一直被朝廷称之为流寇的李自成,开始攻打京城了。

三月十七日,李自成亲自指挥大军,开始攻打外城。

京城分为外城和内城。外城有七座城门,内城有九座城门,其坚固的程度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按说攻打京城是没有那么容易的,不过李自成仅仅用了一天多的时间,就攻破了外城,且李自成是从永定门展开进攻的,这里是最难进攻的地方。

三月十八日,李自成开始进攻内城。

进攻刚刚开始,出人预料的情况发生了,司礼监太监、京营提督曹化淳打开了彰义门,投降了李自成。

李自成麾下的大军进入了内城。

一切都在眨眼之间发生,从十五日到十八日,四天的时间,李自成拿下了内城和外城,剩下的就是紫禁城了。

同样木然的,还有朱由检。

一个接着一个的消息传来,外城被攻破了,曹化淳投降了,打开了城门,内城也被攻破了,朱由检和大明朝廷剩下的,就是紫禁城了。

局势已经无法挽回了。

朱由检要准备后事了,是出城逃走,还是拼死抵抗,他的身边已经没有兵了。就连守卫紫禁城的锦衣卫都跑得差不多了,鬼都知道紫禁城守不住,李自成可是有百万大军。

也就在这个时候,段宗奎府邸来了几个黑衣人。

在乱哄哄的街道上,几辆马车朝着紫禁城狂奔而去。

此刻李自成尚未完全占据内城。

马车顺利进入了紫禁城,以往庄严的紫禁城。已经变得死气沉沉。

马车里面的段宗奎,心脏在狂跳,局势变化如此之快,他根本没有想到,李自成用了四天的时间,就几乎拿下了整个的京城。

外城传来的消息,李自成对大军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京城的局势还算平缓,可谁知道这样的局势能够持续多长的时间。

马车在乾清宫外面停下来了。

这大概是第一辆也是唯一一辆进入到皇城之内的马车。

段宗奎下了马车。看见了站在乾清宫前面的高起潜。

高起潜的脸上没有任何的血色,见到段宗奎之后,挥挥手,一言不发转身进入了乾清宫,段宗奎自然是跟随着进入到了乾清宫。

尽管是第一次来到皇宫,可段宗奎根本没有心思欣赏周围的一切。

偌大的乾清宫,异常的安静,外面看不见守候的军士。

进入乾清宫。段宗奎一眼看见了御辇上面的皇上,他不由自主的跪下了。

“山东复州生员段宗奎拜见皇上。。。”

大殿里面寂静无声。浑身颤抖的段宗奎抬头,看见了脸色木然的皇上。

咬咬牙,段宗奎从怀里拿出了郑勋睿的信函。

“湘王殿下给皇上的信函,请皇上过目。”

“轰隆。。。”

一声巨响让段宗奎的心猛地收缩,险些晕厥过去了。

段宗奎不敢抬头,不过他手中的信函。被拿走了。

几分钟之后,皇上的声音传来了。

“你和郑勋睿什么关系,难道不怕朕杀了你吗。”

不知道为什么,段宗奎的情绪突然变得平静下来了,或许是听到了郑勋睿的名字。或许是想到了郑勋睿的信任。

“皇上,湘王殿下信任在下,委托在下救下皇太子、诸位亲王和公主,湘王殿下明确说了,他一定会善待皇太子、亲王和公主的。”

大殿里面恢复了死一般的寂静。

朱由检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心情,他痛恨郑勋睿,可是事到如今,攻破京城的是李自成,是流寇,郑家军无比强大,若是想着攻破京城,那更加容易,但时至今日,郑勋睿没有这样做,他还有什么好埋怨的,再多的痛恨,此刻也无所谓了。

郑勋睿的这封信函,写的非常犀利,里面分析了大明王朝灭亡之原因,直言他朱由检是一个好人,但不是一个好皇帝,他朱由检登基的时候,大明王朝已经摇摇欲坠,没有非凡的才能,根本无法挽救这个即将沉没的王朝,就算是没有流寇,后金的皇太极一样会攻入京城。

朱由检无法反驳。

其实反驳也没有任何作用了。

“王承恩,拿笔来。”

有来有回,朱由检也要给郑勋睿回信,他相信这封信一定能够送到郑勋睿的手中。

半个时辰过去了,朱由检已经是泪流满面,他沉浸在信函之中,不管不顾外面的任何事情了,跪在下面的段宗奎,数次的抬头,都没有开口说话。

守候在朱由检身边的,仅仅就是王承恩和高起潜。

两人的脸上同样没有任何的表情,或许曹化淳的投降,让他们也陷入到巨大的痛苦之中。

终于,朱由检写完了。

信函交到了段宗奎的手中。

“段宗奎,你告诉郑勋睿,朕相信他,将朱慈烺、朱慈炯、朱慈照、朱慈焕、朱徽娖、朱徽沁交给你了,希望郑勋睿能够善待他们,你告诉郑勋睿,朕给他的最后一道圣旨,就是让他迎娶朕的女儿朱徽娖,还有,朕委托高起潜照顾诸多的儿女,希望郑勋睿能够答应。。。”

离开皇宫的时候,就没有那么轻松了,几辆马车里面坐了朱慈烺和高起潜等人,或许是知道情况到了万分危急的时刻,这几个皇室贵胄,什么都不说,上了马车。

除开高起潜,这里面朱徽娖的年纪最大,已经十八岁,她可能不知道,父皇已经将他许配给了郑勋睿,这其中的良苦用心,谁都能够明白,皇太子朱慈烺也十七岁了,到了完全懂事的年纪,因为周皇后良好的教育,知书达理,举手投足都显露出来了贵气。

刚刚平静的段宗奎,再次紧张起来了,李自成一旦攻破了紫禁城,这几个人将成为众矢之的,李自成会全城搜捕的,仅仅凭着他段宗奎个人的力量,根本无法保护。

马车出了紫禁城之后,再次开始了狂奔,此刻天色已经黑下来。

马车在府邸门口停下来。

段宗奎首先下了马车,接着朱慈烺等人也下了马车,进入到府邸。

进入府邸的时候,段宗奎吓了一跳,他发现府邸的前院,站着上百号人,这些人全部都是穿着黑色的衣服。

看见段宗奎进来,一名黑衣人上前行礼了。

“段先生,我们是湘王殿下安排在京城的暗线,还有一些暗线分部在外围,我们奉命协助段先生保护朱慈烺等人的安全,这里不是久留之地,还请段先生迅速收拾东西,跟随我们离开府邸。”

万分吃惊的段宗奎,木然的看了看众人,微微点头,还没有等到他开口吩咐,管家已经走出来,几口大箱子被抬出来。

段宗奎府邸里面没有什么金银财宝,他早就将金银财宝换做洪门钱庄的票根了。

一行人穿过了府邸,来到了后院。

后院的门被打开了,外面听着几辆很是寻常的马车。

段宗奎、高起潜和朱慈烺等人再次上了马车。

马车快速启动了,这一次朝着什么地方而去,段宗奎不知道,不过他的心已经安定下来,看来郑勋睿已经安排好了一切,其实他段宗奎进入到皇宫,肯定会引发他人的注意,万一皇宫被攻破,谁知道会不会有人交待出来他,到了那个时候,李自成满城搜寻,他段宗奎是没有出路的,而朱慈烺等人也不要想着活命。

三月十九日,卯时。

紫禁城的大钟被敲响了,这是召集百官上朝的钟声,听上去是那么的凄凉。

辰时,李自成攻破了紫禁城。

进入紫禁城的李自成,没有发现朱由检,迅速下达了悬赏万两黄金的悬赏令,不过很快就有人发现了朱由检,朱由检和他最为信任的大太监王承恩吊死在煤山了。

危难时刻登基的崇祯皇帝朱由检,一生勤勤恳恳,想着恢复大明王朝的辉煌,最终却是这样的局面,当他卯时敲响大钟的时候,没有一个大臣上朝,这让万分绝望了,被李自成俘获是他不能够接受的结局。

命令皇后和嫔妃自尽之后,朱由检带着王承恩,来到煤山,用一条白绫结束了生命。

历史还是历史,在这里没有拐弯,历史上的朱由检,尽管是末代皇帝,却是最让人同情的皇帝,他勤勤恳恳,丝毫不奢华,也不好色,可惜登基十七年,最终自缢而死。

这是悲剧,更是对后人的警醒。

段宗奎等人藏匿的地点,他们自己都不知道,不过凭着本能,他们判断是藏身在地下,每日里有人专门送来吃喝,都还不错,但他们绝不能够随便走动半步。

段宗奎没有问题,高起潜也没有问题,朱慈烺和朱徽娖也没有问题,甚至年纪不大的朱慈炯、朱慈照和朱慈焕也没有问题,唯一有些麻烦的是朱徽沁,毕竟不到六岁的小女孩,经受了这些惊吓,难免哭泣,好在有高起潜的细心呵护,情况才好了很多。

第八百五十九章坚定目标

三月十三日,郑勋睿率领的六万大军抵达山东德州,杨贺率领的郑家军第二军两万人早就在这里等候了,三月二十日,洪欣涛率领的郑家军第三军四万人抵达德州,至此,郑家军十二万大军全部集结完毕。

郑勋睿在德州等候陕西郑家军第三军四万人的时候,京城失陷的消息已经传来,紧接着传来了朱由检在煤山自缢的消息,至此,大明王朝轰然倒塌。

作为郑勋睿身边的第一谋士,杨廷枢是很着急的,得知京城失陷、特别是皇上自缢的消息之后,他就多次提醒郑勋睿,是不是该朝着京城的方向进军,同时命令洪欣涛率领的第三军四万将士,沿着沧州的方向,追赶大军。

郑勋睿没有急着赶赴京城,他当然明白杨廷枢的意思,其实跟随征伐的杨廷枢、文震亨、熊文灿以及杨一鹏等人,都透露出来这层意思,就是郑家军尽快赶赴并且占领京城,郑勋睿甚至可以预料,南京的周延儒和徐望华等人知道这个消息之后,恐怕催促的更加急切。

国不可一日无君,朱由检已经自缢身亡,大明王朝轰然倒下,天下瞬间变成了分崩离析的状态,此刻能够黄袍加身的,唯有他郑勋睿了。

郑勋睿是穿越之人,一旦有机会走上巅峰,他可不会极力的推辞,本来就是冲着这个目标来的,就没有必要客套了,不过现如今的局势之下,郑勋睿关心的不是自己什么时候成为皇上,而是关心北方局势的变化,既然有些历史的步伐没有太大的变化,那么某些事情就必定会发生的。等着这些事情发生,等着某些人丑恶的嘴脸露出来,他才好去收拾残局。

再说了,北方局势正处在巨变之中,郑家军这个时候突然进攻京城,很有可能打破原有的平衡。甚至有可能遭遇到李自成和皇太极轮番的进攻,那将让郑家军付出极大的代价。

郑家军将士也是血肉之躯,不是铁打的,一旦上战场,必定会有伤亡。

在郑勋睿的印象里面,八旗军这个时候就是比较聪明的,集结在辽东,冷眼观察北直隶的巨变,没有贸然的进攻山海关。一直等到一片石的战斗之后,才大举进入关内,以逸待劳,获取到了最终的胜利。

所以郑勋睿不着急,安静的在德州等候洪欣涛率领的四万大军。

三路大军在德州会和,洪欣涛禀报了一路上行军的情况,历时二十多天的行军,洪欣涛严格按照郑勋睿的要求进行。没有与驻扎在河南开封府城的流寇发生任何的冲突,一路上都是急行军。更没有理睬小股流寇和土匪的骚扰,当然这种所谓的骚扰,是小股的流寇和土匪遇见郑家军大军之后,望风而逃,郑家军没有去追杀。

德州距离京城尚有七百里地,按照郑家军十二万大军的行军速度。大约需要七天到十天左右的时间,也就是说郑家军就算是马上出发,前往京城,赶到京城也是三月底四月初的样子了,到了这个时候。京城究竟变成了什么样子,谁也不知道。

三月二十一日,德州码头。

有关郑家军下一步的作战部署,在码头旁边的一间房子里面进行。

房屋外面是戒备森严的斥候营和执法营的将士,包括郑勋睿身边的亲兵,没有得到允许,任何人都不准靠近屋子。

郑锦宏、杨廷枢、文震亨、熊文灿、杨一鹏以及郑家军参将以上的军官,全部都集中在屋子里面,他们要为郑家军下一步的行动做出部署和决定。

硕大的地图挂在墙上,参将、调查署负责人徐佛家以及游击将军杨爱珍,正在详细讲解调查署获取的情报,徐佛家负责讲解,杨爱珍则是手持木棒在地图上指出相应的位置。

地图上面已经做出了标记,北直隶和辽东方面所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