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明末传奇 >

第448章

明末传奇-第448章

小说: 明末传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勋睿说完之后,熊文灿再次沉默了一会,咬牙开口了。

“下官一切听从王爷之安排。”

“很好,本王已经拟好了奏折,熊大人在奏折上面署名之后,就可以送到京城去了,本王看熊大人还是到南京去吧,如今的情形之下,北直隶岌岌可危,熊大人就算是到京城去了,怕也是难以善终的。”

熊文灿离开厢房之后,郑勋睿脸上微微一笑。

杨廷枢很快从侧面走出来了。

“淮斗兄,你怕是认为我在湖广所做的一切,都太过了吧。”

“不,下官以为王爷所做的一切,都是必须要做的,王爷还是心软了,没有开杀戒。”

第七百九十一章该快则要快

郑勋睿做事情历来都是雷厉风行,只要是看准的事情,一旦铺开,则要求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完成,不能够拖延,就任湖广巡抚的徐吉匡和四川巡抚的李岩都知道郑勋睿的这个特点,所以说尽管春节临近,但他们一刻都不耽误时间,开始大规模的推行各种的政策。

湖广相对平静一些,四川难度大很多,大概是因为四川有着太多的土司,特别是在推行官绅一体纳粮事宜的时候,以及裁撤土司的军队事情上面,遭受了诸多的阻力。

李岩做事情非常的干脆,他要求已经就任四川总兵的苏蛮子,不管耗费多大的气力,也不管遭遇到多大的阻力,都要毫不犹豫的清除,绝不留下任何的后患。

在马祥麟的协助之下,不少的土司同意解除军队,仅仅保留少量的护卫,维护家族的安全,这个要求李岩同意了,毕竟四川最大的白杆兵已经不复存在,事例摆在诸多土司的面前,他们知道无谓的抵抗会招致杀身之祸,不过不愿意听从号令的土司也是存在的,而且这些土司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抱成团了,企图依靠着众人的力量来抵抗。

苏蛮子当然不会客气,马上就开始了进攻和清洗。

要说这些土司拥有的军队,从一定程度上面来说,战斗力还不如流寇,他们一般都在很是偏远和封闭的地方,好多都是原始的生活方式,先进的武器更是谈不上,郑家军利用火炮和火器展开了进攻,这些土司的军队很快就崩溃了,他们哪里见过如此犀利的火器。

打败了土司的军队之后,苏蛮子没有客气。他抓住了那些不服从号令甚至抱成团的土司,押解到成都府城去斩杀,且没收了这些土司的全部财产。

这一手极大的震撼了四川境内的土司,他们压根没有想到郑家军会真正的动手,而且如此的毫不留情,看来抵抗没有任何的作用了。一些不甘心的土司,表面上屈从,暗地里给朝廷写去奏折,控诉郑家军以及新任四川巡抚李岩的暴行,期盼朝廷能够惩治郑家军,让他们恢复过去的荣耀,可惜这些奏折如同石沉大海,没有丝毫的效果,而李岩在四川推行的官绅一体纳粮以及征收商贸赋税之政策。速度非常快,让这些家中富裕的土司,被迫要缴纳相关的赋税,听从官府的要求。

不过短时间之内,四川的局势不可能彻底的平稳,包括各级官府官吏的调整,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够完成,这方面李岩有着充足的经验。他要求各级官府发布诸多的告示,这些告示不仅仅是明确官府的职责。更是强调了官府必须要救济穷苦的百姓,李岩甚至亲自关心救济百姓的事宜,郑勋睿曾经要求过,只要能够首先稳住百姓,就能够稳住四川的总体局势。

十二月下旬,文曼珊和卞玉京来到了武昌府城。

洪门钱庄的早就动作了。先前派遣的大量熟悉业务的人员,已经来到了湖广和四川,他们依旧按照原来的模式,在府州县等地开设洪门钱庄的铺面,洪门也同时派遣大量的人员。协助洪门钱庄的相关事宜。

不过这一次,郑勋睿的态度出现了变化,他对洪门钱庄的要求不一样了。

因为郑勋睿所面对的形势不一样了,南直隶可以慢慢的推进洪门钱庄,可四川和湖广两地不行,当初郑勋睿在南直隶做官,能够依托洪门以及各级的官府来推开洪门钱庄,而且当时的情况之下,大明局势也稍稍稳定,让郑勋睿有时间慢慢推进,可现在不行了。

洪门钱庄的普及,让郑勋睿能够有雄厚的经济基础来稳定两省的局势,若是按照以前的办法慢慢的铺开,不知道要多长的时间,再说湖广和四川的富庶,与南直隶是没有办法比较的,故而在这两个地方,必须要强行的推进洪门钱庄,也就是说,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面禁止金银的流寇,推行洪门钱庄的票额和票根,逼迫那些富户将金银等存入到洪门钱庄。

北方大乱,这些士绅富户根本没有办法在北方去立足,故而他们只能够按照各级官府的要求,将金银都存入到洪门钱庄,用钱庄的票额和票根来代替流通。

当然,郑勋睿能够这么做,也是在洪门钱庄积累了足够多财富的基础之上。

“二位夫人,洪门钱庄在湖广和四川的发展模式,我已经说清楚了,你们若是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尽可以提出来。”

郑勋睿说完之后,文曼珊看了看卞玉京开口了。

“夫君,奴家以为采取强制的手段还是不合适,尽管说湖广和四川两地与南直隶甚至浙江的情形不一样,不过钱庄历来都是按照自愿之原则进行存储业务的,若是在四川和湖广两地强行的推开,恐怕会影响到钱庄的声誉。。。”

这么多年过去,负责洪门钱庄整体业务的文曼珊,早就不是当初的模样了,她对钱庄的业务有着深刻的理解,而且也熟悉了钱庄业务的流程,更是明白了钱庄对各级官府的重要性,也正是因为这样原因,文曼珊觉得还是要按照原来的模式经营,尽管这样很有可能在四川和湖广遭受到阻力。

政治上面的事情,文曼珊没有考虑那么多。

“夫君,妾身同意,在四川和湖广也要按照钱庄的规矩来。”

郑勋睿苦笑着摇头,文曼珊和卞玉京说的没有错,从长远的发展来看,钱庄在湖广和四川的铺开,还是需要循序渐进,如此钱庄才会按照规矩在大明各地都铺开,但目前的形势不一样了,不可能按照原来的模式进行,郑勋睿没有那么多的时间,而且四川和湖广有很多的士绅富户,他们不一定是完全臣服的,若是他们拥有大量的金银,很有可能拿出来造反。

钱庄的发展,与政治是密不可分的,这是历史发展的规律,可惜文曼珊和卞玉京还不是特别的明白,总是以为钱庄就是单独存在的,就必须要按照自身的规律来。

“曼珊、玉京,你们在钱庄这么多年了,一直都是负责钱庄所有的事宜,你们应该知道,钱庄一旦发展到一定的规模了,就能够左右官府了,当初我要求你们负责钱庄的事宜,也是阻止这类情况的出现,一旦钱庄被居心叵测之人掌握,那么各级官府都要深受其害了。”

“在湖广和四川采取强制的手段推开钱庄的业务,表面上看是有些不合适,但目前的形势不一样了,若是按照南直隶的办法来推行钱庄,恐怕几年的时间过去,湖广和四川两地都无法彻底的推开钱庄的业务,好了,很多的道理,一时间是说不清楚的,你们就按照我说的要求去做,那些需要强制做的事情,你们没有必要出面,让郑家军的副总兵刘泽清去做。”

郑勋睿一锤定音,文曼珊和卞玉京当然是按照要求去做了。

洪门钱庄迅速开始在湖广和四川所有的府州推开,而明令禁止金银等在市面上流寇的暂时管制措施,也开始在湖广和四川各地推行,这个决定的出台,引发了轩然大波,不能够接受的主要还是那些士大夫和商贾,至于说寻常的百姓,家中本来就没有什么钱财,也就不是很在乎了。

这一次郑勋睿没有手软,要求郑家军以及各地的官府狠狠的打击,凡是发现违抗之情况,一律从重处理,甚至有可能实施抄家等手段,文曼珊等人很是担心,提醒郑勋睿,是不是有可能出现大规模的波动,郑勋睿丝毫不为所动,严令郑家军和湖广巡抚徐吉匡、四川巡抚李岩采取一切可用的暴力手段来平息。

让人吃惊的局面几天之内就出现了,绝大部分的士大夫和商贾,只能够乖乖的按照郑家军和官府的要求,将家中的金银等存入到洪门钱庄,武昌府、襄阳府和成都府等地,迅速开始出现洪门钱庄的票根和票额,市面上的交易,都是以这些票根和票额为准了。

临近春节的时候,大量的人员到洪门钱庄去存储金银,以至于洪门钱庄的人手都不够了。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郑勋睿采取了另外的措施,他要求在南直隶做生意的湖广和四川的商贾,迅速派遣人员回来做工作,告诉这些士大夫和商贾,洪门钱庄究竟是做什么的,洪门钱庄的票根和票额有着什么样的作用,在南直隶等地推开之后效果如何等等。

大量的人员回到湖广和四川做工作,其效果是非常明显的,首先醒悟过来的是那些商贾,他们知道携带洪门钱庄的票根和票额,可以到南直隶、浙江、山东以及陕西等地各处交易和做生意,且票根和票额绝对不会贬值的事实之后,马上认为这是很方便的事情,于是开始大量的前往洪门钱庄存储金银,至于那些士大夫,慢慢也明白这股洪流是无法抗拒的,唯有遵照执行。

大规模的骚动没有出现,短暂的波澜之后,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推行。

郑勋睿终于开始牢牢掌控湖广和四川两地了。

第七百九十二章这个年难过

崇祯十六年的春节到来了。

郑勋睿依旧在武昌府,没有时间回到南京去和所有家人团聚,文曼珊和卞玉京同样在武昌府忙碌,她们正在为钱庄的事情忙活,不过两人可以陪着郑勋睿过年了。

比起忙碌的郑勋睿,京城的朱由检就凄惨很多了。

阿巴泰依旧在北直隶肆掠,京城依旧处于戒严的状态,已经攻下山西太原府城的李自成,居然派遣人送来了文书,要求被敕封为大明朝廷的王爷,而且还要割据山西与河南等地,若是朝廷答应李自成的要求,则他就会停止对北直隶的进攻,而且会派遣大军与后金鞑子作战,若是朝廷不答应他的要求,那么他肯定会直接进攻京城的。

李自成的文书让朱由检勃然大怒,毫不犹豫的否决了其要求,在朱由检看来,李自成算什么东西,当年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驿卒,造反多年有了一些实力之后,居然敢于和朝廷直接叫板了,这是对大明皇室和朝廷的侮辱。

其实也不是什么好的消息也没有,譬如说郑家军剿灭了张献忠极其麾下的流寇,张献忠本人极其近二十万的流寇,在造反多年之后,终于被彻底消灭,可惜的是,这个胜利是郑勋睿以及郑家军获得的。

郑勋睿已经成为朱由检眼中不折不扣的恶魔,一个对皇室威胁最大的恶魔。

郑勋睿连续的几份奏折,让朱由检气的要吐血,他压住了这些奏折,不予理睬,以无声的行动来抗议,可惜的是。湖广和四川的巡抚依旧调整了,两地的锦衣卫报送来了无数的消息,都是禀报地方上出现的诸多事情的。

郑勋睿已经毫无顾忌的动手了。

这让朱由检跌入了深渊之中,他几乎找不出什么应对的办法了。

朝廷面临的实际情况非常糟糕,朱由检的甚至顶多在京城还有作用,后金鞑子正在北直隶各地肆掠。李自成占据了河南与山西两地的大部分地方,而郑勋睿则是更加的厉害,掌控了南直隶、陕西、山东、湖广、四川、浙江等大部分的地方,其力量日益的壮大起来。

这三股的力量,都是朝廷无法抗衡的,而且朱由检可以断定,郑勋睿一定能够彻底的消灭另外的两股势力,真正的统一天下。

想起不久之前杨嗣昌的建议,想到敕封郑勋睿为湘王、太子太师、文渊阁大学士的圣旨。朱由检连愤怒的力气都没有了,本来以为这道圣旨可以节制郑勋睿,让郑家军帮助剿灭流寇,还大明内部的安宁,谁知道郑勋睿恰恰是利用了这道圣旨,肆无忌惮的在四川和湖广动手了。

这不能不说是极大的讽刺。

大年三十这一天,朱由检强打精神,与后宫的嫔妃一起吃了团年饭。而后就在司礼监大太监王承恩的陪同之下,独自来到了乾清宫。他告诉王承恩,不准任何人打扰,他要一个人在乾清宫好好的静一静,想想为什么为出现这样的局面。

大年三十的晚上,老百姓都是要守岁的,家家户户都是点着亮堂堂的灯。众人在灯光之下,期盼着驱除来年所有的病痛和不如意,安安稳稳的过日子。

乾清宫里面所有的灯都点亮了,这是王承恩安排的,朱由检已经没有了心情。

桌上摆着大量的奏折。其中有不少是压住不发的奏折,这里面包括有郑勋睿的奏折,也有五省总督熊文灿恳求撤销五省总督之职,以及四川总兵秦良玉恳请辞去总兵之职、举荐郑家军参将苏蛮子出任四川总兵的奏折,更有各地锦衣卫发来的情报。

静静坐在龙椅之上的朱由检,看着御案上面的奏折,脸色愈发的苍白,就在王承恩小心翼翼的走进乾清宫的时候,朱由检突然伸手,将所有的奏折全部都推到了地上。

奏折掉落地上,声音本不是很大,可在异常安静的乾清宫里面,这声音就显得异常的突兀了,以至于王承恩的身体都微微颤抖了。

王承恩走过来,蹲下身子准备拾起地上散落的奏折。

“不要捡起来,朕要你不要捡起来。。。”

朱由检突然怒吼了,声音有些尖锐和嘶哑,蹲在地上的王承恩,扑通的跪下了。

“奴婢惊扰了皇上,奴婢有罪。。。”

看着诚惶诚恐磕头的王承恩,朱由检微微叹了一口气,他的情绪稍微平静一些了。

“罢了,起来吧,朕没有怪罪你,不用请罪了。”

王承恩已经是朱由检最为信任的人之一,此时此刻,朱由检已经不相信朝廷之中的任何文武大臣,包括诸多的东林党人。

朱由检曾经寄希望于钱士升等东林党人,期盼依靠东林党人的力量,能够削弱郑勋睿的实力,能够拯救大明逐渐颓废的局势,可惜他失望了,钱士升出任内阁首辅之后,朝廷遭受的打击更大,松山之战失败,让朝廷瞬间陷入到深渊,李自成攻陷太原府城,力量变得庞大,让朝廷几乎失去了对北方所有地方的掌控。

而朱由检最寄予希望的一件事情,那就是钱士升对付和削弱郑勋睿的实力,这件事情几乎没有怎么进行,近两年的时间以来,钱士升除开大量提拔东林党人,排除异己,在朝中篡取更多的权力,压根就没有做什么对付郑勋睿的事情。

算计来算计去,朱由检最终算计了自身。

周延儒和杨廷枢等人已经投奔了郑勋睿,大明南北两个地方的情形完全不一样了,郑勋睿占据了富庶的南方,如鱼得水,郑家军的实力不断的壮大,人数已经接近二十万人,成为了谁都畏惧的力量,南直隶和浙江等地的富庶,吸引了大量的士大夫和商贾前往,多灾多难的北直隶,留下的几乎都是穷苦的百姓,一些曾经富庶的县城,几乎是人去楼空了。

宫内再次安静下来,奏折依旧散落在地上,王承恩垂首站在一边,朱由检依旧在出神。

一个太监小心翼翼的走到了门口,探头看见了王承恩,他准备开口的时候,看见了散落在地上的奏折,感觉到情况不对,马上缩回头去了。

王承恩看见了这个太监,是他的心腹。

微微抬头看了看依旧陷入沉思的皇上,王承恩小心翼翼的走到了门外。

太监拿出了一封奏折,说是杨嗣昌大人递进来的,杨大人还在外面等候。

王承恩接过了奏折,挥手让太监退下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