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明末传奇 >

第160章

明末传奇-第160章

小说: 明末传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战命令早就下达,郑家军将士埋伏在道路两边的树林里面,没有经过太多的隐藏,夔州的地势特殊,到处都是可以隐藏的。武宁镇的百姓,早就集中到固定的地点,任何人都不准乱动,否则杀无赦。

王允成只是武将,而且是军户出身的武将。很少有什么谋略,他所认为的战斗,就是面对面的厮杀,打败对方就算是获胜了,一旦战机来临,他就忘记了郑勋睿所强调的谋略。但王允成也有优势,那就是他曾经是四川参将,熟悉四川各地的地形,也熟悉这里的风土人情,所以在安排作战方面,是轻车熟路的,知道如何的设伏。

孙可望率领的五千人,其实一千骑兵,四千步卒,尽管军士非常熟悉地形,但追赶起来也有很大的难度,特别是在上了官道之后,只能够跟在后面,要不是道路湿滑,他根本没有跟上的机会,因为骑兵人数的劣势,孙可望轻易不敢和李自成厮杀,毕竟人家三千人都是骑兵,真的厮杀起来,他没有任何的优势,弄不好要落荒而逃,所以顾君恩说和的时候,孙可望是非常高兴的,只要能够拖延时间,等到李定国赶到之后,就能够想办法对付李自成了。

进入武宁镇的时候,孙可望没有想到任何的戒备,大队人马停下来之后,他马上开始布置防御的事宜,目的就是占据要道,让李自成的三千军士不能够强行冲过去,这样的布置,对于孙可望来说,可谓是轻车熟路,山地作战,这是必须有的能力。

也就在孙可望安排部署的时候,天空之中出现了箭雨。

一时间没有明白过来的孙可望,以为是李自成率先发动进攻了,他气急败坏,想不到李自成会突然动手,不管怎么说,大家都是义军,难道李自成不讲一点情面了。

箭雨稳准狠,一些步卒惨叫着倒下,骑兵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

隆隆的马蹄声出现的时候,孙可望的脸色变化了,他已经感觉到了,这不是李自成发动的进攻,从方向上来说不对,李自成应该是从北面赶赴武宁镇,可是供给来自于南面,那只有一个解释,就是有官军早就埋伏在这里了。

战斗厮杀在瞬间展开。

三轮箭雨之后,王允成率领三千郑家军将士发动了进攻。

扑面而来的战马,带着一往无前的气势,面对流寇作战,郑家军将士毫无畏惧,有着必胜的信念。

剩下一千没有发动进攻的郑家军将士,动作更快,他们跃马绕过流寇,守在了从北面进入武宁镇的官道,防备后面的流寇。

孙可望没有直接和郑家军作战的经验,当年的寿州之战,他率领的先头部队,最先撤离,那个时候断后的是张献忠本人,所以面对气势汹汹的郑家军,孙可望没有想到撤离,他想到的是面对面的作战厮杀,也正是因为这个决定,让孙可望陷入到万劫不复之地。

顾君恩是认识郑家军的,看见穿着火红色军服、身穿棉甲的郑家军,他的身体颤抖,头脑一片空白,他不知道郑家军为什么会出现在武宁镇,难道说郑勋睿是神仙,能够预判到义军会从这里经过吗。

厮杀很是惨烈,义军绝不是郑家军的对手,同是义军,顾君恩本来想着提醒孙可望,迅速撤离,不要恋战,尽量的保存实力,义军打不过郑家军的,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他最终没有开口,而是趁着众人无法注意的时候,悄悄的朝着官道的左边躲避。

武宁镇的战斗,迅速被李自成发现了,亲兵禀报郑家军已经在武宁镇和孙可望展开了厮杀,这个情报让李自成的额头冒出了冷汗,他想到了郑家军的骁勇。

重大的选择再一次出现在李自成的面前,要么带领军士和郑家军展开厮杀,联合孙可望作战,要么扭头朝着万县的方向撤离,不管不顾孙可望,要么就是趁着郑家军和孙可望厮杀的时候,冲过武宁镇,前往忠州而去。

每一个选择都是充满巨大危险的,返回万县不可能,那样肯定会和张献忠火拼,联合孙可望作战值得商榷,李自成清楚,背后应该还有追兵,张献忠不会仅仅派出孙可望,一旦自己被郑家军拖住了,等到张献忠麾下的军士赶到了,自己也是死路一条,这样想来,冲过武宁镇,朝着忠州方向迅速撤离,恐怕是最好的选择。

但这个选择面对的是更大的危险,若是郑家军在忠州方向部署了,那就是死路一条。

局势的发展,由不得李自成犹豫和迟疑,他迅速做出了决定,冲过武宁镇,朝着忠州的方向而去,至于说到忠州会面临什么样的情形,那是下一步考虑的事情。

命令下达之后,军士开始了冲锋,不过他们的冲锋,不是和郑家军厮杀,而是要尽快冲出武宁镇,朝着忠州的方向而去的,闯王的命令非常的严酷,任何人都要想方设法冲出去,绝对不要恋战,一旦被郑家军盯上了,那就自认倒霉。

战场上奇怪的一幕出现了。

郑家军正在和流寇厮杀,另外一路流寇冲进来了,先前准备好的一千郑家军将士,已经开始和这路流寇厮杀,不过这路流寇没有应战的意思,甚至没有举起手里的长枪,没有发射弓箭,而是拼命朝着官道前面冲锋。

猝不及防的郑家军将士,一时间没有能够挡住拼命冲锋的流寇。

也就在这个时候,顾君恩从官道左侧突然快马加鞭,加入到冲锋的流寇之中。

王允成率领的郑家军将士,正在和孙可望厮杀,眼看着流寇冲走了,他气的满脸通红,这个时候抽调兵力前去追击,肯定不行,必须彻底剿灭正在顽抗的流寇。

厮杀更加的惨烈和无情,一股怒气在郑家军将士心头蔓延,先前负责警戒的一千郑家军将士也加入到厮杀之中。

流寇很快开始崩溃,面对郑家军全力的进攻,他们根本无法抵抗。

孙可望脸色发白,他本以为李自成会在这个关键时刻出手的,可惜李自成率领三千骑兵,想到的就是逃命,郑家军的骁勇,他是领会到了,他率领的一千骑兵,眼看着被冲的七零八落,厮杀过程之中人数锐减,步卒就更加的凄惨了,只有挨打的份,根本不能够反抗。

发现情况不对的孙可望,想着要逃走了,他已经顾不上诸多的军士,只要自己能够冲出去,可惜他早就被王允成盯上了。

就在孙可望朝着武宁镇北面拼命冲过去的时候,王允成率领的十几个郑家军将士,牢牢将他围在了官道的中间。

孙可望怒吼一声,举起手里的长矛,朝着王允成刺过去。。。

第二百八十四章有信心

五月初五,夔州府城,府衙,厢房。

郑勋睿面容平静,秦良玉坐在他的左边,徐望华坐在右边,郑锦宏、杨贺、刘泽清、王允成、王小二等人则是站在对面。

这一次的作战,取得的战绩还是不错的。

王允成率领郑家军骑兵一营、二营的四千将士,在武宁镇完胜流寇,生擒孙可望,斩杀流寇三千余人,近一千的流寇投降,逃走的不足五百人,秦良玉率领白杆兵,在忠州迎战李自成,斩杀李自成麾下一千多流寇,生擒四百余人,在追击作战的过程之中,险些生擒李自成,也就是说郑勋睿进入四川之后,部署的第一次战斗,就斩杀和生擒流寇六千人左右,这是很大的胜利了。

不过这样的胜利,在郑勋睿看来,不算什么,相反,这次战斗之后,张献忠和李自成都更加的警觉,这预示着后面的战斗将更加的困难。

通过这一次的战斗,秦良玉对郑勋睿是另眼相看了,对于郑勋睿和郑家军的诸多传闻,以前秦良玉不是特别相信,但通过这一次的战斗,她完全相信了,夔州的地形异常特殊,一般人来到这里之后,需要好一段时间适应,不要说作战,就算是能够走诸多的山路就不简单了,想不到郑家军来到夔州不足一个月的时间,就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当然这个前所未有的胜利,是针对四川的卫所军队来说的。

秦良玉和王允成已经禀报了所有战斗的情况。

白杆兵此次抓住了战机,不过这次战斗是秦良玉亲自指挥的,而且秦良玉还上阵厮杀了,马祥麟率领的白杆兵,在梁山和大竹一带警戒,无法参与此次的战斗。

秦良玉也询问了郑勋睿。为什么判断流寇会从忠州方向撤离,按说这一选择是很不明智的,郑勋睿没有详细解释,有些东西需要依靠直接做出判断。

李自成朝着播州方向逃离,张献忠同样行动了,离开了万县。朝着万县和云阳交接的方向而去,相对于流寇的动作,郑勋睿也迅速做出了调整,马祥麟率领的白杆兵,朝着万县的方向移动,特别注意控制水路,湖广巡抚卢象升加强戒备,严禁流寇进入到湖广境内,郑家军做好准备。沿水路进驻云阳,在云阳设防,陆路控制建始和湖广施州卫。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将张献忠死死的压在云阳一带,逐渐的缩小包围圈,让张献忠最终走投无路,按照这样的部署,不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张献忠就会陷入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李自成已经逃往播州方向,麾下剩下的军士不足千人了。暂时形不成多大的威胁,当这一股的流寇绝对不能够小觑,郑勋睿做出了两个决定,其一是要求秦良玉派遣白杆兵,沿路追击,不给李自成任何喘息的机会。其二是给播州宣抚司写去信函,要求他们严格防控和剿灭流寇,当然播州是土司集中的地方,有着当地的风俗,是不是能够全力以赴的剿灭流寇。郑勋睿不敢保证。

进入夔州这么长的时间,郑勋睿领教了这一带的山大人稀和荒凉,也难怪蜀道难行,如此险峻的地方,修建官道是非常不容易的,好在有一条大江横贯其中,郑家军进入到万县,在武宁镇设伏,就是乘船,真的要走山路和官道,不知道需要多长的时间。

“王小二,这一次取得胜利,你功不可没,应该得到嘉奖。”

“禀大人,这都是属下应该做的,属下恳请再次出击,张献忠已经朝着万县和云阳交界的地方转移,属下一定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弄清楚流寇的动向。”

“嗯,这个任务非你莫属,不过这一次不用那么着急,慢慢侦查,我们暂时不会向张献忠发动进攻,而是要将他牢牢的困在万县和云阳交界的这一片大山之中,那些和流寇做生意的商贾,为了那么一点银子,什么都不顾,这需要严惩,让所有的商贾看看,和流寇交易是什么下场,只要我们困住了流寇所有的来源,他们就支撑不到多长的时间,等到他们迫不得已离开大山的时候,就是我们发动总攻的时候了。”

很少开口说话的秦良玉开口了。

“大人,本将有一个请求。”

“秦夫人请说。”

“王将军侦查到流寇的行踪,本将非常吃惊,白杆兵土生土长,熟悉这里的环境,都没有能够侦查到流寇的动向,王将军进入夔州的时间不长,就能够克服重重困难,本将是真心佩服的,王将军此次再行侦查流寇的行踪,大人可否准许本将派遣白杆兵军士跟随,也要学到一些东西。”

秦良玉的这个要求,说不高就不高,说很高也说得上,任何一支军队,斥候基本都是保密的,如何侦查如何获取情报等事宜,更是军队之中的绝密,不能够让外人知晓的,秦良玉提出派遣白杆兵跟随王小二行动,明显就是想着学习如何的侦查。

郑勋睿不会拒绝,一些基本的侦查手段,他不需要隐瞒,再说恐怕不长时间之后,剿灭流寇的重任,会落在卢象升和秦良玉等人的身上。

“秦夫人这个要求,本官自当答应,不过本官也有话要说在前面。”

“大人只管吩咐。”

“外出侦查本就非常的辛苦,何况是在大山之中,故而秦夫人派遣的人员,必须绝对的精干和聪明,能够吃苦,能够坦然面对危险,若是达不到这样的要求,恐怕刚刚出发,王小二就会命令其回家的。”

“这没有问题,本将还想着让麟儿参与其中的,可惜没有机会。”

郑勋睿有些哭笑不得,马祥麟作战的确很厉害,但做斥候肯定不行,其他不说,就说瞎了一只眼睛,这就绝对不合格,要知道斥候必须有方向辨别和判断能力,目测距离必须基本准确,而且要能够迅速绘制地图,这些绝大部分都是要依靠眼睛的。

“秦夫人说笑了,马将军乃是皇上册封的骠骑将军,是要领兵作战的,这斥候侦查的事宜,若是需要马将军亲自出面了,其余的白杆兵军士怕是脸上无光了。”

郑勋睿不留痕迹的抬举了马祥麟和白杆兵,秦良玉当然很高兴了。

“大人真会说话,本将还真的想着麟儿跟随在大人身边学习,本将明人面前不说假话,曾经听闻郑家军的骁勇和大人的睿智,起初还有些不相信,此次的战斗之后,本将是彻底信服了,大人指挥剿灭流寇事宜,这是朝廷做出的最为明智的决定。”

郑勋睿内心,对秦良玉有着更多的好感了,这是一个敢说感言的巾帼英雄,比起朝廷之中的那些大人,直爽太多了,可惜因为性别和身份的限制,不可能进入到朝廷之中,而且也不大可能到其他地方去担任其他的职务,一辈子只能够在石柱这个地方了。

“谢谢秦夫人的信任了,本官可不敢自得,目前的局势还不是很乐观,张献忠尚未遭遇到沉重的打击,至于说李自成,麾下的流寇虽然不足千人,但都是最为精锐的,这些人到了任何的地方,都能够引发风波的,所以说短时间之内,夔州、重庆和播州,是难以平静的。”

“大人说的是,此次斩杀李自成麾下一千多的流寇,白杆兵的损失也是很大的,伤亡近千人,要说李自成刚刚进入四川,不熟悉地形,得不到任何的支持,尚有如此强悍的作战能力,本将是真的没有想到啊,以前几次和张献忠交战,都取得胜利,以为流寇不堪一击,此次诸多的白杆兵军士才真正知道流寇的强悍。”

“白杆兵军士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就能够保证彻底击垮李自成了,追击李自成的白杆兵军士,需要特别小心,一方面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一方面要和亳州诸多的官吏紧密联合起来,这样才能够彻底堵死李自成逃窜的念头,只要将李自成困在播州,那他就没有任何的出路,被剿灭也就是迟早的事情了。”

“大人,本将还是有些担心,李自成若是逃往贵州或者是云南,岂不是大麻烦。”

郑勋睿微笑着摇头。

“秦夫人,您还是过高的估计了流寇的能力,他们绝大部分都是陕西、河南、山西或者是湖广的人,不熟悉山区气候环境,人生地不熟的,想到这些地方造反,哪里有那么容易,再说四川、贵州和云南一带,土司特别多,领地意识很强,这些流寇到了那些地方之后,才可能体会到艰难,您放心,他们不可能在这些地方生存下去的。”

“大人这样说本将就放心了。”

郑勋睿其实不放心,他这样说无非是安慰秦良玉,皇太极称帝的事情,一直在他脑海里面萦绕,其次就是姚希孟病逝,两件事情可能会产生重大的后果,皇太极称帝,马上就会威胁到北直隶和山东一带,至于说姚希孟的病逝,不知道是不是会刺激到文震孟。

第二百八十五章这是天意

(感谢老陈xx投出了宝贵的月票,感谢梦幻天扬投出了宝贵的评价票,谢谢了。)

孙可望以及被俘获的一千多俘虏,大部分都被斩杀,特别是孙可望和李自成麾下的四百多俘虏,做出这个决定的是郑锦宏,郑锦宏是郑家军的总兵官,不过谁都知道,这肯定是郑勋睿的意思。

对张献忠的围困和对李自成的追击,变得更加的凶悍。

张献忠被困在万县和云阳交界的大山之中,郑家军重兵驻扎在云阳,封锁了开县和建始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